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慧
(内蒙古工业大学图书馆,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5)
数字赋能下,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需求均发生了巨大改变,传统的阅读推广方式已经无法取得应有的成效。因此,如何借助数字化技术,深入挖掘用户的阅读需求,采用阅读推广场景化模式,创新阅读推广工作,成为图书馆亟须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笔者从“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出发,对数字赋能的图书馆阅读推广场景化服务模式要素进行了详尽分析,并从数字资源建设、阅读需求挖掘、服务平台创新、服务路径拓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创新路径,力求能提升阅读推广成效,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最终增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数字赋能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而出现的新概念,指的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对特定的人进行赋能,从而提升其专业技术能力[1]。数字化时代,如何能在海量的数据资源中挖掘知识的价值,是图书馆亟须解决的问题。数字赋能可以通过技术赋能在海量多源异构的数据中高效地获取信息,同时应用可视化工具深入挖掘信息的价值,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2]。
阅读推广场景化是图书馆当前阶段的常态化工作之一,数字赋能能更好地挖掘用户的阅读需求,搭建与其需求相符的场景,提升用户的阅读兴趣。5G技术的兴起拓展更新了图书馆阅读推广方式,图书馆阅读推广场景化成为必然选择。构建阅读场景可重塑图书馆服务方式,同时也将人的感官、经验等与精确的算法相融合,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精准化程度,也更好地激发了用户的阅读热情[3]。阅读推广场景化也是图书馆竞争力提升的内在需求。当前,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时空更自由,数字赋能下阅读推广活动能打破时间、空间的桎梏,场景化的模式能激发用户的热情,变静态阅读为动态阅读,增强阅读的体验感,提升阅读效率。另外,数字赋能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数据,精准分析出用户阅读偏好,构建契合其偏好的阅读场景,实现个性化的阅读推广服务。
阅读空间的选择是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开展的重要步骤,就目前来看,我国图书馆在空间的选择上大多为图书馆报告厅、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及图书馆室外广场,同质性偏高,没有重点考虑用户的需求,阅读推广的主题往往与活动场所不对应。数字赋能下,图书馆阅读推广场景化的空间得以延伸,但图书馆仍难以将阅读推广空间与读者的日常生活相连接,营造一个舒适、自由的阅读空间,给读者以全新的阅读体验[4]。由于阅读空间的高度同质化,图书馆阅读推广难以针对不同的推广主题搭建多样化的阅读场景,因此推广效果也很难保证。
数字赋能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数量呈几何级增长,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内容极其冗杂,有效信息的提取具有一定难度。同时,现有的阅读推广主题多为“读书日”、伟人及英雄纪念日和各类获奖文学作品等,涉及范围很窄,推广内容重复性很高,且多偏向于娱乐性阅读。读者在阅读时的关注点主要在标题上,鲜少透过浅层的内容看到本质的内容,长期的浅阅读将会弱化读者的思维能力,从而降低读者的阅读能力。
阅读推广场景化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推广形式,图书馆需要通过数字化技术挖掘用户的阅读需求,进而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推出相应主题的活动。图书馆的读者群体庞大,他们的专业背景、学历背景、社会背景及阅读偏好等均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从现阶段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来看,活动受众群体的定位十分模糊,并未就读者的特征、需求进行分类,因此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单一。此外,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通常会刻意将推广对象统一化,借此扩大受众群体的范围,增加阅读推广活动的体量。事实上,这种方式导致阅读推广活动的专业性较差,用户黏性降低,出现组织不良的现象。
用户的需求是数字赋能的图书馆阅读推广场景化服务模式中的核心要素,以需求为导向的阅读推广着重分析用户的差异性特征,根据用户的特征进行阅读场景的搭建。数字赋能下,图书馆用户的背景、地域、阅读习惯的差异更为显著,阅读需求也呈现出个性化、动态化、场景化的特征[5]。数字环境下,用户的阅读方式趋于多样化,其需求也随着环境、社交、兴趣等因素随时变化,图书馆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因此图书馆要借助数字化技术,根据用户的需求快速切换阅读场景,将用户置于场景化的需求中。在阅读推广活动中,用户需求直接影响推广成效,图书馆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对用户的背景、需求进行分析,精准地对用户进行分类,确定受众群体,同时精准匹配信息资源和场景化需求,带给用户良好的活动体验。
数据资源是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场景化服务的基本条件,数字时代图书馆信息资源数量庞大、来源丰富,有效地保障了图书馆阅读推广场景化服务工作的开展。用户的阅读需求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状态中,且由于职业、年龄、生活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他们所需的信息资源天差地别。在用户需求的驱动下,图书馆要重视信息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处理、萃取、分类、储存、管理等,确保信息资源的质量,扩充图书馆数字资源馆藏体系[6]。对于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信息资源,图书馆要重视资源之间的深度融合,涵盖音频、视频、文本等,更好地匹配用户的动态需求。数字赋能下,图书馆还要深度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寻找与之相匹配的信息资源,进而探索多元的业务场景,为用户提供优质、丰富的资源服务。
服务平台是在数字化技术的基础上搭建的,为数字赋能的阅读推广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也搭建起了数字资源与用户需求之间的桥梁。阅读推广服务平台的完善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要求,若要实现阅读推广场景化服务,图书馆就必须依赖互联网技术,以数据为基础搭建场景化服务架构,以用户需求为核心设计场景化服务方式,适时为用户推送个性化定制资源,以动态化的服务连接图书馆资源和用户需求[7],其关系见下页图1。此外,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均可以作为阅读推广服务平台,图书馆可以借助这些平台的流量进行场景化阅读推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图1 数字赋能的阅读推广场景化要素关系图
图书馆服务是连接资源、需求及平台等要素的重要纽带。数字时代,图书馆要保证自身的竞争力,就要整合资源、需求和平台要素,努力设计出匹配用户需求的阅读场景,确保阅读推广的成效。数字赋能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要立足于用户需求,借助多样化的信息资源,通过创新平台搭建场景化空间,精准推送信息资源,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阅读需求,更好地调动用户的阅读主动性[8]。图书馆还要从服务的角度出发,策划和组织阅读推广活动,根据阅读推广的主题选择合适的时间、空间,搭建对应的阅读场景,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推广效果。
数字赋能下,数字资源建设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基础性要求。数字资源的来源十分广泛,涵盖了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展示的信息、网页展示的信息以及当前热门的网络资源等,这些多源性的信息资源均具有一定的价值。首先,图书馆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引入,有效整合多元化资源,针对用户的需求使用多种场景,进行资源分类;其次,图书馆要力求将数字资源故事化,利用数字化技术链接读物的时代背景、内容、作者等相关信息,以故事的形式推送给用户,强化信息资源与用户之间的互动行为,同时为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夯实基础;再次,图书馆要结合用户的阅读行为、阅读习惯对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提升资源检索的精准度和资源的使用率,给用户提供更优质的阅读体验[9]。
在数字化环境下,阅读平台是阅读推广服务的重要场所,也是用户交流和信息检索的主要空间,服务平台的布局和交互性会直接影响图书馆的服务质量。阅读平台场景化的实现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实现,见下页图2:一是选择合适的平台。现在的社交媒体平台及短视频平台的使用率高、数字资源产出量大、用户黏性强,已经成为阅读推广场景化服务的主阵地。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这些App的优点,根据用户的特性设计不同的用户界面,精准化推送信息资源,并在图书馆物理空间进行宣传。针对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图书馆可以利用特色资源,设计特色栏目,便于用户访问和阅读;针对快手、抖音、B站、西瓜视频等短视频平台,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拍摄短视频,运营短视频账号,进而开展阅读推广活动[10]。二是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活动中要注重寓教于乐,在传播知识性信息的基础上适当加入娱乐元素,更好地吸引用户,具体来说就是借助数字化技术识别用户的阅读规律,针对其常用、喜欢的内容推出移动应用场景、社交场景等,提升用户的关注度。三是阅读空间社区化建设。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丰富,也具备专业性和系统性特征,但在用户交流空间建设方面十分欠缺。阅读空间的社区化建设也是阅读推广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增加用户的访问量,提高用户黏性,更精准地对用户进行分类,实现用户的网格化管理,拓展阅读推广的深度和广度[11]。
图2 数字赋能的阅读平台场景化实施流程
在阅读推广服务场景中,用户是动态参与的,也只有用户与用户、用户与图书馆之间密切而深入的交流才能使阅读场景更加生动活泼。受众群体的角色化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切实站在用户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设计阅读平台界面布局时,图书馆可以邀请用户参与其中,收集用户的建议和意见,在设计完成后同样可以邀请用户进行线上体验,吸纳用户的意见,打造多感官的阅读场景。另外,图书馆要善于应用数字化技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为支撑,采集用户的行为数据,深入挖掘用户的潜在阅读需求,针对用户的行为习惯和潜在需求,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搭建与之相匹配的阅读场景。为适配场景化阅读空间,图书馆可以借助视频、音频、文本等多源性资源,打造多感官的阅读环境。
服务是阅读推广场景化的主体因素,能发挥协调整合作用。一方面,图书馆要借助数字赋能力量,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拓展服务范围,丰富服务方式,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宣传,引导用户参与阅读推广。同时,图书馆要加强与博物馆、美术馆及其他文化机构的联系,联动多方力量参与,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共同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另一方面,图书馆也要提升馆员的服务能力。数字时代对图书馆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还要定期开展数字化培训,在增加馆员知识储备的同时,加强其数字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