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丹
(泉州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自1840年鸦片战争始至1911年辛亥革命这一历史时段中,出现了大量以报刊为载体的小说。这些报刊小说不仅数量众多,题材亦具有多元色彩,东周列国题材小说即为其中一种。东周列国时期乃是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与晚清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如政治的混乱与重组、战争频发、社会的剧烈变革、文化大融合、思想上的百家争鸣等。这些相似性使得清末报刊小说作家们往往借助东周故事表现清末时事,出现了不少笔涉东周列国题材的作品。由于目前学界尚无相关研究,笔者拟对此进行分析。
晚清报刊中的东周列国题材小说,由于载体为报刊,故多篇幅较短,作品创作风格一洗此前神魔小说、英雄传奇中奇奇怪怪的色彩,呈现出质朴平实的特色。最重要的是,经过“小说界革命”的倡导,“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1]的观念深入人心,小说自觉肩负起“开化民智”“改良社会”的责任,具有明显的实用功能。此期东周列国题材报刊小说主要类型有以下三种:
其一,沿袭传统小说创作手法,敷演东周列国素材的作品。此类小说中,吴趼人《云南野乘》可视为代表之作。《云南野乘》实际并未完结,作者仅创作了前三回,载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至次年《月月小说》第11、12、14期。书叙战国时期,楚国将军庄跷带领将士征服西南夷,并建立滇国之事。小说沿袭历史演义创作手法,遵循信史精神,作者自言“此书虽演义体裁,要皆取材于正史。除史册外,别取元人董庄愍《威楚日记》、明人杨用修《滇载记》,又程原道《暇录猺猓类考》《古滇风俗考》及国朝冯再来《滇考》等书,以为考证。惟苦藏书无多,海内君子有知可以取材之书者,乞有以示我,以匡不逮,曷胜希望”[2]181,指出材料来源的真实可靠,此种创作风格符合吴趼人的历史小说创作观念。这种“尚实”风格承接清中期蔡元放《东周列国志》等历史演义而来,小说中的主要情节,诸如楚国庄跷带兵剿灭“猓猓国”、营筑苴兰城等,皆于史有证,但在创作目的上,二者已经产生了很大区别。蔡元放编撰《东周列国志》主要是出于传播历史知识的功用;吴趼人创作《云南野乘》,更多的是“有为而发”,带有明显的政治功能。吴趼人在《两晋演义自序》中曾云“盖改良社会之心,无一息敢自已焉”[3]4,表现出明显的社会责任感,其创作《云南野乘》乃是“有慨于云南死绝会而作”[2]180,为了让读者“既知古人开辟的艰难,就不容今人割弃的容易”[3]376,通过历史小说激发读者的爱国情怀、捍卫领土的意识,是吴趼人的创作目的。
小说开篇,作者并不直接叙事,而是对清末国家现状进行了描述:“话说天下事积久渐忘,最为可怕之事。我中国幅员之广,人民之众,若能振起精神来,非但可以雄长亚洲,更何难威慑全球?只因积弱不振,遂致今日赔款,明日割地,被外人指笑我为病夫国,瓜分豆剖之说,非但腾于口说,并且绘为详图,明定界线……我因为这个可怕,便想到把旧事重提,做一部中国古历史的小说,庶几大家看了,触动了旧事,不至尽忘。”[3]375作者开篇详细介绍了当时列强瓜分中国领土的境况,并指明创作这一小说乃是为了激励读者捍卫国土。当然,这种政治性不仅正文有之,评点中也有所体现,如第二回叙及“酋长极称肉食之美,乞庄蹻教以烹饪之法。庄蹻始恍然其相迎之故”[3]382处,作者插入眉批“始则曰非我族类,则必拒之,此时却一饮食之微,自引非我族类者入室,何今日猓猓之多也”[3]382,借古讽今,以“猓猓”为了“饮食之微”引异族入室,招致全族灭亡之灾,暗指清末统治者不断割地赔款,将西方列强战火引至中国大地。
吴趼人创作《云南野乘》,乃是“针对云南最近之情形”[3]376,当时清政府正准备将云南割让给帝国主义[4],作者创作此篇小说意图晓谕读者“古人开辟的艰难”[3]376,激起人们捍卫国土完整的意识,作品政治色彩十分浓厚,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这种运用传统创作手法,演绎东周历史故事以达到“以古谏今”目的的作品,在晚清报刊中相当常见,如1907年《吉林白话报》第65期刊发的《孟母》一则,该篇小说仅千余字,讲述的是“孟母三迁”及“孟母断机”的教子故事,情节基本与前代典籍所载相符,但思想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作者于开篇即言:“现今我们中国的人民,没有学问,都说是因为没有受过家庭的好教育,这才闹得糊涂人多,明白人少。要追究这个缘故来,又是因为女子们没有学问。中国古时候,人民受贤母教训的益处,却是有许多的故事呢。”[5]此处引文可以看出,小说的主题已经不仅仅是强调家庭教育,还以此倡导女性接受教育。类似的作品还有1904年《商务报》第7期刊载的《范蠡》,1904年《江苏白话报》第3、4、5期刊载的《双剑血》等。
其二,借助东周列国素材进行翻新创作的小说。此类作品多撷取历史人物,并将其置于晚清社会背景下随意点染,借历史外壳叙述新的故事,传达新的思想。东周题材此类小说代表作是“乌程蛰园”所作《邹谈一噱》。
《邹谈一噱》作者署“乌程蛰园”,即费有容(1874—1931年),字恕皆,号蛰园,为画家费丹旭之孙、费以群之子。费有容所作小说除《邹谈一噱》外,还有《表忠观》《艮岳峰》等。《邹谈一噱》书共二十四回,由上海启文社所刊,前有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叙。该书围绕战国时期齐宣王对齐国进行系列新式改革展开叙事,讲述了齐宣王及其臣子创办新式学堂,资助学子留洋,改易服饰,改革税制、仪礼、军事、宗教、商业、法律等诸多方面。作品虽假托东周历史背景,但所叙政治、经济、文化等,实是晚清社会的真实状况,书中借齐宣王变革表现对清末新政的思考,正如该书叙中所云“谓之狎侮先贤,谓之激刺新政,惟识者辨”[6]1,即通过敷演东周先贤的变革事,意图激刺新政。小说一方面表现了社会变革所带来的新气象,如第七回载“齐国自戴盈之改了税,则这财政上已渐有起色”[6]42,第十回叙“其时,高子的铁路已经接到黄河,造桥而渡,以为南北路之枢纽,即百圭所办的轮船沿江沿海一样弥布齐国,大局已经焕然一新,即邮政关税亦日见增益”[6]62,彰显了作者对“新政”促进国家发展的肯定。但另一方面,费有容也对变革存在的弊病进行了揭露,如学子趋利之心甚重,“勾践心中直觉没有孔子,只想等到一年毕业,便可回国去骗齐宣王算他是第一个游学毕业生,至少赏一个大夫,不然一定是卿”[6]12;再如实行宗教自由导致了社会混乱,“这班传教的究竟好善的少,不好善的多,所有齐之凡民,大都被教徒勾引,真真是日攘邻鸡,算不来君子之道了”[6]69,通过叙述齐国改革的弊端,作者犀利地指出清末新政的不足之处。启文社主在该书识语中曾云“平日见闻参以读书心得,独辟蹊径,著为是书”[6],指出该书乃是作者集见闻所感而成,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除《邹谈一噱》外,此类作品尚有许多,如1902年《新民丛报》第8期所载《孔子讼冤》,叙怀疑子曲解孔子言论,尊圣子为孔子辩护;1909年《庄谐杂志·附刊》第二卷第1至10期所载的《孔子控告老子案》《庄周被控之奇案》二篇,分别叙老子、庄子被控告为无政府党;1911年《滑稽时报·附刊》第19号载《孔子之剪辫谈》,通过孔子之口传达可以剪辫的观念等,皆具有“旧瓶装新酒”的特点,借东周历史人物传达清末新思想。
其三,采用白话语体翻译中国古代文言小说以充新作的作品。此类小说情节上并不出新,多直接将前代典籍中的文言小说翻译成白话小说,以此达到通俗化效果,意在借助经典作品的影响力开启民智。如1905年刊发的《女学讲义》第4期至第7期中载有《鲁敬姜之知礼》《孙叔敖母之公德》《鲁漆室女之忧国》等小说,目录下标有《演〈列女传〉》字样,表明这些小说乃是翻译《列女传》而成。笔者考究西汉刘向《列女传》,发现小说主要情节确与《列女传》所载大同小异,只是语言转化为白话语体。此类小说虽然情节上并无生发,但思想上多有所发明,如《孙叔敖母之公德》一篇,叙孙叔敖为防他人见两头蛇而亡后,指出这仅是迷信思想,但赞赏了孙叔敖具有公德心的举动;再如《鲁漆室女之忧国》一文后,发出“所以人人都要晓得爱国,都要晓得忧国,如像这个漆室女,真算得一个女国民了”[7]的感慨,号召女性也要有爱国之心。再如《鲁敬姜之知礼》一篇叙及文伯宴请睹父,饮食规格不够,作者由此发出“我因这件事,便想我们中国宴会这件事,是定要改良的”[8]这一感慨,号召学习西方简餐的形式。类似作品还有1900年《竞化》第1、3、4期刊载的《孟母三迁故事》,1904年《敝帚千金》第2期刊载的《廉颇蔺相如》等。
综上可见,清末报刊小说中,出现了不少笔涉东周列国的报刊小说,这些小说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一,借助传统小说创作手法,将东周列国故事作为素材展开叙事之作;其二,对东周列国故事进行翻新创作的作品,这类小说往往看似写东周之事,实则内容上皆是反映清末社会时事;其三,将前代文言小说中涉及东周之作翻译为白话语体,重新进行刊载的作品。这些小说共同呈现了晚清时期东周列国题材报刊小说的多元色彩。
晚清时期,东周列国题材报刊小说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内容上也有所变化,使得这一时期的东周列国题材报刊小说呈现出有别于此前同题材作品的特点。
首先,晚清东周列国题材报刊小说选材往往较为经典。清末东周列国题材报刊小说以报刊为载体的特性,决定了其篇幅多相对较短,整体呈现出时间跨度小、情节相对集中的特点,鲜少出现诸如《列国志传》《新列国志》等时间纵贯春秋战国、人物牵涉甚广的作品。小说家们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将历史题材作品的影响力最大化,选取经典人物、事迹进行演绎成为其行之有效的手段。因此,晚清东周列国题材报刊小说择取孔孟、老庄、伍子胥之类著名人物事迹进行敷演者为数不少,诸如1904年《商务报》第7期所载的《范蠡》、1909年《庄谐杂志·附刊》第19期所载的《庄周被控之奇案》等,即择取范蠡、庄子等名人事迹加以敷演。同时,晚清东周列国题材报刊小说还往往以孟母教子、吴越争霸之类典型事件为题材展开叙事,诸如1904年《江苏白话报》第3、4、5期所载的《双剑血》即是敷演聂政刺侠累事、1904年《安徽俗话报》第18期所载的《卞庄子》即是叙述卞庄子忠孝两全事等。这些报刊小说以东周列国经典故事为题材进行敷演,能够快速引起读者共鸣,从而传达自己的思想。
其次,相比前代之作,清末报刊中的东周列国题材小说政治性大于娱乐性。晚清以前的东周列国题材小说,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传播历史知识为编撰目的,诸如《新列国志》《东周列国志》等;二是以娱乐为主要目的,诸如《孙庞斗志演义》《走马春秋》等,前者专注于将历史通俗化,后者致力于强化情节的趣味性。相比这些作品,晚清东周列国题材报刊小说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注重政治性,此类作品往往以东周列国故事为外壳,借助所选取的典型历史人物、事件,“旧瓶装新酒”地传达清末社会思想,或者阐述政治观点,内容相对严肃。诸如前文所论《邹谈一噱》《云南野乘》等,小说虽看似叙东周之事,实则或表现清末的社会政治改革状况,或影射列强瓜分中国领土的境况,政治性较强。
再次,清末东周列国题材报刊小说的创作手法带有明显的近代性。晚清以前,东周列国题材小说主要有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二种,编撰手法多承袭传统小说,了无新意,正如梁启超评价历史小说时所言,“中土小说,虽列之于九流,然自虞初以来,体制盖鲜……陈陈相因,涂涂递附,故大方之家,每不屑道焉。”[9]191清末东周列国题材报刊小说虽然不可避免存在承袭传统写作模式的作品,但更多突破了传统同类题材作品的壁垒,借鉴西方小说的创作手法,以相对短小精悍的篇幅演绎东周列国故事,语言上多用白话,形成了与传统东周列国题材小说迥异的特点。
由此可见,晚清东周列国题材报刊小说与前代同题材作品相比,具有一定的新特色,这些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清末东周列国题材报刊小说相对繁荣,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受政治局势、社会状况、作家心态等的影响,另一方面,新旧交替时期受众的小说审美倾向亦对其产生作用,以下将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受“小说界革命”与“小说救国”观念的影响。晚清,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不仅朝廷内部腐朽黑暗,外部还遭受着西方列强的不断入侵,国家危难之际,文人们争相利用小说感染人心的力量传播救亡图存思想,康有为即指出“今中国识字人寡,深通文学之人尤寡,经义史故,亟宜译小说而讲通之”[9]29,点出相比经史著作,小说在向普通民众传达思想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在康有为等人的引领下,“小说界革命”爆发。“小说界革命”浓厚的政治色彩,反之也推动报刊小说出现大量表现清末政治局势的作品,“从1895年到1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20种左右……资产阶级维新派和与它们有联系的社会力量创办的报刊数量最多、影响最大”[10]。东周列国题材小说作为同样反映历史动荡和大变革时期的作品,不可避免进入了文人们的创作视野,小说家们有意识地借助春秋战国事来影射清末时政,由此达到激刺社会、开启民智的作用,吴趼人《云南野乘》、乌程蛰园氏《邹谈一噱》等,皆是此类作品。
第二,受众的阅读方式与审美倾向的改变。明代以来,传统小说的传播主要依靠雕版印刷技术,但受限于印刷成本及生产条件,书籍难以大面积传播,受众的购买力亦限制了书籍的流传。晚清,随着西方先进技术的传入,铅活字印刷逐渐替代传统的雕版印刷和木活字印刷,成为主要的印刷技术,为报刊小说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小说借此得以大量刊行。
报刊小说的发展,使得更多读者得以接触小说,“自有《申报》以来,市肆之傭夥,多于执业之暇,手执一纸读之”[11],读者与出版者之间的互动也大大增加,他们的阅读喜好愈加成为报刊小说创作方向的引导。在清末国家生死存亡之际,读者对国家政局和社会变革的关注较为密切,因此,借助东周列国题材小说以传播保家卫国思想的报刊小说也受到一定的关注。
第三,域外小说的影响。清代末期,西方列强的对华侵略战争频发,在武力打开国门的同时,外国先进思想也不可避免地传入中国,加之甲午战争失败后,文人志士开始走出国门,有意识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思想,西方著作不断传入中国,掀起了“西学东渐”的热潮。西方作品的传入,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中国传统小说的创作,域外思想逐渐进入到小说创作中并产生巨大影响。此种情况下,东周列国题材报刊小说内容上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西方文学的创作手法和先进思想都极大地刺激了这一题材小说的创作,使之呈现出觉醒的火花。如1905年《女学讲义》第4—7期中所载的《孙叔敖母之公德》一文,不仅采用十分口语化的近代表述方式进行叙事,还在文中宣扬封建迷信不可信的思想;1911年《滑稽时报·附刊》第19号所载的《孔子之剪辫谈》一文,传达了可以剪辫的观念等。由此可见,东周列国题材报刊小说中出现了较多表现西方先进思想的作品,成为动摇晚清封建旧思想的力量之一。
综上,晚清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列强的入侵、西方思想的传入,对中国传统小说产生了巨大冲击。此期,报刊小说在小说界占据统治地位,由于春秋战国时期与清末时代的相似性,东周列国题材故事亦进入小说家的创作视野,他们有意借助东周的历史外衣来传达清末新思想,故这一时期的东周题材报刊小说浸染了鲜明的时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