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立志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行政审批局,河北唐山 063000)
肉牛的副结核病是牛类养殖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属于慢性消化道疾病。通常情况下肉牛的肠黏膜是该病的发病位置,严重威胁着肉牛的健康。
副结核分枝杆菌是诱发肉牛副结核病的主要病原,该病原属于分枝杆菌科,分枝杆菌属。使用抗酸性染色体对菌体进行镜检后,可以明显看出菌体呈现弯曲或是笔直的状态。该菌体没有荚膜,也不会形成芽孢,同时没有生长出鞭毛,不可以自行移动,革兰氏染色呈现阳性,并且具有一定的抗酸染色特性。
该菌体对外界的环境有着极强的适应性,可以在土壤以及粪便中存活1年的时间,在外界阳光直射的情况下可以存活10 个月,在外界干燥缺水的情况下可以存活17 个月,但是外部环境若是潮湿且高温,那么菌体的存活时间将会大大的降低。在外界温度达到60℃时,菌体的生存时间为30 min,若是将菌体放置在4%的福尔马林溶液中或5%的来苏儿溶液中,仅需要10 min 便可以将菌体杀死。在含量10%~20%的漂白粉中浸泡20 min 也会消灭菌体。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2 h 菌体也会被清除。
副结核病的病原菌体包括色素型副结核菌、牛型副结核菌以及羊型副结核菌。色素型副结核对肉牛的患病致命率相对较小,羊型副结核菌会导致牛羊双双得病,牛副结核菌只会导致牛类得病。
副结核病菌会对猪牛羊等家畜造成感染,尤其对牛的感染最为严重,在牛类中又以小牛犊的感染最为严重。当牛犊感染副结核病的时间一般都是在小牛犊刚刚出生不久后,但是该病存在一定的病理潜伏期,加之病程的变化与发展缓慢,小牛犊一般在2 岁左右时才会出现临床反应。随着肉牛年龄的不断的增长,其自身的抵抗能力也在随之上升,因此成年肉牛的患病几率相对较小。当小牛犊在吃奶的阶段吸吮过已经感染副结核病母牛的乳汁后,并会将病菌随着奶水流进体内。
肉牛的副结核病通常会出现在春秋两季,一般都是地方性流行以及发散式传播。肉牛在患病初期主要是由于小肠系膜以及淋巴节点出现病菌感染,因为此时会限制感染,导致肉牛目前不会出现其他的消耗性疾病,但是随着副结核病的病理变化,回肠以及在小肠的末端出现大规模的病理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病理变化会遍布肉牛的全身。病牛在感染期内会持续的排出体内的病毒,在粪便以及乳汁中的病菌可以在周围的环境中存活很长的时间。小牛犊是患病的高发群体,一般是在吃奶的过程中,病毒经由口腔进行体内,在体内蛰伏2年后,小牛犊进行病毒的临床期,会在进入临床期的初期小牛出现间歇性腹泻,等到后期间歇性腹泻便会变成持续性腹泻,小牛的身体会不断的消瘦,就会因为身体器官的严重衰竭而发生导致死亡[1]。
副结核病的潜伏时间有长有短,并且大部分的患病肉牛都是隐性感染,在患病的初期一般不会出现任何的临床的反应,只会在排便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患病初期排稀便,之后肉牛会出现下痢,最初是间歇性下痢,之后会慢慢变为持续性下痢,最后排便会像水一样。此外,病牛的粪便中会出现一定数量的白色气泡,并伴有粘液以及血凝块,同时粪便的气味也会变得奇臭无比。
患病的肉牛在患病初期的精神良好,食欲正常,随着患病的时间不断变化,会导致病牛的精神出现萎靡,食欲不振,身体消瘦,体重下降等情况,肉牛的眼窝也会明显的出现下陷,通常情况下会跪卧在地。一些母性肉牛在患副结核病后,会导致其乳汁量大大的降低,身体出现明显的消瘦,有时还会伴有水肿以及贫血,一般情况下3~4 个月就会死亡,但是在牛患病时肉牛的体温没有发生变化。
患病致死的病牛尸体僵度良好,眼部结膜呈白色,体形严重消瘦。病牛头部皮下以及胸部等部位都会出现淡黄色的胶样萎缩,萎缩体积约为20~30 cm,胸水、腹水明显增多。在小肠处会发现十分明显的病变反应,特别是回肠黏膜会增厚并在表层出现褶皱,外观形状类似于大脑表层,小肠内部会出现粘稠状的暗红色物质,气味腥臭难闻,肠系膜会呈现淤血,淤血形状呈现树枝形状。并在病牛的小肠以及胃部存在诸多的出血点,这些出血点的体型大小不一,肠系膜的淋巴结会变得水肿,肿胀程度会是原来的1~2 倍,肠系膜的表面的颜色会变成灰白色,横切面多汁,皮质部以及髓质部的分界线变得模糊不清。心脏部位为红褐色,质感变脆,心肌脂肪出现萎缩。但是病牛的肾脏、肝脏以及脾脏等其他部位都没有明显的病理变化。
在无菌的情况下,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对肉牛的肠系膜淋巴结或是肠黏膜进行采样用于实验中的病料,在对其进行采集完成后,将对其进行相对应的涂片制作,使用抗酸性染色对其进行染色处理,并进行镜检,在检测完成后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可以在病料中发现红色的副结核分枝杆菌,其周围的细菌以及细胞浆质则会呈现蓝色,副结核分枝杆菌的体积一般在0.5~1.5m,一般情况下呈现分支状或单独的排列。
取病牛粪便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取粪便于40 ml 生理盐水中摇匀,并使用四层纱布对混合液体进行过滤,在滤液中要适当的添加一些孔雀绿、草酸水溶液,在将其进行混合后放置在37℃的温水中,以3500~5000r/min 的速度离心30 min,滤液沉渣,并在马铃薯培养基上进行接种,在外界温度为37℃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并甄选培养物进行镜检,可发现抗酸性着色小杆菌[2]。
当前的副结核病血清诊断法一般可以分为3种,分别为AGID、ELISA、CFT。CFT 是诊断副结核病最早的方式之一,也是当前国际上用来诊断副结核病的常用血清法,但是这种血清诊断法不仅操作较为复杂,而且检测结果也有可能存在一定的虚假阳性,在大范围的检疫工作中很少被应用。AGID 则是一种较为经典的免疫学实验方法,但是这种方式对于羊的副结核病诊断有着比较权威的判断,而对肉牛进行诊断,很有可能造成检测结合的虚假。ELISA 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血清诊断方式。
变态反应在诊断肉牛是否感染副结核病中有着极好的功效,一般情况下,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会使用禽结核菌和副结核菌对其进行变态反应,将药剂量为0.2 mg 的结核菌注射到肉牛的颈部皮下组织中,观察2 d,若肉牛颈部注射出的皮肤厚度变成了原来的2 倍,并伴有一定的肿胀、热痛反应,代表该肉牛患有副结核病;若在实验中对疑似患病的肉牛进行检查后,肉牛的反应呈现阴性,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可对肉牛颈部再次进行注射,对比两次的检测结果,两次注射都要在同一个地方。
分子生物学检测一般会使用PCR、荧光探针等手段,在分子层上用最快的速度找寻副结核病的病原。
副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排菌的患病肉牛,所以要对处于排菌期的肉牛进行详细的检测,一旦检测结构呈现阳性就要立刻对肉牛进行隔离并淘汰,以此来有效的阻止副结核病的扩散。针对疑似患有副结核病的养殖场,防疫人员要定期对其进行检测,要对养殖场中肉牛的乳汁以及粪便进行诊断,一旦发现阳性肉牛,马上将其隔离。如果养殖场中的母牛没有出现任何的临床反应,但是诊断结构呈现阳性,防疫人员也要对其进行隔离,并等母牛生下小牛后,将其与小牛隔离,对小牛使用人工喂乳,之后再由健康母牛对其进行喂奶,在小牛1月、3月以及6月龄时进行副结核病检查,结果为阴性便可以将其放回牛群进行集中饲养,一旦呈现阳性,要立刻淘汰。
该病的传播方式一般为口传播居多,一些病牛吃过的草料以及使用过的饮水器具都有可能沾染病毒。因此,需要饲养人员对患病肉牛所生活的场所进行仔细的消毒与杀菌。同时每一年牛群都要接受变天反应的诊断,检测牛群中是否存在阳性肉牛,每年最少要进行两次检测,确保肉牛群体的安全[3]。
副结核病的防控原则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预防的关键在于加强肉牛的饲养管理,特别对小牛要进行更为细致的饲养管理,保证肉牛各项身体机能良好,提升肉牛自身抗病能力。在饲养阶段,工作人员要在放牧、运输以及养殖舍的选择上进行固定式的选择,不允许外来牛群进入自家养殖牛群的放牧区域,对养殖场的草料库进行严格的管理。养殖人员还要保证养殖舍内部的干燥、通风。要定期对养殖舍进行清扫,增加阳光照射,为肉牛的养殖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针对牛群的免疫接种,养殖人员要定期进行牛群的免疫接种,提高牛群的抗病性能。当前疫苗市场上最为常见的疫苗为弱毒疫苗以灭活苗。但是在接种疫苗后不会百分百保证肉牛不会出现感染,一些肉牛还可以因为接种疫苗而造成感染,同时疫苗的接种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临床的判断。因此,在接种疫苗的时,要选择质量好的疫苗,同时市场监管部门也要对疫苗市场进行严格的管控,对黑心疫苗商机进行严厉的打击,确保当前疫苗市场的清明。近些年来,我国的防疫人员已经研制除了副结核菌弱毒灭活疫苗。例如,当一头健康的肉牛生下一只小牛后,该小牛的生长年龄小于7 d,可以在小牛胸前皮下组织进行接种,所使用的是药剂含量为1.5 ml 并掺杂了5 ml 副结核菌的菌苗,接种后7 d,防疫人员对其进行变态反应诊断,若几次诊断后结果皆呈现阳性,可以说明小牛开始在体内形成副结核病的免疫抗体,免疫效果可持续4年[4]。
加强对肉牛副结核病的流行病理、诊断以及防治措施的认识,不仅有利切实满足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肉类食品需求,提升肉牛养殖户的养殖收益,同时借助对副结核病流行病理等问题的分析与研究,还可以有效找寻出副结核病的防治规律,切实保证当前养殖户的经济收益,进而推动我国养殖畜牧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