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教你如何把猫咪变怪兽

2022-12-10 19:37刘宗迪
青年文摘 2022年9期
关键词:穿山甲博物山海经

刘宗迪

《山海经》中的《山经》是一部基于实地调查、旨在服务于国计民生的物产志或博物志。那么,书中那些三头九尾、人面兽身、非牛非马、不伦不类的怪鸟异兽,竟然会是古人亲眼所见吗?有人不免质疑,难道古时候竟然存在过诸如此类的异兽怪物吗?

其实,《山经》中没有怪物。那些所谓怪物,本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平常动物。

比如,《南山经》有一个名叫“()”的怪兽,可谓一身集异形之大成。书中对的描述是:

“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亦作‘胁)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

明明是鱼,却身形如牛,长着蛇的尾巴、鸟的翅膀,双胁之下长羽毛,兼具飞鸟、走兽、游鱼、爬虫类动物的特征。此物不仅长相离奇,习性也怪异:明明是鱼,却住在山上,在冬天死去,到夏天又会复活。它不仅打破了动物分类的边界,还打破了空间(水与陆)和时间(生与死)的秩序。此等与自然秩序背道而驰、格格不入的怪物,似乎只可能存在于科幻电影里。

其实,它就是今天仍能看到的穿山甲。

穿山甲,古书中称“鲮鲤”或“龙鲤”,发音跟“”相近,只是对同一个音的不同转写而已。《山经》说“其音如留牛,其名曰”,“留牛”的发音也近似于“六”。可见,穿山甲被称为“”,即因为其叫声大概类似“留留留”的发音,“”“留”音通。

古人根据穿山甲的叫声为之命名,很多动物的名字都源于其叫声。小鸡叫起来“叽叽叽”,故名为鸡;鸭子叫起来“嘎嘎嘎”,故名为鸭;狐鸣“呱呱呱”,故名为狐……《山经》常说“其鸣自号”“其名自呼”,就是这个意思。

《山经》关于的“怪异”记述,都是基于对穿山甲的细心观察和客观记述:穿山甲的个头固然与牛相去甚远,但其身大头小,背部隆起,确与牛的体形有几分相似,故谓之“其状如牛”;尾巴修长,故谓之“蛇尾”;周身披甲,鳞片重叠,有似鸟翼,故谓之“有翼”;鳞片间生有硬毛,身体两侧硬毛尤多,像是细密的羽毛,故谓之“下生羽”;像鱼一样,周身生鳞,还能下水游泳,故谓之“鱼”;有冬眠的习性,还有装死的本事,且见到人就卷成一团装死,故谓之“冬死而夏生”。

可见,《山经》关于的记述,对照穿山甲,可谓无一字无根据,无一字无来历,完全是源于对它的实际观察。

穿山甲以蚂蚁为食,因此善于打洞,即使坚硬的山岩都难不倒它,故俗称“穿山甲”。《山经》还说“食之无肿疾”,意为吃了穿山甲可以消肿。古人觉得穿山甲既然善于打洞、吃蚂蚁,那么,自然可以靠它来打通身体中的堵塞,吃掉身体里的虫,故中医经常用穿山甲作为消痈化肿的药。

最终,原本到处可见的穿山甲,被吃得几乎断子绝孙。

为什么穿山甲这样一种司空见惯的动物,到了《山经》中就成了天字第一号的怪物了呢?

道理很简单。《山经》是博物之书,旨在记录各种动物、植物和矿物资源。它记录动物,不仅要说明某山有什么动物,叫什么名字,还要对动物的长相详加描述,這样才能让人将其记录的名字与其所指的动物对号入座。

实际上,古今中外人类一直就是用这种方式介绍、描述陌生动物的。

正如《山经》中的动物被后来的中国人当成怪物一样,法国学者埃里克·巴拉泰在《动物园的历史》一书中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的探险家、旅行者和博物学者,在美洲、大洋洲等地发现了大量前所未见的动物,他们为了向欧洲民众介绍这些异域动物,不得不采取比拟的方法,借助欧洲人熟悉的动物描述异域动物的各个部位。于是,在欧洲人的想象中,新大陆成了怪兽出没的世界。

1784年,在巴黎举行的圣洛朗展会上,一头来自麦哲伦海峡的“怪兽”被展出。一位英国女性参观者是这样描述的:

“这只动物有豹子一样的脑袋、明亮的大眼睛、狮子般的利齿和长长的胡须,头部下方有一对鳍状短肢,肢端的蹼掌就像鹅掌,长着有力的爪子……中部肥大,堪比一只大狗,后部呈鱼尾形,两边各有一鳍,类似狗的后足,但要短一些,而且就像前鳍一样末端有爪。它的皮肤光滑无鳞,恰似鳝鱼,呈暗灰色,与其说有斑点,不如说混有黑色……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怪异的动物。”

她说的这只怪兽,混合了豹子、狮子、狗、鹅、鳝鱼等动物的特点,其实是海狮。

在18世纪的欧洲,有些骗子甚至故意用这种描述方法“制造”怪物,招徕观众。

比如,在1774年的巴黎,有一只名为“冈冈”的怪兽就激发了人们的热情。据说这只怪兽有着俄罗斯人的脑袋、大象的眼睛、犀牛的耳朵、蛇的脖子和海狸的尾巴。公众纷纷前来看稀奇,结果看到的是一头骆驼。

用《山经》的记述办法,可以把任何动物瞬间变成怪物。

比如说猫,猫长啥样,地球人都知道。但是,如果一位外星人来到地球,第一次见到猫,该如何用语言向其母星人介绍呢?他也许会说:这个星球上有一种野兽,长相似老虎,面孔像人类,身上长着豹子的斑点,尾巴摆动起来像蛇一样,叫声像人类的婴儿哭泣,人类根据它的叫声称之为“猫”,还养它来捕捉老鼠。用《山经》博物学的语言翻译过来就是:

“有兽焉,其状如虎,人面豹身蛇尾,其鸣如婴儿,其名曰喵,其鸣自呼,养之可以避鼠。”

(摘自《〈山海经〉的世界》,四川人民出版社,张云开图)

猜你喜欢
穿山甲博物山海经
穿山甲
山海经里说了什么
还有多少“穿山甲”需从药典除名
山海经夫诸
博物馆奇妙页
路遇穿山甲
山猫和穿山甲
怪力乱神才是《山海经》的正确打开方式
Forbidden Money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过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