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云 熊丽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0)
外宣翻译是促进非遗项目走向世界的重要方法,湖南非遗应该提高外宣翻译质量,充分发挥非遗资源大省的优势,让世界认识中国文化、爱上中国文化,进而尊重中国、热爱中国。
生态翻译学最早由胡庚申教授提出,是在生态理性基础上对翻译进行系统化研究的理论。该理论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分别是翻译过程、翻译原则和翻译评价。翻译过程具体是指翻译人员全面了解翻译原文后,需要对比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系统,思考如何将原文中的情感、逻辑、文化、目的清楚地用目标语言表达出来,让读者可以与原文产生情感共鸣。从原文到目标语言的翻译过程是译者再创造的过程,译者通过适应与选择,保持原文的独特性,确保其在目标语言市场得到认可。翻译过程依赖译者的能动性,译者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①中国语言讲求精美和对仗,有很多四字格的词语,翻译成英语时,译者常选择拆分法。翻译原则是要考虑语言、交际、文化的转换,译者需要根据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转换词语的性质,从而提高语言交际能力。例如,汉语“敬业奉献”是动词,目标语言英语需要译成名词性结构“devotion and contribution”;孙思邈是“药王”,不能按照“drug King”翻译,在目标语言系统中,会变成“毒枭”的意思。②翻译评价是以逻辑、美学、文化、责任感等维度开展的,译者绝不能引起原文和目标语的矛盾与冲突,尤其是涉及宗教、数字、文化传播等内容时,需要额外注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重要的文化资源,是一个民族的文明见证者。新时代,国际交流深入发展,国家开发非遗的力度逐渐增加,提出“重开发、重保护”原则,旨在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力和影响力。但是要注意的是,非遗项目的保护和开发与其他项目不同,更加重视内在文化性和传承性的开发利用。非遗是一国名片,所以很大程度上需要采取对外宣传的方法,通过外宣的力量,减少非遗保护断层问题,提高社会对非遗的关注度,让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公众视野,走向世界,真正实现文化展示、文化传承、文化保护的目标。③非遗项目面向世界群体时,需要优质的翻译效果确保其独立性、文化性、价值性、民族性、独特性,一是选择合理的语言,二是消除文化背景差异,最大程度规避中西方理解歧义,提高国外群体对中国非遗的精准认知水平,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定位应该是文化。非遗中的文化形态包括文化产物和非物质形态,文化产物是以物质形态为载体形成的文化,如器具、字画、建筑、书籍等;非物质形态是指表现形式、知识、技能、表演等,如花鼓戏、湘菜、刺绣之类。非遗的外宣翻译需要挖掘文化内涵,传递中国的文化价值观,为提高非遗知名度、开发旅游业、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国家影响力、提升国家认可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④
湖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异常丰富,在湖南的土地上,汉族、侗族、苗族、瑶族等各族人民生活在一起,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每一个非遗项目都有浓厚的湖南特色,见证了湖南文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历史进程,在对外传输文化价值方面是不可替代的国家名片。⑤湖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多样性特点,如:民间文学方面有刘海砍樵传说、苏仙传说、桃花源传说等,反映了湖南人热爱自由、追求朴素生活的文化观念;民间音乐有土家族打溜子、楚辞等,为民俗学、人类学提供丰富的文化基础;民间美术和手工艺有陶瓷烧制、菊花石雕、湘绣等,表达了湖南人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景;民间绝技和民间知识有龙舟赛、上刀梯、苗医苗药等,集历史、表演、时代精神于一体;民俗有女书习俗、安仁赶分社、土家族舍巴日等,是综合性的文化载体。⑥
湖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集聚地,但是近几年来,湖南非遗的重点放在登记传承人和申报项目方面,缺少对非遗外宣的关注,严重阻碍了文化传播发展的进程。湖南省在2009年出版过《非遗名录》,至今已有10余年之久,非遗名录中的翻译信息一直没有更新,影响力覆盖率较低。而且,湖南非遗并未正式出版专业的中英对照书籍,当地非遗旅游译文质量参差不齐,缺少逻辑性和文化性,很大程度弱化了外宣效果。互联网平台产生后,湖南非遗的传播途径得到创新,专门成立了非遗网站,向大众介绍非遗资源、讲解非遗故事,然而官网上只有中文版介绍,没有设置对应的英文网页,仅有的英文介绍分散在旅游推介指南中,文化内涵挖掘度不够,湖南非遗大省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例如,在汨罗江畔端午习俗中,提到屈原时,只是一笔带过“Qu Yuan”,没有对屈原进行文化释义,“Qu Yuan(about 340 BC -278 BC),a poet and politician of the Chu State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⑦。综上,为了提高非遗项目的文化传播力度,发挥湖南非遗的资源优势,应该不断优化非遗外宣翻译效果。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文化的见证者和传递者,文化对外宣传部门应该重视非遗的外宣翻译工作,充分发挥非遗的文化优势。生态翻译学以保持原生态结构为特点,坚持译者为主,确保原文在翻译成目标语后仍具有原汁原味的文化性,为优化非遗外宣翻译效果提供了全新的可能。下面以湖南省非遗项目为例,探讨生态翻译视角下非遗项目外宣翻译策略。
非遗外宣翻译中的平衡性对应的是生态翻译学中的翻译过程理论,是生态翻译核心理念。翻译时应该充分考虑原文、译者、目标语、受众等各方的利益,确保各方在关联互动中达成平衡,受众通过目标语可以正确理解原文的文化内涵。因此,译者应该尊重原文的生命形态,从全局出发,协调翻译生态系统的内部要素,通过“删减”或者“增补”等翻译方法,重构翻译生态环境,提高外宣翻译的平衡性。⑧
例如,关于湖南省侗族非遗项目芦笙文化介绍时,原文是:“侗族芦笙文化是首批录入湖南非遗名录的民间艺术,芦笙是一种传统音乐,芦笙在周朝已经出现,包括宫、商、角、徵、羽等五声音阶,音阶旋律简单,虽然在古典音乐中变化不多,但听者会产生悠扬、质朴、单纯的美妙感觉。”外宣翻译为:“The Lusheng(a reed-pipe wind instrument)culture of the Dong ethnic group is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which stemed from Zhou dynasty(1046BC-256BC).The term refers to the five musical notes that rise in pitch, from gong,shang ,jue ,zhi ,to yu(which correspond roughly to the notes of 1, 2, 3, 5, and 6 in today's numbered musical notation).Although Chinese classical music based on a five-note scale does not vary that much, it retains the beauty of a simple, quiet, and lyrical style.”⑨通过外宣翻译可以看出,原文中的芦笙是一种中国传统乐器,西方国家没有芦笙文化,所以找不到与之对应的词语,如果仅停留在Lusheng形态,很难达到非遗文化传播的目的,文化交流遇到阻碍,所以需要对芦笙进行补译,通过a reed-pipe wind instrument,西方国家会明白,原来芦笙是一种簧管乐器;接下来商、角、羽的音阶也仅限中国所有,通过适当的增译,会将其与现代简谱对应起来;周朝后面拓展1046BC-256BC的释义,有助于了解文化的时间价值,我国芦笙非遗项目早在公元前1046年便存在,进一步加大震撼力度;后面的“悠扬、质朴”采用减译,直接用quiet表现,是为了让受众形成文化意象,脑补安静、恬淡的画面。总之,通过适当取舍,增减信息点,既保证芦笙乐器特点的完整度,也让受众感受芦笙发展的历史进程,让译文在新生态环境存活下来,维护了翻译过程的平衡性。⑩
外宣翻译坚持文化性是为了遵循翻译生态学中的翻译原则,翻译原则以文化维度为主,译者需要适应性选择翻译策略,对原文进行改译,立足中西语言在文化、表达上的差异性特点,根据西方受众的思维习惯,将原文的意义和文化传递给受众人群,以此与目标语的文化系统相契合,便于理解原文。
例如,针对湖南非遗项目汨罗江畔端午习俗的历史背景介绍,原文是:“公元前二百七十八年,屈原听到楚国战败的消息时,在汨罗江边投江自杀了。楚国人民非常难过,担心屈原的遗体被鱼虾损坏,就划着船,将粽子扔到汨罗江中,以此怀念屈原。以后,每到阴历的五月初五,湖南人民都聚集在汨罗江畔举办活动”。外宣翻译是:“In the year of 278B.C.,Qu Yuan heard that Chu was conquered.Filled with sad feelings,Qu threw himself into the Miluo River.In order to prevent Qu’s body,people rowed boat and threw into the water pyramid-shaped glutinous dumplings.The people of Chu thought that Qu was great person,they want do something to help him.Since then,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Hunan's people come to Miluo River to celebrate him.”⑪对比发现,此项非遗外宣翻译没有采用补译、增译、减译的方式,而是采取了改译策略。“粽子”一词是中国独有特色,翻译时没有写成zongzi,然后诠释含义,而是直接使用pyramidshaped glutinous dumplings代替了zongzi,因为在英语文化系统中,西方国家对dumpling有强烈的文化认知,是一种面食,所以将粽子的定位立在dumpling上,可以让受众迅速产生文化连接,明白粽子是中国的传统食物,前面加上限定词glutinous、pyramid-shaped,就可以形成完整的文化概念,即粽子是锥形、糯米面、中国传统食物,与饺子的地位一样,有历史意义和节日价值;随后,针对“阴历”翻译,也没有补译,而是直接译成lunar month,西方没有阴历,只有阳历,但是lunar calendar是阴历的文化释义,所以提到lunar month,西方受众会根据自我文化认知,清晰地了解端午的时间,对非遗项目形成完整认知,达到多元文化协调发展目的。
外宣翻译美学性来源于生态翻译学中的翻译评价理念,即译文应该体现生态美学。非遗外宣的目标是文化传播,让世界感受到中国文化、中国思想的美,从而爱上中国文化。因此,译者翻译非遗项目时,应该在正确性基础上,呈现文化美感和韵味,让受众将中国文化与赏心悦目联系起来。例如,针对湖南非遗项目苗族服饰的介绍,原句是:“苗族服饰色彩绚丽,图案精巧,寓意吉祥,多绣有蝶恋花、百鸟朝凤图案。”外宣翻译是:“There are many auspicious objects in the traditional patterns,such as a butterfly to the flower,a hundred birds to the Phoenix.”⑫对比发现,原文是名词和动词相互搭配的方式,有一种动态的美感,读起来韵味十足,外宣翻译时,确保意义正确前提下,在结构上做了调整,通过简单句、对仗句的形式,保留了原文结构美。
外宣翻译美学性原则不仅表现在保留原文结构方面,在原文内容、感官刺激、情感态度方面更应该坚持原汁原味。例如,湖南非遗项目中的湘菜,色香味俱全,介绍湘菜色泽浓厚、鲜香麻辣、品种繁多、煨、炖、腊、蒸时,中国读者都能感受到湘菜的香气和热辣的感觉,甚至想要立即吃进嘴里。但是针对外国受众,无论介绍多少次烹煮技巧、湘菜特点、喜爱程度,都很难调动五官,对湘菜美进行一次探索。为此,可以采取举例翻译策略,将原文中的湘菜介绍进行直译或者意译,减少补译、增译环节,在原文最后添加事例,通过翻译具体的菜品,让目的语受众切实体会到湘菜的“美”。在翻译湘菜时,“湘菜,是国家八大菜系之一,历史悠久,汉朝时已经初具规模。湘菜制作精美,用料广泛,口味繁多,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Hunan cuisine is one of the Eight Major Chinese Cuisines with a long history in China.Hunan cuisine is exquisitely made with a wide range of materials and varied tastes.(eg.Zuan shark's fin, also known as braised shark's fin, is a traditional hunan dish.Cooking materials as below, shark fin, hen, a pig elbow, shrimp,scallops, mushrooms and other seasoning.),通过对比发现,此段的翻译重点不是针对“湘菜制作”“用料”“汉朝”“八大菜系”的研究,而是让外国受众理解湘菜的“美”在于色美、味美。因此,译文没有补译或者注释,直接在原文结尾部分添加了一个例子,介绍湘菜代表组庵鱼翅,详细描述了组庵鱼翅的原材料,组庵鱼翅的用料有很多种,包括新鲜猪肉、鱼翅、大虾、蘑菇等,配料、做法也很讲究,其中猪肉要在既有的肉汤中小火细煨2个小时,确保汤气四溢后再下入其他配菜。外国受众在读到“shark fin”“shrimp”“elbow”时,会立刻感受到组庵鱼翅的鲜美,切实理解湘菜用料广泛、做法复杂的意义,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湘菜便形象地出现在眼前,激发起进一步探索的兴趣。需要注意的是,外宣翻译的美学性特点需要立足非遗文化对外宣传的重点和目标,确保外国受众可以真实地感受中国非遗项目的文化魅力和美学价值。另外,生态翻译视角下,非遗项目对外宣传时也可以辅助一些配图、视频、音频等形式。上文提到,湖南省非遗外宣发展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宣传途径单一、宣传手段过时等,因此为了更好地展示湖南非遗大省身份,优化传统文化的宣传效果,非遗官方网站应该创新宣传模式。一是为非遗项目配上对应的图片和视频,视频中配上专业的英文解说,如在介绍组庵鱼翅时,在宣传册或者网站上附带网址链接,点击进去便是组庵鱼翅的制作视频,视频形式可以参考《舌尖上的中国》,字幕和声音都由英文组成,在提到“shark fin”“hen”“a pig elbow”时,视频中出现对应的食材,通过形象化、可视化的宣传方式有助于更好地展现湖南非遗的美。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的文化财富,相关部门应该提高非遗外宣的重视度,利用生态翻译学,优化外宣翻译的效果。尤其是湖南等非遗大省,更是应该提高非遗外宣的重视程度,挖掘区域非遗项目的特点,坚持外宣翻译的平衡性、文化性和美学性,再配备专业图片、视频、音频等辅助手段,为区域发展提供助力,从而提高地区影响力和吸引力,进而增强国家文化竞争力。
注释
①黄葵龙.中国古建筑文化外宣翻译中“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探究—以广西古建筑文化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25):183-186.
②李轶豪.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外宣翻译策略优化分析—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英译、日译为例[J].翻译教学与研究,2021(1):51-60.
③闫宇涵.生态翻译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策略研究[J].校园英语,2021(8):251-252.
④潘依婷.生态翻译视域下的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策略研究[J].经济师,2020(10):150-151.
⑤陈伟佳.生态翻译学视域下潮州红色旅游景区介绍外宣翻译策略研究[J].文教资料,2020(23):18-20.
⑥罗雨虹.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政治文献外宣翻译策略分析[D].成都:西华大学,2020.
⑦高扬.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旅游外宣翻译失误及校改策略—基于池州杏花村调研[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20(6):92-97.
⑧李睿.生态翻译学观照下的文化旅游外宣翻译策略探析—以滕王阁景区为例[J].北方文学,2018(27):208-210.
⑨陆金龙.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四川茶文化外宣翻译策略[J].明日风尚,2018(2):339.
⑩马睿宁,陈柯,沈舒方.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策略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12):83-85.
⑪金晓霞,宁霞.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旅游外宣翻译策略初探[J].校园英语,2016(6):23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