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课程的思政探索与实践

2022-12-07 12:05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英美育人思政

水 彩 琴

(西北民族大学 外国语学院,兰州 730030)

立德树人是高校一切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检验其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陈宝生也强调:“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因素是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十分重要。”“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推动每一位专业课老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2]“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因此,开展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挖掘和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是国家赋予高校所有专业课程的历史使命,外语类课程责无旁贷。

自2016年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立德树人、课程思政便成为高校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核心议题,各级各类线上线下教学研讨会如火如荼,从事和热爱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学者们纷纷撰文探讨高校教育立德树人(尤其是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给课程思政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热度。自2016年12月26日《学习时报》刊登曹文泽的《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创新育人手段》一文到2021年10月的近5年时间里,探讨课程思政改革的学术文献多达9 613篇,包括各类学术期刊文章9 458篇、学位论文51篇、会议论文104篇;议题从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课程思政理念的转变、课程思政价值的论证等宏观讨论到各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原则、教学模式、实践路径、方法策略、问题解决等微观探索,涵盖了理工农医文史哲等不同学科的各类课程,真正实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三全育人”(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然而,在众多课程思政研究文献中,以英美文学课程为内容的研究成果仅有14篇期刊论文,议题涉及英美文学课程思政的策略、实践路径、教学模式等具体改革措施,暴露出部分外语类专业教师(至少是从事英美文学教学的部分教师)的一种固有认识,即将外语(尤其是外国文学)教学独立于课程思政之外。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明确指出,外语类专业要体现专业培养和思想教育两手抓的指导理念,不仅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外语专业人才,也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3]9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也强调,外语类专业要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笃定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理念创新、方法多元,注重经典阅读、健全人格,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创新精神、沟通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外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作为高校外语类专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1-2

英美文学课程作为《国标》和《指南》规定的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必须立足国家发展战略,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注重英美文学课程的思政教育,充分挖掘英美文学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做到英美文学知识传授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融合,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在培养学生文学审美能力的同时,提升其人文关怀和道德素养,切实践行时代赋予英语专业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英语人才的教育使命。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及特点

课程思政概念最早出现于2014年上海市出台的《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随后一批试点学校的探索与实践拉开了上海市课程思政的序幕。2017年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下达的《关于推进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实现了课程思政在上海高校的推广与普及。同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沿用了课程思政这一概念,提出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其中第一项就是构建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从此,课程思政成为新时期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

课程思政,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进行思政教育,即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5]这里的“课程”既可理解为包括思想政治课在内的全部课程,也可理解为思想政治课之外的其他课程。[6]由于思政课程一直以来显而易见的思政教育功能,其他课程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当前课程思政所关注的重点或焦点[6],课程思政因此也就意味着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非思政课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7],挖掘其他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换言之,课程思政以专业课程为依托,立足立德树人目标,遵循课程育人理念,强调课程与思政的有机融合。

与思政课程不同,课程思政具有隐教性、多样性、协同性等特点。首先,课程思政是一种隐性教育,即通过隐蔽的方式,对环境和情景等因素加以应用,将潜藏的教育意图渗透到受教育者的思想层面,使学生受益于无形。[8]具体来说,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通常是隐藏在专业知识当中的,有待教师积极挖掘并有机融入课程设计、教材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教学环节,其思政教育功能表现为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收到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效果。其次,课程思政是一种内容丰富、多姿多彩的育人形式,涵盖专业课、公共课以及实践课等思想政治课之外的所有课程,不同门类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以各自独有的特点和魅力,蕴含不同的思政元素,体现不同的思政浸润优势,可以有效避免仅凭思想政治课开展思政教育带给学生的单一、枯燥乃至反感情绪。

另外,课程思政是一种基于“三全育人”的协同教育机制,不仅要求不同育人主体(各课程教师)的协力合作,而且强调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等全方位育人机制,产生长期协同效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英美文学课程的思政改革路径

英美文学课程属于人文学科范畴,其教学目标不应是单纯英美文学知识的传授,也包括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不仅要拓展学生的英美文学视野,培养其文学审美能力和文化自觉意识,而且要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和道德素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新时期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内涵式、融合性、多元化以及创新性发展需求,践行时代赋予英语专业的育人使命。从一定意义上讲,英美文学课程的思政教育关系到我国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形象和精神的塑造[9],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因此,需要建立起一个长效机制,保证英美文学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和常态化。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教师感召力、凝聚力、渗透力的源泉。教师只有同时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道德修养,才能在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间吸引、感染、教育学生,给学生带来心灵震撼和情感共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健全人格。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是顺利推进英美文学课程思政改革的首要途径。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课程思政究其本质就是加强教师的灵魂塑造作用。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自身必须有高尚的灵魂,所谓传道者须闻道在先,身教胜于言传。灵魂创造人格,健全的人格来自高尚的灵魂。要想成为拥有高尚灵魂的教师,就必须按“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来加强自身修养;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老师必定是一个有风格、有风度、有风骨的人,必定是散发着独特人格魅力的人,必定会吸引、感染、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换言之,一名爱岗敬业、德才兼备的好(英美文学课)教师,必须具备爱国守法、淡泊名利、业务过硬、终身学习、富有爱心的优秀品质,必须把“四有”好老师作为终身的追求目标,做学生学习知识、创新思维、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德才兼备是教书育人的前提和保障。“才”在英美文学教师的身上表现为全面系统的英美文学知识和扎实过硬的文学批评鉴赏能力。英美文学知识浩如烟海,文学批评鉴赏能力的提高亦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成为一名有真才实学的英美文学课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夯实英美文学知识基础,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丰厚文化底蕴。如果“才”是教书的基础,那么“德”则是育人的保障。英美文学教师的“德”不仅包括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耐心与恒心,勤恳敬业、淡泊名利的专心与净心,也包括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爱心、真心与家国心。英美文学教师只要时刻不忘修为师之“德”,就会让英美文学生涩的教学内容和庞杂的知识体系散发出人性的光辉,就会让学生在学习英美文学知识、赏析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学会自我选择、自我管理,养成自我完善、创新思辨的良好品行,形成品德高尚、正直无私、乐观豁达、富有爱心的健全人格。

然而,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有效推进英美文学课程的思政改革需要的是集经师与人师于一身的优秀教师。如果经师在一定意义上来自于国家的培养,人师的成长则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教师个人的修为,取决于教师的职业操守、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这是一个更为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个体的恒久坚持。同时,人师的难得决定了人师的价值与人格魅力,决定了对学生的影响与感染力。因此,教师的自身素养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前提。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一定要先做到。英美文学课程要实现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其根本路径就是教师通过提高自身修养,教育感染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树立积极进取、乐观自信、无私奉献、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立足中西文化对比,树立学生文化自信

作为专业核心课程,英美文学教学以相应文学史为主线,以不同时期的文学流派与代表作家的介绍以及经典作品的阅读赏析为内容,帮助学生梳理英美文学成就、构建英美文学知识体系。由于大部分英美文学作家同时也是思想家、哲学家,他们的作品既讲述着相应国家的历史进步与现实发展,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因此,英美文学课程呈现给学生的不单是一部英美文学发展史,也是一部英美文明史和思想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不能及时恰当地引导学生进行中西文化对比,很容易导致学生对英美(西方)文化乃至价值观的盲目认同,甚至产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认识,丧失中国文化自信,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文化的积淀是一个民族(国家)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生命体现,是一个民族(国家)独立于其他民族(国家)之外的“基因”表征,否定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等同于否定该民族(国家)的生命。任何民族(国家)都是凭借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和内聚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独特性是民族(国家)内聚力的前提,一个民族(国家)若丧失了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其存在的合法性以及内聚力将无从谈起。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之间的本质差别就在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华夏文化。独特的华夏文化赋予了中华民族不朽的生命,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不卑不亢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也给了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平等对话的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贵州代表团讨论时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10]为避免英美(西方)文化可能带给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英美文学教学需要充分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引导学生就文学主题、人物形象以及背景事件等所反映的思想文化与价值取向展开讨论,并实时引入中国文化元素进行分析比较,帮助学生认清中西文化差异、感受中国文化魅力、体会社会主义道路优越性,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道路自信与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目的。

(三)实施批判性教学,引导学生质疑求真

英美文学是英美国家历史文化的积淀,是西方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开阔学生文化视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英美文学特有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也决定了其蕴含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弊端与局限,决定了英美(西方)文化并不具备绝对的优越性与广泛的适用性。传统英美文学课程通过单纯介绍英美文学知识、赏析英美文学作品的教学,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对英美(西方)文化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片面认识甚至盲目认同,进而动摇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因此,英美文学课程的思政改革需要加强批判性教学,引导学生质疑求真,形成逻辑推理和辩证思维能力,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理论精髓。英美文学作品不可避免地存在宣扬英美(西方)文化观乃至政治观、宗教观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马克思主义科学观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客观公正地分析英美(西方)文化价值及其意识形态的成因,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接受英美文学作品中积极、进步、科学、正确的思想、立场和观点,对英美文学经过历史积淀留给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给予尊重和肯定的同时,必须清楚地看到,打着“自由、民主、平等、人权”旗号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就是为英美国家的思想控制和政治统治服务,就是对白人至上、殖民统治、东方主义等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的粉饰、美化,具有明显的抽象人性论、价值绝对化和阶级欺骗性等特点,体现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伪性。

有效的批判性教学是学生质疑求真、辩证思维的保证。只有善于思辨的教师才能带出勇于思辨的学生。因此,以实事求是为准绳,具体问题(文本)具体分析,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英美文学课程推行思政改革的必由之路,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对英美(西方)文化以及资本主义价值观的盲目认同,坚定中国文化自信,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文化创新能力,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英语人才。

一言以蔽之,有效挖掘英美文学课程承载的思政教育元素,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渗透到英美文学专业知识教学当中,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英美文学课程思政的根本路径。

三、英美文学课程的思政教学案例

并非英美文学课程的所有教学内容都承载思政元素,都适合开展思政教育。因此,找到适合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即合适恰当的思政载体),防止生搬硬套、牵强附会,是有效推进英美文学课程思政实践的关键。而课程思政的隐教性、多样性特征决定了英美文学课程迂回、灵活的浸润式教学方式,对英美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进行的分析、批判、评论,看似无痕,实则可以触及学生心灵,产生润物无声、水滴石穿的育人功能。

(一)用二元对立思想审视《鲁宾逊漂流记》中的欧洲中心主义

《鲁宾逊漂流记》是英国小说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标志着英语小说的兴起。小说通过讲述一个荒岛求生的故事,赞美和讴歌主人公坚韧、顽强、勇敢、无畏的拼搏精神的同时,把主人公和以“星期五”为代表的海岛土著对立起来,形成以文明与野蛮、高贵与低贱、正义与邪恶等为表现形式的鲜明的二元对立思想,完美地诠释了笛福鲜明的欧洲中心主义思想。因此,抓住小说的欧洲中心主义思想,便找到了这部作品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元素。

欧洲中心主义或欧洲中心论,是指以欧洲为中心审视整个世界的一种隐含的信念,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扩张的产物,更是资产阶级为其主宰世界制造历史合法性的说教,在人文科学领域表现为西方主导的“话语霸权”。[11]欧洲中心主义以对欧洲环境、种族、文化乃至宗教的假定的优越性和特殊性为前提,宣扬白色人种(欧洲人)超越于世界其他民族的至尊至上,歪曲和贬低非西方世界的文明、成就和贡献。换言之,欧洲中心主义是一种对西方以外的世界缺乏基本尊重和理解、对自身缺乏正确认识和判断而导致的思想偏见,体现了典型的西方二元对立思维。

在《鲁宾逊漂流记》中,主人公鲁宾逊以其特有的白人身份成为理所当然的主体,对荒岛上的一切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而以“星期五”为代表的土著则被置于客体地位,时时事事必须服从于鲁宾逊。在笛福眼里,作为主体的鲁宾逊象征着理性与正义,是天生的殖民者,始终处于支配、征服地位,而作为客体的土著则代表愚昧与邪恶,具有与生俱来的奴性,一定愿意/需要被征服、被支配。因此,他把鲁宾逊塑造成一个不甘平庸、勇于冒险、创新自律的近乎完美的英国资产阶级分子,而把以“星期五”为代表的土著塑造成外表丑陋、行为凶残、野蛮成性的几乎一无是处的未开化人,需要鲁宾逊这样的欧洲“文明人”去拯救、教化乃至征服。鲁宾逊放弃稳定体面的工作和衣食无忧的生活,跟随外贸船只出海经商,终因船只失事被困于一座无人居住的荒岛长达28年之久。期间,他自制家具、养殖烹饪、耕种田地,靠自己的双手缔造生活;他驯化星期五、征服土著人、建立殖民点,靠自己的信念播撒所谓的西方文明。

在分析鲁滨逊这一人物形象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看到一个自律能干、未雨绸缪的鲁宾逊,更要启发学生认清白人鲁宾逊与生俱来的身份优越感和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思想,正确认识他(或笛福)眼里那些十恶不赦的异类、魔鬼(土著人)。小说这样描写食人族的吃人场景:

遍地都是人头盖骨、人手、人脚和人身体的其他部位。真难以形容我有多惊骇恐惧,特别是,我注意到有一处生过火,地上挖了个像斗鸡场似的圆圈,我猜那是那些野蛮恶棍围坐在一起大嚼同类肉体的地方。[12]98

对于这段令人毛骨悚然的描述,教师需要从笛福的殖民者身份和欧洲立场入手,分析作者极尽贬损之能事为英国(欧洲)的殖民和征服行为寻找道义借口与理论铺垫的写作动机,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审视笛福的欧洲中心论思想,客观地看待笛福笔下英国人(欧洲人)的高贵与文明以及土著人(非欧洲人)的低贱与野蛮,谨防小说设置的价值观陷阱,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文化观和价值观,成为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力军。

(二)用儒家思想审视《哈姆雷特》中的人文主义理想

《哈姆雷特》是威廉·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作,也是世界文坛的瑰宝。故事以复仇为主线,描述了主人公短暂却又充满爱恨情仇的悲剧人生,再现了十六七世纪的英国社会现实。虽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作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最杰出的代表,《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主题似乎是学界(尤其是英国文学的初学者)无法规避的话题。因此,引导学生用儒家思想审视哈姆雷特及其人文主义理想,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莎士比亚的创作思想,丰富哈姆雷特研究,更能通过以中释西,拓宽学生的批评视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中西文化交流,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

儒家思想是我国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创立的,其理论核心是“仁”。仁的中心是人,即人本身以及人世生活。伦理学上,儒家注重自身修养,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政治上,儒家主张仁政和德治,强调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孔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乾坤颠倒的时代,他提出仁礼思想,以正君臣、笃父子、睦兄弟、和夫妇、设制度、立田里、贤勇知,意欲缓和阶级矛盾、建立和谐社会。因此,儒家思想具有丰富而深刻的人文主义内涵。

西方的人文主义发端于14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随后蔓延到欧洲其他国家。文艺复兴是一个“人”的时代,一个基督徒对上帝的信仰开始动摇的时代,一个欧洲人思想大解放的觉醒时代,社会文明取得了巨大进步。《哈姆雷特》创作于欧洲文艺复兴晚期,刚从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的欧洲人开始以个性解放的名义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坠入欲望的深渊,当时的英国社会私欲泛滥、秩序混乱,《哈姆雷特》就是这一特殊时代的审美观照。与孔子一样,哈姆雷特生在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肩负“重整乾坤的责任”。[13]26剧中哈姆雷特叔父的弑兄篡位,母亲的闪电般改嫁,群臣的见风使舵、阿谀奉承以及好友的背叛等,无不体现着英国社会的乾坤颠倒、道德沦丧、放纵混乱。哈姆雷特对这个“颠倒混乱”的时代的斥责和对恢复理性、秩序的父王时代的期盼,流露着对道德与社会理想的呼唤,呈现出伦理型人文主义精神。

与孔子类似,哈姆雷特看重仁德基础,把人欲纳入道德伦理规范;其人文主义理想强调人的中心地位,但不认同新兴资产阶级将个人意志、利益乃至欲望作为评判世间万物与人类行为的价值尺度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这与儒家用礼约束和限制人的行为,但终究落脚于百姓的幸福安康的思想如出一辙。

这样,在跨文明视野下,用儒家思想反观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理想,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阐释出中国的哈姆雷特,为主人公的忧郁性格与延宕行为找到新解,也有助于深刻领悟儒家思想,尤其是其“德道”思想(即博爱、厚生,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等,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真正做到英美文学课程思政的润物细无声、育人于无形。

(三)从民族复兴视角审视《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美国梦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兹杰拉德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小说的问世奠定了作者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成为美国“爵士乐时代”的代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杰出代表。故事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社会为背景,以主人公的虚幻爱情为线索,讲述了杰伊·盖茨比因不甘贫穷而投机钻营继而迷失自我,并最终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人生,真实地再现了美国青年的生活风貌,昭示着美国梦的破灭。因此,引导学生通过盖茨比的悲剧人生分析美国梦破灭的原因,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小说主题的理解,更能引发其对中国梦以及中国梦与美国梦根本差异的思考,进而从民族复兴的角度重新审视映射于主人公个人梦想中的美国梦存在的根本问题。

美国梦以个人的自由、富裕为标签,宣称任何个体凭借自身的勤奋、努力、意志和奋斗便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实现自己的梦想,强调个人成功与个性张扬;中国梦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个层面,根本落脚点是人民群体的和谐幸福,强调全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14]美国梦是以自我为核心的个人主义,中国梦则是以群体利益、服从精神、合作态度为特征的集体主义。因此,虽然美国梦的追求者数以万计,但盖茨比始终在单打独斗、孤立无援;虽然他对爱情矢志不渝、对地位心驰神往,但财富招来的猜疑、嫉妒以及美国社会的自私、冷漠终使他落得个梦幻破灭、替罪身亡的可悲下场。课堂上,教师结合主人公梦想破灭的原因以及美国梦与中国梦的本质区别,引导学生懂得,个人梦想不能凌驾于国家/民族梦想之上,每个炎黄子孙的个人梦想的实现必须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基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14]如是教学,英美文学课程才能于作品解读中唤醒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强国使命,做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

四、结语

文学是人学,不仅反映人的思想认识与生活体验,更能体现并影响人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观。英美文学课程不仅承担着传授英美文学知识、赏析英美文学作品、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任务,更肩负着培养学生客观公允的处事态度、科学理性的思辨能力、仁爱友善的人文情怀以及有容乃大的民族自信的育人使命。因此,英美文学教学与课程思政相生相长、天然契合。

英美文学教学开展课程思政,不仅要挖掘英美文学作品蕴含的人类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更要站在炎黄子孙的立场审视英美文学中的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以及文化霸权主义,帮助学生在取精华去糟粕的过程中,学会缘事析理、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知识、有思想、有信念的人。同时,有效发挥英美文学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有赖于教师的个人修为,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教师潜心钻研、因势利导,才能合理发掘英美文学课程的思政元素,实现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政育人的有机融合。

猜你喜欢
英美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英美常见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