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增城区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2022-12-08 07:19苏晓真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9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城区文化遗产

苏晓真

(广州市增城区博物馆,广东 广州 511300)

增城区于东汉建安六年(201)建县,距今已有1820年的历史,面积1616.47平方千米①,是广州市千年古县之一,文化底蕴深厚,文物资源丰富。近年来,增城区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加大文物保护利用力度,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增城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还存在诸多现实矛盾和实际问题,掣肘增城区文物事业的发展步伐,亟需协调解决。

1 增城区文物保护工作现状

增城区文物资源丰富,在2015年完成的文化遗产普查中,增城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509处,广泛分布于全区13个镇街。增城区完成登记可移动文物2197件(套),其中国家二级文物5件,国家三级文物163件,另有一般文物3500多件(套)②。后在2020年开展了新一轮复核,目前结果仍未公布。增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3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3项、市级4项、区级35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2名③。近年来,增城区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开展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加强机制保障。成立增城区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④,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工作机制,组建区级文物保护监督员队伍,形成日常巡查、机动巡查、重点检查和专项行动相结合的文物安全立体巡查监管体系,加大各级财政对文物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为全区文物保护提供坚实的机制保障、队伍保障、财政保障。

二是夯实制度基础。秉承保护先行理念,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印发《增城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工作实施方案》⑤,妥善处理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关系。保抢并重,要求统筹推进全区文物保护,综合制定文物保护利用项目5年实施计划,建立健全文物名录信息动态更新发布制度,推进全区文物保护和修缮工作。严格监管,全面做好文物安全工作,开展文物执法巡查,严厉打击损害文物的行为,有效遏制文物违法案件的多发态势。

三是探索文保新模式。探索“文物+旅游”新模式,促进文物和旅游融合发展。2018—2021年,莲花书院遗址、夏街古道、增城百花古道(官道)先后入选“南粤古驿道重大发现”。其中,邓村石屋等古建筑的活化利用成功入选2020年广东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典型案例,阮海天故居等红色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成功入选2020年广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推介名单,夏街古驿道为首的游径入选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第一批)⑥。

四是推动活化利用。增城区创新举措,搭建活化平台,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①搭建“非遗+活动”平台,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直播节等活动平台,创新增城非遗展示、体验及销售活动,打造“非遗集市”品牌活动。②搭建“非遗+旅游”平台,在增城广场、1978电影小镇等打造“展示+美食”非遗特色街区,打造现代生活中的非遗体验场景,增强增城非遗美食及文化吸引力。③搭建“非遗+文创”平台,联合高校举办非遗文创大赛,在邓山村、正果老街展销非遗美食、非遗文创产品等,通过传承人定期开展展演活动、挖掘非遗文创产品等方式,推动乡村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五是加大保护宣传。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5·18博物馆日”、国家宪法日等活动开展文物保护宣传教育,通过印制文物保护宣传海报、举办大型文物保护专题活动、送展下乡等,宣传《宪法》《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等法律法规,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文物保护普法宣传活动。2021年推出以“以案释法,警钟长鸣”为主题的文物违法典型案例图文百日巡展活动,传播法律知识。文物保护普法宣传工作经验进入2020—2021年广州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创新创先项目评选获奖名单⑦。

2 增城文物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增城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了许多问题与难题,制约着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开展。

一是文物保护挖掘不够。目前对文物合理利用存在不足,对文物的保护传承意识不强,对文物保护还缺乏科学理性的认识,让文物“活起来”的方法匮乏,尤其是如何将文物背后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推动增城区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方面,也尚未得到深入的挖掘和弘扬。比如增城区金兰寺遗址是广州地区目前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史前贝丘遗址,其三个不同时期四叠压文化层及其先后关系,为广东史前时期考古学的编年序列提供了地层证据,对跨学科复原研究先秦时期珠江口地区人种形态及人群迁徙活动意义重大,对助推广州市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但受限于客观条件的影响,目前其挖掘、保护、开发尚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是文物保护机制不畅。文物、遗址保护方面的机制尚不完善,地方相关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及配套管理文件编制工作不足,缺乏市级层面政策引导关注,文物工作保障体系有待补充完善。

三是文物保护专业人才匮乏。文物保护工作专业性强,从业人员需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加上文化遗产日益丰富,造成现有工作队伍难以适应日益发展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形势,难以对全区文物起到系统、规范的保护。部分非遗项目传承后继乏人,出现传承断层现象。博物馆专业人才不足,存在“有场所、有藏品、无人员”现象。

四是文物保护资金不足。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主要经费来源于政府财政预算,资金投入难以满足文物保护保养、修缮、执法等工作的支出。此外,如何平衡好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仍然是当前工作的难点。

五是文物保护意识淡薄。文物保护宣传不到位,导致文物保护利用意识偏低,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不强,目前本地媒体资源有限,辐射范围小,媒体报道较少,造成文物保护宣传不足,知名度低,对文物保护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 加强增城文物保护利用的对策

为进一步解决增城区文物保护利用存在的文保机制不畅、文保专业人才匮乏、文保意识淡薄等问题,拟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加强增城文物的保护与利用。

3.1 破解文物发展难题,推进文物事业发展

文物发展难题阻碍了文化传承和发展,要想全力解决文物发展难题。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守安全底线,增强敬畏之心,保护文物安全,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在城乡建设中加大保护和传承力度,建立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进一步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⑧。二要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将文物保护利用规划纳入全区文化事业发展规划中,统筹谋划,系统推进,从全区的高度来统筹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三要形成文物保护的整体合力。文物部门在开展工作时要多向上级部门请示,多与相关部门及社会公众联系,建立起纵横联系、密切沟通、团结协作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的合力,共同推进文物保护工作。四要紧扣文旅主题,探索推进文物保护利用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相结合,与文旅相融合,活化利用各类历史文化遗产,让文物资源释放力量。五要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注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整体形象设计,文化赋予城市建筑灵魂,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实现城市建设形式与城市文化内涵的完美结合,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六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传承工作,发挥市场力量,拓展不同类型文物的合理利用途径,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创新改革。

3.2 多层次发掘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脉

加强对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阐释,多层次、全方位挖掘其历史故事、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一要全面梳理增城区文物资源,强化对文物的文化挖掘,盘活文物资源,推进莲花书院、雁塔寺、百花古寺等遗迹遗址的恢复、修缮和重建工作,延续历史风貌。二要深入发掘红色村资源,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推进“新时代增城红色文化讲习所”等红色革命遗迹保护利用重点项目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三要深挖湛若水、崔与之、何仙姑等地方特色名人文化资源,探索切实可行的历史文化名人传承创新发展之路。四要加强对增城区榄雕、舞貔貅、何仙姑与挂绿传说、禽族拜公组图等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把非遗与文创、美食、研学游等结合起来,弘扬增城区特色非遗文化。五要挖掘博物馆文物背后的故事。挖掘馆藏文物深厚的文化内涵,发挥文物藏品的教育宣传功能,开展丰富的教育宣传活动,让民众意识到博物馆的文化承载价值。举办专题展览和临时展览,创新展览,展示文物,探索博物馆文化资源,不断充实博物馆展览内容⑨。挖掘馆藏文物背后的故事,推动博物馆IP开发,让文物“活起来”。组建一支专业技能高、职业素养高的讲解员队伍,讲好文物故事,传播好增城区声音,讲好增城区故事,不断增强文化影响力。

3.3 加大保护力度,焕发传统文化新风貌

寻找新坐标,发掘新动能,激发新活力,让传统文化依托不同形式获得更大张力,进一步推动城市出新出彩。一要健全与完善文物保护及协调机制,建立完善的文物保护机制。启动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明确相关管理规定、建设控制指标及各项文物保护利用的直接责任主体,逐步建立保护利用多部门协调机制、文物补偿机制、激励办法和保障措施,确保文物保护常态化。二要夯实文物保护基础,提升文物基础工作管理能力。加快推进全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及基础信息的复核完善工作,摸清家底并向社会重新公布。做好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推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两线”划定工作,推进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强化文物安全直接责任,筑牢文物安全红线、底线和生命线。三要深入挖掘南粤古驿道沿线的历史故事、文化价值、精神内涵,着力推进夏街古驿道、瓜岭村、坑贝村古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统筹古驿道沿线及古村落历史遗存的保护修复工作,塑造增城区古驿道古村落品牌。四要加大文物保护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成立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博物馆免费开放专项资金,用于开展文物日常保养维护维修、文物安全检查、博物馆开放等工作。同时,可成立“文物保护基金”,撬动社会成本,吸纳社会、群众、企业等方面的资金,为文物保护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五要加强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借助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施文物安全鉴定和文物安全视频监控项目,提高全区文物安全防护能力。

3.4 深化非遗活化利用,展现非遗文化新活力

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升非遗活态传承与系统性保护水平,让非遗文化历久弥新。一是培育非遗传承人。创新传承人培养方式,挖掘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机制。寻找多种措施,培养非遗人才,吸引社会人员从事非遗工作,创新渠道,引进高素质的全国非遗专家为全区非遗工作建言献策。借助高等院校资源,为非遗传承人量身定做研修培训课程,进一步加强非遗传承人的人才培养和储备。建立非遗领域“十佳”评优激励机制,开展“增城非遗领军人才”“增城优秀非遗传习基地”评选活动,培养传承人群创新意识。二是加强非遗保护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非遗保护机制,建立非遗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部署非遗保护工作。强化区非遗保护中心职能,落实专职非遗工作人员,落实非遗三年行动计划及《增城区非遗传承基地管理办法》等,进一步完善非遗专家委员会的专家聘任和评审、传承基地认定管理、资金使用等工作制度,提高非遗保护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三是推动非遗融合发展。结合商旅文融合功能区,将非遗作为提升文旅消费的一项内容。将非遗与现代商贸相结合,支持有条件的镇街开展非遗进商圈活动,形成商旅文融合发展示范区。搭建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群体与景区的合作平台,将景区IP授权传承人进行开发设计,非遗产品实现在景区的落地展示、售卖。搭建景区宣传展示平台,支持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群体进入具备条件的3A级以上景区,推动对非遗创意产品的开发利用,组织举办非遗旅游文创产品大赛,获奖作品优先进入景区、博物馆。四是强化非遗传承展示基地建设。全力推进岭南传统技艺非遗工作站和非遗生活馆建设。多样化设置非遗展示场所,引导非遗项目集聚化发展,在非遗集中的区域设立非遗一条街(巷),形成集聚示范效应。加强非遗传承、传播载体建设,拓展社会各界参与非遗保护的渠道,鼓励非遗项目保护单位、高等学校、中小学、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申报设立非遗传承基地,通过教学、传习、培训、研究、研讨、交流等方式开展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传播。

3.5 加强基层管理,践行“莫高精神”,提高文物保护专业化水平

人才是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要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文物保护专业化发展。一要加强基层文物保护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和完善“区、街(镇)、村(居)”三级文物保护层级监督体系,同时探索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工作,提升文物人才队伍水平。二要加强文物保护专业化研究。深化管理改革,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多措并举,培养专业型、技术型人才,也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文物保护管理队伍,加强文物保护的专业化水平。三要加大文物保护宣传。增强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使政府、公众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积极开展文物法规、文物知识和文物工作成就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将文物保护的实际案例作为推广典型,通过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推介,利用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介绍文化遗产和保护知识,及时曝光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和事件,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文物的良好氛围。四要大力弘扬“莫高精神”。“莫高精神”是新时代前行的精神动力。要坚持用崇高的精神塑造人,用高尚的情怀感染人,弘扬“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将“莫高精神”融入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实践,扎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广泛宣传文物行业先进典型,学习先进事迹,让“莫高精神”不断发扬光大、薪火相传,让文物队伍不断充满活力、充满朝气。

注释

①②增城年鉴编纂委员会.增城年鉴(2020)[M].北京:中华书局,2020.

③⑥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州市增城区文化旅游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EB/OL].(2022-01-07)[2022-07-20].http://www.zc.gov.cn/gzzcwglt/gkmlpt/content/8/8016/post_8016029.html#3735.

④李妍,孙毅强.增城区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成立 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推动文物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EB/OL].(2021-10-20)[2022-07-20].http://www.zcwin.com/content/202110/20/c175438.html.

⑤广州市增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广州市增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增城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的批前公示[EB/OL].(2022-07-18 )[2022-07-20 ].http://www.zc.gov.cn/zx/tzgg/qwhgdlytyj/content/post_8429296.html.

⑦广州普法.增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多措并举,深入推进文化广电旅游体育领域普法工作[EB/OL].(2021-11-12)[2022-07-20].https://mp.weixin.qq.com/s/yKo_6VZ-yhaPZQK7CIWW2w.

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EB/OL].(2021-09-03)[2022-07-20].http://www.news.cn/politics/zywj/2021-09/03/c_1127826150.htm.

⑨乌敦花.试析如何做好博物馆文物藏品的保护和利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1):96-97.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城区文化遗产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广州市增城区松丁山遗址出土石器
长沙市望城区森林海幼儿园
鞍山地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
与文化遗产相遇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Tough Nut to Crack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