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来 赵锦辉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1]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夯实强国之基的关键之举,是国之大者。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发展制造业,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强做优,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新举措,形成了系统完备、逻辑严密、科学规范、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制造强国建设战略论述。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均对制造强国建设做出了形势分析、提出了明确要求,如“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3]“党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4]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了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地位、中心任务、战略支撑、路径要求等,为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分析我国工业经济所取得的成就,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工业和信息化建设尤其是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经验,对于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十分重要。为此,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和论证。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5]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群众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勇于进取,大胆突破,取得了重大成就。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领导为工业建设注入了红色基因,军事工业有力支持了革命战争。党组织东北、山东等解放区工业生产支援前线;伴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接收帝国主义在华资产,没收官僚资本企业归国家所有,为新中国的大规模工业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通过成功实施“一五”计划,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二五”“三五”等几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两弹一星”等国防尖端科技不断取得突破,三线建设显著改变了我国工业布局,调整了产业结构,钢铁、有色、机械、能源、化工、轻纺等国民工业得到了有力发展。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工业经济实现了较大飞跃,党领导采取深化改革、简政放权、搞活企业等一系列措施,激发了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活力。通过不断扩大开放对外交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不断提升中国制造的能力和水平,我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对我国经济形势进行精准分析和科学研判,及时调整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出发,提出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践路径。2015年,中央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壮大实体经济,发展数字经济,正在由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党在领导百年工业经济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历程中,积累了推动制造强国建设的宝贵经验。
“党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6]这是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总结的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宝贵历史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非凡的胆略推进经济发展思路转型,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发展思想,这是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理念是首位的。创新的核心就是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如果没有这个“一”,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现实挑战,我国的制造业发展就必然被西方国家“卡住脖子”,必然停留在中低端产业水平,产业链供应链随时可能因非经济因素断裂,引发系统性安全风险。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就是创新驱动,通过科技创新获取核心技术、弥补短板。“努力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上取得更大突破,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7]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的要素条件从过去的生产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党领导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的产业体系,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打通产、学、研、用各环节,解决基础研究的“最先一公里”,市场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从技术报告、科研论文到市场产品、产业实力是“惊险的飞跃”,没有这种飞跃,核心技术将脱离产业链、价值链,科研和经济将搞成“两张皮”,就不能提升产业链水平,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实体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论述,强调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必须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他指出“要坚定不移把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做大”[8]。“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推动我国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扎扎实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9]“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建投资,加大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10]“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一个现代化大国必不可少的。”[11]
实体经济是国家之基和财富之源,经济不能脱实向虚。制造强国建设的关键是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了27.4%,总量达到了31.4万亿元,连续12年位居世界首位。然而,必须清醒看到,制造业比重存在下降趋势,这加剧了“产业空心化”风险,助推了生产要素“脱实向虚”,尤其是疫情反复、俄乌冲突等“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加速了世界的撕裂,逆全球化趋势不断上升。要应对这种情况,就要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构建产业新体系、培育战略性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尤其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制造业更加需要高质量发展。18世纪的英国和20世纪美国的崛起都是依靠工业发展、制造业的强盛,21世纪中国的崛起也必然依靠制造业、实体经济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振兴制造业,要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让提高供给质量的理念深入到每个行业、每个企业心目中,使重视质量、创造质量成为社会风尚。”[12]他在全国各地考察时也都强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如在东北考察时提出,“东北地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备很好的基础条件,全面振兴不是把已经衰败的产业和企业硬扶持起来,而是要有效整合资源,主动调整经济结构,形成新的均衡发展的产业结构。要加强传统制造业技术改造,善于扬长补短,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健康养老、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新增长点”[13];在广州、深圳考察时,提出“广东、深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面临的资源要素约束更紧,受到来自国际的技术、人才等领域竞争压力更大,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以高质量供给满足日益升级的国内市场需求”[14]。
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总体水平不高,缺乏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低,大部分利润被掌握核心技术和专利的发达国家攫取。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国围绕重点领域开展“补短板”工作,同时把锻长板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所谓制人而不受制于人,靠的就是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长板形成“独门绝技”,才能提升对有关国家的威慑力。中美经贸摩擦之所以能够斗而不破就是因为中美经贸相互依存、紧密联系,这是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又一宝贵经验。老是在产业链条的低端打拼,占领不了附加值高的研发和销售这两端,不会有根本出路,必须依靠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等回报率高的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上实现新突破,将制造业品质革命摆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形象,在加快锻长板补短板中提高中国制造核心竞争力,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
世界正进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时期,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蓬勃兴起,深刻影响全球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推动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重要性,“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15]。2021年10月,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特别强调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制造业转型必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深入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拓展工业大数据应用场景,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各环节广泛应用,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推进智能制造深入发展,完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推动装备数字化,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先行区和智慧供应链。聚焦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着力解决产业链供应链不强不稳不安全等问题,集中力量、集中方向、集中项目统筹推进重点工作任务,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向制造业领域聚焦,形成全国一盘棋,率先实现制造业国内大循环。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就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途径。他在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他还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定不移,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要深入推动能源革命,促进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改革,加强国际合作,加快建设能源强国”[16]。
“双碳”战略是我国加快产业升级、抢占制高点、争夺话语权、提升竞争力,实现制造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过去我国的发展模式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消耗、规模粗放扩张、高能耗高排放,尤其是钢铁、建材、石化等重化工业比重偏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化解过剩产能,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相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17]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一方面,要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高效农业、先进制造业;另一方面,降低高耗能产业、传统能源的比重,必须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通过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稳定新能源供给、提高化石能源替代率、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构筑新型电力系统、推进生产生活绿色变革、强化生态保护。
过去一百年,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我国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建设制造强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在,党又带领我们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之路。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制造强国。这个奋斗目标不是轻轻松松就可以实现的,必须清醒认识我国制造强国建设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与挑战,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制造强国建设。
当前,我国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波谲云诡,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全面遏制与绞杀不断加码,企图通过全方位的围堵阻断中国发展的步伐。面对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不断演化、国际经贸格局深度调整,加之俄乌冲突、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制造业在大国博弈中逐渐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先进制造业成为大国角力、争夺高端价值链的重要手段。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和重振制造业战略,实质上就是用新技术推动高端制造业发展,力图持续保持制造业领先地位。纵观美德日等世界制造强国,无不占据着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掌握着关键技术、核心技术。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通过实施制造业前瞻性的发展战略,力图牢牢控制着全球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的话语权。
2018年10月,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STC)制定了《美国先进制造业领导者战略》(Strategy for American leadership in advanced manufacturing)[18],提出要维持美国全球先进制造业竞争力,激活美国的创新能力以抢占未来高端制造业的制高点:一是研发及转化应用新的制造技术,如智能制造、材料加工、医疗产品、电子设计制造、农业制造业等;二是教育培训制造业劳动力,包括引进培育未来制造业劳动力、拓展职业技术教育、推动学徒制等;三是扩大制造业供应链能力,增加中小制造企业的支撑作用、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加强国防制造业基地建设等。美国这一战略内容全面、目标清晰、措施操作性强,试图在中美博弈中掌控未来制造业,进而在全球产业体系中持续占据优势和主导地位。
2019年2月,德国经济与能源部发布《德国国家工业战略2030》[19],系统阐述了德国和欧洲的工业战略,回答了在全球产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如何保持德国工业长盛不衰的问题。指出保障德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工业技术主导能力,强调人工智能的应用可能是最大的颠覆性创新,提出扶持钢铁铜铝、化工、机械、汽车、光学、医疗器械、绿色技术、国防、航空航天、增材制造十大关键工业领域,要通过修订竞争法、收购股份等方式培育冠军企业,以防重要领域被外资收购。
此外,2013年9月,法国奥朗德政府发布《工业化新法兰西》,针对数据经济、智能对象、可信计算、未来医学、未来交通等优先市场提出9种工业解决方案,发展包括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在内的47项关键技术。2013年6月,日本安倍政府出台以产业振兴为中心的《日本再兴战略》,主要目的是应对科技变革、人口老龄化、国际竞争力下降。2014年6月,韩国朴槿惠政府出台《未来增长动力落实计划》,提出提升包括智能汽车、5G、海洋设备、智能机器人等在内的9大战略产业增长动力,以及培育巩固半导体、复合材料、物联网、大数据4大基础产业。
为保障相关战略顺利实施,上述国家纷纷出台提振制造业相关政策。美国通过高关税等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推动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振兴,同时大力扶持人工智能、数字化、自动驾驶前沿产业;德国、日本等国通过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巩固关键工业领域优势地位。这些战略和政策的实施,导致高端制造业加快向制造强国回流,中低端产业同时不断向东南亚国家转移。尤其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加剧了产业链、供应链的撕裂,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能源供应偏紧、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攀升等因素不断冲击着我国制造业企业。大中小微企业全方位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缺芯、缺工、缺电等问题持续,我国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益复杂,这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稳定性、安全性、前沿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全面的制造业强国。“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20],但制造业长期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发展,存在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问题。综合分析我国制造业现状可以发现,我国在航空航天、量子科技、北斗导航、超级计算、特高压、高铁、光伏、风电、船舶等领域逐步走在世界前列,有着深厚的基础和技术积累,在产业链中高端占据着一席之地,但在太空科技、大飞机、数控机床、汽车工业、精密电子、高端芯片等领域依然存在短板。“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21],明显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制造产业结构不合理,缺少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产业链多集中在中低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困难,劳动密集型产业存量大,中高端产业分布不均、布局也不够合理。大国博弈和地缘风险加剧了全球供应链紧张,总需求不足、总供给不平衡甚至短缺,全球复合型通胀放大了我国制造业短板的不利影响。总体而言,我国推进制造强国建设面临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缺乏。“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关系中国前途命运。”[22]我国制造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关键核心技术缺乏,本质是创新能力不足。例如我国在高端通用芯片、集成电路装备、高档数控机床、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缺失,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力,存在分散封闭、交叉重复等碎片化现象。推进关键技术、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方面的创新,成为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
二是制造业存在比重下降趋势和增长乏力风险。制造强国的重要标志是制造业规模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较大比重。根据赛迪智库整理数据,我国十年来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11年的32.06%到2017年的29.34%,再到2020年的26.18%。尽管2021年制造业占比为27.4%略有回升,但总体下降趋势没有根本改变,增长乏力。如果按此趋势发展下去,可能会面临制造业空心化问题,逐步丧失制造业比较优势。
三是产业分布不均,制造业结构失衡。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缘因素,我国经济布局整体呈现东强西弱现象。制造业同样如此,整体而言东部较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新兴高技术产业多集中于东南沿海一带,东北以重工业为主,传统行业居多;西部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萌发。全国“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23]的问题依然突出,产业结构不适合需求变化、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同时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还依赖进口。
四是全要素生产率偏低,资本回报率不高。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较高的资本回报率,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中低端产业比重大,产品附加值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老是在产业链条的低端打拼,老是在‘微笑曲线’的底端摸爬,总是停留在附加值最低的制造环节而占领不了附加值高的研发和销售这两端,不会有根本出路”[24]。
五是传统行业升级转型困难,缺乏高端领军产业人才。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是我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还没有完全跳出“组装车间”的生产模式,核心技术产品受制于人,企业转型成本高、动力和意愿不强。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积累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完全消化和解决。例如“东北地区工业结构比较单一,传统产品占大头、‘原’字号‘初’字号产品居多”[25],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能力弱,重大智能装备应用不足;产品精细化、精深化、精密化产能不足等。加之缺乏高端领军产业人才,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改造口号大于实际效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26]。
面对制造业发展的严峻挑战,我们要把握制造业发展大势,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必须坚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从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历程和经验中寻求启迪,探讨进一步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战略思路和应对之策。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驾驭复杂局面、治理宏观经济的根本政治保障。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我们必须坚持党对制造强国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补足市场调节的不足,补足市场的缺位,着力解决制造业在基础能力、核心技术、品牌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短板弱项,汇集资源力量开展技术攻关,打造“撒手锏”和“独门绝技”。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我们必须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基础研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坚持问题导向,主动识变求变应变,聚焦产业链供应链不强不稳不安全等问题,集中力量、集中方向、集中项目统筹推进,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强化全局视野和系统思维,围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加强研究和布局,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向制造业领域聚焦,形成全国一盘棋,率先实现制造业国内大循环。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越是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外部环境,越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制造强国建设是系统性工程,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具有长期、复杂、投入高、回报周期长的特点,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政策的稳定性、投入的持续性、高端人才培养的长期性,立足长远、一以贯之、久久为功。我国“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这是制造强国建设的有利条件,也是我们发展制造业、壮大实体经济的底气。必须把握有利条件,保持勇往直前、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牢牢把握制造强国建设的主动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扭住“稳”的关键点,找准“进”的切入口,把握好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的时度效,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必须坚持全局视野,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国内外形势变化,既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又处理好同外部世界的关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抓住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避免在国际乱象中迷失方向、舍本逐末,主动争取在开放合作中提升科技创新实力,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中准确找到制造业发展的新机遇,在关键基础设施、装备数字化、数字经济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畅通国内大循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供给体系的韧性,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关键核心技术买不来也要不来,这是我国在面对国际技术封锁、国内制造业发展获得的重要启示。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攻关”。[27]必须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抢抓全球科技发展先机,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努力在原始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通过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等方式,实现科技高水平的自立自强,迈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以期实现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
[注 释]
[1]武培锋.创需引领未来[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6: 215.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
[4][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
[5]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57.
[7]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8]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19.
[9]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19.
[10]习近平.在陕西考察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4-24.
[11]习近平.在东北三省考察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9-29.
[12]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03-01.
[13]习近平.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J].求是,2019(24).
[14]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10-15.
[15]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10.
[16]习近平.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J].求是,2022(10).
[17]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求是,2019(3).
[18]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编译.美国先进制造业领导者战略,2019年2月.
[19]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编译.德国国家工业战略2030, 2019年2月.
[20]习近平.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21.
[21]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EB/OL].(2015-5-19).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9/content_9784.htm.
[22]习近平.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23.
[23]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3-06.
[2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26.
[25]习近平,在长春召开的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7-20.
[2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33.
[27]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