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昆,王 琳,庄春霞,刘会玲
(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河北 石家庄 050081)
护理实验室是进行护理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室练习,规范、熟练地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技能,从而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护理人才的需求量增加,护理专业不断扩招,护理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对护理实验室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护理实验室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但是,近年来由于实验室安全事故导致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事故时有发生,轻则耽误学生学习进程,无法开展技能实践,重则威胁师生人身安全,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这也给我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因此,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创建安全的教学和科研实验环境,对学校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军队院校改革,围绕实战搞教学,我校逐步开展实战化教学,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技能培训班次和学员数量不断增加,对护理实验室的需求逐年加大,学员人数较多、层次不一,流动性大,且实验室管理人员紧缺,课程安排紧密,任务繁重,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大大增加,同时由于护理实验室的教学及科研活动主要以操作技能培训及提升为主,实践活动中,较少使用化学试剂、药品及机械设备,发生伤害事故的概率相对较低,因而在实验室安全上,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1]。一旦发生危险,不仅影响师生人身安全,还会给学校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实验室安全管理整改刻不容缓,只有首先保证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才能构建和谐发展的校园[2]。
由于护理专业培训项目大多需要在模拟病房完成,因此护理实验室配备大量易燃品,如:床单、被套、中单等棉织品;模型人、输液手臂、导尿模型等橡胶制品,护理实验室虽然没有大量化学制剂,但是也存在一些酒精、戊二醛等易燃试剂,如使用不当同样会引起火灾。
护理实验室经常会使用氧气筒、高压蒸汽灭菌锅等压力设备,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和保管方法,部分实验人员在使用过程中操作随意,使用完毕不按要求放置,思想上麻痹大意,行动上不听指挥,不按规程操作,加上实验室缺少相应的监管制度,极易引起火灾和爆炸。
安全事故无大小,护理实验室的操作技能培训中,会使用大量医疗锐器,如:手术缝针、输液针头、体温计、注射针头等,如不按操作规范操作极易造成损伤,且伤后有引发感染的危险。结合我校近十年护理实验室学员培训情况分析,学员在护理操作练习中发生针刺伤、安瓿瓶割伤的情况时有发生。
护理操作练习会产生大量医疗垃圾,如:输液管、注射器空筒、治疗巾等。由于我校近年来以短期培训为主,学员流动性较大,安全防护意识差,对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辨识度较低,分类不明确,对医疗垃圾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护理实验室又缺少专门的医疗垃圾存放点,这些医疗垃圾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其潜伏的病毒和细菌是普通生活垃圾的上百倍。如不按要求分类处理,随意倾倒,不仅会给师生健康带来影响,还会给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成为疾病的传染源。
通过对历年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分析报告可知,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实验室人员(包括带教教师和学员)对安全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安全知识。部分人员认为护理实验室不同于化学实验室,危险系数较低,从根本上忽略了安全的重要性,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安全检查走马观花,因此遇到突发情况和危险情况时应急能力较差。针对这一情况,学校教务处联合安全管理处定期邀请安全方面的专家对实验员、带教教师、学员进行安全教育讲座辅导,观看安全教育警示片,从思想上提高实验人员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视程度。
管理规章制度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依据和抓手,根据实验种类、实验室条件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详细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实现科学高效管理的重要基础[3]。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实验室建设在高校中的地位日渐突出,但仍被部分高校管理者轻视,认为实验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安全职能部门形同虚设,管理制度不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多年来一成不变,缺乏相应的准入制度、奖惩制度及有效的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等,没有形成较为规范的文字性管理制度,致使实验管理人员无法可依,工作开展困难,管理模糊,职责不清,管控能力较差。为此,我校根据护理实验室自身特点建立完善、明确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体系并严格执行,实施“学校—部系—教研室—管理、使用人员”的分级制度,按照“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搭建了实验室分级管理网络,实施网格化管理,并组织特定的工作人员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做到责任明确到个人,从而有针对性地管理实验室安全[4],促进护理实践教学顺利有序进行,有效避免了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实验人员既是实验室安全的重要参与者与组织者,也是实验室安全的管理者,优秀的管理者可带动实验室的飞速发展。由于早期医学院校对护理实验室重视度不够,致使一些实验室管理人员素质不一,管理水平有限,严重制约了实验室建设的发展。因此我校为实验管理人员增加了进修学习、安全知识培训、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定期组织消防演练,邀请安全方面的专家讲授意外事故的现场处理方法、相关的实验室安全守则等知识,以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及安全的重要保证。在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将避免人身伤害的理念渗透到实验的每个环节[5]。我校带教教师定期为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知识辅导,提高实验室准入要求,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带教教师言传身教,不断提醒学生规范操作的重要性,无论一项操作经过多少次练习,即使非常熟练也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练习,绝不麻痹大意、走捷径,从源头上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目前,信息技术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日益增多,为此,我校在实验室管理方面引进了“7S”管理模式,它来源于日本的“5S”管理法[6],是指在生产现场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7S”管理法主要内容包括: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节约(Save)。高效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7S”管理法中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安全”,即:保障师生人身财产安全,保证护理实验的正常、安全、连续进行,减少由于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通过“7S”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实验物品放置合理,实验环境干净整洁,实验设备运行良好,实验人员行为规范,有效地消除了实验室安全隐患,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任重道远,预防重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只有安全有效的防范措施、规范有序的实验操作和日益完善的实验管理才能有效地避免实验事故的发生。我们要时刻把安全放在首位,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高度重视护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做到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不断加强实验室安全制度化建设及师生安全知识教育,逐级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制,坚持以人为本,常抓不懈,最大限度地保证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构建健康、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7],为护理事业的高效发展提供稳固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