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兵
既然美是基于身心健康的主观感觉,以此为标准评价审美, 我想大致可以分为四种:一是感觉不到美;二是健康的审美;三是病态的审美;四是附庸风雅的审美。
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其实不然,如果人的心气不足,麻木不仁、颓废沮丧,就没有什么对美的感觉;如果以人的身心健康来评价审美,那应该是自然之美,或顺应自然的人为之美。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陶弘景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是秉承道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审美标准;而病态的审美,是身心有病的人喜欢的东西。毫无例外地,这些都是反自然、與自然背道而驰的东西。所谓“暴力美学”、书法界的丑书、时装界的骷髅模特等,比比皆是,不一而足。
附庸风雅并不是贬义词,它和“见贤思齐”是同义词。通过向身心健康的人学习,学会欣赏健康的美,进而在意识层面影响自己的内心,变得身心健康,这其实就是美育的含义。
(摘自《新周刊》2021 年第20 期,摄图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