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成
江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鱼苗也叫作“鱼花”。孵化不久的幼鱼,一般体长为6~9 mm。有人工繁殖的鱼苗和来自江河的天然鱼苗。鱼苗从购买过来到放入池塘这段时间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因为运输期会导致鱼苗比较虚弱,下塘的时候转换环境有可能让鱼苗不适应。那刚放的鱼苗怎么喂养?吃什么长得快?如何提高鱼苗下池后的成活率?
鱼苗可以吃煮熟的蛋黄,养殖户也可以自己买丰年虾卵孵化,更方便,成本也低,也可以直接喂去壳的丰年虾卵。丰年虾卵孵化后,可以立即投喂,而等它成长为大个体的丰年虾,就可以喂养稍大一点的鱼苗。这种方法适合喂养多种鱼,营养价值高、方便、干净,不受季节影响。
初期鱼苗的各方面能力都很差,人工提高其体质的方法有限,养殖户能做的就是为鱼苗打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来互补,提高其成活率。消毒则是必不可少的,目前一般都是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每个角落都要均匀地撒到位,沉浸一段时间后将水放出,再二次冲洗,然后闲置约一周左右。池塘消毒的时候对于池底的淤泥和周围一些较大的杂物都要清除掉。
每3 d 一次施追肥,让水中轮虫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鱼苗孵化后,每日吃剩的食料积存水中,日久腐败则会影响鱼苗生活,因此需要换水。换水时,需要将鱼和比较清的老水一起倒入新水中。也可每天从较肥的成鱼池中抽部分水加到鱼苗池,这样既能为鱼苗增加天然饵料,又能防止机井水过多而导致气泡病的发生。第1 次脱水约在孵化后10 d 至半个月后进行,以后每隔半月进行1次。经过3 次脱水的鱼苗,全长已达2 cm 左右,应进行换水。由于鱼的抵抗力较弱,换水温差应保持在4℃内为宜。
鱼苗下池后要做好预防寄生虫和气泡病的出现,这是下池后最容易碰到的两种情况。寄生虫有车轮虫、指环虫等,这个用对应的药剂治疗即可,一般消毒做到位后寄生虫出现概率会小很多。而引发气泡病的因素较多,比如水中溶氧较多、氨氮之类的元素偏高等都可能会引发气泡病。降氨灵之类的药物对气泡病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鱼苗下水前要先试水,看看目前的水质是否合适养殖,等确认可以后再全部下池。此时的鱼苗可依靠水中的浮游生物生存,所以下池之前最好可以先养水,让鱼苗有更多的食物。鱼苗下池后不要立马就将鱼苗放入池塘放养,这样会减少鱼苗的成活率。一般下池后需要让鱼苗在笼子里面生活一段时间,一是让其适应以后池塘的生活,另一个就是育肥,然后分塘,大一点的鱼苗生存能力较强,一般在3 ~5 cm时就可以分塘了。
后面的养殖步骤其实也是围绕这些来进行,鱼苗的生存环境等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的时候,其存活率自然就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