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壤 林胜男
(漯河市召陵区人民医院麻醉科,河南 漯河 462000)
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以早诊断、早治疗为主,而手术切除病灶在肺癌治疗中有重要意义[1]。麻醉时保证外科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且围手术期麻醉管理还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全身麻醉是临床用于肺癌根治术的常用麻醉方式,但该麻醉方式阿片类药物用量较大,容易引发各种麻醉不良反应[2]。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al blockede,TPVB)是一种主要作用于同侧躯体和交感神经的麻醉方式,近些年该麻醉方式在胸外科手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本研究以108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TPVB 复合全身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漯河市召陵区人民医院行肺癌根治术治疗的108 例肺癌患者分为A 和B 两组(A=54,B=54)。A 组男31 例,女23 例;年龄37~68 岁,平均年龄(50.23±4.26)岁;病理类型:腺癌39 例,鳞癌15 例;TNM 病理分期:Ⅰ期20 例,Ⅱ期17 例,Ⅲ期17 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麻醉分级:Ⅰ级30 例,Ⅱ级24 例。B 组男32 例,女22 例;年龄35~70 岁,平均年龄(50.36±4.18)岁;病理类型:腺癌38 例,鳞癌16 例;TNM 病理分期:Ⅰ期21 例,Ⅱ期15 例,Ⅲ期18 例;ASA 麻醉分级:Ⅰ级29 例,Ⅱ级25 例。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以获得漯河市召陵区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麻醉方式:两组术前30min 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A 组行全身麻醉,麻醉诱导:丙泊酚:2mg/kg;舒芬太尼:0.2μ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2mg/kg,肌肉松弛后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麻醉维持:术中给予0.8~1.0 MAC 七氟烷吸入,并持续给予瑞芬太尼,根据麻醉效果间断追加顺苯磺酸阿曲库铵。B 组行TPVB 复合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方式与A 组一致,在麻醉诱导前行TPVB,超声引导下于T4~7 棘突旁移2.5cm 处使用22 号硬膜外穿刺针穿刺至椎旁间隙后回吸注射器,确认穿刺成功后单次注入5mL0.375%的盐酸罗哌卡因,评估麻醉平面,确定麻醉效果。两组术后均行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analgesia,PCIA),将0.8mg/kg 的地佐辛和0.2mg/kg 的盐酸托烷司琼稀释至100mL,负荷量2mL,输注速度为1mL/h,单次自控量为2mL,锁定15min。
1.3 观察指标:血流动力学:比较两组麻醉前(T0)、麻醉诱导30min 后(T1)和术后6h(T3)时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比较两组术后2h、24h 和48h 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h时的血管紧张素(AngⅡ)、皮质醇(Cor)水平;比较两组术后48h 内PCIA 自控按钮启动次数。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22.0 软件分析数据,定量资料以表示,行t 检验,定性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血流动力学指标:B 组T1、T2 时的SBP、DBP水平均低于A 组,且B 组T2 时的HR 水平低于A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 (±s)
表1 两组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 (±s)
组别nHR(次/min)SBP(mmHg)DBP(mmHg)T0T1T2T0T1T2T0T1T2 A 组5478.64±8.02 80.34±8.16 78.67±7.61 130.41±13.65 120.64±12.11 116.64±12.67 73.66±7.46 68.62±6.34 66.34±6.57 B 组5478.91±8.11 80.08±8.24 71.23±7.26 130.55±13.71 108.61±11.63 104.63±11.67 73.81±7.51 62.06±6.01 60.01±6.07 t 0.1740.1655.1980.0535.2655.1240.1045.5185.200 P 0.8620.8690.0000.9580.0000.000 0.9170.0000.000
2.2 VAS 评分:B 组术后2h、24h 和48h 时的VAS评分均低于A 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VAS 评分比较 (±s)
表2 两组术后VAS 评分比较 (±s)
?
2.3 应激激素水平:术后1h 时两组AngⅡ、Cor 水平均高于术前,但B 组术后1h 时的AngⅡ、Cor 水平低于A 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前后应激激素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手术前后应激激素水平比较 (±s)
组别nAngⅡ(pg/mL)tPCor(pg/mL)tP术前术后1h术前术后1h A 组5482.63±8.34112.63±12.47 14.695 0.000281.63±28.76340.63±34.2710.0190.000 B 组5482.81±8.45102.36±10.67 10.555 0.000285.29±29.17311.97±32.094.5210.000 t 0.1114.5980.6574.799 P 0.9120.0000.5130.000
2.4 PCIA 自控按钮启动次数:B 组术后48h 内PCIA 自控按钮启动次数[(5.94±0.61)次]低于A 组[(12.63±1.3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20,P=0.000)。
肺癌作为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预防、诊断和治疗一直备受临床医生关注,早期切除病灶是目前临床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可有效防治病情进一步恶化,改善患者预后。而安全有效的麻醉是外科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基础,全身麻醉是目前临床用于肺癌根治术的主要麻醉方式,而随着麻醉学的快速发展,全身麻醉联合区域性麻醉在临床应用愈发广泛,其在多种外科手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5]。
本研究探讨了TPVB 复合全身麻醉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B 组T1、T2 时的SBP、DBP 水平均低于A 组,且B 组T2 时的HR 水平低于A 组,表明TPVB 复合全身麻醉能有效稳定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的血流动力学稳定,这与金胜等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5],TPVB 是通过将麻醉药物注入至胸椎旁间隙后来发挥同侧邻近的多个节段躯体以及交感神经的阻滞作用,其对胸外科手术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还观察了TPVB 复合全身麻醉对肺癌患者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组术后AngⅡ、Cor 水平均高于术前,但B 组术后1h 时的AngⅡ、Cor 水平低于A 组,提示加用TPVB 可有效减轻麻醉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这可能与TPVB的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全麻用药有关。TPVB对缓解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亦有积极作用,B组术后2h、24h 和48h 时的VAS 评分均低于A 组,且B 组术后48h 内PCIA 自控按钮启动次数较低,而术后疼痛作为一种强应激源,其会导致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剧烈波动,而良好的术后镇痛亦能降低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刺激作用,这也是B 组患者术后AngⅡ、Cor 水平低于A 组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TPVB 复合全身麻醉能有效稳定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波动,还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应激激素水平,该麻醉方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