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渔民歌谣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022-12-07 02:30
文化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微山湖歌谣渔民

王 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积累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有着交叉重合的共性部分。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无论它们之间怎样地交叉、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与民俗具有大量的共性部分,都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集体创造的知识和认识系统,它们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靠口头和行为方式传承的文化模式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历史积淀,这种积淀包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心理背景,形成了二者共有的特征[1]7-8。”微山湖文化不仅仅是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是在微山湖特殊的地理环境下渔民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再现。渔民歌谣展示了湖区人民的生产状况及生活历程,承载着湖区多元的重大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是微山湖区历史文化的见证。因此,调查和研究渔民歌谣,对于丰富运河文化的内涵,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渔民歌谣的内涵及价值功能

(一)劳动人民情感的真实反映

渔民歌谣涵盖了劳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劳动实践中口头创作的,并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与社会生活有着最紧密最直接联系的口头语言艺术。它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情趣,描绘了劳动生产场景,它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以及所处社会背景及生活环境。

微山湖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独具一格的渔民文化。渔民歌谣并没有固定的曲牌,大都是渔民根据自己情绪的波动起伏即兴发挥。其曲调自然流畅、欢悦明快、朴实无华却又韵味无穷,随意性很强。其题材内容广泛,反映了微山湖渔民劳作、生产、恋爱、家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反映湖区渔民的生活情趣的生活歌“摘菱角/打鸡头/蚂皮(蚂蟥)吸喽手指头”;总结渔民生产生活经验的劳动歌“起——草——嘿/箔围——起嘿呦/鞭炮响——嘿/大王大王赶鱼群嘿/鱼儿呦跳进舱/跳进舱喽嘿呦——嘿呦”;揭露旧社会的黑暗、反映渔湖民生活困苦的渔歌“爹娘去世网未撒/一只小船扁担长/捕鱼捞虾汗流尽/交完捐税空了舱/吃糠咽草难活命/卖儿弃女奔他乡”;反映战争年代人民抗敌救国热情的时政歌“日本鬼/喝凉水/打了罐子赔了本/坐火车/轧断腿/坐轮船/沉了底/赶快滚回你的小日本”;表达婚姻爱情的情歌“七月老/八月落/新娶的媳妇摘菱角/舱里的菱角没腰窝”,“春水绿/春水凉/崴藕的哥哥下荷塘/黑黑的哥哥崴出白白的藕/一棵一棵漂水上/凉水冰着哥哥的身/船上的妹妹疼的慌……”;讴歌幸福生活的渔歌“天上雁/水中鸭/满湖鱼儿如穿花/莲藕菱角采不尽/社会主义人人夸”[2];诙谐、幽默,富有生活情趣的儿歌“牙葫芦/虎头帽/俺哄娃娃哈哈笑/网船大/娃娃小/哪年长过桅杆高”等。这些歌谣以简洁的语言、幽默的表达不仅记录了微山湖渔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也涵盖了人民对社会和生活的认知。

(二)地域文化的历史记忆

渔民歌谣属于当地人民历史记忆与族群叙事的代表,不但包含了对民间历史的描述,也涵盖了人民对社会和生活的认识。它以即兴创作、口传心授的方式根植于民间,并在传续过程中经过人民群众集体的遴选、提炼、加工和改造,形成了风格迥异的艺术风格,保留了历史演变的痕迹。如抗击水灾时的《河兵谣》、疏浚河道时的《挑河谣》,这些歌谣真实而又具体地反映了黄河及运河两岸民夫的劳动场景:民夫披星戴月,忍受监工欺凌,河水泛滥,令人苦不堪言。既有“河员支帑入私囊,挑夫不足一日粮。”官僚贪污、草菅人命的悲苦的心理活动,又有“挑夫数月空自苦,未去河中一寸土。”的绝望,以及“安得仙人驱山鞭,移山真可障百川,俾河倒流还上天。”祈求神仙相助的希冀。这些歌谣是时代发展过程的历史记忆,承载着微山湖人民的心声,是微山湖区社会历史变革、时代生活和风土人情的一面镜子,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濒临消失的渔文化

(一)渔民歌谣传承生态的失衡

地域的特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滋生的土壤,族群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其传承母体,独特的文化空间是其产生的基本条件。渔民歌谣承载着渔民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鲜明的审美情趣、充满个性的情感特征以及独到的乡土情怀,有着深厚的历史记忆,是在长期的、特定的、封闭的环境下逐渐演化发展起来的,它的传承离不开微山湖区这一传承母体,其文化空间的相对稳定性是延续和发展的基石。这种独立而封闭的生态环境具体体现在原生性的脆弱性特质上,一旦生态环境失衡,极易遭到毁灭性、颠覆性、不可复制、不可逆转性破坏。文化的全球化与社会的现代化推动着社会文化的全面变革,传统文化随之进行全面的变迁与颠覆性的改革,市场经济的渗透与商业利润的追逐压缩着渔民歌谣的生存空间,势必造成其剥离于现实,传承出现困境也就不可避免。

(二)渔民歌谣传承人的流失

微山湖渔民特殊的生产及生活方式使之结成一个个船帮,这些船帮形成了独特的水上流动渔村,被称为“流动的村庄”。但目前,这些在船帮生活的渔民逐渐迁至陆地上生活,一些传统的渔猎都逐渐消亡,特定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再加上市场化、都市化的人口流动促进区域的巨大变迁,大量的年轻人外出打工,现代声光娱乐的多样性影响着微山湖区年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取向,造成以微山湖区为传承区域的渔民歌谣难以维系现状。

三、渔民歌谣的传承发展新路径

渔民歌谣是劳作情感的累积、真实感受自然的流露,它的传承需要特定的环境、独特的族群区域,这样才有鲜明的特性,而城市化的聚集性效应及现代文化的多样性消隐了这种特性,造成传承式微,怎样平衡现代发展与渔民歌谣传统生态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渔民歌谣原生性的认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是让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当代得以延续,给后代子孙留下文化记忆、历史记忆。渔民歌谣是在相对孤立封闭的环境中逐渐成长演化起来的,历史的发展促进原生性的演变,要想保护好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既不能为保留民族传统的原滋原味而脱离开放的环境,也不能商业化盲目地挖掘违背最初的坚守。脱离了具象空间的民族传统,也就失去了原生艺术的魅力。我们要做的就是认同它的原生性、独特性,尊重并持续保持原有的风格,摒弃有损其原貌特性的因素,给予发展的空间,并维护传承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二)渔民歌谣传承性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既是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也是对传承过程的保护,对传承人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最大的特点是其活性因素,这种活性因素也体现了传承的脆弱性,很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传承人的断层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因此对传承人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渔民歌谣的原生性需要原生艺术家们去维护,这就需要培养一批植根于原生态环境中的保护者,深刻挖掘歌谣的文化内涵、价值与意义,提高本土文化认同,并能无私地把这种原生艺术传承下去,保持渔民歌谣传承的完整性与连贯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漫长而孤寂的过程,需要一群不求名利、不为世俗的干扰而动心、醉心于这项工作的人倾心打磨。因此,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更要注重对传承人的保护与扶持,只有让传承人意识到传承的重要性,让他们心无旁骛地致力于传承工作,心境不受外界干扰,才能持续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有风格,让更多的人愿意参与并传承下去。

(三)渔民歌谣发展的多面性

渔民歌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实现更好地全面地保护、传承和发展,不仅要依靠政府部门主导,还必须借助外部力量的推动,整合全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参与,协调一致,这既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自然规律,也是一种必然趋势。

1.传承生态的抢护与挖掘

“自古以来自发传承的以人为本、口传身授的知识传统如诗谣谚、故事、音乐、舞蹈、手工艺、习俗等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域族群的重要生活方式和情感寄托的载体。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都是某一民族(某一地区、社区)的思想、信仰、风尚习俗孕育而成的。它们大量以活态文化形式流传,这些活态文化历经千百年的传承,约定俗成。”[1]15-16渔民歌谣与渔民的生产生活等息息相关,保护、传承与发展渔民歌谣,除对歌谣进行收集整理、深度访谈、挖掘整理、建档、收集文献等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外,还应该通过文字记录、音像记录、数字化记录等方式对渔民歌谣进行原生态保护。要对渔民歌谣的成因、地域性、社会性、价值等进行研究分析,掌握其演变特点与发展规律,探索渔民歌谣中蕴含的湖区渔民生活生产方式的流变,探索微山湖文化价值及其新时期的社会价值。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应融合微山湖区渔猎特色对渔民歌谣进行创编,使之以演出形式搬上舞台。

2.艺术生态的构建与发展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背景下,各种网络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发展,而人们在进行信息接收时也更加倾向于选择手机移动终端的信息接受方式。因此,我们可以借助自媒体平台,通过微信、微博、论坛等途径,向广大群众推送渔民歌谣的内容,以增强群众保护意识,扩大其影响力;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在网页、抖音、快手等大众易于接受的短视频平台中加入渔民歌谣的表演,使群众更加直观地了解、欣赏渔民歌谣的风采;拍摄渔家歌谣宣传片,对微山湖渔民歌谣产生的特色人文环境及历史变迁进行广泛宣传,扩大其影响力;借助微山湖资源及微山湖5A旅游区的创建优势,利用旅游者日益高涨的体验需求,打造民俗生态保护区,充分发挥非遗特色小镇的作用,将水上渔村、渔民船帮、渔具、渔猎等物质载体有机结合,探索开发“和渔民划船、一起捕鱼、一起唱歌谣”体验模式,让更多的游客体验渔乡风情,拓展渔民歌谣的受众群体,发展体验式、休闲式旅游,实现系统性、全面性、整体性保护。

3.历史印记的留存与展示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历史的积淀中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渔民歌谣是在微山湖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域印记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要充分利用微山湖渔猎、渔具等民俗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建立微山湖渔家文化陈列馆,设立渔民歌谣专题区、渔具专题区、渔猎专题区、渔家菜专题区、红色文化专题区以及微山县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区,充分利用影像资料、图片、雕塑、情景再现、模型等直观生动地展现微山湖渔民数百年来的衣食住行及风土人情,让观众感受到渔民歌谣的魅力、领略到微山湖的沧桑变迁。

4.本土文化的认同与教化

本土文化是由本土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外来文化给本土文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挑战。如何发挥本土文化的作用,提高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从而达到教化于人的目的,是现今文化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每个本土文化都有其区域的独特性,因此,加大对渔民歌谣的保护力度,首先要让渔民认识到本土文化的重要性,以渔民歌谣为主,在渔民中开展系列赛歌活动,激发广大渔民学歌谣、唱歌谣的热情;渔民歌谣的发展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鼓励渔民及广大群众积极创作,对于创作的精品要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提高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达到教化的目的,进一步展现自身的生命力和活力,使渔民歌谣得到有效的传承延续。其次,让渔民歌谣走进校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编写中华文化幼儿读物,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创作系列绘本、童谣、儿歌、动画以及开展渔民歌谣比赛等,让校园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场所。将非遗保护与传承融入校园有助于广大青少年认识非遗,增强保护文化的意识,让非遗在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实现非遗保护与青少年文化教育的有机衔接和继承与发展,贯穿国民教育始终。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间艺术形式是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永久不衰的话题。渔民歌谣是在微山湖区长期流传的口头民间文学,是我国民间歌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微山湖渔民集体创作的艺术结晶。它产生于微山湖渔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反映了劳动者艰辛的生产生活状态,是社会历史和劳动生活的真实的写照。因此,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发展好这一传统文化,使其艺术本质、艺术元素和精神内涵等方面得以有效传承,才能更好地诠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义。

猜你喜欢
微山湖歌谣渔民
幸福歌谣
春天的歌谣
微山湖
《春天的歌谣》
微山湖上,那一对夫妻“摆渡人”
秘鲁渔民的生态平衡智慧
宣扬渔民一家 鼓励渔民互救 广东省渔业互保协会竭力打造“渔民之家”
微山湖
“实验与探究”的变式应用
微山湖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