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官针》“九刺”法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2-12-11 14:33覃业校李晓宁
针灸临床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灵枢毛刺疗程

金 成,武 祎,覃业校,李晓宁△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灵枢·官针》篇中记载了五刺、九刺和十二刺,其中关于九刺这样记载:“凡刺有九,以应九变”,九刺法是古代针灸临床用于不同病症的9种刺法,包含输刺、远道刺、经刺、络刺、分刺、大泻刺、毛刺、巨刺和焠刺9种不同的方法,很多针刺方法临床仍运用。目前“九刺”法的适应症较多,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笔者根据查阅文献,将九刺分为两大类:特殊配穴法类和特殊刺法类,其中将输刺、远道刺、经刺和巨刺法归为特殊配穴法类,而将络刺、分刺、毛刺、大泻刺和焠刺等归纳为特殊刺法类。众所周知,临床取得疗效的重要之处在于选取适合的针刺法。医师根据患者不同的病位、病性进行判定,辨证分型,精确选取特殊配穴以及特殊针刺,从而提高临床疗效,达到疏通经络、扶正祛邪和调和阴阳的目的[1-2]。现将近几年“九刺”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分类归纳,综述如下。

1 特殊配穴类

1.1 输刺

“输刺者,刺诸经荥输藏输也。”针刺诸经荥俞、脏俞,这是五脏有病时的针刺方法,本法强调的是配穴方法,即脏腑的疾病可以选取相关经脉的肘膝关节以下的荥穴和输穴以及背部的五输穴(肺俞、心俞、肝俞、脾俞和肾俞)。也就是外取手足之荥腧,内取腰背之藏俞,内外同取之刺法也,如手太阴肺经羅患时,在手可取鱼际(荥)或太渊(腧),在背可取肺俞。输刺法可激发经气、疏通经络,在痉挛型脑瘫患儿手握拳姿势异常的治疗中贾广良等[3]选取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儿,两组予康复功能训练基础治疗。在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使用输合配穴针刺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予普通针刺,在治疗时间120 d后观察治疗结果。输合配穴针刺治疗开始产生疗效的时间早于普通针刺组,且其治疗效果也好于普通针刺组。黄童郁[4]采用输刺配穴法,治疗76例肝郁脾虚证的不寐患者,1∶1比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取肝俞、太冲、行间、脾俞、太白和大都等穴位,对照组则进行假针刺,每周3次,疗程为3周,以睡眠质量评分、焦虑SAS抑郁量表评分等为观察指标,发现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 远道刺法

“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腧也。”此乃上病取下、引而竭之之配穴方法[5]。府腧原指六腑在足三阳的下合穴,一般用于治疗六腑的疾病。《灵枢·刺节真邪篇》曰:“刺府腧去府病。”故以六腑之病变为宜。足少阳之输在足临泣,足阳明之输在陷谷,足太阳之输在束骨。足之三阳从头走足,故头面及身以上属于三阳经之病患,均可在足取之[6]。睢明河等[7]治疗肩周炎32例临床观察发现,采用同名经对应远道刺法效果优于局部针刺。梁丽珠等[8]在观察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中,纳入60例患者,随机分为30例经筋组和30例电针组,经筋组采取循经远道刺配合运动针法,而电针组则是选取颈夹脊穴和阿是穴进行电针治疗,1次/d,治疗10次,观察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和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评分治疗前后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电针组比较,经筋组的即时止痛效果更明显。

除此以外,本法在临床运用手足上下互取者用之尤多,发挥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的特殊治疗作用,如列缺能治茎痛、尿血;照海能治咽痛、目赤。《肘后歌》云:“头面之疾针至阴,腿脚有疾风府寻。”均远道刺之类也。钟峰等[9]治疗功能性肠病,选取大肠合穴、下合穴配穴(曲池、上巨虚)进行电刺激(采用20 Hz电流、连续波治疗30 min)。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SDS、SAS显著改善,并且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也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满意。徐颖等[10]在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中,纳入104例患者,1∶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超短波治疗和红外线治疗基础上配合普通针刺,观察组则在超短波治疗和红外线治疗配合远道针刺,10次为1个治疗周期,治疗3个周期后,研究发现,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面部神经功能评分显著提高,且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金城钟等[11]发现远道刺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偏头痛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

1.3 经刺法

“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在人身之大经脉与络脉相结合处刺法。“经分”有大经脉在此处分行和即在该处取穴之意,如手太阴阳明之列缺、偏历。举凡经脉与络脉相结合处,均为阴阳表里经之枢纽穴,较各经之其他腧穴,实尤为重要。不固定穴位是在病经查出硬结、索条状物进行针刺或者在痛点针刺。谈太鹏等[12]采用循经督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其中前者采用督脉循经刺法加常规取穴治疗,后者采用常规取穴治疗,10 d为1个疗程。5个疗程后观察到治疗组MMSE得分与对照组相比提高更明显,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显著(P<0.05)。

经刺法另一要义当以本经之穴治之,而他经之穴则不居于重要地位。《灵枢·经脉》篇曰:“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难经》第六十九难曰:“不虚不实以经取之者,是正经自病,不中他邪,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所谓正经自病即病既不从生我者而来,亦不从我生者而来;既不从克我者而来,亦不从我克者而来。段浩然等[13]采用蠡沟穴循经刺法为主,观察30例湿热下注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效果,选取蠡沟、曲泉和中极穴,其中蠡沟穴采用循经刺法,每日1次,6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发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总有效率达到93.3%。陈雪玲等[14]对30例慢性盆腔炎女性患者采用循经刺法针刺双侧蠡沟穴,1次/d,1个疗程为10次,3个疗程后研究发现治疗总有效率86.67%,表明循经针刺法可显著改善女性盆腔局部慢性炎症,改善女性盆腔内局部的血液循环,疗效满意。

1.4 巨刺法

“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针刺时左右易位在对侧取穴之刺法。《素问·调经论》曰:“病在于左而右脉病巨刺之”“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病虽在左而右脉能应之者,是因阴阳之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见于寸口[15]。李喆[16]对风寒湿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采用巨刺法结合局部中药蜡疗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肩关节功能锻炼,治疗组采用巨刺法结合局部中药蜡疗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8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杨夏莹[17]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基础治疗均为药物治疗,对治疗组施以巨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每日治疗1次,逢周日停,12次为1个疗程,治疗两疗程后结果表明巨刺法能明显改善神经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效率,改善其焦虑抑郁状态,优于常规针刺法(P<0.05)。李啟福等[18]认为,巨刺法治疗疾病取得疗效的关键在于平衡左右气血阴阳,针对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选取手、足少阳经穴,运用巨刺法,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头痛强度评分的变化,研究发现巨刺法能明显改善患者偏头痛症状,疗效满意。

2 特殊刺法类

2.1 络刺法

“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此乃不取经穴,但视其浮络以泻其恶血之刺法。刺时对准青络脉,用浅刺及点刺法,疾入半分至一分,迅即遇出,以能出血为度,不闭其孔令恶血自流。《素问·调经论》曰:“刺留血奈何?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灵枢·经脉》篇曰:“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灵枢·寿夭刚柔》篇曰:“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均是络刺之用也。

瘀血留于络脉者,以身之阴部为多见,如耳后、肘内及膝腘等处。头之颞颥部亦常采用络刺之法。络刺泻血,有去瘀决滞、清热解毒之功,如出血已变为鲜红,可按捺针孔以止之。在肘窝或膝腘等处青络脉不显时,如拍击数下则青络自见。络刺与点刺法既相近,而义亦可通。至于点刺取穴与络刺不取穴,当斟酌,不可强分。陈美莺等[19]以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耳尖放血法,每周治疗3次,治疗12次,总有效率达91.1%。刘百生[20]针对急性脑梗塞偏瘫患者观察络刺法治疗效果,治疗组33例,采用络刺法和穴针组结合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穴针治疗,治疗60 d后,络刺和穴针组结合治疗的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康复效果好于穴针对照组(P<0.05)。蔡晓册等[21]采用刺络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满意。

2.2 分刺法

《灵枢·官针》篇曰:“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分肉”即肌肉丰厚而有界限可见者。分刺法是指选择机体疼痛部位用手指寻按发现条索、结节压痛点等,以痛为腧,针刺手法缓和[22]。邪气深藏其间,则浅刺不效,必须深刺方能达于病所[23]。在臀股及肌肉丰厚之处多可用之。胸腹胁肋等处肌肉菲薄,如针刺过深即有刺中内脏之虞,慎勿轻用。《灵枢》描述到:“经脉者,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分刺法具有疏通经络、化瘀散结的作用。王英等[24]观察运用天牖五部分刺法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早期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疗效,将70例12月龄以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后者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予天牖五部分刺法治疗,对颈部旋转受限、胸锁乳突肌肿块和胸锁乳突肌肌肉紧张消退情况进行评估,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43%、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韩秀红[25]认为,“分肉”之间有经脉循行,分刺可以激发经气,以先天性肌性斜颈小儿为观察对象,纳入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其中治疗组行分刺法结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方法,疗程为24 d,以患者颈部的症状及体征、颈部肌肉肿块厚度以及胸锁乳突肌挛缩长度为观察指标,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李建波[26]纳入160例急性骨骼肌损伤患者,1∶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分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配合云南白药喷雾剂治疗,疗程为10 d,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分刺法治疗急性骨骼肌损伤临床效果满意。

2.3 大泻刺法

“大泻刺者刺大脓以铍针也”,本法是一种外治法,于痈疽疮疡排除脓血时多用之。脓不畏多,泻之务尽。血宜少见,切忌其多。血多者气夺,血不止者致死。铍针治疗疾病源远流长,最早用来“刺大脓”,而目前临床大多采用铍针治疗疼痛类疾病。苏永强等[27]针对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患者运用铍针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65例,试验组用铍针治疗,对照组运用毫针治疗。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局部软组织得以减压、松解,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许仕龙[28]观察铍针治疗效果,以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将60例患者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施以铍针结合旋提手法,对照组则施以坐位牵引配合颈托保护,结果表明治疗组有效率86.7%,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0.0%,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疼痛不适得以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2.4 毛刺法

“毛刺者,刺浮痹于皮肤也。”浮痹者是风寒湿三气客于皮毛之间,致皮肤顽麻不仁,但病势流浅尚未深入,故可用多刺浅刺之毛刺法,随病之所在以取之。针时如雀之啄食,连连而作,只宜平铺,不宜重叠,以患处大小而定,无问其数。针孔以略见血点为宜,但忌血外流,此乃毛刺与络刺之分别也。毛刺法通过对皮肤的刺激,活血化瘀、营卫调和[29]。胡璐曼等[30]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用毛刺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寇吉友等[31]以60例带状疱疹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毛刺法配合中药进行治疗,7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6.7%,疗效满意。张柏雯[32]观察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患儿应用毛刺法的临床疗效,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毛刺法治疗,对照组则选取常规针刺治疗,1次/d,21 d为1个疗程,评估House-Brackmann量表及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两组对小儿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症状都有改善,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改善患儿面部症状评分、功能等级和残疾指数评分更明显,临床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5 焠刺法

《灵枢·官针》曰:“焠刺者刺燔针取痹也。”将针烧红立即刺入患处,犹如淬铁,故称焠刺。《针灸甲乙经》曰:“焠刺者燔针取痹气也。”燔刺焠刺即仲景所谓烧针,今则称为火针,常用以治痹证、阴疽及瘰疬等症[33]。马小平等[34]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畸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行火针靶点焠刺散针,对照组48例行常规针刺,治疗两个疗程,研究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ESR、CRP、IgA、IgG及IgM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赵悦等[35]以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选取相同的穴位、相同治疗周期,治疗组给予火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体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9%,高于对照组的56.1%(P<0.05)。火针疗效好于常规体针,并且患者的Ashworth痉挛等级、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指数均得到了明显改善。胡秋生等[36]认为毫针焠刺具有对患者皮肤和神经损伤较小、出血较少的优点,观察毫针焠刺法的临床效果,纳入200例老年性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选取穴位有伏兔、内膝眼、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梁丘、血海、膝阳关和足三里,治疗组运用毫针火针刺法,对照组则选取常规毫针刺法,均留针30 min,隔日治疗,疗程为15次,观察关节腔中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疼痛评分和疼痛程度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治疗组的IL-1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毫针焠刺法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3 结语

《灵枢》作为中医经典医籍,侧重介绍经络理论和针刺技术,被称为“针经”,对后世针灸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灵枢·官针》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针刺内涵,其中“九刺”法具有明显的优势,既描述了取穴配穴法,也记录了特殊刺法,本研究总结九刺法不同刺法的最新临床进展,将九刺法归纳为特殊配穴类和特殊刺法类,以期为学习“九刺”法提供一种学习思路和临床指导意义。另外通过以上总结可以发现,“九刺”法的临床适应症广泛,在心血管、皮肤、神经系统和骨关节等多个领域运用广泛,不论单独使用还是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都得到充分运用,最终达到针向病所。不同的配穴与针刺方法有机结合在临床上得到不同程度的继承与改良,熟悉和掌握不同的针法、掌握治疗原则是针灸医生临床必备技能。尽管随着时代的进步,针刺手法和针具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改进,“九刺”法目前仍是临床行之效验的特殊针刺法。

但是目前“九刺”法的运用仍存在诸多不足,如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临床研究;缺乏通过具体针法治疗疾病以明确疾病病理机制的动物实验基础等。在今后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应创新性运用“九刺”法,开展多中心、大样本合理设计的临床研究,掌握不同疾病的治疗原则,精准配穴,施以特殊针刺方法。同时开展相应的基础实验研究,探讨不同刺法的效量关系和影响因素,使“九刺”法更具有规范性、可信性和可重复性。

猜你喜欢
灵枢毛刺疗程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如何可靠去除厚板大毛刺
单双面去毛刺机的选型
为什么去毛刺必不可少?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治前列腺增生
一种零件毛刺去除方法的探讨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采采卷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