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艳,黄 翌,惠 子
(1.西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能源学院,北京 100083)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必须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才能“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1]2。回顾过去、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我们都要注重从党的各阶段、各领域、各方位的丰厚历史中汲取经验与营养,把党的优良作风代代相传。一百年来,党在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中,高度重视教育事业,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并将其视为教育工作的生命线。延安时期,面对革命形势急需大批实际斗争的工作者和领导者的时代“考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战火纷飞的动荡岁月中,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创建了以石洞为校舍、以石块为座椅、以膝盖为课桌的“全世界绝无仅有的高等学府”——“窑洞大学”(即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半年后,该校迁往延安,并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以下简称“抗大”)。这所从窑洞里创建起来的大学,以民族救亡的使命为己任,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 学习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 奋力开拓、 锐意进取, 圆满完成了造就万千抗日骨干的时代任务, 积累了务实管用、 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 从某种意义上讲, 我们党立德树人、 大力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事业, 是从这所学校的办学实践一路走来的。 “铸国之重器, 育时代新人。”抗大育人实践的宝贵经验, 对于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切实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各项工作的中心环节, 培养造就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人才, 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启示作用, 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深入学习。
抗大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创新,其卓有成效的“以先做政治工作为宜”的成功实践,构建了一整套独特的育人体系,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迅速发展壮大,为党和人民培养造就了十多万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为党、军队和人民各项事业的接续胜利,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干部基础;其孕育与形成的抗大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承继与发展,是延安时期共产党人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更是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缩影。抗大在育人实践中对于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重要问题凝结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以下四个方面尤为突出。
对“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重要问题的精准定位,必须与一定时代的社会发展要求、一定阶段的社会形势、党和国家的发展目标、学校的办学理念、受教育者的具体实际相联系在一起。《决议》指出,“抗日战争时期,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超越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6。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危机关头,抗大把“造就成千上万的抗日骨干”确立为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着重突出了全局性、时代性、靶向性有机统一的显著特征。
第一,确立“造就成千上万的抗日骨干”的核心目标是抗大勇于肩负起时代任务的鲜明体现。抗大诞生在抗日的烽火中,“抗日救国”是其最鲜明的办学本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总方针与目标牵引,是其所以“最革命最进步”的最有力佐证。正如1937年12月,毛泽东在欣闻抗大九队成立救亡室后表示:“救亡二字就是你们及全国人民在现阶段上唯一的总目标。”[2]107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坚持抗战到底和赢得全面胜利,关键“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3]277。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虽然增强抗日力量的办法与措施有很多,“然而其中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是办学校培养抗日干部”[4]41。毛泽东甚至将办好抗大等学校作为增加抗日力量的“总方法”。抗大作为民族革命战争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高等学府,其建立的初衷便是坚持全面抗战的教育理念,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局服务。在民族生死存亡的时代背景下,抗大以培养坚定地从事于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的革命者为目标。这一培养目标,代表着党的政治路线、政治方向,是抗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全局性特征与要求。
第二,确立“造就成千上万的抗日骨干”的核心目标是抗大贯彻党中央大政方针的鲜明体现。全面抗战初期的中国,最为显著的弱点在于国民党片面抗战,在于群众尚未完全、充分地发动、组织起来。然而“没有组织便没有力量”[5]117,组织的核心要素是大批革命进步、能力突出的骨干力量,这是发动、教育、凝聚群众的重要组织保证。1938年4月,毛泽东在抗大第四期第三大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抗大的学员要学做干部,因为没有干部是不能打败敌人的。这既是对学员学习任务的期望与要求,但更深层次的内涵是指明了抗大办学的核心目标,也是抗大培养干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目标,即“造就成千上万的抗日骨干”[6]38。这个目标也是毛泽东“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的指示精神在抗大的具体体现。抗大自成立以来,“造就成千上万的抗日骨干”的人才培养观贯穿其思想政治工作始终。1937年12月,抗大颁布的《政治部工作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造成政治上完全坚定的抗日军事政治干部”[6]67是学校政治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在办学实践中,抗大政治工作的最重要成就,就是使入校的革命青年“培养出校后适合于抗战的实际需要”,并“在我党军队建设上起着骨干作用”[6]120。教育为抗战服务,与党的工作大局相辅相成,是抗大育人实践经住党的要求和时代考验的重要历史经验。
《决议》指出,坚持党的领导,是百年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在进取中突破、挫折中奋起、总结中提高的首要历史经验。作为革命岁月中我们党创建并领导下的知名学府,毫不动摇地坚持与加强党的领导,是抗大育人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有效加强和不断改进的根本前提与保证。抗大的实践,充分彰显了这一关键经验。
第一, 廓清错误认识, 在全校严明坚持党对抗大绝对领导的政治纪律。 抗大成立前后, 一些同志对坚持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产生了错误判断, 认为抗大是一般的统一战线的学校, 不用“过分坚持”党的领导。 尤其是王明回国后推行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思想与行为, 致使这样的错误认识愈加浓烈, 并在教职学员中引起了思想混乱, 有些人甚至认为“三民主义是抗大政治团结的基础”[6]326。 党中央和抗大的领导同志及时觉察到这一问题的本质是“党指挥枪”还是“枪指挥党”的重大原则问题。 罗瑞卿根据党中央及毛泽东的指示精神, 提出了抗大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针, 把“加强党的工作, 保证共产党在学校中骨干的领导作用”[4]434“善于组织和领导”[4]214等办学传统明确为“学校政治工作所依靠的基础”[4]427。
第二,建立体制机制,确保党对抗大育人工作的政治与组织领导。在成立之初,抗大就发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自上而下严密党的组织,“大量的建设了党”[4]219,在全校设立党的总支部,各科设立党的分总支部,学员队设立党支部,尤其注重创造模范党支部。随着抗大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分校的相继设立,1938年5月,在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上,抗大成立了党务委员会;1941年2月,抗大总校设立了军政委员会,这是决定贯彻执行上级指示、制定学校办学计划等一切重大事宜的最高机构。抗大要求“加强党的教育”,并把“建设党”作为“学校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6]82。立场鲜明、组织严密、行动高效的体制机制,保障了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三,做好党员的发展巩固工作,锻造“在抗大建设一个强大的党”的肌体力量。党中央到达陕北,尤其全面抗战爆发后,党的组织力量的孱弱与党所肩负的伟大使命之间,构成了非常强烈的矛盾与冲突。因此,抗大育人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为民族牺牲的实际行动和实施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等途径带领广大爱国青年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团结在党的周围,并最终成为民族解放事业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为党输入新鲜血液和有生力量。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发出后,抗大校内的学员队长、政治指导员、区队长、军政教员和学员中的党员,都把发展新党员作为一项光荣的任务。他们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分工,通过一般的政治教育和针对性的谈心谈话等途径,教育学校非党员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启发中间分子、团结异见分子,吸收了一大批革命进步教职学员尤其是革命知识青年加入党组织。抗大第二期陆续入学了609名知识青年,427人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第四期开学时,普通青年中仅有11%的共产党员,毕业之际,党员比例已达到70%。在大量发展党员的同时,抗大各级党组织还通过强化党的理论教育、纪律教育、劳动教育、模范教育,严肃党内组织生活,创新党性锻炼活动等措施克服片面的“组织上入党但思想上没有入党”等问题,做好“巩固党”的工作。通过上述两条路径,严把了党员的“数量关”和“质量关”。
“在抗大建设一个强大的党”任务的有效进行,确保了党在抗大的核心领导地位,确保了正确的办学方向,确保了抗大育人工作在学校工作全局中地位和作用的有效落实,也有力助推了延安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高歌猛进。
1939年7月,针对抗大办学过于追求速度和影响力的弊病,毛泽东明确指出,铺得太宽而没有了重点,“不大注意教育,必须严加纠正”,首先要注意开展“资产阶级思想与无产阶级思想的斗争”[7]539。由此,抗大根据中央军委起草的关于抗大工作的指示,结合民族民主双重革命大背景下的具体条件和实际情况,将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明确为“转变学生的思想”,“注意于领导他们思想转变的过程”。罗瑞卿指出,革命理论的教育、无产阶级思想意识的锻炼,“对于我们,将是一个极端重要的教育内容”[4]426-427,这对于学员们思想转变有着重大作用。
抗大育人工作高度关注学员思想转变的过程,把“无产阶级思想教育”作为中心环节的成功经验,使得学校能在短学制的条件下,在“随时组织队伍”“随时解散队伍”的极强流动性的条件下,“用马列主义武装千百万青年”[6]147,启蒙了无数热血青年的共产主义革命理想。正如抗大总校政治部在回顾这段时期所感慨的,“无论是怎样幼稚的青年,无论是曾被歪曲理论和欺骗宣传所迷惑所蒙蔽的青年,只要在抗大学习过几个月(仅仅是几个月),接触了马列主义的真理,经过了斗争生活的锻炼,就会觉醒过来,就会老练起来,而成为优秀的抗日干部,坚强的革命志士”[6]339。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熔铸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新风尚的关键时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党在延安时期走向成熟的坚实思想基础与作风基础,也是党创办的各类学校得以立足、不断发展的雄厚理论根基。抗大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向教条化马克思主义发起攻击的重要场所,作为从思想路线上肃清主观主义学风的重要阵地,始终坚持把毛泽东倡导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8]1094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厘清了读书与使用的辩证关系,明确了学习的根本任务,不断与教条主义倾向作斗争,并根据抗战形势的要求与变化采取切实可行的育人工作方法,为延安时期党的育人事业树立了光辉典范。
对于如何确立与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抗大的三项做法非常关键:一是将“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3]181的重要论断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全体学员的根本遵循。为了适应在战斗环境中办学的实际需要,抗大还组织学员直接参与百团大战等战役,强化学员的实战能力。二是将“知识分子工农化,工农干部知识化”[9]402作为育人工作的总牵引,对于知识青年学员,着重于讲演和启发,教育他们深入实际、接触工农;对于工农出身的学员,着重于灌输和问答,普及他们以基本的文化知识。三是抓住了整风运动和生产运动这两个环子,“半天整风,半天生产,两不耽误”[9]404,把理论学习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夯实和巩固了学员全面发展的精神和物质基础。
毛泽东指出,“学习不是容易的事情,使用更加不容易”[3]178,关键“就在于把主观和客观二者之间好好地符合起来”[3]179。抗大育人工作的历史发展证明,正是由于坚持了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基本原则,抗大才能把大批学员培养成“学得彻底,用得纯熟”的“特殊钢材”,培养成符合党、军队和人民需要的“特殊钢材”。这些学员又以自身坚定的信念、突出的能力、丰富的经验、良好的作风感召、团结、凝聚大量的群众投身保家卫国、解放民族的征程中去。
党的百年奋斗史照亮了民族伟大的复兴路,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我们需要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 再启新程。 抗大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是毛泽东亲自谋划和亲手创办的。 面对残酷的战争环境和生存危机, 如何既能坚持贯彻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 又能培养大批革命事业需要的栋梁之才, 是抗大担负的光荣使命和面临的严峻考验。 抗大始终高举“反对投降、 抗战到底”的旗帜, 坚持开展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以强劲的“生命线”拉动了“铸造线”, 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推进新中国的建立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淬炼了驰名中外的抗大精神。 抗大的成功做法,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抗大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事类学校,始终坚决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挥,自觉维护中央权威,从总校到各个分校始终注意把强化党的领导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办学治校的中心环节,着力培养学员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使他们成为听党指挥跟党走、军政兼优的抗日骨干。抗大创建初期,随着学员规模的不断扩大,学员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阶级、阶层状况十分复杂,因此学员间的思想基础、觉悟程度差别很大。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右倾麻痹情绪在党内逐步弥漫,一些学员受右倾错误的影响,要求极端民主化,甚至要求弱化党的领导,将抗大变为统一战线性质的联合学校。例如,有些青年学员非议党中央的决策,对学校的政策妄加评论,还有些国民党党员出身和宗教信徒出身的学员要求公开成立脱离党的领导的小团体、小组织。如果这些思想和行为不及时加以制止与纠正,抗大的彻底革命性、进步性将会受到很大削弱。
1938年7月,毛泽东在听取抗大副校长罗瑞卿、政治部主任张际春关于抗大一些学员自由主义和极端民主化的倾向比较突出、少数干部应对这些倾向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问题的汇报后,特地对抗大全校教职员和学员作关于《抗大民主问题》的报告,对于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如何正确地运用民主等问题作了重点阐述。毛泽东指出,抗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事性质的学校,不是什么统一战线的组织。“抗大有思想的自由,政治的民主,这并不妨碍抗大的军事性质。”[6]65在毛泽东的指导下,抗大既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和“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方针,反对压服、惩办和“戴帽子”等办法,同时坚决贯彻“四个服从”原则,反对极端民主与自由散漫的不良习气。由此,抗大民主集中制的确立与发扬得到了有效推进,党的政治权威得到显著增强。
除健全民主集中制外,抗大施行了颇具特色的领导、教员、学员三位一体的培养方案。林彪、罗瑞卿、莫文骅等人,是学校领导,又是教员,同时还是第一期的学员。他们既要处理校务工作,也会站在讲台上为大家授课,同时和广大学员一起聆听党中央、中央军委负责同志和其他教员的报告与课程。选择这样的方案,确有抗大教员紧缺的现实因素,但在客观上孕育和厚植了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学校领导与教员、学员们工作、学习、生活都在一起,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动态与效果,了解教员学员的思想状况,不断改进各项工作。更重要的是,教员和学员能够零距离感受这些战功赫赫、久经考验的老革命家们的人格魅力和优良作风,有助于积极向他们学习与靠拢,拥护党的领导,许多学员在这种双向互动的影响下加入了党组织,渴望成为“忠诚、坚定、艰苦、机动、勇敢”的党的战士。
1940年8月,毛泽东在总结八路军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做法时,提出要注意与加强的六个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其中,特意强调了统一性的基本原则,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强化党领导基础上的统一性,“以使分散与集中、自动与命令求得一致”[5]294。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中,如果没有集中,就不可能形成统一意志,战胜敌人。但是,如果没有民主,也不可能做到真正的集中,不可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论是在总校还是分校,抗大都坚持强化党的领导和实行民主集中制,这对于在复杂艰险的战争环境下统一思想、集中力量和迅速行动,起着关键的作用。
抗大学员中,“工农出身的班、排基层干部和红军老战士,他们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6]21,他们“自学和理解能力较差,有的根本不能自学”[6]119。虽有丰富的前线斗争经验和工作经验,但对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理论缺乏必要的理解和武装,知识水平和理论基础的薄弱使这些干部的工作能力受到很大掣肘。为使自己成为有知识的、眼光远大的、有文化的高素质革命干部,他们强烈渴望进一步提升自我,因此十分珍惜在繁忙的战争空隙到抗大接受正规化共产主义教育的机会。知识分子出身的青年学员,文化程度较高,革命热情也较为高涨,但是对共产主义信仰知之甚少,甚至有笃信天主教、佛教等情况;个别学员受不了延安和其他根据地的艰苦,产生了退学逃离的想法。
结合当时的条件,抗大总校和各分校都狠抓理想信念和文化知识教育,彰显了“变与不变”的鲜明特色。
“不变”的一方面,是抗大始终以马列经典著作、延安时期党内领导人的论著为主要政治类教材,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穿到教学内容之中。无论是军事队还是政治队,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理论课程都是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且所占比例很高。以1941年抗大第四分校的课程设置为例,在所列的14门课程中,政治常识、社会科学概论、中国革命问题、哲学、军队政治工作等政治文化课程共有11门,其余3门为步兵战术、游击战术、兵团战略战术指导等军事课程(1)参见豫皖苏鲁边区党史办公室,安徽省档案馆编《淮北抗日根据地史料选辑》第7辑,1985年发行,第48页。。1937年5月下旬,国民党中央考察团来抗大考察后,由衷地感叹:虽然苏区教育紧张,“但政治教育远胜于军事教育”[10]27。
“变”的一方面,是抗大的政治文化教育,会根据每一期学员构成的不同及战争形势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方式方法。例如,第一期第一、第二科设有哲学、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列宁主义、战略学等。第三科学员大都是工农出身、文化水平较低的班、排等基层干部和红军老战士,为此,毛泽东给林彪写信指出:“三科的文化教育(识字、作文、看书报等能力的养成),是整个教育计划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部分之一。”[11]574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抗大第三科的教学计划当即得以修改。毛泽东还亲任学校教育委员会主席,密切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多次到抗大讲哲学课和作形势报告。1937年4月至8月,毛泽东为了给抗大学员较为系统地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门撰写了《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授课时长达110多个小时。在上哲学课时,他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把革命斗争实践中产生的最新的理论成果及时地充实到教学内容中,而且用实际生活中丰富多彩的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要求大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8]815。
整风运动期间,抗大总学委会要求所有学员精读《共产党宣言》《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等整风文献。在精读与自查的过程中,学员们克服了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主观主义错误,实现了深刻的无产阶级思想革命。这些良好做法,成功地“把知识青年训练成为无产阶级的战士”和“八路军的干部”[7]539。新中国成立后,叶剑英对抗大的办学实践高度肯定,要求全军办学校都要以抗大为榜样,办抗大式的学校;他曾非常有感触地说,抗大“解决了很多问题,最中心的问题,就是解决了军事要服从政治的问题”[12]400。
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初,为满足大批知识青年来抗大学习生活的需求,学校组织了1 000多名教职学员肩扛镢头铁锹,在群众的指导下,两个星期突击建成了175孔窑洞。斯诺、马海德、史沫特莱等国际友人参观抗大后,钦佩地赞誉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窑洞大学”。战争到了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残酷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实施的封锁包围,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的财政情况和生活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抗大的物资条件更加困难,教育经费的支出与战争的巨大消耗始终存在着激烈的矛盾。因此,抗大实行了教学教育结合实际生产生活劳动的方针。
1939年3月,抗大生产委员会发出《抗大生产运动计划》,介绍了抗大承担延安生产总会任务计划的具体任务量,并规定了教职学员工作人员的个人生产量。罗瑞卿要求把劳动生产要“提高到政治原则上去”[13]6。“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克服困难,敌人丧胆”成为抗大校园里响亮、光荣的口号。1943年和1944年,抗大总校广大教职员工和学员响应党中央“自己动手建立革命家务”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先后两度开展大生产运动,坚持半天生产运动,半天学习,努力使生产劳动与学习两不耽误。据统计,全校在10个月生产劳动中共创造了4.76多亿元的财富,从而解决了抗大的经济困难,提高了抗大广大教职学员的劳动观念,密切了上下级关系和军民关系。1943年5月,即将去陇东开荒的抗大第七分校第二大队的学员们肩负着中央和总校的期望,拿起镢头、枪杆子和笔杆子,开荒种地、建设校舍,练兵练武、保卫边区,学习文化、武装头脑。经过一个夏天的艰苦劳动,把荒无人烟的陇东合水县豹子川改造成了学员们学习、生产、练兵的好地方。
抗大根据时代要求组织与狠抓劳动生产运动的举措,一方面提升了学员的文化素养、坚定了革命到底的信念;另一方面解决了办学的物质困难、培养了学员的劳动本领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密切了学员和群众的思想感情,许多学员的价值观、英雄观在实际劳动中发生了根本变化,他们不再以穿“洋布衣服”为美,不再以“打绑腿”“扛锄头”为丑,而是热情呼喊着:“黑黑脸,不怕风;力气足,宽宽胸;胸宽脸黑真英雄。”[13]173了解这一情况后,毛泽东高兴地说,不要小看抗大组织的挖窑洞等劳动生产教育,“这是挖开知识分子同工农隔开的一堵墙啊”[14]291-292!边区军民无不称赞,抗大师生“文武配合,知识与劳动结合起来,可算是天下第一”[6]537。
校训是一个学校风尚的集中表现。毛泽东亲自为抗大制定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以这一校训为指针,抗大在加强军事教育、政治教育的同时,严肃政治纪律、军事纪律和生活纪律,特别注重良好作风的养成。对于违反规定、触犯法律者,不管资历多深、贡献多大,决不姑息迁就,一律从严查处。1937年10月对黄克功事件的严肃处理,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黄克功案发生后,延安的党政军机关反映强烈,尤其是抗大女学员非常气愤,要求严肃革命纪纲。但同时,也有一些人认为应该给黄克功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一时间出现了宽大处理与处以极刑两种对立的意见。在抗大研究该案的会议上,平日较为器重黄克功的罗瑞卿表示,自恃有功是黄克功胆敢枪杀革命同志的原因之一,“任何人都要服从法律,什么功劳、地位、才干都不能阻挡依法制裁”[14]317。罗瑞卿把抗大组织的意见和教工学员的反映如实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告。毛泽东严厉指出,黄克功不同于普通人,如为赦免,便无以教育党、红军、革命者和普通群众,根据党与红军的纪律,要处以极刑,并要求全党全军和全体革命分子“都要以黄克功为前车之戒”[5]39。
黄克功事件的发生暴露了抗大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建设薄弱的问题。为进一步提振师生们的思想和作风,两个月后,抗大颁布了《政治工作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一指导学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条例》包括《政治部工作暂行条例》《总支委工作暂行条例》《大队政治协理员工作暂行条例》等,主要在三个方面起到了提纲挈领、建章立制的作用:一是规定了学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机关为政治部,主体为各级党组织和政工干部、职员教员。二是明确了学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不仅是广大学员,还有各级干部、职员教员;尤其要以严格规范党员、干部和职员教员的思想、行为、作风为抓手,为学员树立榜样与模范。三是制订了学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各种途径,既要求各部定期开展学习会、讨论会等“规定动作”,也鼓励各部根据师生的特点、专长探索为大家喜闻乐见的“新配方”。《条例》是抗大创办以来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系统、全面的专管思想政治工作的法规性文件。《条例》的制定与施行,使抗大有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政工队伍的制度法规依据,强化了学校的政治纪律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和生活纪律教育。
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政治文化教育、狠抓生产劳动、严肃法纪法规等,是抗大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立足实际、因时而进开展育人工作的成功之匙。它们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形成了一套“组合拳”,将抗大打造成为一块锋利尖锐的“磨刀石”,“把那些小资产阶级意识——感情冲动、粗暴浮躁、没有耐心等磨个精光,把自己变成一把雪亮的利刃,去打倒日本,去创造新社会”[11]644。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1]74“后继有人”,深刻体现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极端重要性,深刻体现了坚持立德树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推进“三全育人”的重要性。抗大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峥嵘岁月中凝练的经验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在推进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的今天,虽然我们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相较于抗日烽火的年代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斗争形势的发展要求培养千百万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这个需求,不仅完全一致,而且更加迫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15]10因此,我们需要从抗大办学经验中汲取营养,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高度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理性认识、谋划战略路径,让“抗大力量”和“抗大经验”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16]351方面发挥好“营养剂”和“助推器”的作用,深化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政治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在一定时期内所规定的根本任务方向、所肩负的根本使命担当,是校正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政治准绳,是党领导的教育事业的根本前进方向。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以抗大为代表的各类学校开门办学、开展育人工作的根本前提和首要教育方针。1938年4月,毛泽东在抗大的讲演中,将“学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5]116作为抗大学员首先要坚持、学会、学懂、学通的重要内容。这个“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打日本、怎样打日本、为什么日本帝国主义一定能打倒”[5]116的方向,就是坚持“共产党领导抗大”的方向,就是“坚决听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挥”的方向。坚守这个方向,是抗大将自己的命运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伟大事业紧密相连的生动写照,也是抗大之所以能“越抗越大”的根本原因。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仅是抗大精神的首要方面,也是延安精神的首要内容与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确保党的教育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发展”[17]537。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与巩固党的全面领导是稳步推进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前提条件、政治保障和关键一步,如果在方向问题上出现偏离,就会犯颠覆性错误。《决议》指出,面对一段时间高校党的领导弱化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正本清源入手,就一系列根本问题阐明原则立场,廓清了理论是非、校正了工作导向,高校党的领导向上向好态势不断发展。但是,一些高校仍存在党的领导宽松软,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等问题。这要求我们必须从抗大办学经验中汲取营养:第一,必须正确认识党的教育事业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要牢记“国之大者”,明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政治准绳为新时代的政治方向;要着力培养广大师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发挥新时代政治方向的政治指南针作用,廓清思想迷雾、澄清模糊认识、肃清错误观点、排除各种干扰,让广大师生从内心深处高度认同与笃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15]13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第二,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1]28,各级党委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负起把关定向、统筹指导、建强班子的责任,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党建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牢牢掌握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权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主动权,始终确保高校正确的办学方向,确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确立要合乎党和国家发展要求,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坚强阵地、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坚强阵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第三,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高校党委要做到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强化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强化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宣传、教育等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把党建和育人优势转化为高校发展优势。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立德树人工作的成效。毛泽东指出,“选择校长教员和规定教育方针”[3]177是以抗大为代表的学校要处理好的最重要的问题。抗战时期,面对物质条件极端匮乏、职员教员奇缺的困难,抗大做出了许多探索:一是多方聘用、选调,扩充职员教员队伍,形成了中共中央及各分局、根据地领导同志、校外著名学者、校内凡有能力授课的各级领导干部、专职教员、以知识青年学员为主的优秀毕业学员协同配合的“五位一体”教员队伍体系。二是政治、组织和生活上严格要求、尊重爱护、关心照顾职员教员,通过切实举措鼓励职员教员服从党的安排,安心从教,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及思想政治工作。延安时期,党尊重、关心职员教员是真诚的。1938年9月,抗大政治教育科科长杨兰史因病不幸逝世。毛泽东亲自出席了由朱德主持的追悼大会,并写下“哀悼我们教育战线上的勇士,杨兰史同志永远不死”[6]374的挽联;党从严治校、从严管理职员教员也是厉行的,黄克功案件的严肃处理就彰显了党保证职员教员纯洁性先进性的决心。三是注重通过科学方法提高职员教员的业务能力。抗大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职员教员的能力培养与提升工作,成立了政治研究室专门进行教学规律与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探索研究工作,形成了“常态化教员训练班、资深教员传帮带、教育准备会制度总结经验”的特色做法,并以充分发扬民主与重视实践教学保证这些特色做法的有效落实。经过不懈努力,抗大拥有了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毛泽东高度评价抗大教师队伍建设成就,强调抗大之所以全国闻名、世界闻名,之所以革命与进步,之所以能与昔日之黄埔竞美并超越黄埔,至关重要的一条就在于“它的职员教员与课程是革命的进步的”[5]187。
培养人才,重在良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高校所有财富和所有资源中,“教师和其他各类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优秀教师和优秀人才是最急需的资源”[16]161。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键在队伍建设,关键在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整体建设成效卓著,但仍存在“能干的引不进,干不好的出不去,拔尖的留不住”[16]163的消极现象。这要求我们必须从抗大办学经验中汲取营养:第一,坚持以先进的理论武装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我们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教师队伍,是我们党一支不可多得的理论力量。他们肩负着在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殊使命,首先自身必须要做到明道、信道,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然后才能做到传道,向学生宣传真理、传播真理。第二,坚持以坚强的党性锻造队伍。“师者,人之模范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既是先进思想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也是参与者与践行者。他们必须首先成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先锋带头人,才能感召学生、引领学生。因此,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明队伍纪律、强化使命担当、加强党性修养,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无产阶级道德教育以及理想信念教育,实施师德“一票否决”,让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作风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鲜明品格。第三,坚持以系统的制度保障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的政治特殊性要求队伍必须始终保证方向旗帜正确、人才源泉涌流,这就要通过“建章立制”保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肌体健康发展。高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充分尊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的现实,健全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教师定期不定期培训制度、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职务职级“双线”晋升办法和保障激励机制等,推进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以“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工作力量”[18]487。
早在红军大学还在筹备建立阶段,毛泽东就根据干部层次、人群特点、教育需求明确了红大的教育教学方法,他指出,“高级及上级科,指挥自动研究为主,讲授为辅。普通科,政治,教授与讨论结合;军事,讲授与演习结合”[11]542。在这一重要方法论的指导下,抗大在开展育人工作的实践中逐步确立了“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教学特色,并根据学员特点创造了“启发式”“研究式”“实验式”等教学方法,生动体现了《决议》所指出的“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1]69的开拓创新品格。
高校立德树人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加强与巩固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有利于让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强起来、活起来,是高校必须解决好的重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6]277。当前,一些高校存在对立德树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方式方法落后、思想政治工作与大学生实际需求脱节等现象。这要求我们必须从抗大办学经验中汲取营养:第一,遵循教育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思想产生的基础是各种客观存在和人们的社会实践。因此,做好立德树人工作不能只在一般意义上的思想层面打转转,而是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深入到思想背后的实践、意识背后的存在,了解大学生各种思想认识的成因。第二,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针对学生实际设计科学高效、“对症下药”的思政教育教学制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深入研究大学生群体特点,研究大学生成长规律,采取符合大学生实际需求、为其所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从办好思政课、抓好课堂主渠道入手,按照大学生成长规律科学设置具体教学目标,抓好教学目标设计、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改革、教师培养、考核评价等环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第三,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充分利用线上教学传播速度快、知识更新快、资源整合快的优势,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质量、引领风尚,有效增强立德树人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抗大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和优良作风。毛泽东认为,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是得以打败敌人的三样武器之一,是抗大顺利开展育人工作的作风保障。从初创时的缺校舍、缺设备、缺经费到后期创造出“今日之抗大”的辉煌业绩,抗大师生靠的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靠的就是向前迈进的信心。无论在抗大发展的哪个阶段,无论是总校还是分校,广大师生本着彻底抗日救国的决心,自己动手,爬山挖窑洞、小米饭充饥,筹募经费勤俭办校、耕地生产建设家园;没有笔,就在地上练习写字、做习题;没有灯,读书时就用破碗、旧墨水瓶做油灯;没有表,就用点香或火绳代替钟表计算岗哨时间……师生们在克服学习、生活上的各种困难过程中孕育了艰苦奋斗、永不退缩的工作作风,在战争前线与革命浪潮中涵养了牺牲一切、勇往直前的崇高品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坚强斗志、“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光荣传统,成为磨炼抗大师生革命意志的“砺石”,激励了一批批学员成长为英勇的抗日骨干,并使他们受益终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所高校的校风和学风,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长。”[19]当前,部分高校校风建设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学生的成长环境还受到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这要求我们必须从抗大办学经验中汲取营养:第一,提升高校治理能力水平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培育优良学风。学校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校风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建立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等;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形成齐抓共管、密切配合、步调一致的局面。第二,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要科学理解劳动教育的内涵,坚持实施与改进第二课堂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要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和走过场,不能在课上“听”劳动、在课外“看”劳动、在网上“玩”劳动。必须组织学生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劳动,以体力劳动、假期实践、政府见习等活动为主,让学生在劳动中接触实际、在劳动中出力流汗、在劳动中磨炼意志。让广大学生在田野土地、工厂车间中强化责任担当、锤炼坚强意志、勇于吃苦耐劳,熔铸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第三,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体系和环境教育力量,是学校精神风尚的物质反映,对师生的人文素质的养成具有强烈的熏陶和滋补的功能。要重视发挥校园文化夯实大学生精神底蕴和意志品质的功效,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校风标识塑造和爱校意识培养等多种途径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贯穿“理”“信”“德”“行”,弘扬党的光荣传统、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增强学生的志气、骨气、底气,引导学生建立健全人格,教育学生把全部的青春、智慧与力量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15]21。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回望矢志救国的光辉历史,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能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继而带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建立新中国,离不开党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一批批从抗大等熔炉里走出来的信仰坚定、传承光荣、彰显本色、不负人民、奉献青春的革命者;展望戮力强国的壮阔未来,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赶考之路,依然离不开一代代“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1]74、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要求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传承好、发扬好我们党开展育人工作的“常青之道”,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16]276的重要论述落到实处,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