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柏杓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 桂林 541006)
壮族的蚂拐节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是我国民族地区的传统节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以河池地区为例对其进行剖析,其不仅能加强对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传的认识和了解,还能为其进行有效地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参考。在河池市有着壮、瑶、仫佬、毛南、苗、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也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壮族的“蚂拐节”、“三月三”、“铜鼓节”,瑶族的“年街节”、“盘王节”,仫佬族的“走坡节”,毛南族的“分龙节”,布依族的“六月六”等。这些是河池市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坚实基础。以蚂拐节为例,探析河池市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有利于保护河池市壮族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并转换成为经济优势。
由于河池市地区属于西部偏僻落后地区,地方经济落后,有不少的还是国家级贫困县(市)。许多因素造成了其经济社会发展落后,造成了旅游宣传力度低的局面。就历史因素而言,该地区历史上就比较贫困落后,是著名的蛮夷之地。就地理位置而言,在红水河流域范围内,地势险峻、地形复杂、群山环绕,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就区位条件而言,河池地区并不是沿海地区,也极少有政策支持,鼓励扶持,且因为地形地貌复杂,交通不便,至今都没有通高铁。因盛产煤矿资源,长期恶劣开发造成地形、地貌破坏较严重。这些也就使得其旅游宣传力度不够。
随着发展,蚂拐节也发生了变化,完整流程的蚂拐节活动已经极少存在。村里的壮年劳动力基本已经不在村内,都外出打工,未外出的年轻人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并不太感兴趣,民俗情怀逐渐淡化,使人眼花缭乱的现代节日逐步代替看似落后的民俗传统节日。二来也是因为老一辈的蚂拐节活动主持人年事已高,退出舞台的或离世的占据一大部分,某些蚂拐节流程、涉及的表演、富含寓意的活动以及技艺仍难以得到传承。而且,作为伴随蚂拐节全过程娱乐工具的“铜鼓”、村民们庆祝、娱乐、聚集的“蚂拐亭”也在这些冲击中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就算是侥幸保存至今,也是饱经风霜,经历了时间的摧残。在这么多年多次的使用下,破损也是十分严重。并且,民间手工铸造艺的逐渐失传,也使得现存的这些文化基础设施已经越来越少。同时,蚂拐舞这一在祭祀中重要传统舞蹈,已经没有多少人会跳了,蚂拐舞逐渐失去了传承。也就使得文化继承上出现了断层。
过去约有200-300个蚂拐亭,但在受到现代化和发展的影响之后很少有,作为整个节日的一种娱乐手段的“铜鼓”也被这些冲击摧毁了。直到今天,幸存下来的铜鼓也受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慢慢地,传统的铜鼓数量在萎缩。随着发展的变化,传统的壮族服饰和民间蚂拐舞艺术也因为民间传统制造技艺的失传而失传了,就连最具代表性的山歌艺术,也在社会的逐渐发展中被众多娱乐形式的影响下逐渐消失。这些文化的消失,使得蚂拐节文化旅游资源极其匮乏。
然而旅游业又反过来影响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旅游的发展也可以为落后的壮族村落创造经济效益,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政府,作为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主体,在蚂拐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将蚂拐节文化旅游资源转换成为经济优势创造经济效益的实践中,应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政府并没有发挥其主导作用。政府并没有注意到蚂拐节文化旅游资源,以及河池市大量的壮族文化旅游资源。没有重视蚂拐节文化旅游资源与壮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在应对蚂拐节文化旅游资源与壮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转换成为经济效益的问题上,没有出台相关的有效政策也没有提出有效措施。
节性是各旅游地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旅游的显著特征之一。河池地区也有着旅游的高峰期和低谷期。同时,蚂拐节举行的时间一般是从农历正月初一起开始,至二月初二结束。这也就决定了蚂拐节文化旅游资源深受季节性限制。游客只能在这段时间内前来,才能见到蚂拐节文化旅游景观。这又恰逢春节假期,春节假期期间又会对一些社会资源产生影响,如,交通工具,这也成为蚂拐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面临的严重问题。
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有专业的团队进行旅游规划和管理。而在蚂拐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发展程度与规模参差不齐,只有东兰县巴畴乡巴英村等少数地区少数村落得到较低程度的开发,这正是河池市地区蚂拐节文化旅游资源等壮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缺少专业团队进行旅游资源规划与管理。
对蚂拐节进行合理利用与开发,应该构建一个良好的保护性开发体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同时,立足于企业、政府、或者传承人,协调各方面资源力量,走出独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开发道路。
加大宣传力度,运用新媒体,通过各种传播方式和运用各种传播手段提升知名度,提高影响力,打响文化品牌,大力的宣传和弘扬壮族传统优秀文化和蚂拐节文化,继承保护与传承发展蚂拐节传统文化。通过纪录片、宣传册等新媒体,大力宣传壮族蚂拐节文化,提升知名度。开创优秀示范村,丰富文化发展内涵。完善巴英村等得到开发的村落文化开发,通过群众喜乐见闻的艺术形式,如运用文学艺术手段讲好故事,展现蚂拐节文化传统。完善制度,规定措施,提高民众保护意识。必须注重蚂拐节文化与绿色(农业)、古色(民俗建筑)、文化和红水河文化的融合,从而提升壮族传统文化和蚂拐节文化的知名度。形成特色品牌。
蚂拐节的传承主要是麽公和寨老。因此,政府应重视到这些民间老艺人和传承人,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资金补贴,树立他们钻研民族文化遗产的毅力和信心。此外,政府应通过前期的资金投入,将这些寨老与麽公统一组织起来,有计划地在各村寨内开办一些传承人培训班,培养更多新一代麽公与寨老。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扩大蚂拐节的影响力和宣传面,在民间营造一种良好的传承氛围,使这些文化得到继承发展,另一方面还能为民族技艺产品的开发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从根本上解决传承断代困扰。
如何将蚂拐节这一稀缺而又脆弱的节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我们面临的十分困难的问题。对此在具体开发实践上,我认为应结合河池市政府提出的“政府引导、民间投资、市场运作”的意见,借鉴国内一些已将民俗体育资源进行成功运作的先例,取蚂拐歌、蚂拐舞中的基本音律、动作及造型等,经艺术加工后以开发“蚂拐歌、舞”为核心的舞台剧呈现给旅游者。除此之外,还可以推出蚂拐节配套的服饰、面具、道具等制作成的民族工艺品,以此推动民间技艺的传承与发扬。并与景区相结合,达到文化旅游资源与景区资源相结合,文化旅游产品与景区资源相结合,达到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实现文化与旅游协同发展。
河池市政府,是河池市蚂拐节的主管行政机构,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宏观调控的责任与义务。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完善公路、蚂拐亭、铜鼓等重要基础设施。就应该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保护机制,对蚂拐节等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和保护。政府应该从这些方面切入:首先,通过加大行政监管力度,促使在各蚂拐节举办地建立起覆盖市、县、乡(镇)、村的四级保护责任机制和保护机构,做到分级负责,层层落实;其次,加强对各地保护机构及人员的教育与培训,继续完善蚂拐节的普查资料整理、归档及理论研究;然后,加强对铜鼓和铜鼓制造工艺的保护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现有铜鼓的破损与流失,进一步提升铜鼓铸造技术与试验水平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责任和义务。政府,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责任和义务。政府应该成立蚂拐节保护与开发委员会,对开发方案和环节进行严格把关,防止蚂拐节发生因过渡性地商业开发而严重变异的现象。
打破季节性的限制,才能让蚂拐节文化旅游资源更好的转化成为经济资源,创造经济效益。打破季节性限制,改变蚂拐节文化旅游资源单一季节性特征,就要让它与壮族特色文化景区相融合,以它独特的图腾与景区相融合。在河池市壮族文化景区中的青蛙图腾或铜鼓图腾中,融入蚂拐节文化元素,通过图腾,引出蚂拐节这一文化习俗,同时可加入相关的蚂拐节文化表演。而没有这些图腾的壮族文化景区,政府需要加入这些图腾元素,然后通过这些图腾元素,与蚂拐节文化相连接,与蚂拐节文化表演相连接。通过这些以景区为依托,打破蚂拐节文化季节性的限制。
蚂拐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引进专业的旅游规划团队,对其进行合理的旅游规划与管理。依托河池地区的蚂拐节文化和其他壮族文化旅游资源及内外部条件,对河池地区的旅游业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对河池地区旅游业的未来进行的科学谋划。其实质就是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情况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蚂拐节文化旅游资源以及河池市地区旅游业发展有关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方案。同时对蚂拐亭等基础文化旅游设施进行保护与管理,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蚂拐节文化旅游开发道路。
而在现代化这股浪潮中,对于保护与开发民俗体育文化旅游资源这个热点话题一直争论不休。对待蚂拐节文化旅游活动的开展方式以及表现方法,我认为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握住“不损害其精神内核”的前提,提炼出其核心的元素并将它合理的开发成民俗体育旅游文化产品是可以的。同时也要革故鼎新,推陈出新。但是,我们也要立足于其传统文化的根基,脚踏实地。脱离根基的开发,如同杀鸡取卵,不会得到长远的发展。因此,在对蚂拐节的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开发中,各方利益主体要各司其职,在其位而谋其政。做到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开发与保护相统一。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走上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