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赋能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及行动路径
——以“云上五金职校”建设为例

2022-12-09 05:40陈超杰张晓津张晶
职教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五金职校共同富裕

□陈超杰 张晓津 张晶

在共同富裕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东西部结对帮扶关系,拓展帮扶领域,健全帮扶机制,优化帮扶方式,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动员全社会参与,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1]一方面,东西部结对帮扶关系凸显了共同富裕的总方针,共同富裕的实施需立足东西部,服务东西部,赋能东西部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在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上有着重大职能,能稳步助推东西部协作,进而能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大有可为。当前,西部地区的部分职业学校虽有充足的生源,但缺乏高规格的实训基地、高水平的师资力量、高质量的就业项目等优质资源作为支撑,技能人才培养效果不佳、就业形势普遍不好,而东部部分地区,如浙江省永康市是全国最大的五金生产基地和专业市场,普遍存在高素质技能人才严重匮乏、企业数字化转型人才需求迫切等问题。如何解决好东西部发展的“痛点”是实现东西部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由此,浙江省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扎根五金产业沃土,聚焦职业教育推动东西部共同富裕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以职业教育赋能东西部共同富裕的行动路径研究为切入点,全面提高东西部协同培养五金行业技能人才的质量,进一步实现东西部两个地区优势资源互补,实现东西部职业教育、经济社会双赢,推进共同富裕。

一、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赋能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

(一)政策逻辑:职业教育始终致力于服务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在21 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共同富裕”。在共同富裕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东西部协作和职业教育发展,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助力我国东西部协同发展。2017 年6 月教育部与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贯彻落实〈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2016—2020 年)〉实施方案》从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协作关系、协作内容、组织实施五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了职业教育东西协作工作机制,细化了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的实施要点,明确了职业教育东西协作的施工图[2]。职业教育东西协作在国家东西协作政策的高位推动下,始终服务于推动共同富裕这一长远目标。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分化严重,要基本消除贫富两极分化落脚点在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而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先提升生产力发展水平。对生产者进行教育和培训,提升人力资本是提升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途径。经济物质层面的单维度助力对于降低乡村返贫困风险作用不够凸显,2021 年国家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实施乡村振兴,必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大力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3]西部地区长期的相对贫困状态,是一种冗杂的贫困,即除却经济上的贫困外,亦存在文化知识、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滞后或贫乏。因此,通过职业教育东西协作充分挖掘西部地区人才资源,提升西部地区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实现西部地区劳动力高质量就业与东部地区劳动力缺口补充的精准对接,进而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在国家政策的高位推动下,职业教育东西协作为西部学龄人口提供优质职业教育,同时促进西部职业教育发展,以提升当地人群增收致富能力,服务于共同富裕这一长远目标的实现。

(二)耦合逻辑: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共生共长

从发展历程来看,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始终同向而行,共同富裕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人们“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双重富裕。而职业教育正是通过实现人的发展进而为“物质财富”与“精神富足”这一目标提供前提条件和实现途径,这正为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与推进共同富裕之间实现耦合提供了逻辑基础。生物学家德贝里提出的共生理论认为,共生的本质是双方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成长,以得到共同的、更好的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终极目标,国家在政策层面作出了顶层设计,推动职业教育东西协同培育人才进而带动产业经济发展,助推区域产业兴盛,进而加快共同富裕步伐,形成良性循环。职业教育在为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的发展空间与动力源泉的同时,共同富裕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二者存在共同的发展目标与价值取向,具有高度耦合性。实践表明,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在实现人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其自身的价值,这正是职业教育与共同富裕共生共长的逻辑理路与价值要义。此外,职业教育是教育场域与产业场域融合共生的结果,职业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整个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4]。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直接动力,对促进共同富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跨界协同、融合治理进而实现与共同富裕共生发展的美好愿景。

(三)实践逻辑:落实区域发展与职业教育对接

职业教育东西协作一贯致力于将西部地区低收入人口就业增收致富与东部地区劳动力缺口补充统筹起来,赋能共同富裕[5]。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赋能共同富裕的总体思路如下:其一,职业教育东西协作教育对象多样,通过培育与培训,可提高西部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进而缩小东西部地区收入差距。职业教育东西协作支持东部职业院校扩招西部的学龄人口并“建档立卡”,同时鼓励西部地区学生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接受职业教育,最大限度地赋予西部地区各类教育对象技能致富的本领,以期人人不落后,人人参与致富,形成西部地区“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良好局面,有效阻断贫穷的代际传递。其二,职业教育东西协作,可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减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职业教育东西协作通过开展东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加大产业项目的引进,助推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进而衍生经济红利。其三,东西协作的职业教育育人机制不断助推西部地区学生就业率和收入水平的提升,可缩小东西部收入差距。针对区域产业转型发展所带来的人才供需错位问题,职业教育以校企合作、产教协同为特色的育人方式,助推学生个体通过知识学习、技能培养,掌握必备生产技能,提升工作效率,发挥技术技能对产业的助推效应,助力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帮助实现西部地区产业兴旺。

(四)价值逻辑:实现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匹配

职业教育东西协作的价值旨归在于实现西部地区劳动力高质量培养与东部地区劳动力缺口补充的精准对接,为共同富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人才作为具有强烈主观能动性和个体发展性的社会资源,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所在,职业教育对人才的高质量培养,就数量而言,区域职业院校每年为当地集聚相当数量的技能人才后备军,发挥就业促进功能,提升当地学生就业率;就质量而言,职业教育可通过校企协作,聚焦每位学生个体所能享受的优质技能培育服务,提高学生服务行业企业的技术技能,助推区域富裕。职业教育可为当地部署全链条式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多层次人才储备网络,有效将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并非短期的速成训练,而是注重个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核心素养培养,西部欠发达地区可以汲取东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先进教育理念,在贴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前提下释放出全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产生强烈的正向辐射效应,助推西部地区多层面推进共同富裕。

二、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赋能共同富裕的现实困境

(一)东西发展失衡:西部人均收入水平有待提高

稳步推进共同富裕,需聚焦中等收入群体的提质扩容与东西部地区收入差距的减小。我国东部地区因其贸易发达、产业集聚与教育优势,处于经济发展高位且具有代际的经济资产累积效应,而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生源丰富但人力资源开发程度较低,办学资源和条件有限,西部地区人才难以实现高质量就业,西部地区群体的可支配收入远低于东部地区。尽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区域的居民收入差距是客观存在且无法避免的,但共同富裕的使命是尽力缩小贫富两极分化,达到橄榄型社会收入结构,以先富带动后富,职业教育东西协作应运而生。职业教育东西协作对人才进行技术赋能,助力其拥有就业技能走向收入增长的美好未来,然而由于西部地区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应的多为低技能岗位,人岗双向选择门槛较低,企业往往只需流水线上足量人手即可。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在走向岗位后技能利用率低,岗位上升通道狭窄,无法支撑长足意义上的收入翻升,难有提升为中等收入群体的场域条件。西部地区的年轻劳动力为多获经济收益,从而选择进入“去技能化”的零工经济。零工经济以体力对标收入,劳动者可短期进入中等收入群体,但随着劳动者年龄的上升体力的减弱致使其收入效益逐步递减,这对西部低收入人群真正跨入中等收入群体并无多大帮助,即无法长效缩小贫富收入差距,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富裕。

(二)教育资源滞后:帮扶停留在浅层次人才输送

职业教育东西协作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其首要目标是促进东西区域教育协同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但职业教育东西协作存在“浅层次”帮扶的印记。一方面,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需要东部助力。东部职业教育已有经验和培训被简单移植与分配给西部地区的相关职业院校进行实施,没有因地制宜结合西部地区区域特色,虽然这类帮扶有助于西部职业院校汲取东部职业教育的经验,可西部职业院校自身能力、条件有限,对这种简单移植具有诸多不适应,完全实践东部的先进经验是为空谈,致使当地培育的西部学生存在“宽进宽出”与“表面功夫”现象。当前东部对西部的帮扶仅停留在向西部进行浅层“输血”式的人才输送,并未贴合西部区域的经济特色与实际需求进行精准培养人才。东部地区师资等人才的泛输送,致使极大一部分人才在西部并未有相应的企业、设备、技术等条件响应,高质量人才支援西部地区职业院校有心无力,在西部难以长时间留驻,无法真正助力当地的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东西协作具有时间周期性。以2016—2020 年政策周期为例,该项行动具有时间限定,东西职业教育帮扶往往停留在时间周期内的浅层帮扶。职业教育东西协作的良好运行离不开长效的系统规划,若无长远规划与长效机制,东部地区对口帮扶的西部职业院校难以建立真正实效的东西部协作平台去解决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最终仍无法破解东西部地区教育不公平。

(三)培育机制失灵: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不匹配

由于东西部地区在教育观念、经济实力、产业发展上的不同,在职业教育东西协作的进程中多方主体因多场域博弈和利益冲突加剧而各执己见,共生共惠共享的联结动力不足致使人才培育机制失灵,成为制约职业教育赋能共同富裕的主要因素。当前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陈旧过时,缺乏前沿性和实用性,在先进制造业与科技加速融合,产生新形态、新业态、新模式的背景下,仍有部分东部地区职业院校拘泥于传统单一专业对接岗位群,未生成高质量专业群用以对接逐步复合化的产业链,致使“技工荒”成为东部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职业教育东西协作人才培养的开展需要多方力量的联动配合,需要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保障,需要办学主体有足够的师资与实训设备,需要企业积极参与职业院校的办学。一方面,作为联动主体的东西部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与职业院校是职业教育东西协作的重要利益方,因其职责职能的不同,在推进东西部协作中较难步调一致,东西部协作的积极信号释放不强。另一方面,多方联动的疲软使得校企、行企、校校等行动主体间沟通脱节,致使培养的人才在多场域多主体生存环境中无法互通互融,培养的青年技能人才与东西部产业用工需求不对接,无法通过人才赋能产业发展助力区域经济增长,实现共同富裕。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校企联动深度产教融合可明晰市场动态,政企联动进行顶层设计可明确发展方向。合理联动多方主体共建共享,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教育主体的协作热情,进而推进共同富裕。

三、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赋能共同富裕的行动路径

为解决西部地区发展失衡、教育资源滞后、人才培育机制失灵的现实难题,在浙江省永康市人民政府主导下,浙江省永康职业技术学校联合永康市教育局、中西部职业院校、五金规上合作企业等共同创立“云上五金职校”。“云上五金职校”以数字技术为手段,集聚五金产业在线精品课程、五金制造虚拟仿真技术等数字化教学资源,东西部职业院校以“线上+线下”方式共同培养五金行业技能人才。通过厘清东西协作育人的功能价值,明确“云上五金职校”建设的目标定位;设计“政校企行”四方联动机制,为“云上五金职校”共建共育提供多方面的支持;立足县域构建五金特色的四坊共训平台,充分发挥永康五金产业特色优势;秉承教育人本价值,实现人才就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从而推动职业教育东西协作不断深入,实现人才就业、产业需求、区域发展三方同频共振,激发职业教育赋能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

(一)定位先行:明确东西协作育人的功能价值

解决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一步,而要解决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本质上要解决的是人才问题。因此,职业教育赋能共同富裕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应以“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实现其高质量就业”为价值核心,并将这一价值取向贯穿职业教育东西协作促进共同富裕的始终。浙江永康职校的“云上五金职校”建设目标定位就是从能力本位观出发,以提升西部地区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就业率”为终极目标。既凸显类型教育的定位,紧扣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特征,同时又体现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人本价值导向。将西部贫困地区学生渴望接受教育掌握一技之能的强烈愿望与东部发达地区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较大的技工岗位缺口统筹考虑。“云上五金职校” 通过为西部学生提供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为其提供能力、技术和就业保障,帮助其形成稳定脱贫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基础。职业教育东西协作通过充分挖掘西部地区人才资源,提升西部地区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实现西部地区劳动力高质量就业与东部地区劳动力缺口补充的精准对接,进而推动东西部经济发展。

(二)共建共育:建立“校政企行”四方联动机制

当前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差距,亟需建立多方协同育人的联动机制,为职业教育东西协作培养人才提供多方面的支持,从而培育西部地区自身发展的内驱力。以“云上五金职校”为例,由永康市政府主导,永康市教育局牵头,永康职业学校联合西部职业院校、五金规上合作企业、五金行业协会共同成立“东西部职教协同发展云共同体”,建立职责明晰、切实可行的“政、校、企、行”四方联动工作机制。政府统筹资源,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以“云上五金职校”为中心实现东西部技能人才协作创新培养,推动形成四方协同育人作为培育东西部协同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根据五金产业特点和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统筹安排西部学生就学、培训、就业、创业,坚持多方联动、通力合作、精准发力、整体提升。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重点吸引西部地区学生及富余劳动力到东部职校学习、参加职业培训或直接就业,同时,为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各种支持,以解决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将四方优势有机整合,突出政行企校共商共建共享,凝聚形成四方协同育人合力,持续激发和培育西部地区内生发展动力。

(三)立足县域:构建五金特色的四坊共训平台

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永康职业技术学校根植五金工匠精神,立足当地产业需求,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与弘扬“五金精神”紧密结合,创新打造“云上五金职校”示范样板。充分发挥东部深厚的教育资源优势,以数字技术为引领与西部多所职业院校共同创设职业教育东西部协作系统“数字化、场景化”的“云上五金职校”数字平台。重点打造集 “东西平台招生+云上互动培养+就业发展西归”三大功能为一体的五金制造技能人才全周期学习培养和职业生涯闭环管理服务平台,主要包含信息感知、平台招生、互动培养、留才就业、西归发展五个运行模块,创新实现东西协同培养五金制造技能人才跨区域、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闭环管理服务。通过系统运行“云上五金职校”促进东西部技能人才培养、社会培训、就业创业互融互通。“云上五金职校”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为导向,契合区域产业发展创新构建五金特色的“五金名匠孕育工坊、精密技术服务工坊、就业实习起航工坊、五金创业实践工坊”四坊共训平台(见图1),将真实的工作情境、工艺流程和职业标准等融入课程教学中。以培养五金制造技能人才为目标,以企业实用项目为载体,施行全真教学,全程体验训练,为东西部职业学校师生提供一个实践训练平台,使职业教育的课程能够高效率地映射社会职业,培养出能操作、能设计、能创新、能协作的“四能型”五金产业技能人才[6],致力于将学校打造成集课堂教学、技术培训、就业指导、创业扶持为一体的无边界职业教育区域中心。

图1 “云上五金职校”的行动路径图

(四)保障兜底:实现人才就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云上五金职校”秉承教育人本价值,为西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能力培养和就业保障。依托顶岗实习基地,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及就业意向,推荐学生参加合作企业的顶岗实习成为企业准员工,为企业节省员工培训成本,提高员工就业稳定率,实现“需求—培养—供给”贯通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人才就业需求的精准对接。通过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实现顶岗与就业合一。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到东部当地企业就业发展,也可以选择回到西部创业发展,进而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为推动共同富裕扎根落地。一方面,学生直接留在东部地区就业,将所学技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了人力资本水平,进而为当地经济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技能支撑,有利于其个体及家庭实现稳定脱贫和致富发展。另一方面,学生回到西部就业创业,因接受东部的优质教育,其思想观念、职业能力等均有提升,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能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东西协作进行人才培养,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将所学职业技能转化为服务西部地区的实际工作能力,进而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当地产业内在发展能力的培育和生成。

四、结语

职业教育东西协作以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为导向,实现教育情境与岗位实际相结合、稳定就业与实现脱贫相贯通,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技能传授等方面凸显职业教育的应用性与实践性[7]。将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联系起来发展,提升西部地区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服务能力。职业教育东西协作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效保障了西部地区人才的发展,充分发挥了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体现了职业教育最大的社会价值。通过职业教育东西协作的实践,既促进了西部地区人员充分就业,又满足了东部地区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破解了两地人才供给与需求错位的困境,形成了东西部地区教育、人力资源、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推动职业教育东西部协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保障西部人才发展,是职业教育的本然之心;促进人力资源互补,破解东西部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错位困境,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实然之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成为助推区域产业兴盛的“领头雁”,加快共同富裕步伐,是职业教育的应然之举。

猜你喜欢
五金职校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的中国模式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东莞市赫阳五金有限公司
东莞正钢五金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东莞正钢五金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职校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东莞正钢五金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