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喜雄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龙潭街道办事处,湖南 桂阳 424400)
实施规模化、规范化养殖能够有效提高生猪养殖管理工作质量,同时随着更多先进养殖技术用于生猪养殖管理,生猪养殖管理方式发生一定的改变。为不断提高生猪养殖效益,推动生猪养殖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本文着重分析了生猪养殖管理工作流程和需要注意的重要事项,同时针对养殖过程中生猪疾病问题提出有效的疾病防控方案。
1.1.1 猪舍环境布置
猪舍需要选择合适的布局环境,通常地势较高、排水性好且方便饮食管理的地方适合建设猪舍,同时需要结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建设要求和相关政策来确定猪舍选址,保证猪舍周围无污染源,避开化工厂、肉类加工厂以及屠宰场等地方,且保证猪舍场址距离附近铁路干线、城镇中心区域、居民生活区域等公共场所至少1 km以上。为更好地落实组织防疫工作除了需要设置围墙和防疫沟之外还需要设置专门的隔离绿化带,将猪舍同周围环境分隔开来。从猪舍的整体布局分布情况来看,猪舍内部要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并将生猪污水粪便处理设施设备设置在侧风向或者其他通风良好的位置,对于病死猪的处理区也需要合理布局,设置在下风向或者侧风向能够减少病源传播。另外在养殖管理模式上建议以全进全出的管理形式对生猪饲养区域做好消毒防疫工作。此外,猪舍的建设需要格外注重保暖隔热,猪舍周围的墙壁和地面需要利于清洗和消毒,由于在消毒时会使用含有酸碱成分的消毒药液,因此需要保证地面或者周围墙壁的耐酸耐碱性。
1.1.2 种猪的引进
种猪的引进需要考虑到种猪场的规模、资质,依据国家畜禽调运和检疫规范要求对种猪进行检疫,引进种猪时要确保种猪场具有经营许可证,查看种猪场经营许可证的经营期限、范围,对于引进的种猪需要经过隔离观察15~30 d,确保引进的种猪质量健康合格才能混饲。
1.1.3 饲养管理
在猪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生猪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应当符合生猪饲养使用标准要求,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理阶段的生猪营养需求不同,为保证不同时期生猪营养全价,应结合实际生长需求配制专门的饲料,在配制饲料时对于添加剂成分和添加量要格外注意,避免添加含有兴奋剂、镇静剂以及激素成分的添加剂,使用抗生素添加剂尽可能在生猪出栏之前按照相关标准执行休药期。同时生猪养殖过程中的用水同样需要按照畜禽饮用水标准,保证生猪日常充足的水量,对饮水机设备进行定期消毒杀菌。对生猪的喂养需要采取少喂勤添的方式来合理控制饲料喂养量。另外对生猪进行转群时要注重生猪群的合理分类,按照体重大小或者体质强弱的方式进行分群能够提高饲养管理水平。饲养员应当经常检查生猪群的健康状态,及时将病猪投放到相对应的隔离处理区。对病猪进行扑杀时要避免血液、浸出物的溢出与传播,按照GB 16548标准要求对病死猪尸体进行处理。严禁病死猪流入市场,对于仍然具有治疗价值的问题猪及时给予诊疗,由专业的兽医人员进行治疗。对于养殖过程中所有的废弃物要妥善处理,遵循减量化、无害化的处理原则对生猪粪便进行堆积处理。此外需要按照防疫准则要求对免疫用具进行彻底消毒,及时将废弃的疫苗用具做专门无害处理,避免与其他垃圾混合处理而导致病菌传播。生猪养殖过程中为了减少疾病的发生,通常会适量使用兽药,对于必须采取治疗的生猪需要按照兽药使用标准来控制药量,尤其针对在育肥处理后期的生猪要尽可能减少兽药的使用,对于达不到停药期的生猪不能作为无公害商品猪流入市场。
1.1.4 卫生消毒处理
消毒剂的选择需要保证人员、生猪安全,同时保证对其他设施设备、猪舍地面及周围墙壁不会造成腐蚀损坏,确保生猪养殖过程中不会将消毒剂残留带入生猪体内。目前,随着生猪养殖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多采用喷雾喷洒、熏蒸、紫外线以及浸液等方式进行消毒。对猪舍环境进行消毒时需要制定合理的消毒周期,以2~3周为宜,用2%的火碱进行消毒或者以撒生石灰的方式对猪舍场地周围以及污水粪便处理池、下水道等地方进行全面消毒,以每月一次的频率用漂白粉进行全面消毒。为全面做好卫生消毒工作,需要在建立猪舍时在入口处设置专门的消毒池,并定期更换消毒液。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消毒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按照猪舍内相关防疫制度,工作人员在进入生产养殖区时要洗澡换衣,运用紫外线进行消毒,对于除工作人员之外的外来人员进入场内时需要更换工作服,沿着指定线路行走参观,最大程度保证人身安全。此外,在每一批生猪流入市场之后需要对猪舍进行彻底清扫消毒,用高压水枪进行干净清洗之后用不同的消毒方式进行全面消毒,对于养殖过程中的生猪进行消毒能够有效减少猪舍内病原微生物的传播[1]。
1.1.5 信息记录
生猪养殖管理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信息,饲养管理员需要做好资料记录,对生猪引种、配种、喂养、饲料消耗、卫生消毒等情况做好信息登记,引进猪舍的种猪一定要明确其来源和生产性能、特征,对生猪养殖过程中饲料和添加剂用量、来源以及用料配制情况做好记录,饲养员需要做好日常资料记录。兽医对于免疫工作、用药情况以及生猪发病诊疗情况做好记录,实现量化管理,对相关资料进行长期保存,合理制定资料保存时间。
1.2.1 细致化管理
生猪规模化、规范化养殖对饲养员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在日常养殖管理过程中要实施细致化管理。对于养殖过程中生猪的发育情况、生理应激反应情况、用水、饮食以及防寒保暖情况进行全方位分析了解,对于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猪需要进行细致管理,不仅要保证不同发育阶段生猪营养全价,还需要注重饲料中添加剂、维生素、矿物质的合理投喂。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生猪需要制定相适应的饲料配方,在更换饲料配方时需要有7 d左右的过渡期让生猪适应新的饲料配方,尽量避免生猪群出现应激反应。另外注重养殖场用水卫生,避免受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的影响,依据不同气候条件合理控制水的温度。对于每个养殖区的生猪群要控制好距离和养殖密度,保证生猪有充足的距离进行休息和活动。此外需要妥善做好分群管理,避免出现不同年龄段猪群打架、不同体质猪群混合养殖以及不同体重猪群混合养殖的情况,按照性别、年龄、体重或者体质强弱对猪群进行妥善分类管理[2]。
1.2.2 种公猪饲养管理
优良的种公猪整体表现出体质强壮、肌肉发达且精力旺盛的特点,具有保证生猪配种繁殖的重要作用,对种公猪的饲养管理一方面需要进行单独圈养,将种公猪舍建在侧风向阳的位置,为猪群创造安静无干扰的生活环境,同时种公猪舍与母猪舍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受到影响和干扰,保证种公猪养殖健康。对种公猪的喂养需要结合其自身特点,全面保障种公猪繁殖后代的优良性状,饲养员需要用精饲料对其进行投喂,结合其他类型饲料进行均衡搭配,同时对处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种公猪适当增添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结合气候条件对饲料配方进行优化调整,例如在夏季时要减少精饲料,采用青饲料进行投喂,相反在冬季时节可适当增加精饲料投喂量,以充分满足种公猪不同阶段生长发育需求。此外对种公猪的配种需要注重种公猪精液质量,保证种公猪具有良好的新陈代谢能力,日常管理中可以增加种公猪的运动量来提高其食欲,有利于增强种公猪体质。
1.2.3 种母猪饲养管理
种母猪与种公猪养殖区应当间隔一定的距离,针对不同类型的种母猪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对于怀孕的母猪需要保证母猪的胚胎着床率,日常养殖管理中注意对怀孕母猪做好防护,减少母猪流产的情况。同时尤其要注意怀孕母猪养殖区内的养殖密度,与种公猪等其他类型猪的养殖密度全然不同,通常每个养殖区内以2~3头怀孕母猪为宜,尽可能保证怀孕母猪安全,并降低母猪疾病发生率,在母猪怀孕期间注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摄取量,可适当增添精饲料,避免对胚胎发育产生直接的影响。而对于后备母猪,要保证日常营养均衡,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添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保证后备母猪营养全价。
养殖场需要定期对生猪群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和疫病监测,兽医人员需要对猪群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疫病和生产问题状况进行分析检查,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对各类常出现的疫病进行监测并做好防疫工作,同时借助监测系统结合各项数据对猪群综合健康水平进行分析评估,制定合理的疫病风险预测评估报告。
饲养员需要对养殖区猪群进行随时观察,及时将异常情况上报给兽医人员或者技术人员,每天做好日常检查管理,而兽医人员或者技术人员则需要以2~3次/d的频率巡视猪群,与养殖区饲养员保持及时沟通联系。对于猪群的日常巡视一方面从猪的精气神和食欲、粪便来了解猪群健康状况,在观察时要结合不同类型猪群的性别、年龄和生理发育情况以及外界环境对猪群生长产生的影响,确保观察分析的合理性。对于存在的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通常对于出现一般疾病需要采取对症治疗或者淘汰的方式解决问题,而对于烈性传染性疾病则需要进行立即扑杀,并妥善处理病死猪尸体,对其进行全方位消毒,防止病源传播扩散对其他猪群及人员安全构成威胁[3]。
对病死猪进行剖检,了解分析病死猪各个器官组织是否发生病变,以及病变种类和病变程度,进而收集更多猪病信息,以便做好后续防护工作。此外,对抗原、抗体进行测定,检测动物血清中的抗体水平,能够有效了解猪群免疫状态。一般来说,动物血清中出现或存在过抗体,表明生猪与同源抗原曾经接触过,出现抗体说明生猪正在患病或者曾经患病。通常在生猪接种疫苗之后进行抗体测定,能够直观判断人工免疫的有效性,为生猪下一次疫苗接种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例如针对怀孕母猪进行疫苗接种之后,仔猪获得母源抗体的主要途径来源于母猪初乳,通过对仔猪体内的母源抗体量进行测定可以真实了解到仔猪的免疫状态,进而确定仔猪下一次疫苗接种时间,有利于更好地保护仔猪健康成长,及时对猪群进行净化,将异常猪进行剔除,提高猪群整体生产水平[4]。
疫病防治是当前生猪养殖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生猪不经过疫苗接种更容易感染疫病,不仅对生猪健康生长构成威胁,而且会导致生猪养殖收益显著下降。经研究调查,生猪接种疫苗之后的免疫力明显提高,有效降低疫病发生概率。而疫苗的接种需要有计划的实施,以规范化、标准化的形式落实疫苗接种工作,按照一定的流程来不断提高疫苗接种成功率。在制定疫苗接种流程时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疫病实际情况、不同季节疫病严重程度、不同类型疫苗间的干扰影响程度以及疫苗的病因病理来确定疫苗接种流程,保证接种流程的可行性。在正式接种疫苗之前需要对生猪状态进行全方位观察,观察生猪饮食情况、健康情况以及精神状态,对于存在异常情况的生猪应当立即停止接种,恢复正常状态之后再进行疫苗注射。同时考虑到疫苗接种工作效率,在保证接种质量的前提下,可由3~4人同步对猪群注射疫苗,明确接种分工,分担猪舍消毒、注射区生猪剃毛处理以及疫苗用具消毒和稀释等工作,进而提高疫苗接种工作效率。此外,需要注重疫苗的筛选和存放,接种之前对疫苗质量进行筛选检查,查看疫苗是否出自合格厂商,确保疫苗正规。同时检查疫苗瓶是否存在失真、变色或者破裂现象,及时剔除不合格的疫苗。在疫病暴发较为严重的时间段可适当选择效力较强的活疫苗进行接种,相对应地在疫病较轻的阶段选用效力相对较弱的弱毒疫苗,以保证疫苗接种质量和效力。疫苗作为生物制品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保存,例如猪瘟活疫苗以8℃以下冷藏作为标准运输条件,在缺少冷藏条件的情况下需要保证冰瓶并及时使用。
对于猪病药物防治需要结合不同类型的疾病选择适合的药物,当前属于重大疫病范畴的有蓝耳病、猪瘟及口蹄疫病,在短期时间内较难解决;常见的综合性猪病综合征包括腹泻、呼吸道、繁殖障碍以及免疫抑制等综合征,此类疫病危害性会不断加剧;另外难以解决的细菌性传染病包括大肠杆菌、萎缩性鼻炎以及链球菌病等,较常发生但较难解决。对于不同类型疫病进行药物防治需要遵循少用药、保证用药质量以及标本兼治等治疗原则,对于免疫及药物预防需要对疫苗药物进行严格精选,合理设计免疫药物预防治疗程序,并做好及时检测评估。规模化养猪场需要常备消毒剂用于猪舍环境、猪群、设备用具及人的消毒;注射疫苗的主要作用在于防病毒,因而需要采用防病毒疫苗或部分细菌病疫苗。同时在选择抗菌药物时要针对生猪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以及生殖系统配备适应的特效药,此外需要配备抗寄生虫类药物,如驱虫药。
生猪养殖业作为养殖领域重要构成部分,需要全面加强生猪养殖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疾病防控技术方案,以应对不同类型的疫病,及时做好防控工作,保证生猪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