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汤治疗头痛临床体会

2022-12-06 16:31王建东黄小波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痰饮厥阴吴茱萸

王建东 黄小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医科,北京 100053

吴茱萸汤首见于张仲景《伤寒论》。是书吴茱萸汤凡三见,而直接与头痛相关的见于厥阴病篇。《伤寒论》378 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因此,古今医家咸以本方为治疗厥阴头痛之专方,殆无疑义。而笔者临床体会,本方不仅治疗厥阴头痛有效,对于痰饮头痛及某些久病头痛亦有着较好的疗效。今笔者不揣浅陋,拟结合临床就吴茱萸汤加减治疗头痛做一探讨,以期与同道共同提高。

1 吴茱萸汤治疗厥阴头痛

《中医大辞典》“厥阴头痛”词条云:“病证名。三阴头痛之一。①《兰室秘藏·头痛门》:‘厥阴头项痛,或吐痰沫,厥冷,其脉浮缓,吴茱萸汤主之。’②指头痛表现在厥阴经脉其他循行部位者。《冷庐医话·头痛》:‘厥阴之脉会于巅顶,故头痛在巅顶。’”[1]指出了厥阴头痛的典型症状:头痛,以巅顶部头痛为主,有的或伴有呕恶、吐涎等。缘足厥阴经“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寒凝肝脉、经气不利则巅顶头痛;肝经“挟胃”而行,肝寒犯胃、胃气上逆则呕恶,甚则呕出稀涎。

然笔者认为,厥阴头痛不应局限于巅顶头痛,某些偏头痛、目睛胀痛不适等亦可归于厥阴头痛范畴。现代医家胡希恕曾云:“剧烈头痛或头晕而呕吐者,或恶心欲吐无热像者(除外小柴胡加石膏汤),本方具有捷验。……偏头痛,尤其偏于左侧者,大多属于本方证……”[2],拓展了本方的应用,对此笔者深有体会。临床上有些偏头痛患者,尤其伴有头部畏寒、畏风,或头痛遇冷加重者,若以寻常思路如散偏汤治疗,往往疗效不佳,此寒凝肝脉,有寒故痛也。其所以头痛偏于左者,盖《内经》所谓“肝升于左,肺降于右”也。但笔者体会临床亦有头痛偏于右而属于吴茱萸汤证者,还望同道在临床中验证。此外,临床尚有头痛伴目睛胀痛不适,或仅以目睛胀痛不适为主诉者,亦可以吴茱萸汤治疗。因足厥阴经“系目系”,“目系”者,谓眼球及其与脑组织的脉络联系[3],寒凝肝脉,“目系”气血不畅,则目睛胀痛不适,此种症状多见于高血压、青光眼患者,临床亦较多见。

总之,厥阴头痛之临床表现多样:巅顶头痛、偏头痛、目睛胀痛不适等,并伴有整体或局部怕冷等症状,如畏寒喜暖,尤其头部畏寒、畏风,舌质淡,苔白,脉弦等,部分患者尚伴有消化系统症状,如呕恶、吐涎、胃脘胀满,其病机为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方用吴茱萸汤加减。组成: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生姜六两(切)。方中吴茱萸为君,禀辛热疏利之性,功擅暖肝、温胃、降逆、止痛,《神农本草经》谓其“主温中、下气、止痛……”,可以说是对吴茱萸功效的高度概括;配合人参、大枣补益中焦,为臣;生姜和胃止呕,为佐使之药。对于厥阴头痛而伴有恶心、呕吐,甚则呕出涎沫者,使用本方尤为贴切[4~5]。

2 吴茱萸汤治疗痰饮头痛

有学者[6]认为,吴茱萸汤方证病机为中焦虚寒、痰饮上逆,“吴茱萸汤……其病位属太阴病,可用于治疗头痛而见胃虚寒、水饮内停、心下膨满、呕吐清水涎沫、手足逆冷者,……应用于胃肠及头脑诸证,均有惊人的疗效”[7]。指出了吴茱萸汤尚能治疗痰饮头痛,扩大了其主治范围。笔者曾阅《朱氏集验方》载治疗痰饮头痛方为吴茱萸、茯苓等分,炼蜜为丸,功能健脾化饮、下气止痛,与吴茱萸汤治疗痰饮头痛有异曲同工之妙。考吴茱萸“辛热能散、能温,苦热能燥、能坚,故所治之证,皆取其散寒温中、燥湿解郁之功而已”(《本草纲目》)。其散寒、燥湿之功跃然纸上,与大量生姜配合,走而不守,最能宣散水气、降逆止痛,故费伯雄《医方论·卷三》云:“吴茱萸辛烈善降,得姜之温通,用以破除阴气有余矣。”尤其在头痛患者中,这种病机并不鲜见。中焦虚寒,水液不得蒸化,则停而为饮。痰饮既生,蒙蔽清窍,发为头痛,合于《内经》:“因于湿,首如裹。”临床上,患者主诉多为头痛头蒙,或头痛隐隐,或伴神疲乏力,或伴呕恶痰涎,舌淡,苔白腻或水滑,脉弦,治以吴茱萸汤。若伴有恶心欲呕者,常加半夏、砂仁和胃止呕;正虚不甚者,可去人参、大枣,往往能快速改善症状。

3 吴茱萸治疗久病头痛

临床尚有一些慢性头痛患者,在辨证方中加入单味吴茱萸可提高疗效。古人云:“久病陈伤则多寒,慢性头痛、经年不愈者,往往‘内有久寒’。”古人所谓“独处藏奸”,其人必畏寒喜暖、舌质淡、脉弦。唯吴茱萸善祛十二经之陈寒痼冷,正如《伤寒论》云:“……若内有久寒者,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且《千金翼方》记载一方治头风:“吴茱萸三升,煮水,以绵拭发根。”头风者,头痛之经久难愈者也,其病程之长、病位之深,较之一般头痛尤甚[8]。而单味吴茱萸外用竟能疗此顽疾,充分肯定了吴茱萸在治疗头痛方面的特异性,应当引起重视。唯吴茱萸性热,内有郁热者当忌之。

4 吴茱萸汤使用的安全性探讨

当然,在使用吴茱萸汤的同时,其安全性不容回避。历代本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均记载吴茱萸有“小毒”,临床常有因内服未制透的吴茱萸或生品吴茱萸,或因超剂量服用而产生中毒现象者[10]。而现代药理学研究亦证实,吴茱萸水提物多引起肝毒性,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11-12],其水提组分对小鼠单次给药后,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随时间不同造成肝损害程度也不同[13]。另有研究结果表明[14],吴茱萸汤复方煎液在药效上显著优于单煎混合液,其毒性亦明显减弱,尤其配伍大枣可明显降低吴茱萸毒性,符合中医甘缓之性能够解毒这一传统观点,证实了吴茱萸汤组方的严谨科学,同时也给医者使用毒性中药指明了方向,即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辨证论治,复方使用,方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中药性能,而规避其毒副作用。在临床用量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给出了参考剂量:2~5 g(煎汤内服)。然有学者按照汉制、实物测量并参考相关文献等考证指出[15],《伤寒论》原方吴茱萸汤中,君药吴茱萸一升折合约74 g,按照方后服药法“日三服”,则平均每次摄入剂量亦达24.6 g,其用量实属骇人[16]。而现代医家李士懋[17-18]治疗胃痛、头痛常用量在6~8 g;薛伯寿教授临证使用经验:治疗各类痛症用3~6 g,阴寒症用6~9 g,寒甚痛剧须重投吴茱萸9~10 g,以辟其阴寒痛痹[19]。可见吴茱萸的用量既不可照搬古方剂量,又不宜过分拘泥于药典,否则病重药轻,足以偾事。而临床当根据病情轻重及患者体质,3 g-6 g-9 g 酌情增减。

此外,中药的炮制、煎煮法也是吴茱萸汤安全使用的前提。张晓凤等[20]对吴茱萸炮制前后挥发油成分及毒性进行了比较,发现吴茱萸炮制后挥发油含量降低了13.33%,半数致死量数值升高了19.15%,毒性的降低与挥发油组分及含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关系,这就对中药饮片质量有了严格的要求。煎煮法方面,《本草崇原集》曰:“陈久者良,滚水泡一、二次,去其毒气用之(吴茱萸)。”滚水泡即《伤寒论》所谓“汤洗”,即在沸水中把吴茱萸焯洗数次,去其水不用,以减少吴茱萸麻口刺喉等弊端,尤其在用量>9 g 的时候,更是焯制后使用方为稳妥。

5 验案举隅

案一:患者,男,53 岁,因“头痛两周”,于2020 年12 月19 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医科。患者近1 个月以来由于工作压力大,血压有时高达160/110 mmHg(1 mmHg=0.133 kPa),伴头痛难忍,因不愿服西药而来诊,寻求中医治疗。刻诊:头痛头胀,有时巅顶头痛,有时自觉整个头部疼痛,伴眼睛发胀不适,畏寒乏力,偶腰酸,口干不欲饮,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硬。

中医诊断:头痛;西医诊断:高血压(头痛)。

辨证:肾精亏虚、肝阳上亢;治法:补益肝肾、平肝潜阳。

处方:生白芍15 g、天冬12 g、玄参15 g、生龙牡(先煎)各30 g、代赭石15 g、川牛膝15 g、生麦芽30 g、制龟板30 g、川楝子9 g、炙甘草9 g。十四付,水煎服,日两次,饭后服。

2021 年1 月4 日二诊:服药后仍头痛,血压不稳定,改为吴茱萸汤加味:制吴茱萸9 g、人参12 g、生姜30 g、大枣30 g、生龙牡(先煎)各30 g。十四付。

2021 年1 月20 日三诊:服药后头痛、眼胀明显缓解,白天精力亦改善,后以吴茱萸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四周,头痛持续缓解,血压亦降至正常范围,短期疗效理想。

案二:患者,女,51 岁,因“偏头痛三个月”,于2021 年4 月19 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医科。患者3 个月前行脑动脉瘤术,术后恢复尚好,唯遗留偏头痛,期间头痛较重时需服止痛药方可得片刻安宁,故来诊。刻诊:右侧偏头痛,波及目睛拘急不适,头部畏风畏寒明显,乏力,偶伴恶心,无口苦,大便略干,日一行,小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无力。

中医诊断:头痛;西医诊断:偏头痛。

辨证: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治法:暖肝温胃、降逆止痛。

处方:制吴茱萸9 g、人参12 g、生姜30 g、大枣30 g。七付,水煎服,日两次,饭后服。

2021 年4 月26 日二诊:服药后头痛、乏力、目睛不适感及头部畏寒均明显改善,上方改制吴茱萸6 g,继服七付。

本患者以吴茱萸汤原方调理1 个月,偏头痛、目睛不适感均消失,头部畏寒畏风、精神不振等亦明显改善,疗效理想。

案三:患者,男,38 岁,因“脑胶质瘤术后头痛半年”,于2020 年11 月15 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医科。患者半年前因头痛伴一侧视野偏盲而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诊断:脑胶质瘤,遂予外科手术,术后偏盲症状消失,但仍感头痛,故来诊并要求中医调理。刻诊:头痛,自觉整个头部疼痛,偶有恶心,伴左臂发麻、无力,头部畏寒,且头痛、肢麻阴天加重,舌淡暗苔白腻,脉沉弦。

中医诊断:头痛;西医诊断:脑胶质瘤术后头痛。

辨证:痰饮内伏、气虚血瘀;治法:温阳化饮、益气活血。

处方:制吴茱萸9 g、人参12 g、生姜30 g、大枣30 g、制天南星12 g、茯苓18 g、桂枝12 g、炒苍术12 g、生黄芪45 g、当归12 g、地龙12 g、蜈蚣2 条、桑枝30 g、片姜黄12 g、炙甘草9 g。十四付,水煎服,日两次,饭后服。

2020 年11 月29 日二诊:服药后头痛、头部畏寒及左臂无力、发麻均缓解,舌苔腻已减,药既对症,效不更方。此后一直以吴茱萸汤合苓桂术甘汤及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期间诸症持续改善,服药至3 个月时头痛完全消失。患者目前仍在服药治疗中。

案四:患者,女,62 岁,因“头痛三年”,于2021 年2 月23 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医科。患者三年来不明原因发作头痛,时发时止。刻诊:头痛,自觉头脑发空,有时偶有刺痛感,伴睡眠不佳,神疲乏力,畏寒喜暖,舌暗苔薄白,脉沉弦涩。

中医诊断:头痛;西医诊断:神经性头痛。

辨证:气血两虚、脑络失养;治法:补益气血、通络止痛。

处方:炙黄芪25 g、当归9 g、党参15 g、炒白术12 g、炒酸枣仁25 g、炙远志12 g、木香9 g、茯苓18 g、桂枝9 g、炙甘草6 g、生姜12 g、大枣18 g。十四付,水煎服,日两次,饭后服。

2021 年3 月9 日二诊:服药后睡眠、乏力明显改善,但仍时时头痛,精神不振,上方加制吴茱萸6 g,继服十四付。

处方:炙黄芪25 g、当归9 g、党参15 g、炒白术12 g、炒酸枣仁25 g、炙远志12 g、木香9 g、茯苓18 g、桂枝9 g、制吴茱萸6 g、炙甘草6 g、生姜12 g、大枣18 g。十四付。

2021 年3 月23 日三诊:服药后头痛基本消失,睡眠亦显著改善,疗效理想。

按语:案一中患者巅顶头痛、目睛胀痛不适,为典型的厥阴头痛。然初诊囿于平肝潜阳治高血压这一常规思路而使用镇肝熄风汤,服药两周而不见寸功,有时头痛不减反增,复诊时再仔细询问,患者云每逢阴天、气压低时头痛加重,血压亦随之波动,结合舌脉,遂改弦易辙,拟吴茱萸汤加味,而取得较好的疗效。盖天人合一,患者素体肝寒阳虚,天阴之时阳虚更甚,厥阴上逆,发为头痛、血压增高,故以吴茱萸汤暖肝、降逆、止痛,合龙骨、牡蛎加强潜镇之功,终收佳效。案二为偏头痛,伴头部畏寒、目睛不适、偶恶心,显然为厥阴头痛。肝胃虚寒,寒盛故痛,因肝经系“目系”,故波及目睛拘急不适感,以吴茱萸汤原方,暖肝温胃、降逆止痛。患者云仅服药一次,当晚即感觉头痛明显缓解,可谓一剂而知。案三为痰饮头痛。患者头痛虽起于脑瘤术后,但结合主诉及舌脉,不难辨证为痰饮内停、气虚血瘀。盖肿瘤多寒邪作祟[21-22],手术虽去其肿瘤,然阳气未复,脑络失养,故术后仍头痛。处方以吴茱萸祛“久寒”,配合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佐以人参、姜枣大补元气、益胃生津;《丹溪心法》云:“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属痰。”“痰挟瘀血,遂成窠囊。”故实体性肿瘤多为痰邪凝滞[23-25],而以制天南星祛痰散结,以防肿瘤复发;黄芪、当归、地龙等乃仿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通络止痛,全方共奏温阳化饮、益气活血之功。案四为久病之头痛。患者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脑络失养,初诊用归脾汤加味,虽有效但头痛不甚了了,复诊中根据舌脉特征,发现其气血不足之中尚有寒邪伏匿,因此加吴茱萸以祛体内之“久寒”,故而疗效更上层楼。

综上所述,吴茱萸汤作为一首经典名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功能主治涵盖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肿瘤等各科疾病,并有着显著的镇痛、止吐(呕)、降压等[26-30]作用,临床上应当引起重视。

猜你喜欢
痰饮厥阴吴茱萸
“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奥谚解
从痰饮、血痹论治眩晕医案2则
从“痰饮”辨治感染后咳嗽
从“欲解时”论乌梅丸治厥阴病
浅论厥阴病之实质❋
解读厥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大花吴茱萸果实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UPLC-Q-TOF-MS法分析吴茱萸化学成分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病机与治法探讨
中医痰饮致悸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