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安海中心小学 苏红罕
科学学科是一门融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与其他学科都具有较强的联系,因而对学生整体发展来讲,其能起到的影响与引导效果都是不可小觑的。不过,很多教师都认为科学这门课程相较于“语数英”三大科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因而将精力着重放在那些学科的教学上。但实际上这种理念是有偏差的,为学生从小就打好科学基础,可以让学生养成汲取科学知识、培养自身科学内涵的习惯,而这一习惯可以让学生在潜意识中不断地向着科学探索的目标前进,持续地为学生的后续科学研究与发展提供续航动力。想要逐渐引导学生培养这一良好的科学探索习惯与科学敏感性,就要教师引导学生“开好头”。俗话讲“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只有找好系统性的科学初期教学的切入点,并且制定并采用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教学衔接对策,才能让学生从最初就产生对科学的好感,并在合适的引导下持续保持对科学的探知欲与好奇心,一步一步深入探究,接触更广阔的科学天地。基于这一理论,教师应当针对“如何正确开展关于科学教学的幼小衔接教育”进行针对性探索,寻找贴合学生年龄实际与发展趋向的对策,让学生在正确的引导下爱上科学,并抱有孜孜不倦的态度探索未知科学领域。
在目前的学前教育中,绝大部分幼儿教师都会在日常教学与实践中为幼儿进行或多或少的科学知识引导教育,这些科学知识虽然是最基础、最简单的,但也是幼儿学习发展不可忽略的后盾。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幼儿在进入小学后,所具备的科学基础都处于同一水平。有的学生或许在学前教育中接触的科学知识数量较少,加之幼儿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或许不合适或是无法起到良好的引导效果,导致学生所具备的科学基础尚薄弱;而有的学生则因为对科学抱有兴趣,或是自身具备一定的探索天赋,在学前教育阶段也积极探究科学知识,已经培养了初步的观察与思考习惯,因此,其具备的科学基础自然更为牢固。学生进入小学时的科学学习情况是不一致的,也就意味着小学科学教师在制定衔接教育计划与对策时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教师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贴合学生的原始实际情况来采取合适的教学对策,起到良好的衔接过渡引导效果。
在开展学生真实情况的摸底工作后,教师还应对初入小学的学生对待科学的态度和兴趣情况进行了解分析。我们知道,很多家长会希望学生“赢在起跑线上”,因而会在学生入学前就给予学生一定的学前辅导,而这些辅导的方向基本是语文、数学与英语这三大科教学,很少会有学生在入学前就接触较多的科学知识引导教育。这也就意味着很多学生即使在学前教育中多多少少有过科学知识的渗透了解,但是对“科学”这一概念和这门学科仍然是懵懂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无法预知学生的确切心态。故而教师应当贴合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年龄发现趋向来判断学生的兴趣所在点,并且结合具体的教材资源来制定衔接方案,让衔接教学能与学生的原始兴趣相吻合,让学生可以得到情绪带动和学习带领,从而逐渐融入科学学习的状态中,对“科学”这一概念与这门学科也逐渐有了系统性的理解。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对学生的已有科学学习情况进行基础性摸底是必要的。故而教师应当开展一堂“回顾导学”课程,这一课程的存在意义:一为帮助教师开展摸底工作,二为引导学生尝试回顾之前所学的知识,这些知识并不是要让学生进行再次的巩固扎实,而是用来帮助学生将之前所学、所了解的内容与目前的科学学科“挂钩”,让学生意识到原来之前所接触的部分内容可以归到“科学”这一大类别中,新旧知识产生关联,也就达到了“衔接”的效果。在“回顾导学”课堂上,教师也应当采取多样化的引导手段,让学生可以自然而然地与之前的所学内容产生记忆关联,并在这一过程中做到真实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以“抛出问题”的形式来率先激发学生进行回忆,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回想之前的幼儿园生活,大家都学到了什么?”“你认为在幼儿园学习中,最感兴趣的知识是哪部分?”让学生跟随教师的问题去思考。在思考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交流。这一过程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交流情绪,原本陌生的学生可以借由回顾科学知识来促进感情交流,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交流结果,筛选其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类总结,让学生培养初步的科学意识。
3~6岁的幼儿思维依然以直线、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幼儿园,教师应从这一认知发展特点出发,让幼儿借由亲身经验和自身观察来完成学科学习,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其思维模式开始发展转变,从具体的形象思维转变为具体的运算思维,有了一定的逻辑性和预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这一思维发展变化,让学生能在脑海中对事物产生简单的概念。处于运算前期的学生其思维模式还比较直接,经常会混淆客观事实和主观想法,因此没有逻辑性和规则性,所以在“水的特点”教学中,学生是能关注到水是透明的,而不能总结出其他的性质以及规律。而到了小学后,学生的思维开始逐渐向运算实际过渡,能根据现象来总结出相应的道理,此时教师可以把握住学生思维上的这一特点,鼓励学生从直观的表象出发,仔细观察和感知,从而总结出其中相应的规律和特性。同样是在水的性质探究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总结出水的基本特征,同时可以配合直观形象的科学概念图,呈现出相关的科学概念,做好知识的外延。
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就要根据教材安排进行多样化引导,但是首先教师要关注的并不是如何让学生尽快掌握课本知识,而是要先激发学生对科学课堂的探知欲,这样才能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在这一目标的达成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阶段与兴趣趋向进行分析,寻找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并且渴望接受的对策与方式来开展教学工作。对初入小学的学生而言,外界多样化的元素与新鲜事物往往更能吸引他们的目光,这些事物具有灵活变动性与多样丰富性,甚至很多都具备趣味性,符合了学生的趋向。故而教师可以采用信息化工具使科学知识的呈现形式加以变换,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出现。如很多学生都会在课余时间利用“动画”“漫画”进行放松,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将科学知识“动漫化”。如在最初进行有关“植物”这一单元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植物的生长”借助信息化工具实现动漫化、拟人化处理,将原本科学性较强的生长过程转变为“拟人化动画”,在动画中,各样的植物会进行对话交流,从这些交流内容中为学生渗透基础的植物科学知识,学生在乐于接受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到易于接受,并且以此充分调动起自己的科学探知兴趣与欲望。
在幼小衔接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一点:学生的学习时间尚短,学习经验尚浅,如果一味地进行以往传统课堂模式的教学,非但无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适应,还会使衔接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故而教师要在衔接阶段采取手段,而不是急于求成、拔苗助长。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不生硬死板,能让学生适应接受呢?我们知道,虽然学生的学习过程较短,但是他们的生活经验却在逐年累积。进入小学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一些基础性的生活技能与经验,相较于课堂模式教学与系统性的科学知识,他们更熟悉的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生活元素。基于这一理论,教师就可以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教材资源进行有机结合推进教学,让学生在熟悉的因素带领下接触未知的知识,实现平稳过渡。如在进行“观察物体”的教学中,教师先不急于让学生了解“长方体”“圆柱体”等细致、标准概念,而是让学生回归生活,自主寻找生活中常见的各类物体,并且尝试说出它们的形状和用途。这样,科学与生活就实现了有机结合,学生也可以较为容易地了解科学知识。
虽然是处在衔接阶段,但是科学课堂仍然不能缺少多样的科学实验与实践活动。所谓“纸上谈兵终觉浅”,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不能仅存在于纸面上,还要真实地辅助于实践,这样才能让学生所汲取的科学知识得到夯实。因此,教师应当根据教材资源与教学进度来合理安排实验与实践方式,对学生的科学基础进行夯实。教师可以按照教材中提出的实验进行安排,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改动。如在“正确测量”这一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打开思维,实现多样化测量。对已经接触了一段时间数学学习的学生来讲,利用尺子进行测量已经成为一种定性思维。因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借助尺子测量,你还能利用什么工具实现准确测量?”此时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开阔性科学思维,学生可以借助“橡皮筋”“曲别针”甚至“书本”等工具测量。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些实践作业,如让学生自主分组,以“我身边的科学现象”为题进行观察探索,可以根据某一科学现象来查阅研究,也可以根据某一科学问题进行实际操作试验,让学生在实践尝试的过程中塑造观察与探索等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在开展一段时间的幼小衔接引导教育后,我们收获了较为满意的成果。无论是在学生的科学思维形成与科学知识汲取方面,还是在学生对待科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方面都有了较为显著的提升和改变。首先,从学生对待科学的态度进行评价,大部分学生能在教师所采取的多样化衔接方式中得到养分,并且在兴趣与态度的调动下,学生在面对科学知识学习与实验实践时能够迸发出较强的活力。学生所表现出的整体态度是活跃、积极、乐意的,这就意味着在学生的主观意识方面,教师所做的衔接教育引导还是颇有成效的。其次,在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与知识汲取方面,教师可以明显感受到学生的科学思维从“零基础”逐渐发生变化,学生能对简单的科学知识进行基础性归类,并且每个类别都培养相对应的思维方式。最后,学生的科学知识积累也在逐渐丰富,面对一些从未接触过的知识愿意去探索了解,并且以持续的吸收力来不断充实自我。
在得到了出乎意料的完美收获后,教师不应当止步于此、沾沾自喜,而是要基于目前的教学成果进行深刻反思并制定下一步教学计划。在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发展、采用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符、与教材资源相贴合的合适教学对策,可以起到预期的教学成果,也可以带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之前的衔接教育,虽然名为“衔接”,实际上却根本没有起到衔接效果,很多学生接受的科学教育往往是生硬的、跨度较大的引导,很多学生甚至对科学的积极性培养会止步在这一过渡阶段。将原先的教学情况与目前的教学实际进行对比,教师应当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掌握在衔接教育中应使用的教学技巧,为学生的科学探索之路做好铺垫。同时,教师应基于目前的成果来进行下一步的引导对策制定,让学生在平稳度过了过渡阶段后,可以有持续的力量进行不断的探索实验,而不是停滞于此。
科学是众学科精华的汇总,是国家与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科学教育之所以在义务教育初期阶段就加以渗透,是因为其对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整体提升所具备的关键性与重要性不可小觑。如此不可替代、重要非凡的学科却往往无法引起教师与学生的重视。在之前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忽略了科学衔接教育这一步骤,往往不顾学生的已有情况与学生的兴趣趋向,直接根据教材资源进行生硬讲解,在学生无法正常过渡、正常理解的同时,教师还会向学生传递一种不重要的信号,让学生从最初时期就为科学这一学科扣上了“非必要”的帽子。长此以往,学生的科学素养自然得不到塑造与提升,学生的科学内涵与基础也极其薄弱。故而,教师应吸取原有的教训,真正将塑造学生科学综合素养与能力视为己任,尤其重视低年级学生的科学学习过渡阶段,针对学生的客观情况进行扎实摸底并细致分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对策来帮助学生平稳度过过渡衔接时期,为学生的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