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针刺“从卫取气,从荣置气”

2022-12-11 14:33
针灸临床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卫气灵枢营卫

缪 楠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香港 999077)

秦越人《难经·七十六难》提出了“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这一针刺补泻理论,荣即营。春秋战国时期的《素问·调经论》亦有“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的论述,历代医家对这一理论有所发挥,并影响后世针刺补泻手法原则的确立。针刺营卫的补泻方法、深浅程度、手法操作及适宜禁忌等问题是理解此理论的重要内容,深入理解经文内在含义,有利于准确把握经文意旨,从而更好地运用此理论于临床实践,解决由营卫失常导致的诸多临床疾病,提高临床疗效。

1 “从卫取气,从荣置气”的补泻观

“从卫取气,从荣置气”原文为“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出自秦越人《难经·七十六难》,荣即营,置有搁置、弃置之意。此难主要论述基于营卫角度的针刺补泻理论,但后世对于这一理论的理解莫衷一是,此部分即结合《黄帝内经》《难经》及前人注解对于这一理论进行解析。

1.1 由营卫之气分布特性阐发针刺营卫补泻原理

原文中营卫存在不同含义,主要为营卫之气、浅部深部和阴阳经气等,尤以从营卫之气角度论述常见[1]。《灵枢·卫气》篇曰:“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是也”,卫气主要循行于肌表,散入孙络,缠布周身,营气则行于脉中,因此通常营卫在机体的分布有表里的不同[2]。叶霖所著《难经正义》对此解释为“取浮气之不循经者以补虚处,泻则从营置气,置犹弃置之置,盖从营置其气而不用也”[3],即表明了刺卫气取“浮气”以补虚处之气,刺营分置其气以泻的含义。《素问·调经论》亦有“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的论述与之类似。因卫有护卫肌表之功,其气覆盖肌表不循于经,因此当经气虚少时刺卫以引至虚处是补;营气循于脉中,当针刺营气时,是将脉中之气外置,起到了泻的作用。

除单一虚实证外,临证虚实夹杂时的补泻方法,在此难有所体现,《难经·七十六难》曰:“其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当先补其阳,而后泻其阴;阴气不足,阳气有余,当先补其阴,而后泻其阳”,与之类似,《灵枢·终始》言:“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此处说明了“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另一方面讲述了在虚实夹杂时的补泻先后顺序,可概括为先补不足后泻有余。同时后世对于此处阳气与阴气的理解也并非完全统一[4-5],或从阳经阴经,或从营卫,阳气指卫阳、阴气指营阴。针对虚实夹杂,如明代徐凤所著《金针赋》载针刺“阳中隐阴,阴中隐阳”手法的操作,谓之:“凡用针之时,先运入五分,乃行九阳之数,如觉微热,便运一寸之内,却行六阴之数,以得气,此乃阳中隐阴,可治先寒后热之症,先补后泻也;凡用针之时,先运一寸,乃行六阴之数,如觉病微凉,即退至五分之中,却行九阳之数,以得气,此乃阴中隐阳,可治先热后寒之症,先泻后补也”[6-7],此段虽讲述了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的复合补泻手法,但两种手法均提示了在浅层行使阳数手法操作为补、在深层行阴数手法操作则为泻,表明了浅深与补泻的关系。

1.2 强调针刺补泻手法的动态性操作

相对于补则刺卫、泻则刺营,后世医家对于此经文的理解另有深入。主要解释为当实施补法时,从卫取气,即先浅刺,得气之后推向深处,深纳其气从而补益;当针刺泻法时,从营置气,即先深刺,得气之后提至浅部,从而放散积滞之气以泻[8]。此种解释较前则明显有手法的动态性操作,并据此逐渐演化为提插补泻手法,《难经·七十八难》言:“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1760年,日本著名儒医滕万卿著《难经古义》曰:“所谓从卫取气者,浅留其针,得气因推下之,使其浮散之气取于脉中,是补之也。从荣置气者,深而留之,得气因引持之,使脉中之气散置于外,是泻之也。”《针经指南·真言补泻手法》中将其详细论述为“谓下针深刺至肾肝之部,得其气针便出之”“谓下针浅则刺至心肺之部,得气推而内之,良久出针”。宋代刘真人《琼瑶神书》直接提出了“先浅后深补之热,先深后浅泻之凉”。后世的补泻手法很多受此影响,均持缓进推内为补,急速外出为泻,结合营卫的特点,往往浅刺从卫得气后内推起到补的作用,先深刺营气后退至皮下则起到泻的作用。因此两说分别阐述针刺的层次和针刺的手法与补泻的关系,滑寿曰:“然人之病,虚实不一,补泻之道,亦非一也”,可知补泻原则与方法并非单一,基于上述理论后世所衍生出的补泻手法也不一而足。

综合而言,针刺营卫的补泻方法,卫为卫气、卫表和浅部之意,补法多针刺浅部或从浅部发起,营指营气、营阴和深部,泻法也多针刺深部或从深部发起。其原理主要为脉中所行之气为营气,是引气入经还是导气外出决定了补泻。

2 “从卫取气,从荣置气”对应针刺浅深

“从卫取气,从荣置气”所阐述的补泻理论涉及一个重要的方面即针刺的深浅。深浅所对应的营卫之气布散之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能否进一步量化,更加具象化,是实现准确针刺营卫的关键问题,因气的动态性和经穴的立体化特点,气血游行之处的深浅往往指的是一个范围,为更为精准地理解深浅所指,遂结合古籍对浅深的划分做一讨论以明经义。

2.1 解剖层次角度——以“绝皮”“分肉”定针刺营卫深浅

关于针刺的深浅,《灵枢·终始》篇提到了“三刺”的概念,“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故一刺阳邪出,再刺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灵枢·官针》对“三刺”解释,“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间也;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因此三刺是指由浅至深的3种程度的刺法,其中以“绝皮”“分肉”为“浅、深、极深”的划分部位。“绝皮”中“绝”为穿过之意,《说文解字》谓:“凡横越之曰绝”,《灵枢语释》解释为穿过皮肤[9]。《金针赋》谓之:“凡补者呼气,初针刺至皮内,乃曰天才;少停进之,针刺至肉内,是曰人才;又停进针,刺至筋骨这间,名曰地才。此为极处。”意指天地人三才所对应的部位分别为皮内、肉内和筋骨间,三才是针刺深度一种广泛性的应用,不局限于某一种特定的针法。针刺由浅入深时分别经过了皮肤、肌肉和筋骨的不同层次,此处筋骨为极处,相较于肌肉层深度更多,是针刺最深的地方。因此,一般情况下针刺穴位深度对应为浅中层的天才和人才。结合天地人三才对于针刺深浅的认识,针刺营卫时所刺浅深的部位应分别在皮内和分肉。卫气散于孙络及营气行于脉中的特点,孙络位浅在皮肤腠理之处,脉居于里而入分肉,与上述针刺深浅部位较为一致。因此,从解剖层次角度而言,针刺深浅能够解决个体化不同的问题,是以皮肤、血络、分肉及筋骨等的深浅不同作为针刺深度划分,也就是用具体的结构代替了深度的标准。不同生理结构作用特性存在较大差异,解剖层次的不同一方面反映邪气或气血所处位置,另一方面决定针刺疗效的实现,《灵枢·终始》有言:“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在骨守骨,在筋守筋”“春气在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

2.2 深浅量化角度——结合数值划分针刺深浅

《难经》中“从卫取气”“从荣置气”的说法只有模糊的认识,但并未量化范围的大小。后世,窦汉卿《针经指南·真言补泻手法·寒热补泻》曰:“假令补冷,随吹下针,至六七分,肾肝之部,停针。徐徐良久复退针一豆许,乃捻针,问病患觉热否?然后针至三四分,及心肺之部”,窦汉卿所处元代,一分等于3.12 mm[10],“三四分”为9.36~12.48 mm之间,此处的“豆”当为中国传统种植的黄豆,其直径约4~5 mm,故而“豆许”约为4~5 mm。《金针赋》对于浅刺补法的深度定为“五分”,泻法深度为“一寸之内”;《针灸大成》中有谓:“烧山火,渐渐运入一寸之内,三出三入,慢提紧按;透天凉,退至五分之中,三入三出,紧提慢按”,明朝一分等于3.3 mm[11],“一寸”为33 mm,“五分”为16.5 mm。目前现行所使用的针具,以一寸的针灸针为例,如0.25 mm×25 mm的规格,直径为0.25 mm,针身长度为25 mm,因此目前针灸针所代表的“一分”为2.5 mm,“五分”为12.5 mm。

3 针刺手法——刺卫“卧针而刺”刺营“先以左手摄按”

基于针刺营卫的补泻、深浅等理论,针刺营卫时所施针法及操作方法各有特点。《难经·七十一难》曰:“针阳者,卧针而刺之;刺阴者,先以左手摄按所针荥俞之处,气散乃内针”,此难主要讲述针刺营卫时的不同操作方法。卫气位于肌肤较为表浅之处,行于脉外,针刺卫气需浅刺得气,一方面是控制针刺的深度不宜深、透皮即可,另一方面“卧针而刺”即平刺或横刺[12],保证针至皮下不宜深入,操作时在肌肉薄的地方需押手提捏皮肤协助进针,平行肌肤透刺。值得一提,结合临床实践,刺卫的深度是针尖距离表皮的纵向深度,非进入体内的针身长度,因此平刺或横刺时,针体虽进入皮内长度不等,但针尖及针身仍位于皮下浅层。营气位于深处,进针时需先以左右摄按所刺腧穴,使气得散不致聚于皮肤,从而起到了针刺营部毋伤卫气的作用,进针入肌肉层直达营气所在,同时左手摄按后可缓解患者紧张感,对患者气血平和通达起到一定作用。因此,针刺营卫时左手或押手具有重要作用,《难经·七十八难》曰:“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押手所做的提捏和循按等手法操作对于临证调高针灸诊疗水平尤为关键。

4 “从卫取气,从荣置气”蕴含针刺宜忌

“从卫取气,从荣置气”在讲述针刺补泻时,明确了针刺的部位为营卫,结合《难经·七十一难》中关于针刺营卫的要求,应注意“刺营无伤卫,刺卫无伤营”;同时针刺营卫的目的是调和营卫,使营卫通行、气血通利和阴阳和调,此即为针刺营卫之要。

4.1 刺卫无伤营,刺营无伤卫

《素问·刺齐论》曰:“刺骨无伤筋,刺筋无伤肉,刺肉无伤脉,刺脉无伤皮,刺皮无伤肉,刺肉无伤筋,刺筋无伤骨,亦此义也。”针刺时应无伤他处,保证针刺能够到达目的部位,同时深刺时不宜针之不及,浅刺时不应下针太过。论及营卫的针刺禁忌亦如此法,《难经·七十一难》所言“刺营无伤卫,刺卫无伤营”同此意。针刺浅部卫气时,针刺透皮即可不应过深伤及营气,以耗伐营血,引邪深入,加重病症;针刺深部营气时,针刺应到达肌肉处而不能入针太浅,不达病所徒劳无功,《素问·刺要论》曰:“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脏,后生大病”。针刺的深浅层次与组织结构及病邪位置存在密切联系,临证针刺时需把握针刺深度恰到好处,结合病位及针刺营卫的深浅特点,令针刺深度适宜,针之所到,病邪所居。

4.2 荣卫通行为针刺之要

“从卫取气,从荣置气”是通过针刺营卫以达到补泻的作用,合理运用针刺手法及恰当的针刺深度,从而最终调和营卫,使气血通利、营卫之行复常,因此《难经·七十六难》称:“荣卫通行,此其要也”。徐灵胎曰:“阴阳得其平,则营卫之气通畅流行矣”,丁德用亦言:“得荣卫通行,即是持针之要妙,故言其要也”[13]。《灵枢·刺节真邪》言:“用针之类,在于调气,气积于胃,以通营卫,各行其道。”营卫正常运行对于人体极为重要,如《灵枢·营卫生会》篇提到了“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的睡眠精神状态与营卫不调的内在关联;营卫通利则能使机体保持健康长寿。《灵枢·天年》曰:“黄帝曰:人之寿百岁而死,何以致之?岐伯曰:使隧道以长,基墙高以方,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除随年纪不可避免气血衰微之外,病理情况下的营卫失和是造成多种疾病的主因,协调营卫,使气血通利是邪去病愈的体现。

5 小结

综上,针刺“从卫取气,从荣置气”的补泻理论[14],通过针刺营卫的补泻操作,达到补虚泻实的作用,使营卫和调、气血运行复常[15]。此经文明确了针刺的层次和针刺手法与补泻的关系,即刺浅、推而内之为补;刺深、动而伸之为泻。针刺营卫的深浅是以皮下和肌肉为主要划分依据,在针刺时应注意押手的关键作用,刺卫可通过提捏表皮使用平刺或沿皮刺,刺营则通过循按等手法使气得散,协助进针。同时应注意“刺卫无伤营,刺营无伤卫”的层次把握,针之所到无伤他处;并最终使机体达到营卫通利、气血和调的状态[16]。通过本研究分析,此理论优势在于有机联系了针刺深浅、补泻和营卫气血,同时临床应关注押手的重要作用以及为病邪深浅对于刺法的影响奠定了理论基础。临证押手在揣穴、循按和辅助针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实现得气的重要手段,因此应结合本研究中《难经》相关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以提高临床疗效。不足之处在于,针刺营卫对于哪些疾病具有更好的疗效,可以进一步应用此理论提高临床疗效未探清,需后续研究解决;另一方面,不可仅仅依据手法的操作对补泻下定义,而是应结合病机特点采取相应的补泻手法操作。针刺深浅与补泻手法均是针灸临床核心要素,因此本研究对未来研究的启示主要有,对于应用不同针刺深浅治疗不同疾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性研究待开展,对于针刺补泻手法的规范、作用机理以及临床意义有待明确,因此应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相关临床及实验研究。

猜你喜欢
卫气灵枢营卫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从卫气与经脉关系论“审察卫气,为百病母”*
《黄帝内经》卫气昼夜循行节律及针刺时间研究
补益营卫方对衰老皮肤表皮角蛋白18的影响
秋天失眠、嗜睡,《黄帝内经》提醒你注意肠胃保健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历史各时期关于营卫理论的研究概况
基于《黄帝内经》浅论气郁生湿
采采卷耳
补益营卫方对衰老小鼠皮肤端粒酶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