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地方特色文化词汇日译研究

2022-12-08 05:06:17毕泽慧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大庆词汇特色

毕泽慧

(大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721)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习近平,2013),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声音,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已成为当代译者的重要课题,中国文化的对外翻译与传播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

地方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体现,大庆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其建市历史、工业发展中孕育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更是中国民族精神的代表。得体、精准地对外宣传大庆文化,也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一种有力途径。而代表着大庆地方特色的文化词汇,正是承载着大庆地域这些独特而鲜活的历史、文化及精神的词汇,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它们与大庆地区文化伴随而生,蕴含着大庆文化的底蕴,彰显着大庆文化的特有气质与特点,是世界了解大庆文化的主要载体。如何对其进行准确、规范、顺畅地日译,向世界展示大庆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今天对外交流的大背景下变得更加举足轻重。

1 大庆地区文化词汇日译的必要性

大庆市是一座以石油、石化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工业城市。又有“天然百湖之城,绿色油化之都”之称,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大庆地方特色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代表性文化词汇是大庆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具有浓郁的地域性、独特性和传承性等特点[1]。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优秀的大庆文化在中华文化对外交流、传播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且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在翻译学术层面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随着2021年8月25日大庆油田古龙页岩油勘探取得重大战略性突破,“大庆底下再找到一个大庆”的消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大庆的社会关注度必然会进一步提升。准确、得体地对外翻译、宣传、报道显得至关重要。在英语语种对外宣传单一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翻译语种维度,对提升大庆地区的知名度,对中国文化的输出与传播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2 大庆地区特色文化词汇分类

大庆地区历史悠久,地方文化特色突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与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数量众多的地方特色词汇。但如果不加选择地全面进行日译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因此,应首先界定大庆特色文化的内容,对其进行选择和分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日译需求较大的、能够体现大庆独特文化的关键词汇,对其进行系统整理并日译[2]。根据大庆特色文化内容及日译需求量可将大庆地区特色词汇分为民族精神类词汇、饮食类词汇、经济类词汇、历史文化类词汇、特色旅游景观类词汇。

2.1 民族精神类词汇

在20世纪60年代那场波澜壮阔的石油会战中,以王进喜为代表的一批“大庆石油人”凭借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开发建设了当时全中国最大的油田,从此大庆油田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石油,结束了中国人依赖洋油的日子,“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民族精神类词汇孕育而生,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与优秀品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饮食类词汇

一方面,大庆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处东北,饮食习惯深受东北菜系的影响;另一方面,大庆因油而兴,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又把各自的饮食风味带到了大庆[3]。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交流碰撞、融合发展,大庆形成了既有浓郁东北风味,又有大庆自身特色的美食系列,团结路刀削面、铁锅炖大鹅、地三鲜、坑烤等美食都是大庆饮食文化的代表性词汇。

2.3 经济类词汇

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发挥了强大的辐射拉动作用,在曾经贫瘠的盐碱地上,大庆人民边生产边生活,一步步建立了高楼林立、道路四通八达、生活舒适便利、设施功能基本配套的中国石油最大的现代化油城,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因此与石油工业生产相关的词汇都是大庆经济发展的代表型词汇。同时在大庆油田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下,“大广高速”“漠大线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快速建成,“沃尔沃大庆汽车工厂”等企业的引进,加大了油气经济圈的辐射力,带动了就业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地方财政的快速增长[4]。

2.4 历史文化类词汇

大庆地区有着漫长历史文明和丰富的历史文化。从新石器时代的大青山、沙家窑遗址到青铜时代(夏商周)的白金宝遗址、小拉哈遗址,都证明了这片沃土很早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后经辽金时代、清代等两千余年社会发展进步,到近现代之后,中东铁路文化遗存、抗日及剿匪时期历史文化遗存及石油文化遗存等都展现着大庆地区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地域与民俗文化。其中石油文化遗存的“松基三井”和“铁人第一井”都属于国家级保护文物。

2.5 特色旅游景观类词汇

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物资源丰富,具有面积大、鸟类密度高、原生性强等特点,并具备较强的稀有性、独特性、自然性以及便利的交通条件,2003年3月正式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除此之外,大庆地区还拥有丰富的天然温泉资源,其中大庆市林甸县在2004年6月被矿产联合会评为“中国温泉之乡”,并于2005年10月被世界卫生大会评为“世界温泉养生基地”,拥有“温泉旅游村”的美誉,温泉旅游已经成了大庆市旅游的一大特色。

3 特色文化词汇翻译策略

3.1 理论基础

文化词汇的翻译不同于其他文本,文化差异、文化空缺、价值观不同等因素都影响着翻译的准确度,处理不得当甚至会引起文化误解。因此文化词汇的翻译不可盲从随意,要有一定的翻译理论作为指导,避免可能出现的理解偏差。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赖斯、汉斯威密尔等学者提出的。功能主义学派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单靠语言学不能解决翻译的所有问题。翻译目的决定翻译实践中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译者应优先考虑的是文本的功能和译文所要达到的功能预期。该理论最具有颠覆性的意义在于跳出了语言学的桎梏,将翻译置于更为广阔的维度进行宏观研究。该理论中的文本类型理论强调文本类型是影响译者选择适当翻译方法的首要因素;目的论作为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阐释了目的性、忠实性和连贯性三大原则对翻译行为的影响。而地方特色文化词汇日译属于跨文化交际行为,主要目的是向日本民众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地方文化,让地方特色文化走出去,让外国人更加了解中国。因此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符合文化词汇传递的强目的性,并且可以提供译者选择翻译策略的基本原则,因此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可为大庆地区特色文化词汇的翻译提供理论指导[5]。

3.2 异化、归化翻译策略的应用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提出了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所谓异化翻译策略就是指尽可能地保留原作的表达方式和文化特点,力图让读者去接近作者;而归化翻译策略则是以目的语的语言习惯、遣词造句来表达原作的内容,让作者接近读者,减少读者的理解障碍。由于异化翻译策略的原则是尽量贴近原作,并保留原作特点,所以能最大程度保留源语文化特征及文化内涵,再现中国特有文化及价值观,因此为了向世界准确、顺畅地传达原汁原味的地方文化,地方文化词汇的日词翻译可以异化策略为主,归化策略为辅。

3.3 大庆地区特色文化词汇日译案例

目前,关于大庆地区的对日翻译还属起步阶段,日译案例较为稀少,笔者通过查阅人民网日文版报道与《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等中央文献的日译版本,结合其中部分关于大庆地区文化词汇的翻译案例,提出以下文化词汇的日译翻译方法。

3.3.1 直译

直译,即按字面意思直接进行翻译,是一种能传达原文意义、体现原文风格、保持原文形式的常用翻译方法。在不涉及中日文化差异的情况下,采取直译的翻译方法,可保持文化词汇的形式、风格与意义,可使特色文化词汇准确地表达传递。例如: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基地)(太陽光発電·エネルギー貯蔵の屋外実証実験),冬泳(寒中水泳),百湖之城(百湖の城)等词汇的日译处理均采用了直译的翻译方法。

3.3.2 移译

移译,即不进行任何翻译操作,直接按照原文拼写进行导入。当地方特色文化词汇在目的语中处于缺失状态,原样导入又不影响目的语受众理解时,采用移译的翻译方法可保持源语的语言特点与文化特征,又可促进中日文化的相互理解、接纳与交流。例如:王进喜、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王進喜、鉄人精神、大慶精神),大庆油田工业建筑群(大慶油田工業建築群),北国温泉时光邮局(北国温泉時光郵便局)等固定词汇在日语中属于缺失状态,采取移译的翻译方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文化词汇的特色并体现了文化的自信。

3.3.3 移译或直译+注释

为了让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地方文化词汇内涵,可对移译或直译的内容加以补充注释,既可保持源语的形式与特点,又降低了目的语读者理解的难度。例如:肉夹馍(肉夾饃〈中国式ハンバーガー〉),大广高速(大広〈大慶-広州〉高速道路)等词汇,括号中的内容对词汇进行了一定的补充诠释,翻译的过程既保持了文化的原汁原味,又方便了目的语读者的理解与接受。

3.3.4 解释性翻译

解释性翻译是直接将缺失的信息融入译文中,是一种隐性填补方法。当两种语言差异及文化使一种语言文化中的常见事物在另一种语言中无法表达时,可以通过解释性翻译适当地添加删改,在源语使用者和译语使用者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跨越由于文化不同造成的鸿沟。例如:沃尔沃汽车大庆工厂(スイスの高級車メーカーであるボルボ中国大慶工場),高寒高铁(高原·寒冷地域の鉄道)等词汇,在翻译的过程进行了适当的补充解释,贴近了目的语读者语言习惯,降低了其理解难度。

在上述翻译方法中,如采取直译的翻译方法需要注意保持忠实原则与连贯原则的平衡,对于部分文化内涵艰涩,采取直译时无法易于读者理解的词汇,需要采取直译加注释的翻译方法。同时,根据中日文化中是否存在完全对应的词汇,来选择是否采用移译的翻译方法。对于无法对应的词汇,采取移译时需加上注释,用以弥补文化空缺,便于保持读者阅读的连贯性。对于解释性翻译,要注意根据译者的翻译目的,选择适合当时语境的解释翻译[6]。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大庆地区特色文化词汇的日译可采用直译、移译、直译+注释、移译+注释、解释性翻译等翻译方法,其中解释性翻译为归化翻译策略,其余翻译方法均为异化翻译策略,倾向异化策略的运用可更好地将地方文化的内涵与精髓传递出去,促进跨文化交际,提升话语权,提高中国软实力。

4 地方文化词汇的日译建议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深入,地方特色文化的翻译与传播势在必行。到目前为止,对于大庆地方特色文化的翻译相关内容,虽然有个别学者做了一定的研究,但大多集中于英语语种,关于日译的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还需更多的参考与借鉴以及学术界的关注。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对大庆地方特色文化词汇的日译提出以下建议。

4.1 可参考中央文献、权威网站等已有日译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话语权的加重,重要的中央文献、权威网站等都出现了日译版本,力求向日本民众传递更多的中国信息。此类资料的日译都经过慎重、准确的翻译,参考价值较高,因此可通过文献、新闻、网络报道等有效途径收集一定数量的大庆文化翻译作品,进行整理、规范,建设成一定数量的大庆特色文化内容翻译语料库。通过语料库中的已有日译,结合大庆地方政府文化传播和地区形象宣传的需要,从不同翻译版本选取合适的翻译。

4.2 日译过程坚持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语言博大精深,译者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应保持文化自信,在语言翻译方面,不应人云亦云,更不能一味地按照外来文化的要求照本宣科,要掌握一定的自主权,体现出一定的个性,地方文化词汇有时虽然很土,却具备草根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不墨守成规,大胆地翻译出原汁原味的地方文化,才能真正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4.3 可组织出版大庆特色文化关键词解释小册子

“关键词解释小册子”是将大庆关键文化词汇的产生背景、内涵等进行深入详细说明,以帮助受众理解。其中可以包含重要术语、重要概念、相关历史背景、相关国情背景的阐释,如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词汇产生的历史等进行解释,减少受众的理解障碍,帮助其跨越将来译文中可能出现的文化障碍。

5 结语

大庆地方文化的对外翻译和传播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大庆地方文化的内涵和具体表现形式众多,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新背景下,对对外翻译与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伴随着大庆精神上升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对大庆地方文化的对外翻译和传播更应该提高重视度,树立新标准,增加对大庆地方文化介绍和研究的文章、专著,建立大庆地方文化译介语料库,规范化管理,在语言、文化,以及交际等维度上实现最佳契合,真正达到翻译与传播的效用。

猜你喜欢
大庆词汇特色
李大庆
西部学刊(2023年3期)2023-02-28 03:59:56
特色种植促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任大庆作品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山东医药(2020年34期)2020-12-09 01:22:24
中医的特色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传媒评论(2019年12期)2019-08-24 07:55:06
《物外真游》
——高大庆作品欣赏
完美的特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