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涛
(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颅内动脉瘤是由病理性局灶性血管扩张导致脑血管凸起形成的瘤样病变,具有破裂风险,是典型的脑血管疾病[1]。开颅手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常用术式,可有效夹闭患者脑内动脉瘤,具有较高成功率[2]。尽管颅内动脉瘤开颅手术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其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损伤患者脑内神经,影响手术治疗效果,不利于患者预后。目前,临床上对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尚未完全明确。故而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60 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探析颅内动脉瘤开颅手术治疗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收集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接受开颅手术治疗后发生预后不良的30 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纳入预后不良组;另将同期接受开颅手术治疗后未发生预后不良的30 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纳入预后良好组;纳入标准:①符合《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3)》[3]中颅内动脉瘤诊断标准;②均采取开颅手术,手术均顺利完成;③均为康复期患者;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②合并感染性疾病的患者;③合并脑部恶性肿瘤的患者;④合并妊娠、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1.2.1 预后不良判定: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4]评估患者预后情况,该表包含五个等级,分别对应1~5 分,其中1 分为“死亡”5 分为“恢复良好,尽管有轻度缺陷”将≥4分的患者判定为未发生预后不良,<4 分为预后良好。
1.2.2 设计基线资料表:阅读患者相关基线资料并记录研究所需资料,包括性别(男、女)、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吸烟史(有、无)、动脉瘤大小、家族病史(有、无)、高血压(有、无,参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5]中高血压诊断标准)、动脉瘤囊小阜(有、无)、糖尿病(有、无,参照《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6]中糖尿病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检验颅内动脉瘤开颅手术治疗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基线资料比较:预后不良组动脉瘤直径、高血压、动脉瘤囊小阜与预后良好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性别、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n(%)]
2.2 颅内动脉瘤开颅手术治疗预后不良的Logistic回归分析:动脉瘤直径大、高血压、动脉瘤囊有小阜是颅内动脉瘤患者开颅手术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OR>1,P<0.05),详见表2。
表2 颅内动脉瘤开颅手术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开颅手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案,临床技术较为成熟,治疗效果备受临床医患认可,但患者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影响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因此,找出影响颅内动脉瘤患者开颅手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对于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及早制定针对性措施,改善患者预后有着积极作用[7]。
经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动脉瘤直径大、高血压、动脉瘤囊有小阜可能是颅内动脉瘤患者开颅手术治疗后发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逐个分析原因:①动脉瘤直径:颅内动脉瘤直径较大患者,动脉瘤周围的脑神经组织所受到的压迫更大,血管内血栓也会扩展到动脉瘤中,并且当手术操作者夹闭动脉瘤时,其牵扯到的脑组织面积更广,对患者脑损伤也更大,增加术后预后不良风险。对此建议:可在术前先行药物保守治疗,尽量减少动脉瘤大小,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术中对脑组织的损伤,降低术后预后不良风险;②高血压:高血压可导致心血管类疾病的发病风险增加,引起颅内血管内壁损伤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另外,患者动脉内膜较健康患者更厚,动脉中间层和弹性内板坏死程度更为严重,再加之手术刺激,脑神经伤害较大,增加术后预后不良的风险[8]。对此建议:术前积极采取控压治疗,稳定患者脑部血压,改善患者预后;③动脉瘤囊有小阜:动脉瘤囊有小阜的患者,因小阜位于动脉瘤壁的薄弱部分,手术治疗难度较高,在对小阜介入治疗时,会导致囊腔内压力发生变化,导致动脉瘤体破裂出血,增加患者病死的风险,导致患者预后不良[9]。对此建议:临床可针对动脉瘤囊有小阜的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手术方案,由本院资深医生进行手术治疗,避免术中动脉瘤破裂,减少预后不良风险。
综上所述,颅内动脉瘤开颅手术治疗预后不良可能受到动脉瘤直径大、高血压、动脉瘤囊有小阜等因素影响,临床应针对上述相关影响因素,早期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