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建辛(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西河镇畜牧兽医站)
在反刍动物养殖生产中,提高精饲料的比例可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但也极易引发各类营养代谢病,瘤胃酸中毒就是最常见的营养代谢病之一。该病多见于高产奶牛及肉牛育肥后期,因动物采食大量精饲料,导致发酵产生的过量乳酸积聚于瘤胃内,使瘤胃pH下降,进而引起急性代谢性酸中毒。病畜主要表现为瘤胃消化障碍、运动停滞、脱水、血液pH下降,甚至发生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治疗不及时多以死亡为转归。
一般认为,瘤胃内部乳酸产生菌(主要包括牛链球菌等)和乳酸利用菌(主要包括反刍兽新月单胞菌、埃氏巨型球菌等)为竞争性抑制关系,当瘤胃pH下降到5.5左右,乳酸利用菌生长繁殖被抑制;随着pH进一步下降,瘤胃内乳酸产生菌增殖速度和数量具有绝对优势,乳酸利用菌迅速减少甚至被灭杀,导致瘤胃乳酸的平衡被打破,大量乳酸累积引起瘤胃渗透压快速升高,很快会高于血液渗透压,进而引起血液中的水分和瘤胃内的挥发性脂肪酸及乳酸相向流动,导致机体腹泻脱水,进而引发全身性酸中毒。另外,瘤胃内的大量氨气、内毒素等物质被吸收入血,损害神经系统,引起精神沉郁、肌肉痉挛、步态不稳等神经症状。
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一般结合病牛饲喂史及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可根据临床症状及瘤胃pH分为急性型(pH小于5)和慢性型(pH为5~5.5)两种。
急性型瘤胃酸中毒发病快、症状明显,一般采食大量精料后1~2天便会表现出食欲不振、呻吟、流涎、精神沉郁、步态不稳等症状,甚至部分病例出现便血、少尿无尿、呼吸变慢等症状。叩诊瘤胃有波动感,听诊无蠕动音;观察粪便酸臭呈水样,皮肤干燥、血液黏稠,脱水症状明显;病程末期表现出角弓反张、眼球震颤,最后昏迷而亡。
慢性型瘤胃酸中毒症状不明显,很难在生产实际中被发现,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和饮水增加,该型隐蔽性强,病牛难以得到及时治疗,对牛养殖业的危害更大,可通过采食量、粪便黏稠度和乳脂率来间接判断。若育肥期肉牛采食量突然增大,而后又会显著降低超过10%,可进一步考虑发生瘤胃酸中毒。同时,由于瘤胃酸中毒导致淀粉未在瘤胃消化而进入肠道,引起粪便含水量增大、黏度增加。另外,奶牛乳脂率与瘤胃pH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乳脂率的变化对奶牛瘤胃酸中毒也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首先,该病预防主要还是通过科学合理开展日常饲养来实现,饲粮组方配比要科学,精准控制动物采食量和饲喂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逐渐增加饲料中的精料比例,使瘤胃乳酸不至于增加过快,辅以动态调整牛采食量,逐步摸索出最佳生产性能与不发生瘤胃酸中毒的平衡点。减少饲喂量,增加采食次数也能避免过多乳酸集聚而无法消耗,给机体留出充足时间进行消化调整,保持瘤胃酸碱平衡。
其次,可在饲粮中添加乳酸利用菌微生态制剂来预防瘤胃酸中毒。乳酸利用菌可加强瘤胃对乳酸的分解能力,降低瘤胃乳酸浓度,有效降低乳酸在瘤胃的集聚,从而起到预防瘤胃酸中毒的作用。但有研究显示,本方法仅对预防有效,一旦机体发生瘤胃酸中毒,无法起到治疗作用。
最后,在饲粮中添加pH 缓冲剂和接种抗乳酸疫苗同样可以预防该病。pH缓冲剂主要包括NaCO3、NaPO4及Mg(OH)2等,可维持瘤胃pH相对稳定,起到稳定瘤胃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作用;牛链球菌和乳酸菌是瘤胃主要的乳酸生产菌,畜体接种相应疫苗后,可在唾液中产生特异性抗体,经消化道进入瘤胃,抑制二者的繁殖。
可根据病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若病例症状重、病情紧急,可采取手术排出瘤胃内容物,随后接种一定量健康牛的瘤胃内容物;若症状明显但病程缓和的,可采取导管法排出瘤胃内容物,即将胃管插入瘤胃后,向其中加注温水至左肷窝明显胀大,随即用虹吸原理排空瘤胃内容物,再以石灰水或1%NaHCO3、NaOH溶液,冲洗至瘤胃无酸臭、pH呈弱碱性为止;若病例无明显症状,表现为慢性型疾病状态,则可采取灌服缓冲剂的方法来进行中和,缓解酸中毒的症状。另外,还可根据症状选择性地进行补液、抗炎、健胃等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