段晓云,孙雨婷,高 原
(1.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 交通管理与信息工程系,北京 102618;2.新疆职业大学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3.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 基础部,北京 102618)
研究对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2017—2020级民航运输专业39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取有效问卷293份。通过对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和描述,进一步探讨塑造高职院校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的有效对策。
从学生学习过程来看,学生的学习目标主要有以下三种。(1)实现个人价值提升;(2)能够有专升本的机会;(3)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有52.22%的学生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自己喜欢,有20.14%的学生是因为就业前景好,另12.63%是家长帮助选择,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大多数学生是基于较积极的主观意愿来到学校求学的,为其收获良好的学习成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从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来看,学生更加倾向于教师课堂授课这种方式,占参访率的41.3%;在线自主学习占36.18%;对于钉钉直播这种方式的认可度较低。从学习内容来看,学生更加喜欢实操课、专业课和实践课。占比分别占65.53%、61.09%、45.39%。学生更加喜欢的作业完成方式是小组合作。学生更加喜欢的考核方式是开卷考试和情景模拟,分别占76.79%和52.9%。
通过调研发现,学生认为个人目前掌握的知识能力主要来源于学校课程学习及网络课程自学,分别占85.32%和68.94%;家庭教育分享占36.86%。学生的课堂学习任务完成主要靠个人自觉完成,占94.2%。
通过教师及家长访谈发现,本专业学生大部分作息时间黑白颠倒;假期里,晚上12:00以后睡觉、早上12:00以后起床成常态化,几乎占班级95%以上。在校学习期间,由于受校规校纪约束,学生作息较为规律,早起基本能够保证,但晚睡学生仍然占30%左右。从学生调研来看,学生作息习惯更加倾向固定时间学习、自主学习。从学习地点来看,学生更加倾向固定教室、专业实训室、钉钉直播、学习通等教学平台相结合。
通过对学生课余时间安排进行调研发现,有49.15%的同学会在课后参加体育锻炼。说明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体育活动较感兴趣。
目前的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都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其学习目标以自我实现为主,相对明确。但无论是五年制高职还是三年制高职,在既往学习经历中,其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生学习信心不足[1]。
通过教师访谈沟通发现,学生整体学习策略不足,目前主要呈现两种状态,一种是个人学习能力较强,但缺乏学习自信,自暴自弃,放弃学习;另一种是个人认知学习能力较弱,但能够保持较好学习状态。以上两类学生,由于基础学习能力较弱,学习策略不足,多数以被动学习为主,缺乏主动性。
在评价方面,学生自我评价容易受他人影响,外界评价对于其影响较大,自身较为关注他人评价,由于在既往学习经历中其个人评价以学业评价为主,高职学生大多获得的学业评价不佳,因此学生的自我认可度较低。
1.树立信心
高职院校的学生自我认可度较低,对于学习存在较大的畏惧心理,缺乏努力学习的动机。这一情况的形成受家庭教育、学校评价的影响,由于学生负面评价的影响较大,需要经过系统的训练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只有拥有信心学生才愿意学习,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单纯的理论技能讲授并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需要搭建系统的培训体系,即通过第二课堂、社会活动等学生愿意接受、力所能及、兴趣浓厚的项目作为突破口,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我认可度[2]。
2.步步为营
在学生形成良好自我认识的前提下,帮助学生设立目标体系。首先,精准分析学生特点,了解学生优势及特点,并基于个人优势及专业需求特点(专业基础课程)设立考核项目,设立具有激励性、基础性的小目标考核标准体系。其次,以技能大赛等活动为依托,进行大赛选拔,赛前集训,设立具有提升性、挑战性的中目标考核标准体系。最后,以企业认可度较高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为核心,设立具有突破性、准入性的大目标考核标准体系。
3.明确目标
在教学目标体系的引导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目标可及、努力有用、学习不晚,从而形成具象的目标,引导其学习行为变化。
1.学习时间安排
学习时间分为课堂学习时间和业余学习时间。由于学生自控能力有限,因此建议课堂学习时间不宜过长,一节课45分钟,建议课间保证休息时间,避免2~4节课连上,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在业余学习时间,建议课后作业以信息化平台自主完成、小组课业任务为主,促进学生互动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丰富第二课堂形式及灵活性,将社团活动、技能大赛等内容对应量化为第二课堂学分,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广泛性。
2.学习内容遴选
高职学生学习内容的遴选应依托企业工作实际。首先,突出公民素养、工匠精神、岗位职业素养要求的培育;其次,以实际岗位工作需求调研为基础,进行专创融合课程整体设计,设立学习的可操作性目标,带领学生通过观察实际工作场景,总结分析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实际岗位工作流程、要点,创新设计岗位工作服务产品及项目。最后,通过专业岗位实习,撰写实习报告、毕业论文,巩固实际岗位工作流程及要点,评估创新设计岗位工作服务产品及项目的可行性、实用性、推广性[3]。
3.学习途径及资源获取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其学习途径和资源获取方式可以是多元化的。从学习途径来看,已经完全不同于中学阶段以学校、家庭为主,而是更加倾向于企业具体岗位实践。其资源获取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传统的以课本为核心,转化为以校本教材、企业工作手册为核心,以社会岗位实践资源为辅助的综合性实践资源体系。
4.教师指导技巧
教学开始,教师需针对学生的基础学习情况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从学生个体情况访谈分析开始,了解学生学业水平较弱的真实原因,从而进行学习心理辅导;基于学习心理辅导所形成的良好信任基础,建立共情,培育目标。在课堂具体实施阶段,教师需从传统的讲授者转变为导演者,在可操作性课堂目标的引导下,帮助学生通过系列拓展学习获取工作技能、方法,创新思维。
5.学习能力评估
通过日常化、节点式、可测评学习能力评估,使学生在测评过程中进行自我分析、自我重建、提升团队评估能力,形成以个人、小组、教师三位一体的综合评分体系,并与企业导师评语相结合,完善评分的价值意义。
1.细化学生课堂管理制度
针对学生课堂学习行为,拟定更加细化的学生课堂管理制度,明确学生在课堂中享有的权利及必须履行的义务,学生在课堂中的违纪行为及处理意见等相关内容,需要结合教学巡视发现问题及学生特点进行三年一大改,一年一小改,与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对接。制度内容需要具有可操作性、量化性、易评估性的特点。
形成教师管理、学生巡查、教务巡查三级管理体系,按照周报、月报的形式对违纪学生提出相关处理意见并且进行分级谈话教育。对于优秀学生按照制度要求给予表扬及量化奖励,帮助形成良好学风。
2.创新学生宿舍综合管理模式
宿舍是学生塑造良好学习行为的主阵地之一。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宿舍综合教育阵地的重要性,搭建教室作为第一课堂,课外实践基地作为第二课堂,宿舍作为第三课堂的综合管理模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动力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宿舍教育平台的搭建甚至可以作为第一课堂,这一平台的重要作用是使学生会生活、会交往、会学习、会实践、会感恩。因此,应该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宿舍教育平台的搭建,使其从简单的宿舍管理工作转变为学生素质教育基地、教学实践基地。创新学生宿舍综合管理模式,形成学规章、搭平台、促交流、重实践、增自信的宿舍综合管理目标。通过提升宿舍管理人员素质、开展系列实践活动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行为。
(1)学规章。宿舍中应该定期开展规章学习活动,首先学习校规校纪,其次分专业进行专业岗位工作守则学习。通过学习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培养综合学分的有机组成部分。
(2)搭平台。搭建宿舍各类友谊活动平台,建立宿舍社团,开展宿舍文化节,定期开展宿舍文化活动,建立评比机制,促进激励机制。
(3)促交流。通过宿舍文化节等平台促进宿舍不同专业间学生深度交流,帮助其建立良好沟通关系。
(4)重实践。注重专业素养在宿舍实践活动的培养。
(5)增自信。通过一系列学生宿舍综合管理方式的推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提升自我认可度,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动力的问题。
(6)保障措施。学生宿舍综合管理需要具备心理学、教育学背景的宿舍管理人员体系的支撑。
3.加强课外实践评价管理
课外实践活动作为学生综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目标的拟定、持续学习动力的补给等核心问题,而课外实践活动的评价管理直接引导学生实践行为,因此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课外实践评价管理,对接分层次岗位实践,建立匹配一周、一月、一年期的实践评价管理制度。基于与企业的合作协议,对学生实践活动制定综合评价管理制度。将实习期限、单位评价绑定实践学分[4]。
1.学习目标的确定
学生学习目标的确定应该更加贴切学生的真实水平,虽然学生生理年龄已经达到18岁以上,但其学习基础水平并未达到同年龄段高中以上水平,且班级差异性较大。部分学生因为多方原因,在以往学习过程中并未实现相应知识内容学习,基础知识缺失较严重。因此,在学习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应该进行班级学习基础测评调研(学生访谈+知识测试),了解学生既往学习史、知识能力储备量。以此为起点,制定学生能够接受的学习目标。在学生访谈中发现部分学生有学习意愿,但是一两节课后发现自己能力有限,跟不上就干脆放弃了,由于在既往学习史中存在放弃现象,因此习惯成为自然,便形成了严重的恶性循环,个别现象集体化便形成了集体厌学情况,班集体意识缺失。
2.学习框架及内容体系的搭建
由于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抽象思维的形成并不完善,因此,学习框架及内容体系的搭建应该更加形象化,贴近生活,贴近工作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可增加实操环节,减少理论授课比例,通过研讨方式进行学习内容输出,使学生易于接受[5]。
3.教学方法的组织创新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提升学习信心,形成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以学生擅长的领域为突破口,展开教学组织,以学生为中心,在适宜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问题,寻找问题解决办法,形成学习方法。
4.课业任务评价与指导多元化
引入外部因素进行课业任务评价与指导,通过汇报展示,背靠背打分,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形成竞争机制。
5.学习过程游戏化复盘
基于学生学习基础较弱的情况,应形成学习过程游戏化复盘机制,本节课内容本节课复盘,重点内容节节课复盘,复盘可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游戏化方式展开,引入游戏化处罚机制,让学生感受到玩中学,学中玩。
基于校企深度合作,对接岗位需求,开发适应企业需求的专业课程,对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基于企业用人需求,适应社会需要。
实现课证赛融通,创新课程内容体系搭建,借鉴1+X证书理论实践教学考评体系,以企业岗位需求为核心,改良课程教学体系,融入大赛拓展内容,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估。
搭建具有一定区分度与鉴别力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与专业理论技能测评相匹配,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其搭建适合个人特点的职业生涯体系。
北京高职院校学生技术技能学习行为具有其固有特点,只有通过对学生、教师进行不断的问卷、访谈等方式,把握其特点规律,掌握动力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制定符合学生需求特点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管理模式、评价体系及沟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