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德 庆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9)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1]12,也是确保整个中国社会良性运行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或社会群体用来促使和确保其成员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4,是我们党教育引领青年一代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法宝”。进入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及“新青年”成长成才环境与历史使命发生新变化的现实条件,有必要立足社会现实及“新青年”的新特点,对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创新,以使其更好地教育引领新时代青年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积极奉献。这也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工作所提出的前瞻性要求:“要高度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形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确保青年一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为“教育主客体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采取的一切思路、手段和程序的总和”[4]19,在新思想、新载体、新理念不断涌现,以及教育客体不断赋有新特点、国内国际发展环境时刻发生新变化的现实背景下,实现其科学合理的突破与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与时俱进、高效渗透的必要条件。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环境、新对象、新载体,既是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方法创新所要立足的现实基础,也是促使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现创新的催化剂。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一定环境里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是在一定环境里进行的,环境状况对人的思想品德状况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着重要影响[2]99。进入新时代,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飞跃式发展,社会各领域都在发生激烈变化。这些变化既有益于促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新发展的一面,也有影响和阻碍对青年进行有序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导因子。例如,伴随着新开放格局的纵深化,文化领域也在交融式发展,其在向国内传递有益先进文化的同时,也为诸如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以及普世价值观等各种社会思潮的交叉式渗透提供了便利的开放性条件。再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革新,特别是5G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出现,虽然为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但也加大了落后思想传播的难控性和新时代青年思想引领的复杂性。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综合看,当代青年面对着深刻变化的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形形色色的思潮,更需要在理想信念上进行有力引导。”[5]23因此,面对机遇与挑战更加复杂化的共生与共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对“新青年”的有力引导,立足新时代新发展环境进行内容与方法上的创新是个绕不开的时代命题。必须立足现实环境及时创新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以更好地对青年群体进行有利影响,积极教育引导社会中的青年一代自觉抵制落后、追求先进,引领社会良好新风尚。
深入认识和把握教育对象的整体性质和个体差异,把握教育对象内在的思想特征和外在的行为表现以及变化发展的趋势与规律,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2]160青年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也是重点对象,这是由青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及其生理心理特征所决定的。[2]164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第一个百年目标”的顺利完成,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也在整个中华民族的期盼与向往中顺利开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6]2新时代青年的生理特点与实践特征决定了,其既是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参与者、推动者、冲刺者,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践进程中所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的见证者、巩固者、开拓者。新时代青年要实现时代与人民共同认可的人生价值,就必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自觉担负起富强伟大国家、复兴伟大民族、幸福伟大人民的历史性责任,积极内化爱国情感、强国要求和先进思想理念,主动参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因此,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顺应新时代青年宏观时代使命之变、具体历史任务之变、运动实践要求之变,积极创新方法、完善方法体系,丰富教育内容、强化使命教育,以有效教育引导青年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练功厅,安和庄所属看到萧飞羽莅临兴味盎然。萧飞羽叹了一口气道:“别以为我还有新花样,刚才白煞问我下一步会怎样做?我告诉他:眼前除了困守愁城别无良策。这是心里话,也想请教大伙。”
作为青年主体一种“积极投入式”的存在方式,兴趣与需要、欲望共同构成青年与精神生活的最基本关系。兴趣更是以其特殊的心理机制作用于青年精神生活的目标、秩序,构成精神动力,参与青年精神生活方式的型塑。[7]以兴趣或有吸引力的载体为立足点、发力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仅能刺激青年主动参与的欲望,强化接受规范的积极情绪,使青年积极体验待赋予的观念、肯定社会核心价值要求,也能有效增进青年认知、思维的活跃度和开放性,提升内化社会核心要求的能力。因此,应科学遵循“‘趣点解剖’—‘因趣推新’—‘融合施教’”的新模式、新程序进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的创新,以增强其对新时代青年的吸引力、渗透力和影响力。
方法的有效应用离不开载体的合理使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进行,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定载体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规律性要求[2]239。进入新时代,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及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创新创造实践活动日益丰富的刺激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先进性载体也在进行裂变式的发展与革新。例如,在互联网技术不断革新的冲击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线上”活动新载体不断涌现(如各类新型教育教学类APP的急速涌现和集智能推送、实时交流、互动评论于一身的短视频客户端的涌现等),并日渐在社会成员的思想引导上占据关键性地位。再如,随着人们生活富裕程度的提高及文化创造能力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也在发生新的变化(如航天精神、斗争精神、抗疫精神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被赋予新内涵),特别是科技领域文化产品的丰富程度获得了极大提高。这些载体的变化并不是直线式的,而是裂变式的,即一个领域新载体的出现往往会引发众多领域的子载体发生繁衍式裂变。例如,互联网领域载体的变化,往往会导致文化领域载体和大众传媒领域内的众多子载体发生繁衍式的裂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不能固守“旧器”,必须立足于易发生裂变的且深得“新青年”宠爱的新兴载体(如短视频、“快闪”等),紧跟新时代青年新的活动“踪迹”,及时更新相应方式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趣点解剖”是指,实时扎根于新时代青年所热衷的线上或线下学习、交友、娱乐及消费等实践活动,并对其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及在活动中对各类信息接收方式的倾向度、融合度、认可度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得出不同青年群体在信息接收和内化上的自我偏好。信息技术时代下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急速革新,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实时观察新时代青年的实践活动、适时跟踪新时代青年的活动轨迹,并在此基础上及时甄别和获取新时代青年“趣点”的可能性、可行性。正如各类线上商品销售平台或具有推广性的APP一样,我们同样也可以通过网络大数据,在有效了解青年活动偏向、情感偏向、兴趣偏向的基础上,挖掘、分析和掌握各类青年群体的活动特征、兴趣范围、文化偏好以及诱发高活跃度的因子,以有效建立新时代青年“趣点”信息库、构建“趣点”信息网,进而使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有效借助“趣点”融入各类青年群体。例如,深受广大青年所喜爱的抖音,可提供抖音数据服务,具有针对数据、媒体、游戏等多个行业提供抖音公开数据的能力,获取相应授权后,可帮助用户、企业分析抖音视频表现,助力业务增长、商业分析。[8]因此,在青年极其热衷于通过“刷抖音”获得大量信息的现实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利用抖音数据服务平台,及时了解新时代青年群体的“自画像”及特殊喜好,快速锁定不同青年群体的“趣点”,为有效实现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的合理创新寻找突破口。
(1)结合全区地质矿产、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将研究区20种元素划分为5个类别组合异常,分为Cr,Ni,Co组合,La,Nb,Th,U,Y组合,Ag,Cd,Cu,Pb,Zn组合,W,Sn,Mo,Bi组合及Au,As,Sb组合。
“因趣推新”是指,根据新时代青年所感兴趣的活动方式或信息接收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的创新,以有效促进青年及时接受、内化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理念和道德规范。同一事物对人有无意义、意义的大小是受个人需要与兴趣等个性心理倾向制约的。[9]171而青年的兴趣爱好又具有深刻性、稳定性和倾向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往往会制约青年对一事物的态度。[9]175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为新时代青年所积极接受,并能够始终做到有效吸引青年、科学教育青年、及时引导青年,必须根据新时代青年的兴趣偏好及时进行形式上、方法上的创新,力求实现方法的外在表现形式由引起紧张氛围的“教法”变为唤起内心兴趣的“引法”。例如,随着近些年“中国式快闪”在青年群体中的流行与兴起,“快闪”式灌输也逐渐成为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切入点,为众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采用。这一方式在深刻契合青年群体的身心特点、社交偏好、行动逻辑、话语体系和文化需要的基础上,切实提升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10],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由此可见,因趣推新是在趣点解剖基础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合理路径,其不仅能很迅速地促使因时而生的新方法、新形式为广大青年所接受,也能更有效地将社会发展要求、核心价值观念、优秀道德品质融入青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潜移默化地引领“新青年”的未来发展方向。
思想政治工作绝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11]。随着新时代青年的生存环境、发展环境和成长特点不断发生新变化,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组合拳”与“连环掌”已成为增强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必然要求。“融合施教”是指,在立足于新时代青年身心特点与多重兴趣偏好的基础上,积极将思政教育的优秀传统方法与应时创造的符合新时代青年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新方法,及其他学科的教育、研究和实践方法进行有效融合、同向发力,以切实提升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和渗透力。例如,理论教育法又称理论灌输法,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最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在大数据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出整体性思维变革的现实背景下(即应从整体论出发,通过大数据技术形成关于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整体性的信息量和数据链,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和创新)[12],应与社会调查、数据分析、模型构建等方法进行深度融合,切实提升对不同青年群体理论灌输的针对性、渗透性、完整性。即在对青年进行理论灌输前或过程中,应通过大数据技术或开展实地调研摸清“底数”,充分收集和分析受教育者的各种思想信息、价值关涉、行为习惯以及理论水平,并根据所得信息充分弄清教育者自身的话语习惯、表达方式、专业焦点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切合度、融合度,以增加理论灌输的针对性、有效性、互动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应是单个方法或思政教育本学科内部方法的单维度循环,其必须以有效灌输社会发展要求为导向,以及时引领社会成员思想品德获得共同进步为目的,充分发挥各类科学方法的组合力优势,以促进一切有效方法在思政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形成“大循环”,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发展规律的客观性要求。
具体而言,构建了由神经内科、康复科、膳食营养科等多学科组成的营养管理团队。增设团队查房机制,周四确定为多学科查房日,每月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生活水平的提高、互联网技术的革新、软硬件设施设备的完善,以及青年自身所具有的热爱竞技的心理特征,共同促使部分青年迷恋游戏化的实践活动,这也在引导着一些青年逐渐步入游戏化的社会生活场景。游戏化的实质,可以被认为是在非娱乐场域中进行一种游戏化情境的创设,以此助推某种目标的实现。这种游戏化情境大多包含点数、勋章、等级、排行榜、奖励、社交分享等多样的游戏机制或元素[16]。例如,微信朋友圈常见的转发点赞赢奖品活动;“蚂蚁森林”中行走步数换植树“能量”、朋友之间“浇水”送植树“能量”活动;支付宝平台上“集五福”赢红包活动等,都可以被理解为利用游戏化的情境设计去吸引人们参与其中,以达到某种公益或商业活动所设想目标的目的。事实证明,这种游戏化的情境设计,的确以其休闲排压、有趣怡情、竞争奖励的各类优势,有效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不少青年也极其热情地参与“游戏”、体验乐趣。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底,支付宝蚂蚁森林已带动超过5.5亿人参与,累计种植和养护树木超2亿棵,种植面积超过274万亩(1.83×109m2),实现碳减排1 200 多万吨(1.2×1010kg)。同时,蚂蚁森林还在全国设立了9个公益保护地,通过“人人一平方米·守护生物多样性”,守护面积超过280平方公里(280 km2)[17]。“蚂蚁森林”的成功经验表明,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适应青年感兴趣的游戏化活动方式,创新游戏化激励法以吸引、激励青年参与教育者所设计的“游戏”,在“游戏”体验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游戏化激励法”是指,教育者在互联网技术的辅助下,通过开发、设定具有一定趣味性和竞技性的游戏情境,吸引、激励受教育者在一定的游戏情境或竞技关系中获得思想政治素养上的提升。例如,可以借助支付宝中“蚂蚁森林”的情境设计,尝试开发、设定“思想之(植)树”情境游戏。具体为:当注册参与者在特定的游戏情境中每学完一个篇章的思想理论类知识点,或答完一定的关于思想理论类的题目时,可为其奖励一定的能够使其所种下的虚拟树长大的“绿色能量”。当该“绿色能量”积累到一定数值时,便可通过公益机构为其申领一颗真实的树木进行栽种,并为其颁发相应的电子“思想勋章”“环保勋章”“品德勋章”等。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激励青年不断进阶式、自主式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提升思想理论修养,也有助于青年环保责任感、时代使命感以及竞争意识、学习意识等方面的培养。
随着互联网的技术革新,尤其是即时通信工具与社交网络的普及,“个性”鲜明的青年群体往往会基于共同兴趣爱好、价值观念、话语模式和社会关系,构建以网络为主要阵地、以兴趣与情感为核心纽带的各式圈层,青年“圈层化”现象日益凸显[14]。这些“因趣成圈”的各类“圈层”不仅是青年兴趣爱好的“CBD”,也是各类青年集交友、爱好、学习和交流于一身的归属地,亦是他们习得社会要求、塑造自身“三观”、练就相应实践本领的“练功场”。青年圈层具有一定程度的封闭性与感染性,即不同质的圈层之间往往会因为兴趣偏好与价值偏向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隔阂”,且圈层内部各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十分明显。因此,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应有效利用新时代青年群体中越来越突出的“圈层现象”,采用圈层式感染法积极推动思政教育实践融入青年各类圈层,提高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和影响力,促使青年更健康有效地形成自身品德意识体系。所谓“圈层式感染法”是指,通过采用不同质的圈内共认共享的特定语言、符号和表达体系转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原有的承载及输出方式,以将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道德规范融入圈层文化,进而使其在同质青年群体的相互感染式影响中为圈内青年所普遍接受并自觉内化。时下青年群体中兴起的“国风动漫圈”就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圈层式感染法可以加以利用和改造的有效载体。例如,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与“国风动漫圈”的话语表达体系进行合理融合,可以增加思政语言的吸引力、内容的渗透力。因为,语言风格是具有较强生命力的模因,它易于辨识、模仿与复制,圈层文化的建构往往是通过对语言表达风格的大量模仿与被模仿实现,并通过圈内成员的理解与再创造进行扩散,在相互学习、借鉴过程中,不断巩固圈层文化思维模式[15]。因此,通过模仿“国风动漫圈”的话语体系与表达方式,并将其与3D影像技术、特色语音变音技术以及各类新兴微媒体智能识别推送技术进行融合呈现,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表达呈现出特有的思想化、国风化、异质化等特征,演绎出独特的“国风动漫化思政”文化新形态,既可以满足“国风动漫圈”青年对国漫文化需要推陈出新的渴望,也能够实现引导青年积极自我构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价值体系的目的。
新时代经济、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要求、发展条件、发展趋势,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意义十分深远[13]57。鉴于新时代新式教育载体、新型发展理念的涌现与提出,以及“新青年”热爱圈层式结交、游戏化活动、休闲式接收信息、共享式体验生活和家庭在青年价值观养成中潜移默化的根基性作用,可应势采用圈层式感染法、游戏化激励法、休闲式推送法、共享式覆盖法、裂变式牵引法等符合时代特征、贴合青年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助推“新青年”更有效地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先进思想和科学理念进行内化。
意识形态建设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朱继东教授在《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思想研究》一书中提出,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手段创新,就是要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特别是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18]228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21年2月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89亿,较2020年3月新增网民8 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较2020年3月提升5.9个百分点。从年龄结构上看,20~29岁、30~39岁分别占比为17.8%、20.5%,青年占比高;从职业结构上看,在我国网民群体中,学生占比高达21.0%,占比最大。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27亿,较2020年3月增长7 633万,占网民整体的93.7%,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亿,较2020年3月增长1.00亿,占网民整体的88.3%。[19]从这一系列数据中我们可以得知,青年既是互联网的主力军,也是各类短视频APP发展、兴起与流行的主力军。各类“短视频”媒体,以其对青年“趣点”的精准识别与适时的智能推送,在让广大青年获得感官享受、精神愉悦的同时,也对部分青年的价值观养成产生重要影响。对新时代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要积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发展与大多数青年已成为网络短视频阵地“常住客”的现实,充分运用新兴媒体的新技术、新应用去合理创造“休闲式推送法”,实现青年思政教育与青年热爱的新型新兴媒体的合理融合,为青年带来更加直观式、享受式的思想引领。所谓休闲式推送法是指,积极与青年热衷的新媒体进行合理融合,在对青年“碎片化”休闲时间和所关注的“趣点”进行精准识别后,通过智能推送的方式向其推送有思想温度、有政治站位、能留住“眼球”的视频、音频或文字。例如,可利用现有的各类短视频APP,积极建立集青年阅读浏览偏向、日常使用时间段及具体时长、时事政治类新闻关注度、参与热门话题讨论情况等于一体的智能信息库,并在有效分析需要对青年进行灌输的内容与各类青年可接受的信息形式的连接点(精彩的视频剪辑、有趣的历史故事、充满活力的“青春快闪”、激情满怀的有力“说唱”、浏览得积分的奖励式阅读等)的基础上,科学构建适应各类青年偏好的智能推送信息站、数据链,对标进行信息推送。这不仅能够变呆板式、负压式的无趣灌输为实时的享受渗透,提高渗透度、认同度,也能将青年的“碎片化”时间挤出来用于提升青年品质,引领青年向上、向善且积极有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方向就是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20]32恩格斯也指出:“大家的幸福应当建立在大家共同劳动和平等享受福利的基础上。”[21]672纵观当前,“共享”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也已成为新时代青年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一种态度和习惯。但就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实践而言,其并没有很好实现“共同享有”,致使青年群体内部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程度不平衡。例如,城市青年比农村青年所能接触到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丰富得多,部分农村青年在思想政治修养方面甚至长期存在“放任自流”的现象;机关单位青年比私企青年所能参加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多得多,甚至出现一些私企的党员青年只被鼓励钻研业务而不讲政治学习的情况;在校读书青年比辍学打工青年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更为系统全面,甚至一些打工青年辍学后再也没有接受过任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些都直接反映出当前青年群体内部思想政治教育不平衡的现象,需要在“共享式覆盖”中给予合理解决。共享式覆盖法是指,通过线上打造思政教育共享商城、共享讲堂、公益咨询辅导专栏等,线下积极组织各类青年开展公益思政教育实践活动、思想理论修养志愿提升活动等,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全体青年中平等覆盖。例如,可以通过打造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公益商城,以实现思政教育资源在青年群体中合理循环利用。具体方法为:招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青年志愿者,将实用教育物品、理论书刊或自制理论解说视频进行收集和展销(对捐赠者可通过颁发捐赠荣誉证书或物品交换的形式给予适当精神或物质奖励),并为通过平台实名认证的青年提供相应捐赠。为督促受赠青年将物品用到实处,以理论书刊为例,可要求受赠青年上传一段书刊中所涉及理论的解说视频或音频,这也有利于丰富商城的理论解说视频库。再如,可通过线下开展青年思政理论教育进企业、进农村实践活动,以实现思政教育机会均等化。具体方法为:相关部门或群团组织,一方面,可以通过招募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思政教育志愿者或聘请相关专家为宣讲员,定期为私企青年工人或留守乡村青年进行理论知识宣讲;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定期举办自我思想修养大提升活动,组织私企青年、乡村青年走进高校课堂,各类具有思想启迪作用的展览馆、博物馆,以及开展私企青年、乡村青年与“高知青年”间的自修学习交流会等,打通各类青年间的学习沟通交流渠道。“共享式覆盖法”的本质就是要实现各类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平等化,促进整个青年群体思想理论与道德修养的共同进步,这也完全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要求——精神上也应实现共同富裕。
总之,大学生班级自主管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在管理过程中,大学生既是管理的实施者,又是管理的接受者,主体与客体是统一的。大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促使班级管理活动转变为对大学生的引导与服务,从而实现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的有机融合[12]。因此,高校班主任应该进一步强化班级自主管理工作,为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青年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的自觉意识与行为习惯,并取得“社会人”资格的“摇篮”。实践证明,家庭教育健康,青年的社会化就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家庭教育是人的社会化的起点,具有情感性和长期稳定性的特殊社会化作用。[22]71陈万柏等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也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环境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和品行,其对家庭中子女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深刻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具有基础性、普遍性、长久性和潜移默化的渗透性。[2]110-111在新时代青年价值观趋于多元化,兴趣爱好趋于广泛化、虚拟化及相互影响日益明显的现实背景下,有必要充分发挥家庭在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基式、“遗传式”作用,创造社会细胞在青年“趣点”选择、思想引领上的裂变式牵引法,引导青年养成健康价值观和科学的兴趣偏好。裂变式牵引法是指,通过借助“文明家风”创建、子女专长展示、“先进家庭”评选、家庭思想教育经验分享等系列活动,充分利用家庭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场域,实现家庭与家庭间思想与行动上相互牵引,家庭牵引子女价值取向与兴趣偏好及子女与同龄群体间相互牵引,以达到先进思想、科学认知、良好规范、健康价值观等在社会中以细胞裂变方式植入青年身心。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裂变式牵引法”的核心要旨,就是要充分发挥家庭在青年“趣点”养成上的规制作用,进而发挥其在思想政治上的教化作用。例如,借助“文明家风”创建活动进行“裂变式牵引”。具体做法为:通过定期在村居、社区或街道举办“文明家风”创建活动,将家庭整体理论学习情况、成员兴趣偏好情况、社会道德遵守情况纳入创建活动中,再通过年末家庭成员自评、邻里互评及家风展示与组委会终评等环节,对参与“文明家风”创建活动的家庭进行评审。评审结束后,需对获得“文明家风”的家庭进行及时表彰,并将其“文明家风”的创建心得、先进经验及有效做法在整个村居、社区和街道进行大力宣传推广。这种借助“文明家风”创建活动的“裂变式牵引”,既能够激发社会细胞的自主教化意识,积极弘扬先进价值观念和道德要求,也有利于对家庭青年子女成员的价值取向和兴趣偏向进行有效牵引(自我自觉牵引、父母强制牵引或社会竞争式共同牵引),推动广大青年在相互影响中持续养成健康的兴趣偏好、接受先进的思想观念、坚守正确的政治观点、内化文明的道德规范,进而持续形成巩固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良好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