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婷,邹 伟,于学平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复发性面神经炎又称为复发性面神经麻痹(recurrent facial palsysis,RFP),是指特发性面神经麻痹(Bell palsy)反复出现在同侧或对侧面部2次或以上者。复发性面神经炎发病率低,有报道成人面神经炎复发率为2.6%~15.2%[1-2],超过2次较为罕见。复发次数愈多,恢复愈难。邹伟教授用调气和血法针刺治疗顽固性复发性面神经炎疗效较好,现简述如下。
患者,女,62岁,2020年9月13日初诊。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睑闭合无力,口角左偏,右侧鼓腮漏气。于哈尔滨某医院诊断为“面神经炎”。给予B族维生素改善循环及针灸治疗两个月余,未见明显效果。两年前曾患“右侧面神经炎”,治疗后痊愈。查体示右侧额纹消失,右侧鼻唇沟浅,右侧示齿力弱,伸舌居中,无耳部疱疹及疼痛,无听觉过敏。颅脑MRI示未见异常。身倦乏力,面色淡白,舌质淡暗,脉沉涩。西医诊断为复发性面神经炎。中医诊断为面瘫,证属气虚血瘀型。治则为调气和血,通经活络。穴取患侧面部承浆、地仓、散笑、颊车、下关、阳白、翳风、风池、百会、四神聪、合谷、外关、太冲、足三里。合谷直刺0.8寸施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至患者产生酸胀感,外关、合谷直刺0.5寸,得气后接通电针,用断续波,每组通电30min,百会透四神聪,地仓透颊车,阳白透鱼腰,翳风穴多针簇刺,水沟斜刺0.5寸,散笑斜向上刺0.5寸,足三里、太冲直刺施捻转补法,面部余穴深刺施平补平泻法。留针50min,每日行针1次,每疗程7天。2个疗程后面部肌肉力量明显改善,眼睑闭合稍弱,后继续轻刺浅刺治疗2个疗程痊愈。
正气亏虚,卫外不固,致络脉空虚,风寒、风热邪气乘虚而入,留滞面部经络,阻滞气血运行,肌肉弛缓形成面瘫。又因病情迁延不愈损耗气血、久病多瘀,阻滞经脉气机,进而阻碍气血津液运行,出现邪实正虚、虚实夹杂的顽疾。取穴合谷,其经脉、经筋循行上至头面部,擅治“头面诸窍之疾患”,针刺可祛除阳明筋络之邪气,祛风通络;又因阳明乃多气多血之经,可调和气血。太冲足厥阴肝经的原穴,为多血少气之经,因肝藏血、主疏泄,故有调和气血,通经活络之功。合谷主气,太冲主血,一气一血,相互为用,行气活血。地仓为手足阳明经、任脉、阳跷脉交会穴,《针灸甲乙经》谓“口缓不收,不能言语,地仓主之”。地仓在口轮匝肌中,深层有颊肌,分布有面神经颊支,针刺祛风邪、通经络,可刺激表情肌收缩,缓解面部表情肌群运动障碍,促进唇颊部功能恢复。太阳为经外奇穴,祛风邪、通经络,善治头面部疾病。阳白为阳维脉与胆经之交汇穴,刺之可疏通少阳与阳维之经气,以逐邪外出,在额肌中,针刺可恢复额纹。风池为手足少阳经交会穴,按“风易从上受之”之理,刺之既能祛除外风以通经活络,又能调和气血;散笑为经外奇穴,外侧有面神经颊支,针刺助于口角部肌肉功能恢复;足三里可补气养血活络,促进受损的神经髓鞘恢复。诸穴合用,既疏通经络,达到改善面部神经的效果;还可以通过调气和血,改善机体整体状态,以此发挥补虚培元、鼓舞正气、调和阴阳的功效[3-4]。手法用透刺如阳白透鱼腰、地仓透颊车,以透达经气,疏通经络。因面神经的多个分支在发病部位如颞支、颧支、颊支等,透刺可广泛刺激面神经,使神经的兴奋性得以提高,加快神经组织代谢,增强肌纤维收缩力,助于面神经、肌肉功能恢复,以通经络,行气血,实现气至病所,从而达到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目的;翳风穴多针簇刺,《针灸甲乙经》述“口僻不正,翳风主之”,其归属手少阳三焦经,能理三焦之气,具有祛风通络功效[5],研究表明,此穴位于耳垂后方,深层布有面神经干,距面神经交叉点最近,反复的针刺刺激此穴可起到营养、提高神经兴奋性的作用[6]。周围性面瘫患者翳风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压痛、结节或者条索状改变,针对其病理改变,反复刺激翳风穴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7]。远端穴位合谷、外关在针刺的基础上配合有节律的电刺激,通过特定电流加以适宜的刺激量,持续维持针刺效应,对面神经功能恢复和肌肉组织再生起到更好疗效。
大部分顽固性面瘫为正虚邪恋,迁延不愈,辨证为气虚血瘀型,故在整体治疗基础上采用调气和血法针刺,使气旺血行,祛瘀通络,标本兼顾,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