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玛普尺
(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畜牧水产服务中心,云南迪庆 674500)
规模化养猪场的健康发展为人们的食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加强规模化养猪场环境卫生以及疾病防疫工作是畜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通过开展卫生防疫工作能够及时发现规模化养殖场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大规模疾病疫情扩散,给养猪场带来经济损失。同时,卫生防疫工作也可以保障规模化养猪场环境安全,减少流行性疾病的传播,保障养猪场牲畜的健康生产。因此,养殖人员应加大卫生防疫工作,强化卫生防疫技术,规范疾病防疫流程。
科学选择养猪场地址,是保障规模化养猪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养殖人员需结合猪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进行猪场地址的选择,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规模化养猪场地址要开阔。地址开阔、面积较大的养猪场可以为猪群提供更大的活动范围,使猪群在日常活动中不至拥挤,减少因活动空间拥挤而造成疫病传播的问题发生。
其二,规模化养猪场地址环境要干燥。干燥的环境相较于潮湿的环境更适合猪群生长,猪群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极易滋生细菌,进而引发疫病,因此,养猪场地址选择在干燥地带。
其三,规模化养猪场地址应选在距离居民区较远的位置。居民区因人流量较大、每日产生大量生活垃圾,会造成疾病传播加快,同时,养猪场离居民区较近也会给居民生活带来一定影响,为避免双方的相互影响,应将规模化养猪场地址选在离居民区较远的位置。
其四,规模化养猪场的地址要远在水源充足的区域。养猪场需要有优质且充足的水源,在选择规模化养猪场地址时要对水源情况进行勘测,保障水源充足和水源质量。
规模化养猪场在经营与管理中需要做好养猪场内部的功能分区,通过科学分区实现对养猪场科学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规模化养猪场卫生防疫水平,减少养猪场内疫病的发生和传播。结合规模化养猪场的实际情况,考虑养猪场的规模、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以及场内外的情况等因素,对养猪场分成以下几个功能区域:
其一,管理区。管理区的功能主要是与养猪场外部进行联络沟通,具体包括规模化养猪场内部所需的设备、用具、饲料等的采购以及对生猪以及猪肉产品等的对外销售。根据管理区的功能特点,在划分管理区位置时应注意与生产区隔离开,避免在产生疫情时两个区域交叉感染。
其二,生产区。生产区主要是生猪的活动区域,具体包括生猪的日常饮食、生猪的生产等,在生产区除了基本的生猪生活区域的设置外,还应设置消毒池以及消毒药剂等卫生防疫设备,做好生产区卫生的日常管理,保障生猪生活空间的卫生安全。生产区的人员进出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要求,防止人员随意出入而造成的交叉感染。
其三,供应区。供应区中主要是用于储备卫生防疫的相关设备、用具、药剂等材料,为保障规模化养猪场卫生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卫生防疫的工作质量,供应区内的卫生防疫物资要充足,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做好物资出入库登记,库存不足时及时进行补充。
其四,隔离区。隔离区是每个规模化养猪场都应建设的功能区域,发现病猪要及时进入隔离区进行隔离、检测和治疗,避免疫病扩散导致大规模养猪场遭受严重经济损失。
规模化养猪场的消毒工作是猪场环境卫生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消毒工作要彻底,按照有关规定定期进行消毒,减少环境中细菌以及病毒的滋生,保障规模化养猪场环境卫生安全。规模化养猪场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具体按照以下几方面措施执行:
规模化养猪场中要建设围墙和隔离带,避免人车随意进出,在车辆以及人员出入的门口,建设专门用于车辆消毒以及人员消毒的消毒池。规模化养猪场内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建设消毒基础设施,如在核心生产区域中要建设围墙和消毒池。
管理区与生产区在区域划分上要间隔开,这两个区域的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应建立日消毒制度和月消毒制度,每日做好人员进出的消毒、生猪饮食用具的消毒以及生活场所的消毒。根据季节以及疫情发展情况,每个月要进行1~2 次的全面大消毒。选用的消毒剂应该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提高消毒效果,减少消毒剂对环境的污染。
另外,定期更换消毒剂,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消毒剂产生抗药性,或者有外源性病原微生物的滋生。日消毒和月消毒都应做好消毒记录,加强消毒工作的严谨性,避免在区域内存在卫生死角。
核心生产区入口的消毒池规格设计要合理,满足大型车的消毒需求,消毒池中的消毒液要定期进行更换,保障消毒池中消毒液的浓度符合要求标准,通常情况每星期更换2~3 次最佳。核心生产区的出入要严加管理,尤其外来车辆和人员禁止入内,非必要不入内,进入生产区的车辆和人员都要做好消毒处理,尤其是大型车辆,要进行全车消毒方可进入核心生产区。进入核心生产区域的人员要经过“踩、洗、照、换”流程。进入猪舍时还要脚踩消毒盆进行再次消毒方可,进行猪舍带猪消毒使,要注意选择低毒、低刺激性消毒剂,猪舍的消毒工作每星期1~2 次,在疫情严重期间以及季节更换期间要加大消毒力度[1~2]。
猪舍的管理要严格按照规范的流程,比如先进性猪舍清扫,清除猪舍中杂物,在进行猪舍的冲洗,将粪便、尿液冲洗干净,最后再进行猪舍的消毒剂喷洒。核心生产区的消毒工作同样要做好记录,保证定期按照规范流程完成消毒工作。
隔离区中各个猪舍的消毒要保证每星期1~2次,消毒工作要严格按照规范的消毒流程进行,并做好相应记录,检查人员要对消毒记录做好检查,并定期检测与区内环境情况,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以及病毒的传播。在隔离区内出现病死猪,要按照相关处理要求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与此同时要进行隔离区内灭蚊处理、防鼠处理等工作,避免因蚊虫传播造成疫病扩散,从根本上解决疫情的传播。隔离与的粪污禁止随意排放,需按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在进行统一排放。
科学选择消毒剂有利于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环境卫生消毒工作的质量,同时可以避免消毒剂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以及减少对生猪的影响。根据规模化养猪场的实际情况,使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以及醛类消毒剂尽心猪舍外环境的消毒;使用有机酸类以及氧化剂类消毒剂进行猪舍内环境消毒。
免疫接种工作是规模化养猪场兽医卫生防疫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养殖人员以及兽医都应加大对免疫接种工作的重视,按照规范的免疫接种流程对养猪场内生猪进行定期接种疫苗。
首先,做好免疫接种的宣传工作,加强养殖人员对免疫接种的正确认知。现阶段规模化养猪场中出现的疫病种类不断增加,疫病情况越来越复杂,这给疫病防疫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接种疫苗是有效防治疫病产生和传播的重要途径,然而,养殖人员需要认识到,接种疫苗只能起到一定的免疫功能,但不代表接种疫苗后就能使猪群受到完全保护,不会感染疫病。因此,即便接种疫苗,日常的安全防护工作同样不能松懈[3]。
其次,结合规模化养猪场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养猪场因情况不同,病毒流行规律以及疫病种类不同,在进行免疫接种工作时应该针对性建立个性化免疫程序,比如免疫的时间、接种的次数、疫苗剂量以及疫苗种类等,只有严格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免疫接种程序和标准,才能达到最佳免疫效果。
最后,规范免疫接种的操作规程。在进行规模化养猪场免疫接种前,应对猪的健康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结合生猪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种类以及明确疫苗接种计量。与此同时,要对接种器械以及疫苗的质量进行检查,接种器械需要进行全面消毒,避免未消毒的接种器械进行免疫接种而造成的交叉感染。疫苗的质量要符合规定标准,确保疫苗在有效期内,检查疫苗的包装是否破损,是否暴露在环境中遭到污染等。严格按照规定的计量进行免疫接种,避免少种或者漏种,在免疫接种完成后,要对接种疫苗的猪群进行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好猪群接种疫苗后普遍存在的反应。
规模化养猪场的兽医卫生防疫工作中需要严格遵守疾病防疫流程,按照规范流程做好疾病防疫可以有效降低规模化养猪场中疫病发生率,保障规模化养猪场中的安全生产,保障我国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规模化养猪场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系统化疾病防疫流程,有序开展疾病防疫工作,提高卫生防疫工作开展的质量。
首先,做好猪生长情况的观察和记录。自猪引进到养猪场开始,直到猪的出栏,应该进行猪生长全过程的仔细观察,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兽医要对存在异常情况的猪做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异常及时隔离,在隔离期间进一步观察其情况,确诊疫病后及时治疗和处理。此过程需要养殖人员具有较强的疾病防疫意识,了解疾病防疫的重要性,加强猪生长状态的观察和记录,及时雨兽医进行沟通,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疫病,切断疫病传播途径,防止疫病扩散[4]。
其次,对外来猪要做好疫病检查工作。外来猪极易携带外来病原微生物,会对本地猪的生长和繁殖带来严重影响。养殖人员对于外来猪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控制,与相关疫情防控部门做好交接,积极配合检疫工作,确保外来猪的质量安全,完成规范流程的检疫工作后,才可以将外来猪接收到规模化养猪场中。进入养猪场后最好先分区养殖,与本地猪分隔开,正常进行喂食、喂水和生活环境的管理,在此期间,加强对外来猪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养殖未发现异常,可与本地猪混养。
最后,兽医要对规模化养猪场内的猪进行定期的疫病监测,主要是对猪群中的病原进行检测以及检测猪群抗体,及时发现病原,避免疫病的传播。采取定期监测的方法,对疫苗免疫情况进行检测,也为疾病防疫工作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在完善疾病防疫流程的同时,要注重对配套设施的完善,包括疾病诊断方法的不断完善和优化,保障科学的诊断方法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及时根据疫病发展情况对疫苗进行研发,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日常防疫设施也齐全,包括病毒查杀药剂及设备,以及蚊虫捕杀技术等。加强对规模化养猪场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引进专业人员负责各个区域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人员以及养殖人员的专业水平,
此外,要加强对规模化养猪场养殖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定长期的培训计划,提高养殖人员的养殖技术以及疾病防疫技术,提高规模化养猪场员工的整体素质,通过人才队伍的建设,为养猪场卫生防疫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规模化养猪场的兽医卫生防疫管理中,做好疫情处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当规模化养猪场内发生疫情时,需要及时与兽医防疫部门取得联系,根据兽医防疫部门的指示做好初步的隔离、处理工作,比如将会出现疫情的猪放入隔离区隔离,对养猪场各个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包括猪舍消毒、饮食器具消毒、粪污处理、蚊虫捕杀等,有效防止疫病的进一步扩散,等待兽医防疫部门的处理。
通过对染病猪群的检查,对病情轻微的猪群进行治疗处理,对病情严重的猪群可以采取集中无害化处理,如统一火化,对处理后的病猪、死猪要进行深度掩埋。要加对疫情处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养殖人员配合疫情处理的积极性。国家应该给与规模化养猪场政策上的支持,如出现大规模疫情后,结合处理情况,按照相关标准给予养殖人员相应补偿,可以减少养殖人员的经济损失,也提高养殖人员配合疫情处理的积极性。有关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要极大对猪肉食品的质量检测力度,多方面加大监管,保障人们的健康安全[5]。
加强卫生防疫研究对促进我国规模化养猪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我国经济发发展奠定基础。结合目前我国规模化养猪场的实际情况,加大宣传卫生防疫工作,做好规模化养猪场疫病监测,做好日常养猪场消毒及卫生管理工作,提高养殖人员卫生防疫意识,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防疫有关规定按规范流程进行疫苗接种。加强染病牲畜无害化处理,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早处理,保障猪养殖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