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重唇鱼苗斜管虫病的防治

2022-12-10 08:55
养殖与饲料 2022年10期
关键词:体表鱼苗黏液

马 良

新疆伊犁河流域开发建设管理局,新疆 巩留 835400

斑重唇鱼(Distychus maculates),隶属于鲤形目、重唇鱼属、裂腹鱼亚科,体形长,呈棒状,躯干部位斑点较多且集中分布在侧线鳞上方,俗称“斑黄瓜鱼”[1]。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河和伊犁河水系,冷水杂食性鱼类,栖息于河流石隙或深水洞中[2]。由于斑重唇鱼生长缓慢、过度捕捞、河道改造和水利工程建设以及人为破坏,斑重唇鱼的分布区域和种群数量急剧减少[3],其已被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II 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二级。

1 基本情况

新疆某渔业增殖保护站主要从事伊犁河土著鱼繁育及增殖放流工作;自2017 年转型至今,逐步实现鱼类增殖站生态补偿功能,已累计向新疆伊犁河流域投放珍惜濒危鱼类120 余万尾。现渔业增殖保护站鱼苗养殖车间,有12 池鱼苗流水培育池,每池长2 m,宽0.5 m,水深控制在25~30 cm,水温控制在12 ℃左右。每池培育繁殖的斑重唇鱼苗2 500 尾,斑重唇鱼苗平均体重为0.8 g/尾,平均体长为3.5 cm。

2020 年6 月中上旬,斑重唇鱼苗一切正常,6月底转食,采用卤虫开口投喂:将动物性饵料(卤虫)转为破碎饲料进行投喂,7 月5 日发现斑重唇鱼苗培育池有剩余饲料,未发现鱼死亡。7 月7 日有2个培育池出现异常,少数斑重唇鱼苗浮于水面,游动正常。初期,工作人员认为是转食阶段的正常死亡,7 月9 日有另5 个培育池也出现相同情况。随即技术员取病鱼进行诊断,并进行镜检观察。镜检观察发现,视野中有大量活动的椭圆形寄生虫。结合发病特征诊断及镜检检查可诊断为斜管虫病。

斜管虫分类学上属管口目(Cyrtophorida),斜管虫科(Chilodonellidae),斜管虫属(Chilodonella)。斜管虫虫体侧面观背面隆起,腹面平坦,前端较薄,后端较厚;腹面观呈卵形,左边较直,右边稍弯,后端往往稍凹,将死或已死的个体则变成近圆形[4]。如图1 所示(左)。

斜管虫正常情况下在外来水源中都会存在,环境不良时会产生胞囊,待水质恶化,鱼体质瘦弱时会复苏然后大量繁殖。斜管虫既可以有性繁殖,也可以无性繁殖,且繁殖速度较快[5]。斜管虫一般寄生在鱼体表、鱼鳍和鳃部,在鳃部大量繁殖,鳃丝遭到破坏引起病变,刺激病鱼鳃部分泌大量黏液,病鱼鳃部黏液增多,在滤水过程中沾上水中污物,导致鱼苗缺氧,呼吸困难。在体表和鱼鳍大量繁殖,皮肤遭到破坏,刺激皮肤分泌大量黏液形成白膜,在活动过程中黏液粘上水中污物,因此斜管虫病又称为“拖泥病”[6]。如图1 所示(右)。

2 治疗方案

2.1 试验材料

体长为3~4 cm、患有斜管虫病的35 日龄斑重唇鱼苗200 尾;孵化箱(长50 cm、宽30 cm、高20 cm)4 个;福尔马林溶液;食盐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2.2 试验方法

取4 个孵化箱置于流水孵化槽内并开通水源形成微流水,并将4 个孵化箱编号(A、B、C、D 号),其中D 号孵化箱为空白对照组。

2.3 试验浓度

A 号孵化箱使用5 mg/L 福尔马林溶液;B 号孵化箱使用3%食盐溶液;C 号孵化箱使用20 mg/L 高锰酸钾溶液;D 号孵化箱不使用任何药物,正常水源养殖。

2.4 试验管理

将200 尾患斜管虫病的35 日龄斑重唇鱼分别放入A、B、C、D 号孵化箱,每箱放入50 尾斑重唇鱼苗,进行养殖试验。24 h 微流水养殖,每天12:00 药浴,A 号孵化箱使用5 mg/L 福尔马林溶液药浴30~40 min;B 号孵化箱使用3%食盐溶液药浴5~10 min;C 号孵化箱使用20 mg/L 高锰酸钾溶液药浴15~20 min;D 号孵化箱不使用任何药物,正常水源养殖。12:30 和18:30 进行换水并清理残饵和粪便,每天分5 个时间段投喂(07:30-08:00、11:30-12:00、15:30-16:00、19:30-20:00、23:30-00:00),每天每个孵化箱投喂卤虫20 mL,试验为期3 d。

2.5 试验数据

在试验过程中统计好各孵化箱中鱼苗的死亡数量。在第3 天用药2 h 后每组取5 尾鱼苗取体表黏液、鳃丝等部位显微镜检查。

用药后每天记录孵化箱中的斑重唇鱼苗死亡数量,在试验结束后进行统计,并将不同药物下斜管虫存活情况和鱼苗存活情况进行对比,找出针对斑重唇鱼苗斜管虫病效果最好的药物。

2.6 数据统计

不同药物在其有效用药时间下对斑重唇苗鱼苗斜管虫病的防治作用不同,福尔马林溶液用药3 d 后斜管虫数量较少,活动速度慢;食盐溶液用药3 d 后未发现斜管虫;高锰酸钾溶液用药3 d 后斜管虫数量少,活动速度慢。福尔马林溶液与高锰酸钾溶液在有效浓度下治疗斜管虫病相比,高锰酸钾溶液效果较好(表1)。

表1 斜管虫存活情况和鱼苗存活情况

3 斜管虫病症状观察

3.1 发病初期

体表没有明显症状。少数斑重唇鱼苗浮于水面,病鱼游动正常,吃食正常[7]。

3.2 初期镜检

刮取体表黏液和鳃丝压片镜检观察,发现少量斜管虫主要在体表和头部,鳃部斜管虫分布较少,鳃无异常。

3.3 发病中期

鱼苗体色发黑,集中顶水,头部顶出水面具有浮头症状,体表黏液增多形成白色雾膜,鱼苗活动能力减弱,少数鱼苗急游乱窜,鱼体打转不平衡,摄食能力减弱。

3.4 中期镜检

刮取体表黏液和鳃丝压片镜检观察,发现鱼苗体表和鳃部均有大量斜管虫分布,鳃部黏液增多,沾有污物,鳃外边缘腐烂、发白。

3.5 发病后期

鱼苗消瘦发黑,反应迟钝,不进食,水中侧游、打转,死亡鱼苗口呈张开状。

3.6 后期镜检

刮取体表黏液和鳃丝压片镜检观察,发现鱼苗体表和鳃部均有大量斜管虫分布,体表及腹鳍、尾鳍黏液增多,沾有大量污物,鳃盖张开,鳃部糜烂发白,有大量黏液和污物。

4 预防措施

预防是鱼病防治的首要原则,然后再辅以各种治疗方法,做到预防和治疗相结合[8]。首先,要做到无病先防,达到预防的效果,同时定期使用药物进行消毒杀菌;其次,在日常养殖过程中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养殖过程中发现有异常症状或死亡情况,应立刻由专业人员进行诊断并采取措施治疗,切不可拖延和忽视;最后,要明白防重于治的理念,做到全面预防,及时治疗。

4.1 消 毒

1)水源消毒。对外来水源进行消毒处理,在外来水源进水管上加装UV 杀菌器,对外来水进行消毒杀菌,杀灭外来水源中的寄生虫等生物。

2)鱼苗培育池。定期对鱼苗培育池进行消毒,杀灭水体中可能存在的寄生虫等。及时清理鱼苗培育池中的残饵及粪便,定期使用鱼体及水体可用的甲醛进行消毒,工器具严禁混乱使用,并定期杀菌消毒。

4.2 饵料处理

对活性饵料(卤虫)等处理干净。尽量使用同一水源进行孵化、清洗卤虫,减少外界污染。人工孵化的卤虫及时投喂,孵化出来的卤虫建议12 h 内投喂完毕。同时,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大蒜素等,增强机体免疫力[9]。

5 讨 论

1)斜管虫可能来源于外来水,通过外来水进入培育池中,斑重唇鱼苗在转食阶段未及时清理粪便及残饵,导致水质恶化,斜管虫大量繁殖。应加强对外来水源的消毒杀菌及加强苗种培育管理,及时清理粪便和残饵。2020 年,渔业增殖保护站车间针对寄生虫病多发情况安装了UV 杀菌器,经过1 年的养殖观察,车轮虫、小瓜虫、斜管虫等寄生虫病发病率明显降低,养殖车间安装UV 杀菌器对寄生虫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效果。

2)苗种放养密度过大,转食阶段减少了活性饵料卤虫的投喂,加大了破碎饲料的投喂,由于体质较弱的斑重唇鱼苗争抢不到卤虫,又无法进食破碎饲料,导致体质减弱。斜管虫会因鱼苗体质瘦弱、抵抗能力减弱而感染。在培育鱼苗的过程中,要加强苗种的培育,加强活性饵料的投喂,改变苗种转食方式,转食过程中,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三黄散、恩诺沙星粉等增强抵抗力的药物及添加剂[10]。

3)严格按照《驯养繁殖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定期消毒,加强日常观察,做好养殖、消毒、用药等记录。技术人员强化斑重唇鱼病的诊断和防治,针对性用药,合理用药,科学防范,尽量使用中草药、微生物制剂等无副作用的药物进行预防。

猜你喜欢
体表鱼苗黏液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求解空间几何体表面积问题的方法剖析
如何提高鱼苗下池后的成活率
黏液如何助力清除流感病毒
厌食儿童体表胃电图检测与分析
为什么蜗牛爬行后会留下银色的痕迹
为什么蜗牛爬行后会留下银色的痕迹?
体表无明显损伤而死亡的交通事故及其法医学检验
高原地区青海湖裸鲤鱼苗运输注意事项
黑鱼苗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