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是我国石化领域重大战略工程,项目总投资1700多亿元,是国内迄今为止投资最大的民营项目,也是目前世界上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该项目涉及大量高参数、高压力、材质复杂的压力管道安装,管道长度达6000多公里,涉及管道焊口约200多万道,需要对大量管道焊口进行无损检测。由于工程进度、检测难度等因素制约,传统的射线检测等方法已无法满足如此大型项目的实际检验需求。
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浙江省特检院”)首次把相控阵超声检验技术广泛应用于该项目,检测效率提高3至10倍,成本降低约30%,折合检测费用平均每道焊口降低成本约200元,累计节约检测成本约1000万元。按投产后每日产值2亿元估算,早日建成投产可多创造出约30至40亿元的经济效益。浙江省特科院因此被授予“2020年度浙江省市场监管安全保障突出集体”。
针对浙江石化项目涉及特种设备数量大、种类多、类型繁杂,许多监检内容在业内尚处空白的情况,浙江省特科院主动对接各单位,多次上门沟通,针对具体装置,制定监检方案、监检工艺规范、监检规程等,确保合规合矩、“对症下药”。由于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在承压设备无损检测领域尚未正式颁布国家标准,浙江省特检院主动协调各家单位,确保材料、施工、检测等环节紧密衔接;联系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共商共议,化解相控阵超声检测难题,确保工程本质安全;联合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舟山市场监管局等政府部门多次召开协调会,从技术选择、风险防范等方面向业主、设计单位、检测单位进行了宣贯。
为保障工程进度和质量,浙江省特科院举全院之力服务保障项目建设。选派的驻岛监检组由长期奋战在特检一线的高级工程师及硕士研究生组成,是一支既有丰富监检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监检队伍。自2018年入驻该项目以来,浙江省特科院监检团队采取7×24小时工作法,常年驻守在项目现场,全天24小时,全年365天,均有技术骨干在施工现场指导相控阵超声检测技。同时,浙江省特科院会同各方进行监督检验交底,直接上门到现场项目部对接检测单位,点对点宣贯讲解要求,明确质量底线。对于出现问题的检测单位,主动上门沟通,指出问题提出解决整改意见建议,真正做到了‘最多跑一次’。4年来在“雨天全是泥,晴天全是灰”的项目现场,监检组克服恶劣的环境,白天到工地现场检验,晚上在活动板房做相控阵超声技术分析,充分发扬精耕细作的“工匠”精神,着力打造一流的监督检验服务团队,敬业和负责的工作精神得到施工单位高度赞誉,并多次来信感谢。
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无损检测技术,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检测效率快等优点,但是由于没有法规与技术标准支持、仪器设备昂贵等原因,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相当高,并且国内并没有像浙石化项目这样大规模应用的案例。为了使该技术的应用结果具有合法性、权威性、可靠性,浙江省特检院向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国内相关专家进行了技术咨询,组织了相关技术评审,最终使得该技术成功应用于该项目建设。在实施该检测技术过程中,协助检测单位编写技术作业指导书,使得实际应用过程既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又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做到技术工艺创新。
浙江省特科院于2019年联合建设单位设计、施工、检测等单位,组织国内专家多次召开技术论证会。常规射线检测存在以下问题:有核辐射,作业受限;对于大口径、大壁厚的管道检测效率低;数字化程度低。相控阵超声技术能有效解决以上难题,提高检测效率3-10倍,提高缺陷检出率。浙江省特科院开展了相关指导、培训、技术比武,协助检测单位编写检测工艺文件,推动该技术的应用。
该项目涉及的无损检测单位共23家,无损检测作业人员达1000余人,有能力开展该检测技术的单位不足10家,持有相关检测资格证的人员不足20人。为提高该技术的应用能力和水平,更好的推进项目建设,保证工程质量,浙江省特科院举办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技能竞赛,并对报批稿的标准进行了宣贯与解读,对检测人员考试取证进行考前答疑、培训。目前已协助培养专业人员30余人,有效提升检测单位、检验人员的行业影响力与竞争力,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对于建设单位。保障了压力管道的检测质量,确保了项目的本质安全,为后期的稳定使用打下了基础;确保了项目平稳推进,缩短了建设工期,节约了建设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对于检测单位。锻炼了作业人员的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提高了检测单位的技术能力,增加了相控阵超声检测专业技术人才的储备,对于检测单位未来相关资质申请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施工单位。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约了施工成本,平均缩短工期约15~20天,按整个项目每日成本1000万计算,可节约施工成本近1.5~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