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学校体育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建议

2022-12-08 11:47芳草地国际学校王梓晨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20期
关键词:双减体育课体育教师

芳草地国际学校 王梓晨

2021年7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在“双减”政策开始落地后,中小学生在学校度过的时间比例大幅度提高,学习负担显著减轻。2021年,教育部同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指导的同时更加强调了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性。这些政策为学校体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双减”政策为学校体育带来的机遇

“双减”政策的总体方向和主要目的是减负,减轻负担后,原来的补课和大量的作业时间没有了,那就必然牵扯到一些问题:要为学生增加些什么?如何能做到更高效地利用学生在校时间?关于这些问题,《“双减”意见》中提到,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学校体育作为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发展的基石,在“双减”背景下,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学校体育获得更高的关注度

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随着时代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铺天盖地的变化。工作方式的改变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青少年中“小眼镜”“小豆芽”和“小胖墩”的数量在近30年的增长速度达到了高峰,全民身体健康备受关注。青少年身体素质正在逐年降低,促使国家层面出台大量政策文件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指导。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学校体育作为健康中国的重要部分,给予宏观指导。该《纲要》中提出:“保证学生能在校内有充足的体育活动,每天参加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同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指出:“学校体育仍有很多方面的不足。”提出不足的同时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了具体的指导,要求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支持学校体育。2021年7月,“双减”政策出台后,在以上基础上起到了加持作用,学生在减轻作业负担的同时获得了更多的课余时间,使学校能更有效地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大量政策文件的出台,为学校体育的持续有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保证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空间和时间,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身体素质增强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2.奥运周期带来活力

2020年东京奥运会虽然已经结束,但奥运健儿在奥运会上顽强拼搏的精彩表现和体育精神的展现仍有着持续的影响。东京奥运会通过网络与电视转播,让更多的人能观看到世界最高水平赛事,在每届奥运会之后,都会掀起一段时间的“体育热”。比如,东京奥运会由杨倩夺得首金后,射击类的体育产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越来越多的学生想去体验射击的乐趣。高水平赛事还会吸引学生去接触自己从未接触过的项目,走到运动场去感受运动的快乐。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早在几年前,国家就已经提出了“三亿人上冰雪”的号召,临近冬奥会开幕,冬奥会的热度只增不减。很多学校利用体育课和课后的时间,结合学校场地情况开展旱地滑冰、旱地冰壶等项目,使学生能体会到冬季项目的乐趣,积极地加入到体育运动中。正处于奥运周期的这两年,全世界的体育盛会的举办,使得学校中营造出了更好的体育氛围。

(二)学校体育的地位显著提升

以往提到体育课和体育教师,往往有一些带有误解的声音出现:体育教师“被生病”、数学是体育教师教的等。随着近几年国家对学生体质评价的逐渐关注,国家提出“开足开齐体育课”的要求,体育教师逐渐找回了存在感,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关注学生在学校的体育学习情况。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的蓬勃发展吸引了众多的目光,带动了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随着体育强国目标的确立,可以看出我国体育事业未来的发展重心,在竞技体育的带动下,逐渐开始向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转移。在政策支持的影响下,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有序展开。以前学生参加体育运动,进行运动训练,彼此之间竞争不够,没有舞台让他们展现,赛事增加之后,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比赛,可以与更强大的对手交流。通过这样比赛代练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让他们能将所学所练得到运用。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激发了胜负欲,产生了更强的锻炼意识,发自内心地爱上了体育运动,并积极地参与到训练中。

提高学生体质,仅仅靠学校的努力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双减”对校外学科辅导的重拳,使学生和家长的注意力转移到非学科的体育项目中,如此一来,学生在课余时间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专业的体育学习中。近几年全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和体育产业的兴起,也让大众更乐于将学生送到各种训练馆或体育机构提高素质、磨炼技能。在目的上,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有着很多共同之处,这些社会资源和力量在无形中助推了学校体育的开展。新冠肺炎疫情状态下更使人们意识到体育锻炼的必要性,促使了全民健身意识的觉醒,让学生家长更重视学校体育,也让社会更愿意将更多资源投入学校体育中。

(三)体育的育人价值更受重视

以往人们说起对体育的印象,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说明对体育育人功能研究的不足,对教育属性不够重视以及经济文化的落后,导致人们对体育形成了刻板印象。但是早在1917年,毛泽东就曾发表《体育之研究》,提出“身心一体论”的重要观点,他认为不仅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还要认识到体育独特的育人价值。党的十九大之后,随着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人们开始关注到体育更多元的内容。从图1可以看出,在2016年之前,对体育育人价值的研究文献数量一直保持着平缓增加,从2017年开始相关文献数量急剧增加。这充分说明了人们已经开始重视体育的育人价值,而不只是身体健康价值;也充分说明了相关学者对体育教育的内容进行了更深的研究。

图1 近20年体育的育人价值文献总体趋势分析

一直以来困扰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问题是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发展不平衡。竞技体育在国际赛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金牌榜领跑者的同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民健康状况并不乐观,青少年体质问题严重,这些问题使体教融合成为必要。体教融合的有力开展使得竞技体育蓬勃发展,给学校体育带来了很多活力,将竞技体育的红利分到学校体育中,更好地处理“普及与提高”之间的关系。同时,体育健儿的榜样作用也对青少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能激励学生增加体育锻炼,而且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柔弱之风,使“阳刚之气”能重回国民之体。这些措施将在“双减”政策的强力推行下,对学校体育产生更显著的影响。

二、“双减”政策为学校体育带来的挑战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双减”政策为学校体育创造的发展机遇是史无前例的,但我们同样无法忽视与机遇并存的挑战。学生整体的体质健康状况仍旧处于下滑阶段,学校体育地位提高,并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体育教育质量是否能同步提升?政策带来的巨大变革,也给一线教师带来了身心上的巨大挑战,如何调整师资力量使增加的时间能得到合理利用?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一)学生体质促进困难重重

尽管在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和实际措施的支持下,学校体育为学生体质发展付出了巨大努力,但长期以来学生家长对体育的不重视造成的顽疾,很难通过短时间的努力得到明显的改善。政策的制定使学生体质发展有了很大的动力,但是在政策推行的实际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弄虚作假等行为。即使是在“双减”政策如此强力的管控下,仍旧有大批的家长冒着风险想尽办法给自己的孩子“补课”。学校的体育锻炼时间可以增加,但是家长的观念却无法通过政策和学校的努力有所改善,很多家长仍旧认为体育不是特别重要,对体质测试也并不重视,远不及文化科目那样付出巨大心血。往往只有当体育与评奖评优、升学挂钩的时候,家长才开始追悔莫及。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得很多家长对学生过分溺爱,不愿意让学生吃苦,甚至在学校增加体育活动后,帮助学生躲避体育课,给教师写请假条申请不参加体育活动,这一点在城市学校中尤为常见。青少年体质低下的现象,虽然从2014年开始止跌回升,但实际情况与调研仍有差距,整体学生素质仍处于不良状态。这一现象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军人的选拔,长此以往对国家发展影响极为不利。

(二)课余锻炼增加后的实际困难

1.体育教师工作量增加、人手紧缺

在“双减”政策推行后,学生放学时间向后推迟,每名学生每天在校时间增加了两个小时左右,校内的课余体育活动时间也增加了很多。但是如何将这些多出来的时间高效利用,成为摆在所有体育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面前的难题。近两年在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提高后,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所有体育教师的工作量都在增加,每天增加额外的组织课外体育锻炼工作将会使体育教师超负荷工作,长期下来,必然会导致体育教师的身体状况出现问题。

2.不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在一些乡村学校和偏远地区学校,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的相对滞后以及体育师资培训不够等问题,课后锻炼很难保证足质足量进行。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学生逐渐减少,对新教师的补充没有需求,导致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师甚至领导常年没有变化,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教学,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如此一来,“双减”政策的实际措施在一些地区的落实相对困难一些。

(三)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不够高效

体育不仅是身体的教育,也是心理和个性的教育,同样是健康和习惯教育。在开足开齐体育课的要求下,体育课的数量得到了一部分保障,有些许改善,但是教育质量却没有同步提升,造成了“足量低质”的现象。目前各学校的体育课普遍按照课程大纲和教材一板一眼地进行,缺少地区特色,单调规整的内容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很多学校的体育课仍旧在延续以往的严肃和过分的纪律性,使课堂缺少活跃气氛,无法达到认知、技能和情感这三个方面的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项目也无法展开,体育课对技能学习和运用的教学不够,没有安排比赛的时间。学生经过体育课的学习后仍无法深入地掌握专项技能,无法及时将自己所练习的内容付诸实际比赛中,更不要谈从比赛中获得乐趣了。

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大课间往往只是简单地练习队列调动,或者是几年不变的广播体操,导致学生往往以一种厌恶的情绪对待广播体操。额外增加的体育活动时间却并没有得到高效的利用,没有借助这个机会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这些弊端阻碍了我国体育教学的进步,是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连续30年下降现象不能忽视的原因之一,仅仅依靠政策的推行,恐怕并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三、在“双减”背景下学校体育发展建议

在面对“双减”这样的一个新的时代拐点和背景时,机遇与挑战必然并存。机遇是给学校体育带来了更好的发展环境,挑战是一直未能得到彻底解决的问题,新的问题又浮现出来。针对学校体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政府牵头,全社会共同助力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虽然是以学校为发展主体,却不该只是学校的事。事实上,学校体育的发展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每个人都应该是参与者。政府不只是政策的制定者和监督者,更要从全局进行把控,深入调查在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效果,避免在政策推行过程中出现“变味”的情况,使良策反而起到了坏作用。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学生的需求,也要考虑到对教师的保护。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相比来说体育教师容易出现身体损伤,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条例保护体育教师的权益,使教师能在安全范围内尽可能地放开手去开展教学内容。学校体育的发展应该在政府的支持下,提高全民健身意识和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与学生家长建立密切联系,通过家校一体的模式,让家长了解体育锻炼的必要性,鼓励学生带动家长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学生同样是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体育需要通过环境和兴趣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应过分将学校体育与地区政府和学校政绩挂钩,若非如此,必然会导致一些强迫行为,干扰学校体育的正常发展,对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管理部门需要探索更好的监督方式,而不是一个条例、一项考核就一言概之。

(二)重视体育师资待遇、培养和地区平衡

体育教师是开展学校体育的核心力量,体育师资队伍的培养不能落后于政策和制度的推进,但也不能只要效果而忽视对体育教师的关怀,特别是对大工作量和偏远地区教师。首先,不能出现体育教师的辛苦程度递增,福利待遇却保持不变的情况,否则长此以往教师必然会产生消极情绪,不利于顺利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但这一点却鲜有人提及。有调研显示,全国范围内体育教师服装费都没有做到足额发放,甚至有17%的教师在30年间都没有领到过服装费。该研究也在最后提到,很多体育教师由于薪资待遇太低,改行去教文化课的现象盛行,这反映出目前体育教师待遇的不足。这些现象严重地影响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如此一来何谈壮大体育教师队伍,又何谈扭转学生体质下降的局面?有关部门必须保障体育教师的基本工作需要,保证学校有必要的体育器材,并逐步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福利待遇,使其与体育教师的工作量相匹配。其次,应加强新时代体育教师的专业教育,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特别是很多落后地区的教师,要为他们提供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机会,让他们能享受到便利丰富的网络资源,对偏远地区的支持,通过网络也可以更轻易地实现。

(三)突破学校内条条框框,强调实际效果

近些年,对青少年的保护,学校和教师虽然有很多新颖的想法,却不敢进行尝试。例如,很多学校想组建运动队,却担心家长宠溺学生吃不了苦,教师承担着来自家长和社会的压力,最后放弃尝试。在一些新的方面,学校应更加大胆地去推行,政策和主管部门也应给予足够的支持,不应过度重视学校的死要求,将更多的权力适当地下放给体育教师,让体育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引进社会力量助力学校体育,学校的大课间时段完全可以交给校外的一些体育团队来组织,学校起到监督和考核作用。目前,校外的一些体育产业,在国务院46号文件的支持下,结合市场的整体竞争,发展水平远远优于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最终,还是要强调学校体育的实际效果,不能只是流于形式。

四、结语

总的来说,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学校体育迎来了一些机遇,也得益于一系列学校体育政策的支持,学校体育相关人员应利用好这个阶段,力争改变长期以来的学生体质羸弱的现象。但是我们也必须在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直面困难,以培养五育并举的学生为目标,以培养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己任。

猜你喜欢
双减体育课体育教师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