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 让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落到实处

2022-12-08 06:15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城东小学赖建津
天津教育 2022年30期
关键词:乘法数学教师数学知识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城东小学 赖建津

有效教学是指有效率、有质量,学生愿意学,教师教得轻松的一种教育理想状态。作为基层教师应意识到有效教学虽然是理想化的目标,但通过认真的组织、细心的谋划,有效教学的目标也能轻松落到实处,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更好地成长。身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笔者在自身的数学教育实践中便积极探索有助于提升与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效益及其质量的方式方法。课堂提问、课堂探究活动、课堂练习、课堂评价等都被纳入了思考的范围中。也正是基于此,笔者收获了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诸多认识,在提升所执教数学学科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得以蓬勃的发展。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小学数学教育实践经验,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突破途径这一主题进行细致阐述与探讨。

一、有效提问,助力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目标实现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连接教师和学生的重要载体,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快速建立起师生间的互动与联系,对推动师生更好地教与学有着极为突出的作用。因此,要想实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目标,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至关重要。

(一)课堂提问紧扣教学内容

从目前的小学数学教育实践来看,有的教师所设置的课堂提问仅仅是活跃了课堂氛围,但与所教学的内容并无明显联系。这样的效果明显不符预期,没有引导学生进入预设,也并不利于学生融入数学课堂学习。这样的课堂提问注定是无效的,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充分重视并有效地规避。

例如,在教学“正数和负数”这一节数学知识时,有的数学教师在上课时便面向学生提问了“为什么正数叫正数”“负数为什么叫负数”这类无价值的问题,导致学生虽产生了困惑,但学生难以探究正数和负数的奥秘。正确的做法是让课堂提问紧扣教学内容,从所教学的正数和负数相关知识出发,设置诸如“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是什么”“正数和负数的区别是什么”此类问题。这样的问题与“正数和负数”这一节数学知识密切相关,能很好地以问题为载体触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展开思考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对正数和负数之间的理解与认知。

由此可以看出,设置课堂问题很简单,但只有经过教师认真构思与安排的且紧扣实际数学教学内容的问题才是有效的,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提问效果,才是能推动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目标轻松实现的提问。

(二)留给学生充足思考时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还有一部分教师在面向学生进行了提问之后,不等待学生进行认真地思考,就匆匆忙忙给出有关问题的正确答案。这种如同“走过场”般的课堂提问使学生的思维不能得到充分的延伸,也难以达到预期中借助问题推动学生深刻思考、深度学习的良好效果。对此,教师可以从中得到一个启示,即在设置好了课堂提问之后,有必要且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展开认真的思考,在思考与探究中将所设置问题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例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这一节知识时,学生需要了解两者体积之间的关系,教材上已经总结出了规律及其公式,即“当底面积和高相同时,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这一知识看似简单,但却是学生极容易出错的一个点。因此,在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向学生设置了如下的问题“‘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圆柱体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这一说法对吗?为什么?”对这一问题笔者留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鼓励他们找出笔者所阐述的这一说法跟教材上的描述是否有不一样的地方。在充足的时间里,学生认真对比这两种说法,很快便发现了其最大的不同,即教材上的描述有“当底面积和高相同时”,而笔者的说法中则没有。以此为基础,学生再展开探究,自然也便能理解“底面积和高相同”是圆柱和圆锥的关系才能确立,相反,若没有这一前提条件,任意一个圆柱体积和任意一个圆锥体积之间并无关联。可以说,对这一问题,因为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能展开足够深入的观察、对比与分析,而这些都使学生依托此问题实现了对圆柱和圆锥体积关系的更深刻认知,让问题充分发挥出了其应有的价值与作用。

由此可见,教师设置好问题,且留给学生充足的问题思考时间,对推动学生有效学习、落实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二、有效探究,助力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目标实现

教师将总结好的知识讲解给学生,在如今看来,不是一种能有效推动学生长远发展的形式。因为其未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也未能对学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等进行有效的培养。鉴于此,现代素质教育理念提倡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充分经历问题发现—分析—解决等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获得能支撑其长远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正是由此,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活动的质量,也是助力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目标得以落实与实现的重要切入点。

(一)立足学生已有经验设置探究活动

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也普遍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及生活经验,这些都构成了其融入学习活动中的宝贵财富。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正视学生的这些已有经验,从学生的这些前期经验入手,有意识地设置课堂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与思考的过程中逐渐建立对所学数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这一节知识时,学生已经在之前学习过了整数乘法的相关知识,基于这一学习经验,笔者向其创设了如下生活中经常会经历的社会现象:一本笔记本3.5元,辰辰想要购买5本,请根据整数乘法的相关知识尝试列出辰辰应支付费用的算式。基于以往整数乘法的数学基础,学生能很快列出“3.5×5=”这一式子。接下来,引导学生尝试着根据所学过的整数乘法的知识对这一式子进行竖式计算。学生跃跃欲试,很快便在草稿纸上按照整数乘法的规则计算着,但很多学生对“3.5”中的这个“.”不知如何处理,毕竟这是与整数乘法的重要区别所在。从学生所经历的探究并由此形成的疑惑中,笔者顺势切入小数乘法计算的规则,则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与接受,且也能留给学生以极深刻的印象,促使他们既能快速辨别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又能根据整数乘法的相关经验实现对小数乘法这一新学数学知识的更深刻理解。而这显然要比教师单一地向学生强调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及其步骤而言,更能对其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由此,立足学生已有经验设置探究活动对提升与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引导学生合作开展数学探究活动

学生一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多人的力量却是无穷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引导与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到这一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共同参与进行数学探究活动。这样一来,不同学生的思维智慧将有效凝聚到一起,显著提升数学探究活动效果,从而助力学生更好地学、更高效地学。从这一层意义展开来讲,引导学生协力开展数学探究活动也是保障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目标落实的重要途径之一。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相关知识时,笔者为学生呈现了一个长方体的纸盒子,鼓励学生按照就近原则组合成学习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如下的探究“请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探究长方体有几个面”“它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这些面有什么特点”。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小组成员一人的想法将会被无限放大,对其他成员产生积极影响;与此同时,有一个学生产生的错误理解也能快速被其他小组成员所注意到并给予及时而精准的提醒。就这样,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大家一起通过努力意识到了长方体和长方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知道了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一个长方形,另外,相对的面完全相同。通过合作探究得来的知识,学生会记忆得更加深刻,且效果要远远优于教师直接将长方体的这些规律性知识讲给他们。这便是学生协力开展数学探究活动所具备的突出作用。

三、有效练习,助力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目标实现

练习是学生学习知识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练习中学生将复习以往的知识,并逐渐建立起完善的知识结构框架体系。教师能明确练习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注重加强对学生组织练习,但在这一过程中也突出了一系列问题,即部分教师片面地认为练习就是让学生大量地做数学题目,做得练习越多,练习的效果自然也便有了。这很容易引发小学生的抵触与逆反心理。正确的做法是要更注重练习的质量,通过优质而高效的练习推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有力地推进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练习形式应新鲜有趣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面对枯燥、乏味的练习题目很容易失去兴趣和完成的动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注意到这一点,并有意识地赋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更新鲜有趣且多彩的形式,以充分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而主动地融入课堂练习,并据此切实达到良好的数学练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小数除法”的相关数学知识时,笔者便有意识地摒弃了为学生留下大量计算题目让其自己完成的做法,在课堂中开展了一次有趣的“找茬”游戏,即教师在黑板上为学生呈现有关小数除法的练习题目,其中每一道数学题目都有错误之处,学生需要快速找出其中错的地方,并进行阐述。用时最短的学生可得一分,最终得分最高的学生便是本次“找茬”游戏的获胜者。这一数学趣味游戏将学生本节数学课所学到的小数除法相关知识以别样的形式呈现出来,既有效缓解了学生对大量的、枯燥的数学练习题目心生的排斥情绪,吸引着他们积极融入其中,与此同时,教师有效地引导他们发现其中的错误,这有利于提升他们计算的效率,在今后的计算中学生也会注意避免产生类似的问题。可以说,相较于课堂中只让学生自己完成练习题目的做法,这一趣味的练习形式让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更高了,获得的实际学习效果也将更突出,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助力。

(二)练习内容应侧重实际

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中还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即很多时候教师为学生布置的练习题目都是相关教辅资料上的一道道具体数学题目,却未将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有效联系起来。这就导致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很多的时候局限在会做题的浅显层次,却并不能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对其进行灵活的运用。由此出发,小学数学教师应意识到这一点,并竭力做出改变,即加强小学生学科课堂练习的实际性。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这一节数学知识时,学生通过学习已经知道了可能性的相关理论知识,也能解答一些书面上的练习题,但是并未利用所学到的这部分学生应对与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一情况,笔者便有意识地从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入手,为他们创设了如下一种情境:腾腾、安安、正正三名小朋友一起玩跳棋游戏,三人都想第一个走。怎么办呢?腾腾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了一个转盘,将其平均分成四个区域,其中,两个区域涂成了粉色,一个区域涂成了黄色,一个区域涂成了蓝色,腾腾选择了粉色,安安选择了黄色,正正选择了蓝色,与此同时,腾腾还规定三人轮流转动该转盘,指针停在哪个区域,选择对应颜色的人就先走。小伙伴都同意了腾腾的办法。请聪明的你结合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判断下这一方案公平吗?为什么?如何调整才能保证公平?玩游戏的时候谁先走谁后走这是小学生再熟悉不过的情景,因此,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能促使学生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与其实际社会生活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在思考与解答这一数学练习题目的过程中,学生对所学到的数学可能性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具备了活用本节数学知识的良好能力,有助于其在日后的实际社会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能正确应对、合理解决。这样的练习对深化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显著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产生了积极影响,充分体现了有效的课堂练习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目标实现所凸显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

有效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实现是需要技巧的,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为此,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立足课堂教育实际,探索切实可行且便于操作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兴趣与注意力,同时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变得更好。日后,笔者也将开展进一步的深入探究,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目标的落实与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乘法数学教师数学知识
算乘法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把加法变成乘法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