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发展溯源

2022-12-07 12:05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马列主义马克思主义课程

谢 文 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州 450046)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在任何一个时代,居于社会主流地位的思想一定始终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高校作为新中国推进整个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有机构成,其借助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和强大社会实践,向青年大学生系统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确保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高校教育领域的绝对指导地位,源源不断地培养出服务于国家建设事业的青年才俊。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以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系统灌输为主题

新中国成立伊始,国家面貌焕然一新,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中国共产党决定在上层建筑领域彻底改造旧教育,创建契合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新教育体制。1949—1966年,党中央规定各高校必须依托马列主义必修课程这一主渠道,依据不同历史时期中心任务的变革,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融会贯通,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奠定青年学子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学理根基。

(一)坚决取缔国民党时期高校反动课程体制

1950年7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第43次政务会议通过了《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明确要求全国高校应遵循《共同纲领》第四十四条和第四十七条的相关宪法规定,“废除政治上的反动课程,开设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政治课程,借以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1]175。国民党时期原有高校课程体制具有明显的落后性、反动性和破坏性,与新中国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目标背道而驰。

针对国民党三类反动课程体制,党中央采取不同政策加以区别应对。对第一类国民党党义课程,包括宪法、三民主义、六法全书、国父实业计划、公民、军事训练、训导制度、新唯实论等课程,坚决予以取缔。对第二类唯心主义类和宗教类课程,包括各种唯心论机械论哲学、旧伦理学、旧法学、有神论等课程,果断停止其与唯物主义历史观不相吻合的所有教学。对第三类应用类部分课程,包括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苏联教育学、社会学唯心主义等课程,极力“去芜存菁”,改造其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相径庭的唯心主义残余成分。最终,国民党反动课程体制的坚决取缔,为中国共产党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准备好政治前提。

(二)以3门马列主义必修课为教育主题(1949—1952年)

在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伊始,1949年10月12日,华北人民政府高教委颁发了《华北专科以上学校一九四九年公共必修课过渡时期实施暂行办法》和《大学专科学校各系课程暂行规定》,率先在全国始设马列主义必修课,明确规定华北地区各高校,所有年级均需在本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包括社会发展史内容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课程,第二学期开设包括中国近代革命运动史内容的新民主主义论课程,2门课程均为每周3小时、3学分。特别要求文学、法学、教育师范等专业的毕业班大学生,加开政治经济学必修课程,一学年每周3小时、6学分。鉴于当时教材和师资力量的严重匮乏,绝大多数高校并未真正开设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课程,仅仅对社会发展史内容实施具体教学。1949年11月17日,教育部召开华北区及京津19所高校负责人会议,将华北区教学经验向全国推广,全国205所高校开始普遍设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1952年10月7日,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三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颁布《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对高校政治理论课的课程门数、学时学分、讲授次序、目的方法、重点难点等作出系统规定,要求综合性大学及财经艺术类院校,按照一到三年级顺序,次第开设各为一学年的新民主主义论(100学时)、政治经济学(136学时)、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100学时),工、农、医等专门学院及三年专科学校可以不设置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1949—1952年,高校普遍设置3门马列主义必修课,使青年大学生初步掌握劳动创造人类、五种生产方式、社会发展规律、剥削可耻、社会主义必胜等基本观点,逐步树立起革命的人生观和科学的唯物主义思想,由此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确立。

(三)以4门马列主义必修课为教育主题(1953—1956年)

1952底,党中央根据国家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擘画新的发展蓝图。在新中国云程发轫之际,为适应国家建设新的人才需求,1953年2月7日,高等教育部规定自1953年起所有高校和专修科一律在二年级增开马列主义基础(136学时)必修课。1953年6月17日,教育部考虑到高校新民主主义论与高中共同纲领课程的政策内容多有重叠,新民主主义论与政治经济学的经济部分也多有雷同,遂决定将大一设置的新民主主义论统一改为中国革命史。1956年9月9日,高等教育部又颁发《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试行方案)》,规定各高校必须严格依照一到四年级次序,分别开设马列主义基础、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课程。1953—1956年,高校把马列主义必修课由先前的3门课程完善为4门。由于马列主义基础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主体支撑内容,高校至此完整构建了涵盖三大有机部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系,增强了大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剩余价值、毛泽东思想等基本理论的认知深度,提高了青年甄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现实能力,巩固了借助思想理论课程建设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最根本路径。

(四)以1门社会主义教育必修课为教育主题(1957—1960年)

1956年底,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以后,我国开始转入大规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根据党中央开展全党全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新形势的要求,1957年12月10日,高教部、教育部联合颁发《关于在全国高等学校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指示》,规定先前4门马列主义必修课程一律停开一学年时间,全国高校仅设置社会主义教育1门课程,所有年级包括研究生在内全体学生,必须接受每周不低于8小时的学习教育。中共中央宣传部明确要求该课程以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中心教材,辅之以必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党的文件和其他文件等,共同汇编为《社会主义教育课程阅读文件》普及流通。各高校力争与“大鸣大放”、反右派斗争中显露的实际思想问题相结合,用工人阶级思想批判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改造非无产阶级观点。1957—1960年,高校将马列主义必修课由先前4门课程削减为1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知识青年对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等理论问题的深化理解,但马列主义基础课“应当有比较高的稳定性、系统性,不能老是枝枝节节地学,零零碎碎地学,所学的题目老是没有内在的联系,只是互相孤立的题目堆积”[2]274。社会主义教育课程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严重削弱,成为须着力弥补的明显短板。

(五)以4门马列主义必修课为教育主题(1961—1966年)

为贯彻文化教育事业“整顿、巩固、充实、提高”的教育方针,1961年2月7日,中共中央在批转中央文教小组《关于一九六一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教育工作安排的报告》中指出,截至1961年全国高等学校共有1 197所,仅1960年一年就新建356所,但其中大部分学校科系的马列主义教材质量不高,中央教育部应当积极组织力量,在教育革命和学术批判的基础上调整修订好主要教材。1961年6月17日,中共中央在批转中央宣传部《关于高等学校文科教学方针和教材编选工作的报告》中强调,高校文科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理论课程必须恢复为4门,即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中共党史,理、工、农、医、艺术、体育专业和专科学校文科专业,可以仅开设中共党史、马克思列宁主义概论(讲授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2门课程。此外,高校有必要通过灵活的时事政策报告和讨论课,使大学生对国内外形势、党的方针政策、共产主义道德时刻保持较为清醒的认识。1961年9月,教育部颁发《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教六十条》),明确要求青年学生通过共同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和锤炼,“逐步树立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581。它标志着我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容日益朝着规范化、系统化、学科化方向深入发展。1964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高教部党组和教育部临时党组又联合发布《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强调中共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形势与任务为高校4门马列主义必修课,其根本任务在于“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青年,向他们进行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培养坚强的革命接班人”[4]50。

1961—1966年,高校马列主义必修课程由之前1门恢复至4门并获得新的发展,特别是中共党史课程的常态化开设,推动大学生群体普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迫切性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

二、理想信念教育:以政治信念和道德信念为主题

高校借助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体系的不断规范,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融会贯通,依赖理论自身真理的科学性和逻辑的严谨性,实现对大学生较高层级的系统的学理教育。当然,高校仅凭重点实施基本理论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是远远不够的,理想信念的基础教育亦不可或缺。正所谓,青年无信仰不立,国家无信仰不强。理想信念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构建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体系的基础内容,决定着青年学子人生追求的终极价值航向。

(一)解决“培养方向”问题:强调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信念的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迁,政治经济制度转型重构,文化社会风尚深度变革,思想观念多元。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改良主义等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潮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仍然存在。高校大学生群体的身份来源异常复杂,多数学生出身于地主、资产阶级或者小资产阶级家庭,他们大多经历旧社会教育思想的长期浸染后步入高校,还保留着原生家庭或封建主义思想、资产阶级思想的惯性思维。即便工农家庭出身的学生,其世界观也并非天生即是社会主义信仰。这与高校肩负为新中国输送“又红又专”高素质建设人才的要求严重不符。如何增强高校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如何破旧立新使大学生在短时期内信服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引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和高校首要解决的教育任务。1949年9月,《共同纲领》第四十七条规定:“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5]92这成为高校开展社会主义信念教育最早的宪法依据和政策支撑。1955年4月25日,时任高等教育部副部长刘子载在高等工业学校和综合大学校院长座谈会上犀利地指出,不少高校学生轻视政治、不问政治的倾向正在肆意滋长,他们对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尚未明确树立起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时事政策学习极度不重视。高校务必迅速遏制此类不良风气的蔓延,“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基础,掌握现代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身体健康,并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各种高级专门建设人才”[4]20。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进一步将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作为党的教育方针首次明确下来。此后,党中央和高校把社会主义信念教育提到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来推进,诸如1957年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教育,1958—1965年关于社会主义的专项教育等等,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真正弄懂我国为何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理性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大量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优秀青年人才。

(二)解决“为什么人”问题:强调青年学生确立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服务思想的必要性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是新中国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高校青年作为整个社会最积极最朝气蓬勃的中坚力量,理应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战斗队伍的精锐分子。1949年12月30日,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倡,高校学生通过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和毛泽东思想的学习,最终必须落实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建立和巩固,坚定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忠实地为工农劳动群众服务。1950年6月6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明确强调,中国共产党必须“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事业和旧有社会文化事业的改革工作,争取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6]71。1957—1958年,毛泽东又先后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上的讲话》《事情正在起变化》《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反复强调:“没有知识分子不行,无产阶级一定要有自己的‘秀才’。这些人要较多地懂得马克思主义。”[7]360无产阶级倘若没有自己庞大的知识分子队伍,社会主义是不可能建成的,其中高校青年学子即是无产阶级培养“又红又专秀才”的重要源泉。党中央和高校争取用10~15年的时间,不断强化青年学生为无产阶级和工农群众服务的思想,使其将从书本学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现实所需,以期与工农大众的立场、观点、感情深度融合,生发更多共同语言,更自觉主动、更有效率地为无产阶级事业服务。据此,1961年9月15日,党中央明确将“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愿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3]581的规定载入《高教六十条》,作为新中国指导高校深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文件颁行全国。随后,高校在培养和选拔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时,长期将能懂马列主义理论和能为人民谋福利列为两个首要标准予以考量,甚至成为党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鲜明特征保留至今。

(三)解决“做什么人”问题:强调青年学生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迫切性

随着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事业的顺利发展,国内外资产阶级势力企图颠覆破坏新政权的野心犹盛。在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毒害下,少数学生出现轻视勤俭劳动、贪图安逸享受,轻视工农劳动人民、崇尚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不良倾向,还有部分青年纪律松弛、道德败坏,日益滑向腐化堕落的深渊。党中央及时洞察对高校青年学生忽视道德教育这一纰漏,认识到它事关国家能否最终培养出政治合格、专业过硬、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为此,1954年10月—1955年9月,除西藏外,全国135个大中城市的高校先后集中开展了“培养青年共产主义道德、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专项教育活动。党中央先后批转团中央书记处《关于加强对青年的道德教育、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向中央的请示报告》(1954年11月),青年团上海市委《关于加强培养青年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报告》(1955年1月17日)和青年团中央书记处《关于开展培养青年共产主义道德、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工作的总结报告》(1955年9月16日)3个文件,对青年大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培养标准提出明确规定,指出要“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培养他们的独立创造、勇敢顽强的精神,培养他们对待劳动与公共财物的共产主义态度和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忠诚老实、生活朴素整洁等优良品质以及高度的政治警惕性”[8]14。党中央和教育部要求高校力戒空洞说教,应当以“有骨头、有肉、有影子”的正反面典型实例,告诫青年学子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养练迫在眉睫,但又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要将其作为一项经常性任务,长期贯彻到各项实际学习之中。从此,新中国主要以三大主题为抓手培养高校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第一,“五爱”教育主题,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社会公德。第二,艰苦奋斗教育主题。1957年3月7日,在全国普通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是艰苦的事业。我们以后对工人、农民、士兵、学生都应该宣传艰苦奋斗的精神。”[7]2461961年9月15日,《高教六十条》更是把对青年加强艰苦奋斗教育作为第四十七条专门单列其间,教育全体青年要懂得社会主义制度仅给新中国开辟了一条达到理想境界的道路,其能否由美好蓝图转化为实在成果,全凭青年和全体人民在几十年时间内团结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三,集体主义教育主题。党中央一贯教育大学生摒弃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个人主义,弘扬无私奉献、大局优先的集体主义,肩负起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历史重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自己的智慧热情并奋斗终生。党和高校经过对青年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常抓不懈的培养,既有效抵制了百余年来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流毒的侵蚀影响,又显著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唤起中国人对新中国的信心,产生爱国主义的自豪……出现了包括以诚待人、谦虚有礼、公民责任感等为旧中国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新风格”[9]291-292。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教育:以党的方针政策时政为主题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因其具有典型的西方文化印记,使得东方学生要想迅速接受该理论并领悟其精髓成为一个不小的挑战。党中央坚信依靠单一路径不可能达成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目的,需要多渠道联合、形成教育合力,方能丰富马克思主义教育体系。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紧密结合党中央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方针政策,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抽象深奥向具体通俗转化,从而有效提高青年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立场、方法去观察阐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能力。

(一)以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为教育主题(1949—1956年)

新中国成立最初7年间,高校号召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当时所有以政治运动为主题的重大社会实践活动,以期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现实教育功效。1951年11月,教育部要求全国各高校遵照《各级学校升降国旗办法》的相关规定,借助经常性升降国旗仪式,潜移默化涵养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怀。1950—1952年,全国各高校普遍组织学生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大量师生分批源源不断地深入广大农村地区。其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曾多次率领学生奔赴我国西北和西南等偏远山区,向农民群众宣扬国家的土改政策。其他高校则更多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到城市郊区,就近开展有关土地改革政策的学习和宣传工作。广大青年学生原本以为中国不存在阶级,“阶级”不过是马恩书本凭空想象杜撰出的一个理论概念而已,通过耳闻目睹农民真实的辛酸疾苦后,才真正醒悟“无阶级”“超阶级”的不现实,认识到新中国发展绝不可能离开劳动人民,对劳动观点、剥削现象、阶级观点和群众观点有了更为具象的感性理解。朝鲜战争爆发后,为揭露美帝国主义侵略本质,及时铲除国民崇美、亲美、恐美情结,大学生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活报剧、快板、演说、漫画、壁画、展览、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抗美援朝宣介工作,这不仅使青年学子接受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的生动教育,更对“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真正动力”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产生更深切的直观认识。在全国镇压反革命运动轰轰烈烈开展之际,大学生全面开展学习青年团员丁佑君烈士英雄事迹,协助高校清理隐藏在师生队伍中的阶级敌人,认清反动势力给国家建设造成的巨大危害,进一步坚定自己的无产阶级革命立场。1951—1953年,高校结合国家“三反”“五反”运动要求,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较为系统化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教育运动。党中央发动大学生以马列主义著作、《毛泽东选集》、党的方针政策文件、社会发展史和中国革命史为主要学习材料,通过报告会、座谈会、讨论会等活动,初步掌握唯物史观和辩证法观点,深刻剖析自身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积极提高思想政治觉悟,逐步树立为工农服务的思想意识。为配合国家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要求,高校学生主动走上田间地头、街头巷口,广为传播过渡时期总路线和1954年宪法,使“一化三改”“一体两翼”“人民民主专政”等观念从此深入人心。1954—1956年,党中央和教育部先后8次在教育界阐明宣传唯物主义思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求包括高校青年学生在内的党内外500万知识分子,在8年内重点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原理,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系统理论教育,采取学术讨论会、批判会、撰写论文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具体思想展开批判活动。当时高校大多数文科类专业主要针对胡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严厉驳斥,师范类专业主要针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全面批驳。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有条件的高校,还通过开设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专门课程或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深入把握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提高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进一步夯实唯物主义世界观。1949—1956年,党中央和教育部指导高校结合政治运动开展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高校青年学生转变阶级立场、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唯物主义历史观,但也出现了要求过高过急、方法简单粗暴、混淆学术与政治界限的不足,好在党中央及时认识并纠正了错误偏差,使得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总体保持健康方向稳步发展。

(二)以社会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教育主题(1957—1965年)

1957年2月,党中央明确提出我国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培养既懂政治又有文化,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1958年9月5日,毛泽东在第十五次最高国务会议上专门强调,中国几千年的旧教育广为宣扬“万般为下品,唯有读书高”观念,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打破长期轻视体力劳动的旧思想和旧偏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正确方向。这个教育原则绝不能移易,它是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唯一办法。据此,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联合颁发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规定:“在一切学校中,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每个学生必须依照规定参加一定时间的劳动。”[4]38为了给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党中央倡议一切有土地的高校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当由一所或几所学校联合设立附属工厂、附属农场或者生产作坊,不具备土地条件的高校可以就近到郊区农业合作社参加劳动,或者与工厂、工地、农村公社订立劳动合同。所有高校尽可能开设生产劳动与技术课程,鼓励学生接触工农业、学以致用。1964年8月19日,为响应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全国城乡如火如荼开展的相关指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毕业生劳动实习试行条例》,提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劳动实习制度是我国培养又红又专、体魄强健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一项重大举措,它把农村体力劳动与文化专业学习相结合,这种实习制度将在3年内作为高校教育的一项长效制度巩固下来。1964年9月和196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针对高等学校文科师生和理工科学生,分别发出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的通知,各高校大学生除毕业班外,均接受生产劳动的教育锤炼。青年学生纷纷走出“书斋”“象牙塔”,经过与工农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亲密接触,思想受到了极大震撼,他们有关热爱生产劳动、尊重无产阶级、珍惜劳动果实、深化阶级感情等意识,在生产劳动中于无声处得以强化。与此同时,大学生逐步克服了以往从书本到书本的不良学风,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为人民服务意识、共产主义信仰等,在思想认识上有了一种更深入的实践体悟,使他们普遍认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是改造自身世界观的重要途径,它远远胜于单纯的理论说教,极大巩固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际成效。

猜你喜欢
马列主义马克思主义课程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马列主义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探讨
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