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精神对健身团操课程隐性育人路径构建的启示

2022-12-06 14:25李鲁云冉建钟丽红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7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隐性育人

李鲁云冉建钟丽红

(1.成都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0106;2.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陕西 西安 710068)

1、相关概念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的引领作用,特别强调了要大力培育体育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体育精神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要继承创新、发扬光大”。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要求要深入挖掘中华体育精神,将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体育精神是指体育的整体面貌、公平、公正、公开、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映,是体育的理想、信念、节操及体育知识、体育道德、体育审美水平的标志,是体育的支柱和灵魂。

隐性育人是指在宏观主导下通过隐性目的、无计划、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高校校园文化的隐性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分两个层次,第一个是认识层次,第二个是运用层次。

2、体育精神与健身团操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

2.1、信念宗旨相同,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精神传播与体育事业发展高度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不论是大众体育还是竞技体育,都应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国家利益的高度统一为宗旨。在健身团操课程中对于体育精神的挖掘要求坚持爱国、集体和社会主义思想有机统一。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实现隐性育人。

2.2、体育精神在健身团操课程中隐性育人的体现

(1)体育精神是对健身团操课程实践的理论指导。

实践是将道德精神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介和桥梁。教学与育人之间关系紧密,相互影响。体育精神融入课程教育是与“立德树人”契合,进行育人和价值观培养的良好渠道和手段。

体育精神是经过长期的体育实践及理性思考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精神向往、对理想的追求。团操课程中的体育精神是学生在学习、练习、编排过程中自我形成的一种自觉、系统、理性的认识,是对健身团操的一种展望和追求。整体的精神面貌、别具一格的特殊凝聚力、深富有感召力和号召力的体育精神,指导学生在课程中坚持理想、信念,节操并体育知识、体育道德、体育审美水平,也是课程的支柱和灵魂。

(2)体育精神通过健身团操课程显性体现。

在课程建设中,通过对专业的认知,使学生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集中注意力,提升音乐节奏感与掌控力;融入类似“红色”主题素材组合运用,使动作、音乐,创新性地结合起来,体现思想;不同基本技术、器械、教学手段的使用,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团队合作、创新能力、社会适应的能力,课上课下第一二课堂的自学、团队作品创编、作品编排,教学配合,培养学生领操把控全场、节奏、创新的能力;通过整体体育环境的创设,如,表演以及竞赛,建立制度与组织,随堂赛与小考,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对团操技能的不断创新与运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组织管理能力与积极服务团体活动的意识。

(3)体育精神在健身团操课程中隐性的体现。

对人才的培养的规格是将“知识、素质、能力”融为一体,体育人才培养的内容是将“专业基础能力、通识能力,专业的发展能力”融为一体,体育人才培养的途径是将“课堂教学、竞赛实训、校园文化活”三个培养融为一体。始终坚持正确三观的引领与健身团操课程知识的传授相统一。在健身团操课程中,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把体育精神贯穿健身团操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方位与全过程的育人,缔造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课程,将教育者的思想与教育传递给学生,在推进教学课程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好体育精神隐性育人的作用,实现德育、智育、情育“三位一体”人才培养。

3、健身团操课程体育精神隐性育人元素解析

3.1、认识层面

(1)传递团操课程专业知识——体育精神之体育知识科学严谨。

从运动人体科学到民族传统体育学,从学校体育学到体育人文学等,其知识体系是相当庞大、丰富、系统、科学、严谨的。对于学生的育人须贯穿全过程、覆盖全员和立足全方位,将深入挖掘健身团操课程严谨的科学理论学习精神,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构筑,助其育人功能高效发挥,为体育人才培养在“五育并举”育人大格局中的协同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2)艰苦奋斗、脚踏实地——体育精神之体育技术技能获得。

体育项目分类众多:速度力量型、耐力型、表现难美型、技能准确型、隔网对抗型、同场对抗型、格斗对抗型。各体育项目类型包含了众多项目,各项目技术特点不同,对于各肌肉与关节,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柔韧、协调等的组合与运用区别大,需经过无数次刻苦、不畏艰难的细节打磨,才能掌握基本技术。健身团操课程需学习项目较多,学生须付出更多的汗水与身体力行的练习,才能完成课程基本技术学习目标。

(3)千锤百炼、永不言败、突破自我——体育精神之体育技术水平突破。

任何一项运动技术的掌握须遵循“动作技能形成规律”:粗略掌握动作,改进提高动作,巩固动作与运用自如3个阶段。巩固与提高阶段是学生在课堂、竞赛、就业岗位中显示自我能力水平,提升自我竞争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阶段。健身团操课程多项目技术水平层次、教学技术艺术性的显现、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学评价的高度认可,需要有更加坚毅的内心与理想,坚持的信心与动力,千锤百炼,才能实现更高层次地技术技能水平。

3.2、运用层面

(1)干实事、不断创新——体育精神之场景下综合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从项目、服装、训练手段、教学与竞赛、表现形式等多维度不断创新与改革。从竞技体育到群众体育,从社会体育到学校体育,体育在不同角度与不同程度革新立异地前进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促使该课程须培养学生具有针对不同教学对象与目的,进行不同操课教学内容设计、创新编排、方法使用的综合应用能力,有效促进学生有能力完成考试与竞赛,胜任就业工作岗位。

(2)竞赛与训练,团队合作——体育精神之实现自我,成就他人。

体育包含许多团队项目,需要团队成员个人能力强且兼具默契,能互为队员创造最佳训练成效与竞赛条件。在团操教学技术学习中,需要团队成员不畏辛苦配合操练,队员的情绪与状态反馈,直接对操练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应极大发挥团队合作意识与精神,实现自我,成就他人,高效促进学习效果提升。

(3)日复一日,突破自我——体育精神之工匠精神追求。

任何体育项目技术技艺的达成,需要10年如1日的精心打磨,攻克难关,无论在教师、教练、管理等任何一个岗位,都需要有工匠精神,才能实现最高价值。如,中国女排正是有了管理部门、教练团队和女排姑娘们40年如1日对于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勇敢拼搏的精神追求,才有了5次蝉联世界冠军,为国争光,为民建功。女排精神正是新时代高校学生应学习的精神。团操课程学生应坚定初心,学习女排精神,强大自我,努力成为榜样与标杆。

4、体育精神对健身团操课程隐性育人路径构建的启示

4.1、坚持体育精神融入团操课程的教学理念

无论是在健身团操课程的技术教学还是理论思考,教育者需转变教育的思想理念和教学方法,除了传授课堂基础动作还需提高育人意识。合理安排课程,变换课程结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将健身团操课程中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习为中心;从教会学生基础技能转变为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深挖体育精神对健身团操课程所蕴含的隐性育人条件和渠道。体育课程具有强大的体育精神,致使体育人才不断地突破自我,战胜一切困难。健身团操中通过结合自由器械(哑铃、杠铃、阻力带、杠铃片等)结合不同的舞蹈步伐,不仅提高了术科技能同时在训练当中还培养了不断拼搏、坚持不懈、敢于担当的意志品质。

4.2、摸索体育精神对健身团操课程隐性育人的有效路径

重视体育精神对健身团操课程隐性育人教育的顶层设计。从育人的理念出发,全部成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进行育人,构建体育精神对健身团操课程隐性育人的机制,将个人能力与体育素养的发展,师生共同提升、个人追求与体育精神融合,发挥体育精神隐性育人作用。组织思想教育活动,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打造优质的隐性育人方案。重视体育精神对健身团操课程隐性育人路径的设计。

4.3、完善体育精神在对健身团操课程隐性育人方面的评估机制

健身团操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估机制以客观为主,主观为辅,主客观相结合的原则;以健身团操中静态平衡、动态舞蹈、轻器械健身、单项课程和所有健身课程在内评判标准来评估;定性和定量评估相结合;以行为或动作表达肯定学生为主,部分不足给予纠正、提示或启发,肯定与否定相结合的方式,从而确保对学生在学习中评估的正确性。

4.4、创新健身团操课程中体育精神的培养模式

严格按照教学要求的同时,将课外与课内相结合,“第一”与“第二”课堂融汇贯通,将教学中的团操理论知识、技术动作、启发创新与研究、传播和弘扬体育精神相结合,打破教学壁垒,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使体育精神融入教材、走进团操课程,克服课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磨砺心性,外在做到课内外相统一,内在培养身心合一。

5、结语

体育精神是“健康向上”的精神,体育运动、体育活动中能够反映出不懈努力、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健身团操既能展现学生的精神风貌,又能强健体魄,是展示当代学生蓬勃向上、自尊自强、富有朝气的重要平台。弘扬和传播体育精神是体育人的内在职责。体育精神对健身团操课程中所蕴含的隐性育人是润物细无声的。健身团操课程在技能技术的传授中渗透着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健身团操课程隐性育人的高效性。重视体育精神对健身团操课程隐性育人教育的顶层设计。从育人的理念出发,全部成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进行育人,共同构建体育精神对健身团操课程隐性育人的路径构建机制,将个人能力与体育素养的发展,以及师生共同提升、个人追求与体育精神实现融合,发挥体育精神隐性育人的作用。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隐性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拼搏热血的灵动之美
真正的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真正的体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