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朗扎西,索 朗,洛桑扎西,次 央,李 鑫,朱彦宾
(1.西藏林周县春堆乡农牧综合服务中心,西藏拉萨 851600;2.林周县畜牧兽医站,西藏拉萨 851600;3.拉萨市畜牧兽医总站,西藏拉萨 850000)
西藏地区是我国的主要牧区,而牦牛养殖行业在整个藏区发展的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当地经济来源之一。由于牦牛的经济价值相对较高,而西藏地区的环境、气候等方面有利于牦牛的生长,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牦牛养殖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技术性,所以在今后要想不断地提升牦牛的养殖质量,促进该行业的深入发展,就必须要不断对养殖技术进行研究。
当前西藏在整个牦牛养殖行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养殖户养殖理念相对落后、草场退化严重、对于相关疾病防治不到位等等,这些具体问题阻碍着行业的发展。所以今后必须要有效地结合藏区的实际发展情况,针对牦牛养殖技术进行创新,以此来推动该行业的深入发展[1]。
近几年来,随着西藏地区的快速发展,在整个养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牦牛养殖行业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规模,体系不断地在健全,尤其是在养殖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很好的推广。西藏牦牛无论是在养殖数量还是质量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整个牦牛养殖产业是西藏地区重要经济来源之一,与此同时牦牛养殖也是当地牧民们生存的基础,经济效益在不断地增加。但是,由于牦牛养殖户的数量不断地增加,在整个养殖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没有掌握良好的养殖技术、商品经济理念陈旧、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等等,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了牦牛养殖质量的提升。再加上当前自然环境不断地恶化,草场退化等等相关的因素,阻碍了牦牛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今后必须要有效地对养殖技术进行研究,以此来不断提升养殖的水平[2]。
牦牛养殖通常以放牧为主,以科学化和生态化为原则,不同地区根据本地情况选择合适的放牧地点,合理分布,减少放牧活动对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和影响。首要的是做好牛舍建造工作,牛舍位置应避风、向阳、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保证牛舍环境干燥通风,远离居民区以及受污染地区,能够为牦牛的生长来提供良好的环境[3]。
2.2.1 种公牦牛选择
在选择公牦牛的过程中,应当保证牦牛的体型健壮、基因良好,不断地提升牦牛生产性能,增加养殖的效益。在具体选择品种的时候,应该结合牦牛的毛色、体尺、体长、体重等标准,选择生产性能相对好的牦牛,一般在牦牛2~3 周年岁是结合生产性能以及繁殖能力进行选择,如若选择近交会影响下一代牦牛生长发育及繁殖能力,因此,种公牛尽量选择无血缘关系的类群,这样一来有利于提升牦牛的质量[4]。
2.2.2 母牦牛选择
在整个养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想不断地提升牦牛的养殖产量,就必须要选择繁殖力较强的优良品种,在选择牦牛进行交配的过程中,注意要选择不同的类群,这样一来,可以提升生产的性能达到品种的优良。为了能够确保牦牛的生长质量,还应该做好后期的训话工作等等,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更好地推动养殖的效果提升[5]。
要想不断地推动牦牛的养殖质量,必须做好饲养管理方面的工作。在饲养的过程中,要结合牧场的条件以及气候等方面的原因,采取科学的管理的措施。放牧的时间一般为夏秋和冬春两个大的季节,在放牧工作活动中,应当做好各个季节的管理。
2.3.1 春季放牧活动
由于春季气温会出现逐渐的回升,所以在放牧的过程中应当把握好放牧的时间,每天在放牧之前可以先饲喂一定量的青稞秸秆或枯黄牧草,再让牦牛进食新鲜的青绿饲料,尽可能的不在清晨啃食带露水的青草,否则会引起腹泻等相关的症状[6]。
2.3.2 夏季放牧活动
由于夏季的气温相对较高,在放牧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可以采食新鲜的牧草,这个时期是最佳的放牧时期。在夏季通过放牧活动,有利于提升牦牛的体力,同时还可以不断地提高牦牛的交配能力,有利于推动生产性能的提高。由于夏季温度相对较高,所以在放牧的过程中,应当选择凉爽的区域,做好蚊虫叮咬工作,减少寄生虫出现的概率,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牦牛的肉质和品质。
2.3.3 秋季放牧活动
一般来说,秋季是牦牛在饲养过程中最容易长膘的季节,同时也应该为冬季做好准备。由于秋天天气相对凉爽,温度相对较低,牧草在秋季会出现逐渐变黄的情况,不管是营养价值还是其他方面都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所以养殖户在放牧过程中,应当选择优质的草场进行放牧,延长放牧的时间。同时储备购买青稞秸秆、燕麦草、苜蓿草豆科类等饲料,为冬季补饲做准备。
2.3.4 冬季放牧
冬季是牦牛在饲养过程中体重增长的关键时期,所以必须要做好冬季放牧活动的管理,一般来说,如果天气相对晴朗,可以选择距离较远的草地放牧。在管理的过程中,随时关注天气的变化,遇到大风或大雪天气的时候,要做好保暖、补饲、饮水等工作,还需注意控制好水温,尤其是对于妊娠期间的母牛来说,必须要控制好水温,否则会引起流产,水温的温度应当控制在15~20℃。
在整个牦牛养殖的过程中,引进疾病预防、早期断奶、同期发情、孕检等关键技术,不仅能够使养殖管理更加科学规范,而且能够提高牦牛受胎率和成活率,进而提高养殖效益。在藏区,通过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和专业人才引进等方式,提高乡村兽医关键技术能力,强化责任意识,掌握疾病预防、饲养管理的关键时间点,是牧区牦牛养殖逐走向健康的关键。另外,加大对牧民传统思想的引导转变,尽最大可能使养殖成为增收致富的重点,提高牧民经济收入。
人工授精技术作为提高自然受精率的关键辅助技术,应在广大养殖区进行推广,提高牦牛受胎率和产犊率。在整个养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在藏区设立一些人工受精流动转,通过培养相关技术人员的方式,利用人工授精来不断地提升牦牛的生产。在具体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当选择合适的发情母牛,或通过药物处理控制发情,关注母牛的发情状态。在授精的过程中,要注意精子的质量,避免精子遭受的细菌感染,做到整个过程无污染。由于母牛在受精成功之后,会经历相对漫长的孕期,所以必须要及时地给母牛增加营养保证营养供给,以此来有效地提升免疫力。对于妊娠期间的母牛应当合理地安排运动的时间,保证充足的水分供给,相关管理人员对于母牛及时进行看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保证母牛的健康,以此来提升牦牛的生产。
牦牛口蹄疫疾病传染性相对较强,一旦牦牛患病以后,其口腔、乳房以及蹄部等相关的位置,都会出现水泡以及溃烂等相关的表现。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牦牛感染有口蹄疫病毒,这种病毒传播速度相对较快,且传播途径很广,会对牦牛群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所以相关的养殖企业有效地提高重视程度,采取相关的对策,以此来做好疾病的防治。
3.1.1 临床症状表现
牦牛口蹄疫疾病的潜伏期相对较短,在牦牛感染病毒,以后潜伏期一般在四天左右。病牦牛感染以后发病初期会有食欲下降、高烧、以及神情呆滞等相关的表现。在发病的中后期,病牦牛口腔内会出现很多白色的水泡,导致口腔溃烂,与此同时,病牦牛的乳头、鼻部等相关的位置皮肤也会出现很多水泡[1]。如果病牦牛在整个患病的期间,没有出现继发性感染的话,相关病症的部位能够在短时间以内恢复。相关的临床病症情况也会不断地消失,但是一旦病毒感染到牦牛的心肌部位以后就会导致病情的恶化,从而死亡。
3.1.2 诊断方法
在诊断的过程中,要根据牦牛口蹄疫疾病的相关特征以及症状来对病牦牛进行综合的诊治判断。因为口蹄疫病毒具有很多种,所以必须要对并有水泡的部位的分泌液以及皮肤位置进行有效的检验,来分析病毒的类型。相关的检测人员在检测的过程中可放50%的甘油与生理盐水在进行实验,以此来准确的检验出病毒的类型。检测人员还可在并有的恢复时期,采集病牦牛血液,将血清分离以后来有效的鉴别病毒类型。
3.1.3 防治牦牛口蹄疫疾病的措施
(1)进行科学的消毒。养牦牛企业在整个养殖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效地降低牦牛口蹄疫疾病发生的风险,定期地做好准备方面的工作。密切的关注养殖企业周围疫情的发展动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对整个养殖企业周围进行严格的消毒管理,根据不同病毒的类型制定不同的消毒计划,并且要定期地采取检验的样品,送至相关部门对病毒来进行有效的检验,制定出更好的防疫工作的方案。与此同时,养殖企业还必须要对牦牛饲料加强管理,定期的开展卫生防疫方面的工作,对于饲养的相关用具进行定期的消毒,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防止病毒的传播。当牦牛出现了相关的病症以后必须要对病牦牛采取隔离处理的方式,对病牦牛使用过的相关设备进行彻底性的消毒[3],对整个并发场地进行全面的消毒,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防治。
(2)科学引种。养牦牛企业在当今发展的过程中朝着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方向进行发展。与此同时,牦牛交易行为也在不断地增加,导致养殖场引种的频率在不断地增加。不科学的引种方式会成为牦牛口蹄疫传播的主要原因。所以在今后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相关的养殖企业一定要加强引种工作的管理,按照具体化的流程进行操作,做好整个流行病传播的调查工作,对于疫区严重的地区禁止引种。在整个引种的过程中,要由当地防疫部门出具相关的报告,要对牦牛来进行充分的检验。
(3)做好疫苗免疫工作。在整个疾病预防和控制的过程中,做好疫苗免疫工作是最为有效的措施,同时也是最为关注的重点。疫苗免疫工作成本相对较低,并且预防效果相对较好。养殖人员在整个养殖的过程中,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养殖习惯,有效地利用现代化科学的技术,以此来对防疫手段进行创新,更好地对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春季和秋季这两个季节必须要定期的注射牦牛口蹄疫苗,做好牦牛抗体相关的检测工作。如果在多次接种以后,牦牛抗体水平仍然低的话,则应该采取无害化处理的方式进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好疫苗免疫工作,预防疾病的蔓延。
3.2.1 临床症状
通常母牦牛在生产结束以后,如果患有子宫内膜炎,那么采食量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同时还会出现体温升高等一些情况。母牦牛在整个过程中会不断地重复着排尿的动作,在母牦牛的阴道里会分泌一些粘性的分泌物。在养殖母牦牛的过程中,由于子宫内膜炎,这一种疾病是一种特别常见的疾病。一般来说,母牦牛患有这种疾病的概率,往往达到30%。在患病后,母牦牛会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乳汁的分泌量在一定的程度上出现下降。经常性的会做出排尿的姿势。
奶牦牛的阴道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化脓分泌物味道极其难闻。母牦牛在整个过程中焦躁不安,并且努力地做着弓背的动作。母牦牛的阴道中会持续的排出一些暗红色的液体,散发着极其难闻的恶臭气味。出现了呼吸急促、精神状态相对较差的表现,产奶量严重的不足,影响着后期的哺乳工作。
3.2.2 科学治疗措施
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应当采用科学的治疗方式,以此来消除母牦牛的子宫内膜炎。对于母牦牛的子宫炎症进行深入的检查,选用注入氯化钠溶液500 ml,同时还应当配入青霉素粉剂的方式灌入到母牦牛的子宫中。同时,还要对母牦牛的子宫加强管理,在整个过程中,每隔一天都要进行一次操作,直到母牦牛的阴道中流出清澈的分泌物后停止。
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还应当采取西药治疗的方式,可给予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0.1 ml/kg、20%安钠咖注射液20 ml、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生理盐水1 000 ml,分别进行静脉注射,1 次/d,连续使用5 d。
中药治疗给予红花、紫花地丁各30 g,当归、双花、连翘、蒲公英、榔片各50 g,苍术、三棱各40 g、益母草100 g,共研为粉末,开水冲服,温度适宜后灌服,1 次/d,共使用3 d。
除了上述治疗外,同时还应做好牦牛群的科学管理工作,尤其是对于牦牛舍的温度湿度要进行合理的调控,在保持母牦牛营养方面,应注意采用有价值的饲料,严格地做好消毒方面的工作。如果母牦牛在生产以后,出现瘫痪子宫复位不全等等疾病的时候应当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治疗,避免发生其他病变。
牦牛养殖活动是我国当前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藏族地区牧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方式。牦牛养殖有利于推动藏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加大对牦牛高产养殖技术的研究和分析,积极通过高产养殖技术和手段,科学选种,合理进行放牧,同时还要做好饲养管理工作,确保牦牛能够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