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涛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9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于2003 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 届大会上通过,公约中出现如下阐述:“保护”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它明确提出了通过正规教育即学校教育来促进“非遗”的传承和传播。《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洛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诸多“非遗”资产。现有的“非遗”项目包含8 个国家级“非遗”项目,58 个省级“非遗”项目。作为洛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近年来恪守“学以致用,行以致远”的校训,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化兴校,依托特色专业,积极营造人人知“非遗”、人人爱“非遗”、人人学“非遗”的浓厚氛围,不断发挥地方高校在社会传承、专项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力量,实现更大文化担当。
“非遗”研究是“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基础,我校依托“非遗”戏曲传承优势,先后建设有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李树建戏曲艺术传承中心等,并与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共同牵头组建河南省戏曲艺术职业教育集团,目前正在积极进行省级大师工作室及省级技术创新平台的申报工作。我校依托各类科研平台,以开展各项科学研究工作为抓手,深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
“非遗”活态传承是“非遗”保护的根本,为此我校积极搭建“非遗”的校园传承舞台。2019 年4 月,豫剧马派艺术传承与保护中心揭牌;同年9 月,豫剧马派传承人班开班;2020 年4 月,我校申报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及《马金凤数字戏曲艺术数字阅览室及文创中心》项目入选河南省教育厅项目库;2021 年4 月,全国戏曲传承创新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来自全国的67 名艺术家成为我校客座教授。此外,学院投资近300 万元的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开馆,成为“非遗”戏曲爱好者的“打卡地”。
“非遗进课堂”是高校“非遗”传承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我校先后投入近2000 万元用于“非遗”相关的实训软硬件建设,着力打造一流实训环境。
区域“非遗”在高校的传承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并从中凝练出特色鲜明的“非遗驻校园”校园文化品牌。受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委托,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考察组”来到我校进行考察,了解了“非遗”戏曲项目在校园的传承情况,观看了我校戏曲专业师生表演的折子戏,专家组一致对我校保留的传统艺术办学特色点赞。我校圆满完成了由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指导的“非遗驻校园”展演活动,此外由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的2021 年洛阳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在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办,我校各专业学生的“非遗”展演受到参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我校师生排演的经典节目《花木兰·穆桂英挂帅》代表河南省参加了在陕西省渭南市举行的黄河流域九省(区)传统戏曲展演活动,并取得较大反响。
“非遗”保护传承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学院要充分发挥广泛联络的优势,通过校企、校地、校政合作的形式,不断扩大“非遗”传承“朋友圈”,并与洛阳市“非遗会客厅”积极合作开展各类“非遗”研究及展示活动。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栾川陶湾传习所在栾川陶湾挂牌,进一步扩展了“非遗”传承范围。
该基地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深入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按照“依托非遗,围绕戏曲,造就人才,面向市场”的建设思路,充分发挥我院在“非遗”人才培养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并依托我院牵头组建的河南省戏曲艺术职业教育集团、马金凤舞台艺术研究中心、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李树建大师工作室、李树建戏曲艺术传承中心等平台,全力打造全国优秀“非遗”人才培育基地。
我校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繁荣发展戏曲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扎根中原大地、办好戏曲教育,秉持“学以致用行以致远”校训,坚持“立足洛阳市、服务都市圈、打造双高校、助力新引擎”的办学定位,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在戏曲人才培养、戏曲科研与创作、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及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着力打造“戏曲人才培养中心、戏曲理论研究中心、戏曲传承与创新中心、中外戏剧交流与合作中心”建设,朝着“民族特色鲜明、国内水准一流、国际影响广泛”的高水平特色型“非遗”传承人才培育基地的目标不懈奋斗,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以及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戏曲领域形成生动实践做出突出贡献。
1.立德树人效果显著
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工匠精神,推进“非遗”文化特色平台建设,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建成两到三个“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坊)
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造兼具人才培养、服务创新、技能创新的“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坊),使师生“非遗”传承与创新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建成洛阳“9+2”工作布局服务的文化传承创新平台、洛阳都市圈“非遗”特色育人平台。将“非遗”传承创新纳入课程体系,形成“非遗”传承育人新机制。
3.成为洛阳人文交流的窗口
依托洛阳深厚的“非遗”文化底蕴,建设“非遗”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开展“非遗”传承人进校园、“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和讲述“黄河文化”“河洛文化”活动。牵头组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推进区域“非遗”文化事业发展、优秀“非遗”文化传承繁荣,成为河洛“非遗”文化生态保护、传承与展示的窗口。
1.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继续坚持将“非遗”元素融入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戏曲表演、舞蹈表演、音乐表演等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改革,通过“非遗”传承人及学院各专业教师共同授课,打造以“非遗”为背景的特色课程以及“非遗”精品剧目。
2.加强“非遗”课程思政建设
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避免“表面化,硬融入,两张皮”,将中国传统尊老爱老美德融入“非遗”课程教学,充分挖掘“非遗”中的思政元素。打造“非遗”课程思政案例、示范课,争创示范教学点。
1.打造“非遗”传承技术研发平台
与河南省戏剧家协会、河南艺术研究所、洛阳艺术研究所等共建“非遗”传承技术研发平台,开展“非遗”相关项目研发、申请专利、科研攻关等工作,深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涵,引领“非遗”产业发展。
2.打造“非遗”传承技术研究服务平台
依托“非遗”传承技术研发平台、传承人工作坊,面向企业、行业推广自身研发的技术、产品与标准等,为本地区文旅融合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助力洛阳市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深化与国内一流戏曲表演企业合作,牵头组建河南省戏曲艺术职业教育集团、黄河流域戏曲艺术职业教育集团,通过开展技能竞赛、技能展演以及举办高峰论坛等形式推动“非遗”传承社会化、大众化、普及化发展。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深化校企在“非遗”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合作。
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内外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打造多元融合的育训平台,承办“非遗”展演活动;建设省内一流的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非遗”博物馆、数字博物馆等;完善现有实训设施,支撑“非遗”传承人才培养。
1.开发“非遗”传承创新型教材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深化校企合作,积极开发“非遗”相关的活页式、手册式教材;建设“非遗”立体化教材和典型案例教材,提升教材建设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建设“非遗”课程资源
以“非遗”传承人才培育基地建设为引领,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组建校企合作型建设团队,搭建戏曲表演、戏曲音乐、“非遗”文化等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合作打造多门在线开放课程,积极申报省级教学资源库项目。
3.深化教学方法改革
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积极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教法改革,探索“翻转课堂”实现路径;开展“知识+技能、过程+结果、线上+线下”的课程考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建设专兼融合教师队伍
实施“引培”策略,引进“非遗”传承人兼职教师,打造一支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非遗”传承师资队伍。
2.加大教师教学团队建设
以“非遗”传承人才培育基地为依托,以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技术研发、社会服务为载体,全力打造“非遗”传承创新教师团队,引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1.推进“非遗”传承“智慧教学”提升工程
改造原有专业实训室,建设虚拟实景舞台等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积极推进立体化教材、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专业资源库等数字教学资源建设。
2.加强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建设
开展“非遗”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信息化教学竞赛,推进“非遗”传承课程广泛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1.立足地方输送“非遗”表演人才
立足洛阳都市圈培养“非遗”表演、艺术机构管理、表演活动策划、造型设计、艺术培训等技术技能人才,每年输出优质表演人才300 余人,解决演艺院团、社区、演艺公司、艺术培训等机构中表演艺术辅导人才匮乏的问题。
2.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积极与政府、行业、企业对接,组建社会“非遗”传承人才培训基地,开展“非遗”项目培训,打造精品课程。
3.面向社会开展“非遗”文化教育
依托“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戏曲艺术数字阅览室”“李树建戏曲艺术成就展”等校内“非遗”体验资源,弘扬“非遗”传统文化,年参观人次不少于3000人。通过打造“非遗社团”“非遗驻校园”“非遗进社区”等社会实践品牌,把“非遗”文化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推动其在社会的传承和推广。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黄河流域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黄河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品格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形象代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地方高职院校在推动区域“非遗”传承发展水平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要进一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研究和推广,着力打造高水平“非遗”传承人才培育基地,大力推进“非遗驻校园”“非遗进课堂”,为地方文旅产业发展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不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