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国蕊
(山东财经大学 国际经贸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强调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是我国建设“双一流”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双一流”背景下,“少年班”“珠峰计划”“书院式培养”等各类新型拔尖人才培养项目在高校不断出现。2018 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2.0 的意见》,指出要通过选拔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把我国建成世界科学和思想的高地。2020年1月,教育部发布 “强基计划”,致力于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在高校实践层面也开始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有益探索。
由此可见,我国已经把拔尖人才的培养提升到国家重点战略部署的高度,高校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拔尖人才培养的探索。但不可否认的是,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仍存在一定问题。就财经类专业而言,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缺乏质疑精神、实践能力弱等问题仍然突出。由此,引出本文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双一流”视阈下,我国财经类研究生拔尖人才的培养和评价标准是什么?如何优化财经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长效培养机制?
从拔尖人才培养范式来看,尽管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学者对拔尖人才培养的标准、方法和途径等具有不同认识,但是都属于资优教育本体论范畴。一类是以Terman(1925)为代表的“天才儿童范式”,主张拔尖人才的识别和培养在于先天注定的禀赋;第二类强调拔尖人才是一个培养锻造的过程,主张教育工作者能为所有学生提供机会、资源和鼓励,他们的才能才会尽可能充分地得到发展(Renzulli,1978,1999)。Pang(2012)指出,在培养过程中通过配置“区分化-异质化”课程或者“个性化课程”来因材施教。Stanley(2000)、Center for Talented Youth(2002)提倡课程和教学应基于拔尖学生的个体需求,为拔尖学生设定个性化、异质化课程。
国内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也积累了丰硕的成果。从理论层面,潘懋元(2016)认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逐渐采用多渠道、多元化、滚动式,通过面试、面谈、抗压测试、体能测试等全面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王洪才(2017)提出高中和高校合作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六种基本策略。濮晓龙(2017)提出招生批次合并、专业组的设置以及综合素质的评价使用。徐萍(2014)提出了动态选拔、跨学科教学等拔尖人才培养机制。黄海鹏(2021)围绕创新培养理念、优化育人环境、搭建实践平台、加强对外交流,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还有学者研究和借鉴了国外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黄海鹏(2021)指出,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提出了比较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三个国家普遍采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将高校人才培养逐步向社会延伸。扶慧娟(2011)研究了美国的荣誉教育,从拔尖人才的选拔标准、课程培养方案、导师制、学习服务等方面论述了美国拔尖人才的培养特色。
这些研究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思路,但是针对财经类拔尖人才培养的研究几乎没有。高质量的财经类人才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双一流”视阈下,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对激发学生创新创造力、提高财经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人才培养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立根之基和存续之源,也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可见“双一流”建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1]。在此背景下,高等学校应根据自身的战略定位、办学理念和学科特点,形成符合“双一流”标准、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标准体系。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第一要素,明确了高等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塑造什么样的人”的价值理念和具体要求[2]。在“双一流”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应该是各类型、各层次大学中的佼佼者、引领者和带头人的集合,因此,从培养目标来看,财经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凸显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甄别和选拔具有强烈学术动机和科研潜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将整体培养目标的设置高于普通本科各专业的培养要求,达到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扎实、科研技术和学术潜能突出、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强烈、既熟悉国情又具有全球化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如图1所示。可见,财经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涉及专业知识和学术能力,还应强调实践能力以及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贡献。基于此,将财经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增长;二是科研能力和学术潜力的提升;三是创新意识和能力增值的实现;四是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培养;五是强调社会嵌入能力、社会网络构建能力以及对社会的智力贡献。
图1 财经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德国学者茨格勒的研究表明,能够进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每一个个体都是极其卓越的,其学习路径都是独特的,因此,拔尖人才的培养应该正视这些差异[3]。从个体学习者的特质出发,探索并实施一套符合财经类拔尖人才成长规律的教学体系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双一流”视阈下,以荣誉学院等形式为依托,着手建立“价值塑造—理论获取—能力培养—创新激励—视野拓展”为主体的“五位一体”的财经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路径。一是通过通识教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教学方案优化,建立“通识教育+宽口径、厚基础专业课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使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同时,通过“大文”“大理”跨学科的专业课学习,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二是通过聘任卓越导师、聘请国外兼职教授等方式,引入经济学前沿发展理论,拓展拔尖创新人才的学习边界和理论高度。三是重视能力培养,通过设置荣誉课程、国外研习、企业实习、独立研究等教育教学安排,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四是增加“第二课堂”,通过组建学生科研团队、定期举办知名学者学术讲座、举办学术论文竞赛等形式,训练学生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五是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如联合培养、实验室交流、交换生项目、国际学术会议、暑期国际夏令营等方式,构建国际化培养平台,拓宽学生国际视野。
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组织方式上,各国普遍采用的组织方式大体为荣誉学院、导师制、研讨会等。就我国财经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而言,主要为两种形式:一是采用荣誉学院形式,选拔卓越、优秀的学生,编制成为独立学院,选派优秀的教师,制定独立的培养方案;二是以二级学院实验班为载体,通过配置高水平的师资和项目,构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组织形式。无论采取何种形式进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都需要独特的组织保障,达到高端育人的目的。
(1)“小班化+研讨式”。
财经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内容应明显区别于同质化的教育方式,给予每一名学生自主性的成长和个性化的培养机制。对于培养计划中的必修课程与特色课程,采用小班化教学和研讨式教学方式,从而便于学生与教师就课程内容和探讨问题表达自己的深入思考,学生和教师观点形成碰撞,促进更加深入、更具意义的讨论。在小班化和研讨式的教学方式中,寓教于研,不仅可以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研究,发挥自主学习能动性,还可以挖掘学生学术潜力,为学生学术能力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4]。
(2)“自主式+指导式”。
对于论文、案例、项目等课程的教学,其培养过程不仅是前期知识性的“输入”,更是对学生已经具有的理论素养、辩证思维的“输出”和展现,是拔尖创新人才创新、创造能力的提升环节。在充分尊重学生学术兴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选题、自主组队、自主选择导师,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塑造学生“自主式”研究能力,教师通过指导式、引导式和补充式教学,对学生的自主式课程和任务进行监督和宏观指导。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是一个持续、长期、贯通的体系,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入口、过程、出口”三阶段进行教育评估,并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发展的后续追踪。从选拔过程中,拔尖人才的培养要贯彻“精品教育”“高端育人”理念,采用针对性的精英培养模式,对拔尖创新班进行单独建制,小班教学,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学生自愿申报、考察遴选、综合测试、专家评定等多层次考核,“优中选优”培养拔尖人才。从培养过程来看,将小班化、导师制、研讨式、名家座谈等教学方式常态化,从学生的课程选择、学习进度、论文写作、理论素养的构建等各方面给予指导和考核。从培养结果来看,财经类拔尖创新人才应该具有卓越品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所培养的人才应该是顶尖、高水平、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研究者和领导者。高等学校通过对拔尖创新人才发展后续追踪和访谈,不断修正和完善拔尖人才培养方案[5]。
从中科大的“少年班”到教育部“拔尖计划”2.0的实施,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尤为重要。特别是财经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由于其起步较晚,不仅需要厘清教育理念和培养标准,更需要进一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财经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和长效机制。
通过“学分制”“导师制”和“选拔—退出制”建立灵活、互动的财经类拔尖创新人才的管理模式。“学分制”和“导师制”相结合,赋予学生更加灵活、开放的选课方式,通过学业导师指导,独立、自主完成教学任务,形成宽口径、厚基础、重兴趣的人才培养模式[6]。在这一过程中,通过“选拔—退出制”筛选真正有素养、有能力、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加入拔尖教育体系,通过自愿退出、末位淘汰等方式,在尊重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通过“小班化”“小组化”“小学分”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研究表明,“小班化”教学可以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接触学生,从而有助于教师教学过程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小班化可以进一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给予学生更多的阐述疑惑、表达思想、进行争辩的机会,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思维的形成。通过“小组化”的讨论,引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激发学生学习和钻研的热情,营造热烈的学习和科研气氛。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挑战性课程,赋予“小学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和科研潜能,培养其跨学科学习、创造性研究的能力。
通过“跨学科”“跨学校”“跨类别”的学习模式,赋予学生弹性化的学习选择。首先,提倡学生跨学科选课。交叉学科、跨学科研究是当今知识创新、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科研视野和创新边界。“跨学校”是指通过交换项目、国际会议、国际夏令营、联合培养等“跨学校”学习和选课,为拔尖人才的培育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能力。“跨类别”是指拔尖人才的课程在学分制的基础上,允许学生跨年级、跨专业选择,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前完成必修学分,从而有时间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和科研工作,通过这种弹性安排,激发学生潜能。
通过“学校层”“学院层”和“教师层”三个层面的项目和人员支撑,发挥学校学科结构、师资队伍方面的优势,为财经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在学校层面,通过校际之间的交换项目、暑期交流以及各类奖学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供拓宽视野的机会。在学院层面,通过举办论文竞赛、建模比赛、学术会议等形式,提升学生科研潜能。在教师层面,通过配备优秀教师和导师、配备专项辅导员等方式,为学生参与竞赛、科研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从而建立财经类拔尖人才培养的制度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