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由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鲁迅美术学院、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主办,辽宁美术馆(辽宁画院)、鲁迅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和实验艺术系承办的“视觉辽宁——数字艺术展”,于2022年8月10日至8月28日在沈阳举办。这是辽宁举办的首次数字艺术展,是辽宁数字技术运用到艺术创作领域的一次集中展示。展览共展出67位艺术家的123件作品,涉及数码版画、数字绘画、动态绘画、数字视频、影像装置等多种数字艺术形式。参展作品呈现了以技术为方法的艺术创作,展示了艺术家如何借助新媒介对整个时代的文化观念进行充满对话性和反思力的表达。当数字技术与艺术碰撞,不仅带来视觉的冲击,更为广阔的是从别样的视角审视带来的生活和审美的激变。
张世俊
自18世纪开始,人类先后经过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进入到以数字技术为发展核心和动力的信息文明。科技的快速发展,使世界各地原本独立的地域文化逐渐向全球性人类文明形态过渡。旧的、传统的文化秩序正逐渐被消解重塑,演变为新的文化秩序,呈现出新的时代面貌。
20世纪下半叶至今,数字技术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渗透至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伴随着数字化社交媒体的高速发展和深度嵌入,社会的沟通和组织方式开始渐渐发生改变,人类已步入信息文明中以数字技术疾速爆发为特征的数字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艺术创作领域,技术革新带来的不仅是媒介和创作手段的开放,更为当代艺术创作带来了巨大的想象和表达空间。数字技术通过与艺术融合的方式推动了社会文化具有颠覆性的创造,对大众文化的影响日趋明显。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艺术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和闭幕式上,数字艺术的创意与应用夺人眼球,这是中国数字技术美学发展的一次完美展示。现场表演与数字图像的有机结合,具象造型与抽象图形的叠映幻化,平面图案与立体形象的穿插交融,都展现出数字视觉艺术的独特魅力。科技和艺术融合的各类创意与设计正日益走向普通大众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文化和经济效益。
在人类文明中,技术的演变始终与思想的进程相伴相生。近年来,艺术家作为对时代、思想和技术最为敏感的群体之一,不断尝试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多维的艺术探索。数字技术的介入使得传统的艺术形式有了新的发展通道。从绘画到数字绘画,从雕塑到数字雕塑,从摄影到数字成像,从装置到数字装置,从新媒体、网络艺术到虚拟现实……数字艺术打破了传统艺术作品对于时间的静止性、片段性表达,突破了空间维度的单一性,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多维时空表现的可能性。它在虚拟和现实、过去和未来之间,探索着人类思想的神秘和未知的世界。
本次展览可分为两个展示单元,一是由鲁迅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负责筹备的数字绘画艺术单元,二是由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负责筹备的数字影像装置单元。两个展陈空间各成体系,又相辅相成相映成辉。在展览的筹备过程中,我们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定义“数字艺术”——即使用数字技术创作或呈现具有一定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过程。之所以要进行定义,是要为无限可能的数字艺术寻找到一个可限定的、基于其本质的认知点。想要更好地了解科技史和艺术史共同孕育的数字艺术,我们首先要理解数字的“技术”与“工具”属性,这应当成为对数字艺术最有效的认知路径,也更有益于理解和参与当下繁复而多元的数字艺术形式,比如数码版画、数字绘画、动画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数字雕塑、电子及网络游戏、动漫艺术、网络艺术、媒体艺术、虚拟现实,等等。
通过研讨和文献资料整理,我们发现,短短60年的数字艺术史呈现出的艺术样式不胜枚举。这使我们明白,过于简要的概念界定将会与数字艺术融通、广泛而多变的个性形式相背离。对于数字艺术,我们很难一言以蔽之。值得庆幸的是,这次展览使我们站在“路”的起点,或是“陆”的起点,开始了我们的征程。伴随文献阅读的积累和思想的碰撞,数字艺术以“他”的广阔,给予了我们探求的愿力。对于数字艺术的语言形式、美学范畴、批评标准、社会功能、文化价值等,筹备展览的艺术家和理论家探寻的热情不断高涨,需要进行理论探讨和消化的内容太多,起点没有答案,我们尽力前行。
我们举办这次展览的目的之一,是希望通过辽沈地区数字艺术家的创作实践成果,引发文艺界对艺术的新发展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在数字艺术已然成为具有泛美学意义的艺术表达方式、成为艺术实践物化及虚拟化综合体的时代里,通过展览,我们尝试将“他”呈现出来,以带领更广大的观众携手步入数字艺术之“场”,探索和解读我们所处的时间和空间。
本次展览是辽宁省首次举办的数字艺术大型展览。在展览中,辽宁美术馆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突破传统展览模式,大胆融入新的数字技术、视效呈现和展陈方式,在普及数字艺术知识的同时,展示数字艺术之美,提升公众对科技与艺术的认知,为全省人民了解我省数字艺术发展取得的最新成果提供了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展览不仅为大众提供了新的视觉审美趣味,也为进一步推动东北地域文化艺术的发展,进一步建设文化辽宁、数字辽宁贡献了力量。
【作者简介】
张世俊:鲁迅美术学院副教授。
孟 昕 李秋实
所谓数字艺术,是艺术创作者利用数字技术完成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利用不同的计算机软件改变文本数据及视频、音频的呈现方式,融入创作者观念的一种艺术形式。近几年,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在我国取得了很多耀眼的成绩,例如在举世瞩目的冬奥会开闭幕式上,数字技术与艺术创意的结合为世界展现了一场别具一格的艺术盛宴。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认为,冬奥会呈现出“表演与数字图像的有机咬合,具象的造型与抽象的图形叠映幻化,平面的图案与立体的形象穿插交融,都展现出科技与艺术融合的独特魅力。”科技和艺术的融合越来越多地与人们的生活发生联系,无论在商业领域还是大众文化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阐明了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为推动数字艺术的融合创新指明了方向。在“视觉辽宁——数字艺术展”举办前夕,习总书记又一次来到沈阳,在参观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时,他指出了科技赋能经济的重要性,从中可以感受到总书记对科技发展的殷切期望。
此次辽宁的数字艺术展凸显了辽宁美术馆作为官方机构以科技为媒介助力东北振兴发展的新思路。展览既有当代与传统结合的呈现方式,又有新技术媒介形式的艺术作品,旨在尝试用新的展陈效果区别以往传统的展演方式,展示辽宁地区数字艺术的阶段性成果和数字艺术的新风貌。在展览中,数字影像及声光艺术装置,算法科技创造出的多元沉浸式空间,以及不同风格的绘画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呈现出传统手绘技法所无法达到的视觉效果。此次展览赢得广泛的社会关注,无论是媒体的报道,还是线上线下观众的参与热情,都与之前举办的展览有明显差异,受到全社会不同群体的欢迎。展览在普及数字艺术知识的同时,展示了数字艺术之美,提升了辽宁地域的观众对科技与艺术融合的认知,从数字艺术的角度为大众提供了新的视觉审美趣味,为东北地域文化和艺术发展提供了新启示。
当下的数字艺术是一个囊括了艺术创作的主题、观念、时代语境、媒介材料、新媒体、声音等元素的综合领域,形成了以数字技术为主要方式的多重跨界思维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数字艺术创作自然脱离了传统的语言表达方式。尤其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科技手段的介入,使数字艺术成为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之一。虽然表达时代、社会和个人的主题、理念,始终是艺术创作的内在动力,但显然,与时代、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技术手段和创作方法,也必然成为艺术创作探索的方向。当数字技术融入艺术创作的时候,新的媒介为艺术品的展示带来了更新的视觉效果,沉浸式艺术、交互艺术等艺术形式也带来了新的感官刺激。
人工智能方兴未艾,数字艺术前景广阔。辽宁的数字艺术应向两极扩展。一方面是把数字技术恰当地运用到作品创作中,完全表达出创作者的想法和观念,以观念带动技术的融合,让技术成为艺术的工具。另一方面,考虑到数字艺术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适当的时候应积极与商业结合,让商业化的数字艺术滋养艺术创作,形成合理的数字艺术发展机制,这也是未来数字艺术能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以新技术与艺术形式相结合体现的沉浸式展演,成为这次辽宁数字艺术展的主要展陈方向,而影像技术作品则成为展览的必要补充形式。
林奇《意识场域°形态共同体沉浸式发生厂》(沉浸式装置),2022年
作品《意识场域°形态共同体沉浸式发生厂》以数字化媒介与人工智能设备对人的意识和事物的自然生发进行转译。观念、图像、装置之间的交叉,貌似与形态发生学这种复杂的科学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作品试图通过某种方式把潜意识梦境的图景转换为可感知的形态。物的实体与虚拟的映射构成了一个闭合又无限延伸的空间,空间中各元素的互相对立所产生的荒诞效果,消解了“物”的实体性,却又保留了其连接空间的本质。作品打破了人们对“物”的固有感知,多重变换的影像为观众的心理提供了更多延伸的空间。荒诞空间里获得的全新体验,使“虚拟世界空间”这一物象图景有更多维的意义指向。观众走进林奇的作品中,就像误入自己的梦境一样,已经分不清哪部分是虚幻的,哪部分是真实的。不同的元素相互交叉碰撞,复制、转换、生成,形成了有序与无序间的不可预知状态,既相互干扰,整体上又和谐一致,从至简到至繁,从至繁到至简,物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发了不可预知的呈现与体验。
李秋实《Disappear》(视频影像,3分10秒),2020年
作品《Disappear》运用软件渲染技术把中国汉字以模块的形式进行分解、再现,其中选取的所有汉字都是以“目”为偏旁部首的。因为文化是有“眼睛”的,我们审视文化的同时,文化也在审视着我们。这些汉字模块在屏幕上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经过了从诞生到消失的过程。文字代表文化,其从出现到消失的过程展示了文化在当下的属性,就好比书本纸媒从产生到形成的过程比我们一生的时间还要漫长,却在我们当下生活的时代走向衰落,逐步被电子书籍取代。视频展示效果模仿宇宙大爆炸,文字从诞生之日起便有了自己的属性,它虽然在不断地消失,但也在不断地进化。
许毅博《潘多拉魔盒》(Mapping投射),2020年
作品《潘多拉魔盒》运用3D Mapping呈现技术,通过实体的白色立方体与后期软件制作完成画面的整体视觉效果。在内容上,作品呈现了数字时代的技术革命,展示了当下时代与未来科技发展之间的互动。潘多拉的魔盒寄寓着无限可能,它预示了人工智能时代的“物”、时空和艺术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以上这三件作品并不能代表此次数字艺术展的整体面貌,但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了数字艺术已然在辽宁地域上生根发芽的现实,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新技术媒介与艺术相结合,产生更多的数字艺术表现形式和优秀作品。
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数据的可调配高效性以及数据对社会发展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完全的可触摸实体交换转变为实体与虚拟共存。从全球范围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网与艺术创意的融合已经成为艺术发展的热门话题,元宇宙、区块链技术、NFT等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艺术现象。数字艺术不仅影像着大众的视觉趣味,同时也逐渐地融入到当下人们的生活中。
艺术与技术的关系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技术出现,从艺术角度来说,技术是不可或缺的,早期关于此论题的讨论仅仅停留在传统绘画中。随着技术拓展到数据算法等数字技术领域,数字艺术随着时代技术的变化而发生转变。此刻的技术会与创作者发生不同的关系,不同程度地影响创作者的创作方向。基于形式上的转变和技术形态的变化,创作者拥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尤其在疫情影响下,虚拟现实与大数据的运用均得到进一步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转变思维观念,以智能化、科技化、网络化为手段的社会生产方式变得越来越重要。此次“视觉辽宁——数字艺术展”运用多元化思维从不同视角营造了一个有机的系统场域,使用了不同的媒介。影像装置、数字绘画等表现形式营造了一个剧场式的区域,通过数据收集、思维方法研究、情节植入、观众行为的介入形成剧场式空间,增加暗喻、象征等方式丰富艺术观念的表达并使其意义指向多元化。参展艺术家从图像、材料、空间形态、主题创作、虚拟现实与交互等多角度出发,在创作中进行艺术实验,探索辽宁地域数字艺术的创作思维。在东北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展览建构以数字辽宁为主导的地域发展新机制,助力辽宁经济文化的发展。
〔本文系2021年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艺术+‘智慧化’——红色文旅产业新路径探索”(自由推荐项目二类)、2021年辽宁“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经费资助项目“艺术+‘智慧化’——辽宁文化产业新模式探索”、2019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项目(JYT19044)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孟 昕:鲁迅美术学院副教授,台湾清华大学科技艺术方向博士生。
李秋实:鲁迅美术学院教授。
宋 伟
辽宁数字艺术展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时代的新课题,即科技与艺术的关系,以及未来艺术的发展方向。从绘画、雕塑、摄影到数字空间、数字雕塑、数字成像,从新媒体、网络艺术到虚拟现实,当代艺术实践全方位地受到新的技术革命的影响。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已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全面推进,人类社会加速进入了数字时代。
我们应如何认识数字化技术对当代数码版画创作的作用?首先要认识到是科技史和艺术史共同孕育了数字艺术。其次,数字化技术的产生、应用与发展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现象。所谓“数字化”是将客观现实抽象为数字来进行处理,是运用0和1两位数字编码,通过计算机、光缆、通信卫星等设备来表达、传输和处理所有信息的技术。
本次展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数字艺术的空间,把科学与艺术有机地结合,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展览具体地呈现了科技、艺术、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推动了数字技术与艺术的广泛融合与创新,为开发数字艺术的社会价值和核心功能指明了方向。
在本次展览中,“数码版画”作为一个新的版画概念被提出来。这是数字技术与传统版画艺术的一次结合与展示的过程,二者结合能丰富、支撑和发展当代版画艺术,其实践的前景和发展的潜力非常可观。20世纪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的著述《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对当代版画艺术的创作与传播技术(尤其是数字化技术)的关系进行了深入阐述。虽然任何技术都有利有弊,但版画家采用数字化技术能辅助版画的创作。鲁迅美术学院的师生利用数字化技术,对绘画、影像、影视、版画、装置等创作进行逐渐渗透,使之相互融合,为视觉艺术提供了延伸与拓展的空间,从而完成了二者的融合和观念上的转变。
我们应如何理解“数码版画”这个概念?首先,数码版画是艺术家利用数码技术在信息技术时代创作的新型艺术作品。其次,数码版画是艺术家借助“数码”工具和材料完成的可复制的版画作品,如用扫描仪代替照相机,用彩色喷绘机代替版画印刷机,用激光刻印机代替木刻刀等,都可以制作数码艺术或数码版画。
来源于印刷技术的版画艺术,受制于印刷这一传播方式。也可以说,版画技术是绘画对印刷术的巧妙借用。在数字化技术的影响下,艺术家需全面把握数字技术的人文内涵,考察和研究数码版画艺术创作的本体语言。具体说来其有三个特征:一是人机互动;二是过程即是创作;三是虚拟现实。
应用于当代版画创作只是数字化技术的一个方面。经过多年的艺术教育与艺术实践,我逐渐认识到,要想让数字化技术应用于绘画、装置、影视等创作中,需要的是艺术家的思维与形式的创造能力。同时,创作既要反映社会生活,也要强调美育的价值,使艺术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创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应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技术的属性也会反过来刺激艺术的思维,只要敢于挑战、敢于实践、敢于创新,创作者最终都会克服创作上的困难。
数字化技术对版画艺术创作的逐渐渗透和版画创作中对数字化技术的运用状况,无不体现着艺术家与“工具”之间的关系。艺术家对辅助或借鉴的工具与资料了解得越多,观念就越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我始终会从多个视角来思考数码版画艺术,比如,从数字化技术与数码版画相互借鉴的角度、从思维和观念不确定性的视角、从版画艺术特征的维度、从意识形态和审美表达的维度,等等。2012年至今,我一直在进行数码版画的创作。在《文化状态·书系列》作品中,我利用图像、图形、文字符号等绘画元素,结合各种艺术表现形式或技法进行艺术创作。为了表现“书”的形式,我用跨领域与综合性的方式来承载多样化的信息,甚至是以古今穿越和时空转换的方式进行模仿、制作,完成艺术上的“再加工”与“再创造”。最后,“书”的艺术创作形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展示。
纵观世界版画的历史,从数码艺术概念的提出,到当下数码版画在全球的普及,不少艺术家都对媒介与技术语言无限迷恋。数字化技术及其审美特征在作品中无处不在。数字艺术对不同文化兼收并蓄,令各种学科领域知识相互补充、借鉴、融合,并能结合民族优秀传统和艺术形式,不断充实和丰富数字化技术与艺术创作的融合。
【作者简介】
宋 伟:鲁迅美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