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贵州省大数据产业与农业深度融合对策探究

2022-12-13 11:54
广东蚕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贵州省农产品融合

王 轩

(贵州财经大学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 贵州贵阳 55002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数据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助于加快我国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传统行业的竞争力。如何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服务于实体经济,如何推动大数据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正是目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随着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和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影响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1]。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城乡数字鸿沟问题的出现[2],严重阻碍了我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农业农村数字化尚处于初步探索之中,数字化应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网络基础设施等硬件设施建设水平、经营主体的数字化应用、农民的数字技能等均存在不能满足数字化转型要求的问题[3]。2021年底,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力争突破一批受制于人的‘卡脖子’技术和短板技术,农业领域原始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农业科技整体实力稳居世界第一方阵”,“展望2035年,一批世界农业科学技术中心基本形成,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标志的农业科技现代化基本实现,基本建成农业科技强国”。因此,需要我们重视大数据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充分发挥大数据的驱动作用,帮扶农业弯道超车[4],同时推动大数据产业与农业的融合,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长期以来,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三农”问题突出[5]。现有文献大多是关注我国大数据农业的发展情况,本文基于融合发展的视角,针对贵州省的实际情况,介绍了贵州省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现状,对贵州省大数据产业与农业融合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贵州省大数据产业与农业深度融合提供参考。

1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所谓大数据产业,就是指依托于互联网等媒介,通过大范围地汲取数据资源,并在大量数据存量的支撑下对数据进行价值分析、深度处理的现代化信息服务业[6]。“十三五”以来,贵州省在政策和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持下,大数据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水平不断提高,大数据产业得以快速发展。2016年2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发函批复,同意贵州省建设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这也是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省抓住了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新机遇,采用了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模式,吸引了一大批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以及苹果、微软、高通等国际知名企业落户贵州。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2)》显示,2021年贵州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5.2%,规模同比增长20.6%、高于全国平均4.4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第一,数字经济规模进入全国前20位。《2021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白皮书》显示,2020年贵阳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排第14位,大数据产业政策与环境指数排名第3位。截至2021年底,贵州已申报形成“大数据+实体经济”融合标杆项目401个、示范项目4234个,并且推动8485家企业进行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工作,推进2.3万余家企业“上云”,总结出了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贵州经验”。

2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与农业融合现状

在贵州省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大数据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数据产业的高速发展为贵州省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同时为传统农业的转型发展奠定了基础[7],倒逼农业与大数据产业融合,推动贵州省传统农业朝着智慧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2.1 大数据产业与农业经济融合现状

根据《贵州省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评估报告》,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起步建设阶段);中级阶段(汇集应用阶段);高级阶段(协同创新阶段)。如图1所示,2018年大数据与农业经济深度融合现状评估中,畜牧业、林业、农产品种植业的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水平处在高级阶段的比例分别为3.6%、0%、2.4%,整体融合发展水平较低,仅为2.3%。从图2可以看出,2019年畜牧业、林业、农产品种植业的融合水平高级阶段的比例分别为5.7%、2.8%、5.5%,较2018年都有小幅增长,表明农业与大数据融合发展水平逐步提升。林业企业有50%处于初级融合发展阶段,仅有2.8%企业达到高级融合发展阶段,说明林业与大数据融合水平较低,发展较为缓慢。整体来看,农业与大数据融合水平中级阶段提升最多,2019年中级阶段水平较2018年提升21.05%,农业与大数据融合的整体发展水平正加快向中级融合发展阶段迈进,表明贵州省大数据支持农业经济整体在不断向好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大数据在农业领域依然存在融合不足的情况,2019年贵州省大数据与工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总体高级阶段水平分别为7.6%和7.7%,分别比农业高40.7%和42.6%,因此大数据与农业的融合仍有待加强。

图1 2018年贵州省大数据与农业经济深度融合水平

图2 2019年贵州省大数据与农业经济深度融合水平

2.2 大数据产业与农产品生产流通融合现状

贵州省自2016年起开展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工作,重点将现代化的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传统的农业领域,建立起大数据平台,通过一系列的具体应用,将传统农业打造为现代化的“智慧农业”。大数据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能极大地促进农村收入水平提高,进一步推动贵州省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农产品生产环节,贵州省出现了许多智慧农业基地。以六盘水市2016年建设的润永恒猕猴桃种植基地为例,该基地全面应用物联网技术,将智慧型虫情测报系统、农业小气候监测系统、生态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和节水灌溉系统合为一体,精准掌控土壤、光照、湿度等数据,精确地实施农田灌溉、农药喷洒等操作。

在农产品流通环节,由贵州省商务厅、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指导,多彩贵州网旗下贵州电商云公司负责建设运营的“智慧商务大数据”平台——“一码贵州”,打通了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实现了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四流合一”。贵阳市建立了“果蔬生产管理信息服务平台”,精确地对水果蔬菜等农产品进行产地准出管理、检查数据上传,实现对果蔬生产到销售的智能化管理。贵州省政府驻京办更是带头探索农村农产品直播带货的销售模式,不断助推黔货出山,2020年以来,贵州省政府驻京办协调组织举办了近30场直播带货活动,线上销售金额总计超过2000万元。贵阳农产品物流园建成贵州首个数字化、智慧化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智慧农批云平台,该平台能准确地对物流园中的农产品进行安全追溯,为商户提供线上交易的机会,同时能根据每个商户的信用分为其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切实提高了个体农商户的收入,保障农产品安全,使农产品的流通环节更加科学高效。

贵州省以实际行动拓宽大数据技术在农业的应用范围,努力打造一个又一个的现代化农业平台,积极探索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近年来,贵州省持续推动农产品电商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5月,贵州省已建成县级电商运营服务中心79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4306个,完成了乡镇电商物流全面覆盖。同时,贵州省政府大力助推“网货下乡”“黔货出山”,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3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与农业融合存在的问题

3.1 农业企业大数据产业基础薄弱

贵州省大数据与农业深度融合工作开展于2016年,目前大部分农业企业在农业现代化技术应用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近几年吸引了华为、苹果、腾讯等大型企业入黔,但由于贵州大数据产业基础薄弱,导致农业企业与大数据融合不足,基于农业物联网实现数据采集的农业企业只占18.9%,实现农产品种养、初加工、运输、销售全程质量追溯的农业企业只占12.2%。如何助力贵州省农业企业进一步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如何更快地发展大数据产业,成为目前至关重要的问题。

3.2 农业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

带动大数据产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关键是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方便企业开发利用,提高经济效益。从地理角度来说,由于贵州省处于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距离较远,在实现农业大数据信息资源共享难度非常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州省大数据农业的发展。从政府角度来说,贵州省内大数据系统开发商不一致、不同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协调权限不足,信息共享困难。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贵州省的农业产业整体实力薄弱,核心企业数量不足,农业信息化水平与其他地区相差较大,导致上游企业难以实现带动下游企业的同步发展。

3.3 资金投入不足

在大数据农业方面,金融机构投资积极性不足和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导致大数据与农业结合的速度整体缓慢。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在选择投资和贷款对象时,通常会遵循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目标,而农业本身存在资金投入回收期长、风险较大、设备折旧率高等特点,且目前大数据农业的经营主体所使用的土地大多是承包所得,其主要资产为其承包的土地和库存农产品,利润来源以农产品收益为主,导致农业相关企业投资价值低。对于财政投入来说,发达国家政府每年会投入大量资金帮扶农业信息化,而我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财政投入仅占农林支出的0.8%,财政投入的不足直接导致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较低[8]。

3.4 相关人才匮乏

大数据农业人才往往需要兼顾农学专业、植物保护专业、人工智能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等多学科融合的全面型人才。与发达地区相比,贵州省高等教育资源较为稀缺,且高水平人才向周边发达地区流失现象较严重,全省大数据发展人才支撑小,大数据农业基础研究人才和实用性人才短缺。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农业人才培养管理方案有待优化,人才引进政策不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并不健全,整体薪酬待遇不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大约六成的经营主体认为人才的缺失是大数据农业发展受限的根本原因。就具体涉农企业来看,80%以上的涉农企业都有人才缺口,其中技术型人才最为紧缺,缺口占比达59.3%[9]。

4 促进贵州省大数据产业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

4.1 优化大数据农业投资政策

由政府牵头鼓励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积极投资农业,为农业企业资金融通开辟快速通道,确保合理使用大数据与农业融合的资金,使资金能够发挥更充足的效用。仅靠农业企业原始积累、企业债券和股权融资不足以发展大数据农业业务,还需要政府充分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为相关企业开辟快捷通道,为大数据农业企业提供快捷的融资渠道[10]。允许商业银行间跨地区合作,鼓励商业银行和民间资本参与到大数据农业投资当中,使得用于农业大数据建设的专项资金更为充足。同时,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在投资人与农业企业合作过程中,既要考虑到投资者的资金安全问题和投资收益问题,也要考虑到农业企业自身的利益问题,通过风险的合理配置来确保投资双方的利益均衡。

4.2 打造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体系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境内山地丘陵占92.5%,农产品物流运输困难。“要想富,先修路。”首先,应该建立完整的农村公路网,2015年贵州省已实现全省“县县通高速”,但离“县县双高速”的目标还相差较远。其次,整合物流资源,建成统一的农产品物流中心,使农产品生产、进货、仓储、出货等环节实现标准化和数字化。最后,建立农产品物流园,统一农产品物流标准,衔接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等,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并构建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促成农产品产业链一体化[11]。

4.3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政府、高校、企业等多方联合建立多层次、多学科、多领域融合的农业人才培养体系。首先,利用贵州省各项人才引进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来黔创业或赴高校任教,支持并鼓励人才留黔发展。其次,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培养作用,开设相关专业课程,推动高校与大数据研究机构、农业企业、各个农业产业园区等相关单位合作,完善相关专业建设。最后,应鼓励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开展人才培训工作,建立农业人才培训和实习实训基地。

5 结语

本文着重探讨了贵州省大数据产业与农业深度融合的现状,阐述了贵州省大数据与农业相结合的典型案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贵州省农业升级转型的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如何协同政府、农业企业、金融机构等共同应对风险,拓宽大数据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范围,切实保障农户利益,都有待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贵州省农产品融合
贵州省种公牛站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融合》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