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洁萍,郑雪峰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州中医院脑病科,福建福州 350001;2.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福建福州 350122
失眠,即不得眠、少寐、不寐,是一种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不能正常睡眠的疾病。临床属于常见病、多发病,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研究表明,我国失眠人数在成年人中占比38.2%[1],症见睡眠的深度欠佳,及时间欠缺,症状较轻者主要有入睡较难,或半睡半醒,或醒后难以再睡,症状严重者则辗转反侧,整夜不得安睡。现代医学认为睡眠常处于片段化及浅睡状态,缺乏连续及完整的优质夜眠,使夜眠质量不高,久而久之,除了生活质量严重受影响外,还多出现轻重不一或焦虑或抑郁等症状,进而引起各类躯体及心理疾病,严重干扰日常学习工作 及人际交往[2]。大多患者借助药物来镇静安眠,虽然短期疗效较好,但不良反应大,且长期服用容易有依赖性,出现口干、耐受、上瘾、宿醉等不良反应[3-4]。而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各代医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创造并发展的一种治疗手段,针灸具有操作简单、适应证多、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在临床上运用针灸技术来治疗失眠,既发挥了中国传统医疗的特色,又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该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收集了近十年临床医者运用针灸来临床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分享,对此做出综述,并浅谈对针灸学科的思考。
中医认为不寐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机体阴阳平衡紊乱所致。其病机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其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关系密切,涉及胆胃。人之寐,由心及神所控,而正常的阴阳营卫是决定心神调节睡眠的基础。早在战国时代就有文献《灵枢·口问》,书中记载“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这十余年来各种中医资料研究失眠的病因病机大多都倾向于情志内伤及阴阳失衡。邓铁涛[5]认为,其病因不外乎情志内伤,过度劳倦、饮食失节等,最为常见就是情志内伤;病位主要是心、胆、脾、肝、胃,阳盛阴衰、阴阳不交则为总病机。张德霞[6]则考虑,失眠乃机体阴阳失衡,气血不和,引起脑血失于充沛,脑髓失于濡养,无所养神,而无所寄。杜玉梅[7]思考了其中医辨证治疗,认为人体的阴阳消长顺应了自然界中阴阳变化的规律,而失眠又和人体的阴阳失调息息相关。《黄帝内经》提出了营卫失调可导致失眠的观点。沙中玮等[8]考虑失眠发生的重要因素是气血亏虚、痰瘀阻滞引起的营卫失调。脏腑功能失调则是引起失眠的又一因素,其中肝心脾肾等脏器功能失调尤为重要。胃气失和、心虚胆怯、心肾不交、肝胆失疏、心脾亏虚等诸多病机所导致的脏腑失衡皆为失眠的关键环节[9]。赵童等[10]考虑喜食肥甘厚腻,脾胃运化失司从而内生痰热,中焦受阻,上犯上焦,因而气机条达失常、壅滞不畅所致失眠。高金赢等[11]主要提出,失眠的发生多归咎于心脾两虚,人若久病,素体虚弱,脾胃运化无力,中焦气机升降失司,浊气上扰于心神,神失所养,因而失眠。王凤春等[12]指出,老年人为肾阴亏虚多发人群,肾阴虚,无法充分上济于心所致心肾不交从而失眠。江钊等[13]认为失眠的病机之首应为肝气郁结,肝气条达不畅,失于疏泄生成气滞等病理产物,扰乱心神,神魂不安,发为不寐。刘季元等[14]考虑肝主疏泄,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失调,容易导致气机不畅,血气逆乱,水火失济,气机郁滞,安眠不能。陈颖等[15]提出,失眠则与脾胃牵涉颇多,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脾虚胃弱,气血不足,营血亏虚,心血不养,心脉痹阻则出现失眠、心悸等症状。现代中医也提出了失眠发病的重要病机还有痰、火、瘀血等诸邪。如黄春辉等[16]考虑痰热内扰,痰瘀互阻,脏腑气机阻滞,心神不安,心失所养,以致失眠。王福海等[17]提出失眠的关键病理产物是瘀血,瘀阻脑络,加之气血失调,心脑失养从而导致失眠。
中医内科学将失眠辨证分为虚实两类证型,虚证有心胆气虚、阴虚火旺、心脾两虚等;实证则有肝郁化火、痰热上扰等证型。在治疗上遵循3个基本原则:注意调整脏腑气血阴阳;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强调镇静安神;强调精神治疗[18]。例如杨方尧等[19]主张从瘀辨证论治,提出从瘀辨治四法:疏肝调血,宁心安神;活血益气,养心安神;凉血祛瘀,清心安神;涤痰化瘀,镇心安神。王达洋等[20]着重考虑五脏藏神的特点,对症治疗失眠。朱德贵[21]则考虑“安神十法”:益气健脾安神;养心定志安神;滋阴安神;利湿安神;清心安神;养血安神;重镇安神;和胃理气安神;益气温阳安神;活血化瘀安神。李敏娟[22]提出从肝论治失眠,将失眠的证型分为肝郁化火(犯胃、横逆),肝阳上亢,肝肾两亏,肝木偏旺等,并用柔、疏、养、平、清等法。而张帅等[23]辨证及治疗上从火论治,不论虚实夹杂或虚火,或温阳培火、益气定志,或清心泻火以达安神助眠。曾思宇等[24]归纳仲景治法,分为四法:清宣郁热,除烦安神;清热解毒、和中祛湿安神;温通心阳,镇静安神;养阴润燥,利水清热。王瑞昕等[25]从脾胃两经针刺治疗,阐明从脾胃治疗有和胃健脾,安神定志的疗效,调理脾胃可改善睡眠。诸多名家经验,不胜枚举。
临床上对失眠的治疗首选针灸,包括单纯针刺、穴位治疗等。其中针刺占重要地位,而针刺手法尤为关键,常用补泻手法如提插、捻转,陈宏伟等[26]着重上下取穴,补泻配合,上采用泻法,取穴翳风、风池、百会、印堂,下选穴太冲、三阴交、足三里,用补法治疗失眠。且针刺方向也相当关键。方向不同,循经感传也大不相同,而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循经感传现象尤为重要。针灸名家陆瘦燕提出:“施术时如有欲气向上,则针芒上刺,同时押手之拇指切压所针穴位之下,闭其下气;欲气向下,针须下刺,同时切压穴位之上,使其上气闭,这样可控制经气传导的方向[27]”。穴位治疗方面,邹品芳等[28]发现以百会、神门、四神聪、三阴交为主穴,患者睡眠时间延长,入眠品质良好。周求娣等[29]临床上取针灸五脏背俞穴之法来治疗失眠,以4周为一个治疗过程,针刺治疗组主要针灸双侧肺俞、心俞、脾俞、肝俞、肾俞,对照组为西药治疗组,统计结果显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8%,针刺治疗组为97.30%,两者相较,针刺治疗组总有效率远远优于对照组。这些结果提示了针灸疗法较西医具有一定优势。刘先松等[30]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提出的“所注为输”,《素问·灵兰秘典论》所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以及《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本于心,神门绝,死不治”。选择以神门为手少阴心经输穴、原穴,为心气出入之门户,为心的经气所注之处。针其以开心气而散郁结,达到宁心安神,开郁散结之功。李莉莉[31]针刺肾俞、心俞、行间、三阴交等穴位组成交泰方联合清心安神汤治疗心肾不交型老年人群失眠患者,疗效显著。韦敏等[32]将天麻素注射于安眠、神门、照海、三阴交、风府等穴位治疗颈源性失眠。许畦钰等[33]运用腕踝针在手少阴心经的循行路线选穴来治疗失眠。葛鑫宇等[34]以神门、枕、皮质下为主穴耳穴埋豆治疗失眠;王翔[35]采用耳穴埋豆交感点、耳神门等穴位配合五音疗法治疗失眠,王宁[36]通过研究董氏奇穴疗法这一创新疗法,选用以心灵、下三皇、通山天关、镇静为主穴的方案来调节阴阳平衡,达到治疗失眠的功效;桂林等[37]循行任督二脉选取穴位:神阙、中脘、三阴交、百会、神门、安眠、四神聪等,并结合脐腹灸治疗老年性失眠,疗效较好。王朋等[38]则强调脑心同调,分别选取头部腧穴与心经、心包经远端腧穴,再根据脏腑辨证选取配穴来治疗失眠。刘先松等[30]依据《灵枢·大惑论》所云:“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得出结论,阴阳跷脉是涉及人体阴阳的两条重要奇经,它们共同作用于睡眠生理活动,阳气过盛、阴气亏虚容易导致失眠。《灵枢·寒热病》曰:“阳气盛则镇目,阴气盛则膜目”。阴阳跷脉交会于目内眦,入属于脑,在取穴上,根据阳跷脉的循行相关:起于申脉穴,经外踝后上行腓骨后缘,经股部外侧,上夹口角,与手足太阳经、阴跷脉会合于目内眦。另取和其有重要关联的穴位申脉和照海,调整经脉的气血,治疗失眠的症状。李薇晗等[39]分组交替选取心胆肾俞及中下脘、涌泉等穴位,用天灸疗法治疗失眠。赵琦等[40]通过采用活血散风针法深刺及长留针来治疗高血压型失眠,并加百会、四神聪穴位佐以增效。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在临床上因其学习操作较为容易、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好、简便快速、花费少等优势广受医家及失眠患者好评,但仍有些许不足,①临床疗效评定主观意识占比较大,信服度不够;②学派较多,各执其见,选取穴位较为随便,治疗也无规范;③临床疗效数据无系统性分析。因此,在今后的针灸临床研究工作中,可适当制定较为统一的选穴和疗效评估标准,同时还可与睡眠监测等现代医学相结合,为针灸治疗失眠行之有效提供更有效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