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秋 罗 婷 元之婷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618200)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是指盆底组织受损后出现的盆腔脏器脱垂(POP)、盆底功能异常及压力性尿失禁(SUI)等一系列综合征,临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盆底肌肉锻炼、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等,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2]。现阶段,临床对FPFD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体检以及电生理指标等,但这些方法存在很大局限性,诊断效果不理想[1]。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发展,三维超声、直肠超声逐渐被应用于FPFD的临床诊断中,且被认为是临床诊断FPFD的有效筛查方式[3]。鉴于此,为进一步了解生物肌电刺激治疗FPFD患者盆底结构、肌力等变化,本研究进行了观察。
选择2018年1 月-2020年6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FPFD患者200例。纳入标准:①单胎妊娠;②SUI Cullen分度为Ⅰ~Ⅱ级,POP分度为Ⅰ~Ⅱ级;③自愿签署加入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近3个月内服用过激素类药物;②有慢性泌尿感染性疾病;③有盆底手术史;④有慢性便秘史;⑤有盆腔炎症。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100例。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两组均行盆底肌肉锻炼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将1号或2号阴道哑铃外部涂抹润滑导电剂,将其大头置入患者阴道内2cm,嘱患者收紧肌肉,待感到阴道哑铃在体内有所提升后,再取站位反复训练,单次训练15~20min。观察组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①电刺激,前半周期设置电刺激脉宽320~740μs,频率8-32Hz,给予I类肌纤维锻炼;后半周期设置电刺激脉宽20~320μs,频率20~80Hz,给予II类肌纤维锻炼。锻炼完成后进行盆底肌力测试,如果疗效不佳适当调整电刺激脉宽、频率继续治疗,并强化单项肌纤维锻炼,单次治疗时间30min,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5~7周。②生物反馈,使用生物反馈治疗仪评估患者的肛门直肠功能,通过生物反馈模式进行显示,在治疗开始前嘱咐患者放松5min,将治疗仪管道置入患者肛门直肠内等待适应,嘱患者勿说话或咳嗽,校正好仪器后连接好主机,选择压力-肌电模式,指导患者将注意力集中于仪器屏幕上,并不断放松与收缩肛门括约肌,保证仪器屏幕显示在正常范围肌电活动,根据视图指导患者放松与收缩肛门括约肌,单纯治疗时间1h,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10次,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治疗频率。两组均接受会阴盆底三维超声及直肠超声检查:患者检查前10min排空膀胱、直肠取仰卧截石位,采用Voluson E8超声诊断仪(美国GE公司)检查,凸阵探头,频率4-8MHz,探头置入患者阴道内直到可清晰观察到耻骨联合、尿道矢状面以及直肠肛管连接部,将其作为基础平面进行动态三维超声检查。
①盆底状态:通过测量肛直角比较患者静息期与力排期时盆底位置、形态、结构。②盆底肌力:包括盆底I类、II类肌纤维的肌力。③疲乏程度[4]:评分越高疲乏越严重。④POP评分[5]:采用气囊法测定,未感到阴道肌肉收缩为0级,阴道肌肉出现轻度收缩为I级,阴道肌肉可持续性收缩2s且可重复2次为II级,阴道肌肉可持续性收缩3s且可重复3次为III级,阴道肌肉可持续性收缩4s且可重复4次为IV级,阴道肌肉可持续性收缩≥5s且可重复不≥5次为V级。
对照组年龄(28.3±4.1)岁(23~34岁),阴道分娩75例、剖宫产25例,SUI Cullen分度Ⅰ度56例、Ⅱ度44例,POP分度Ⅰ度58例、Ⅱ度42例。观察组年龄(28.3±3.7)岁(22~35岁),阴道分娩73例、剖宫产27例,SUI Cullen分度Ⅰ度53例、Ⅱ度47例,POP分度Ⅰ度56例、Ⅱ度44例。两组基线资料相比无差异(P>0.05)。
观察组肛直角静息期(63.28±9.33)°、力排期(58.90±7.50)°均大于对照组(40.14±7.33、33.10±8.53)°(t=19.503、22.715,均P=0.000)。治疗后两组I类、II类肌纤维肌力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力比较
治疗后两组疲乏程度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疲乏程度评分比较(分,
治疗后观察组POP-Q评分0级占比高于对照组,Ⅰ级、Ⅱ级占比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POP-Q评分分级比较[例(%)]
FPFD的发病原因较复杂,主要与产妇分娩后盆底肌肉功能受损,导致盆底肌力下降有关。目前,临床诊断FPFD以影像学检查为主,而超声检查被广泛应用于FPFD临床检查中。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静息期、力排期肛直角均大于对照组,提示经会阴盆底动态三维超声与直肠超声联合检查可有效显示FPFD患者静息期、力排期的盆底位置、形态及结构。与李一凡等[6]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分析原因: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可在非侵入状态下完成检查,不仅可直观清晰显示盆底结构,且不会引起盆底器官位置与结构形态变化。另外,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还可动态观察盆底轴平面,多切面直观观察肛提肌,有效弥补二维超声的不足[7-8]。而直肠超声检查虽然可清晰显示出后盆直肠前突、肠疝以等情况,但受解剖关系影响,不能直观评估前盆、中盆的膀胱脱垂情况。二者联合检查可实现互补,成为FPFD有效筛查方式。
目前,临床对FPFD主要采用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I类、II类肌纤维肌力均高于对照组,疲乏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OP-Q评分0级占比高于对照组,而I级、II级占比低于对照组,提示经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肉锻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力、疲乏程度、POP-Q评分。分析原因:盆底肌肉锻炼可有效增加盆底肌群弹性与肌力,促进盆底功能恢复。电刺激是通过低频率电流刺激患者阴道,促进盆底肌群、神经自主收缩,不仅有效增强盆底肌肉弹性,提高收缩强度,还可抑制膀胱的兴奋性,降低SUI的发生率,同时具有一定预防肌肉萎缩的作用;另外,通过精准判断患者盆底肌肌纤维受损类型与肌力,设置电刺激的频率、脉宽,可有效唤醒盆底受损肌群,恢复肌肉弹性与力量。通过生物反馈信号进行锻炼,不仅可促进患者盆底功能恢复,还可促进尿道口、阴道及肛门周围肌群收缩,对尿道括约肌产生刺激作用,提升其肌力,抑制膀胱收缩功能,进而减少尿失禁发生[9]。此外,根据反馈来的信号学习正确收缩肌肉,让患者迅速且准确掌握盆底肌肉训练方法,达到良好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经会阴盆底动态三维超声与直肠超声联合检查可作为FPFD患者有效筛查方式,经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与盆底肌肉锻炼联合应用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盆底肌力、疲乏程度、POP-Q评分,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