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子文,徐继亮,田家通
(枣庄市金星爆破有限公司,山东 枣庄 277000)
某露天非煤矿山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属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的规划范围。当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通过压实主体责任,对区域范围内的露天非煤矿山开展综合整治及提升专项行动,稳步有序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
本次露天非煤矿山综合治理及提升方案设计选取该露天非煤矿山1号山体露天采场西部的开采区域及北部运输道路作为项目区,面积为179 182 m2。该区域因前期开采不规范,大面积裸露岩石,造成了生态环境破坏,目视效果及空中(航拍)效果差,不符合开采规范及环保要求。
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矿区地质环境现状进行调查,结合测量等野外调查方法,编制开采区域治理工程设计,并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施工,消除视觉污染,修复地质环境,恢复生态环境。
主要任务是查明当前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资料搜集、地面调查、地形测量等,为工程设计和治理提供基础资料;根据矿山所在地的区位条件、地理位置和环境功能要求,编制开采边坡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设计并进行经费概算;对矿山开采区域进行工程治理,消除地质环境问题,改善矿区及周边的地质环境条件,力争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基础地质资料,工作区内有关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等基础资料,所有相关图件,包括最新地质图、地质构造图、地形图、水文地质图、地质灾害图等;气象、水文资料,包括降水量、蒸发量、地下水水位、昼夜温差变化情况等;矿山开采方面资料,矿山开采前的地形、开采过程、开采量、开采历史及其对地质环境影响等;其他方面资料。
资料收集在实地调查之前展开,在对治理区各方面情况有大致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通过分析研究,了解治理区地质、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及灾害点的发生及发展情况,为下一步治理奠定基础。
通过无人机航飞及内业处理获取测区DOM、DEM、DLG等,对矿区开展1∶1 000比例尺地形测绘,为矿山生态修复及提升工程设计的编制提供基础资料,测量面积0.15 km2。
通过实地调查,了解矿山分布范围、规模、开采情况、矿种及地层与岩性、水文地质类型、工程地质类型、地质环境类型等。调查了开采区及外围边坡地质环境问题的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分析矿山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及各种防治措施与效果,调查面积为0.12 km2。
设计区域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季节分明,夏季湿热,雨量集中,冬季干冷。地表水系不发育,以冲沟为主,向矿区西南、东部分别注入季节性河流;在山体周围沿冲沟或沟谷分布有多个小型水库,拦截地面汇水,地表水体与潜水有一定的水力联系;地貌属丘陵地形。海拔标高+107.50~+258.45 m,相对高差150.95 m,总体延伸方向呈南东~北西向,地形切割深度较大,冲沟较多。
在调查治理区地质环境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以解决现有地质环境问题、提高治理区地质环境质量为目标。安全性原则,解决现存的地质环境问题,确保治理工程不诱发新的地质环境问题,充分考虑场地稳定性程度,确保施工安全;环境协调性原则,确保生态修复及提升工程达到与周边环境融合、协调一致的效果;经济原则,根据当地实际,考虑合适的治理方案,做到经济合理;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根据地理位置及生态现状,结合当地经济情况,合理确定地质环境问题修复及治理提升的方向,进一步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充分掌握治理区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方法,因地制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周边规划、地质环境恢复等因素,进行地质环境治理设计和施工,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结合矿山开采实际,考虑采场边坡及运输道路,将治理区地质环境现状分为A区、B区、C区、D区、E区,如图1所示。
图1 矿山开采现状及各类分区关系图Fig.1 Mining status and various zoning diagrams
A区位于治理区东部,为运输道路西侧的裸露开采平台,开采平台面积为25 406.77 m2,南北长680 m,东西宽80.5 m,开采标高+160.8~+163.2 m,地面起伏小于2°。开采平台面上零星分布少量废石,露天开采后未进行任何防护,现场无植被覆盖,视觉污染严重。
B区位于治理区中部,为2021年已治理开采平台区域,开采平台面积为66 359.55 m2,南北长662 m,东西宽96.5 m,开采标高+161.6~+164.5 m,地面起伏小于3°。南北存在两处低矮小山丘,山丘高度8~9 m。B区开采平台面上前期已覆土50 cm左右,种植了小型侧柏(株高1 m)、黑麦草、油菜花等绿化植物,区内留设了多条养护道路,矿山每日设专人进行浇水养护,以保障治理绿化成活率。B区西部与C区接边处,前期留设了0.5 m高的小型石堰,起到了较好的保土作用。
C区位于治理区西部边坡,坡面上分布大量浮石、碎石土等,坡度60°~75°,坡面上植被稀疏,部分边坡完全被渣石覆盖。
D区为运输道路,道路宽8 m,长1 582 m。
E区位于治理区东部,为2023年计划开采区,开采平台面积为39 502 m2,南北长356 m,东西宽232 m,开采标高+160.5~+162.8 m,地面起伏小于2°。开采平台面上零星分布少量废石,露天开采后未进行任何防护,现场无植被覆盖,视觉污染严重。
对项目进行分区治理,各治理区分区部署如下:
A区位于治理区东部,为运输道路西侧的裸露开采平台,露天开采后未进行任何防护,现场无植被覆盖,设计在A区覆土1 m,自东向西先间隔3 m种植1排石楠球(株高1 m),后部再间隔3 m种植1排A型白皮松(株高2 m)。所有A区撒播黑麦草草籽。
B区位于治理区中部,为2021年已治理区域,包括开采平台和南北两处低矮小山丘,前期已覆土50 cm左右,种植了小型侧柏(株高1 m)、黑麦草、油菜花等绿化植物,区内留设了多条养护道路。B区西部与C区接边处,前期留设了0.5 m高的小型石堰,起到了较好的保土作用。区内养护道路偏多,养护道路为素土路面,起伏不平,路边未建设挡土墙,水土流失较严重。设计对前期养护不到位枯萎的侧柏进行补种,区内南北两处小型山坡底部种植1排A型白皮松(株高2 m),保留3条养护道路,养护道路两侧种植A型白皮松(株高2 m),植树处要确保土层厚度达到1 m。
C区位于治理区西部边坡,坡面上分布大量浮石、碎石土等,坡度60°~75°,坡面上植被稀疏,部分边坡完全被渣石覆盖。坡顶种植1排A型白皮松(株高2 m),对坡面的浮石、碎石土进行清理,清理后的坡面覆土0.4 m,撒播黑麦草草籽。
D区为运输道路,路边砌筑A型挡土墙(墙高1 m),墙后覆土1 m,间隔3 m种植B型白皮松(株高3 m),树间种植高杆石楠(高1.5 m)。
E区为治理区东北部开采平台,为计划2023年开采区,进行覆土0.4 m,间隔3 m种植石楠球(株高1 m),撒播黑麦草草籽。
其他补充治理部署,为遮挡现状Ⅰ号山体的+175 m边坡,设计在治理区东部的+160 m平台设置2条绿化带,绿化带砌筑B型挡土墙(墙高1.5 m),围2条种植盆,种植盆长80 m、宽8 m,盆内培土2 m,间隔3 m种植两排蜀侩树(高5 m),树间种植高杆石楠(株高1.5 m)。
墙高1.00 m,上底宽0.4 m,下底宽为0.8 m。采用砂浆砌毛石挡土墙,毛石强度等级不得低于MU30,选用毛石要求无风化、无裂纹,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7.5,外漏面应用M7.5砂浆勾缝。挡土墙每隔15 m设置一条伸缩缝,缝宽40 mm,缝中填塞沥青麻丝或涂沥青木板,沿内外顶三方填塞,深度不小于20 cm。每隔5 m设置直径150 mm泄水孔,保持直通无阻。挡土墙基础坐落在稳固的岩石上,局部相对高差较大处,可采用毛石砌筑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如图2所示。
图2 A型号挡土墙断面示意图Fig.2 Section diagram of model A retaining wall
墙高1.5 m,上底宽0.6 m,下底宽为1.2 m,用砂浆砌毛石挡土墙,毛石强度等级不小于MU30,选用毛石要求无风化、无裂纹,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7.5,外漏面应用M7.5砂浆勾缝。挡土墙每隔15 m设置一条伸缩缝,缝宽40 mm,缝中填塞沥青麻丝或涂沥青木板,沿内外顶三方填塞,深度不小于20 cm。每隔5 m设置直径150 mm泄水孔,保持直通无阻。挡土墙基础坐落在完整岩石上,局部相对高差较大处,可采用毛石砌筑进行找平。
种植土选用团粒结构完好、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尽量选择耕植土、腐殖土或有机含量大于8%的种植土,同时保证种植土具有较好的通气、透水和保肥能力。土壤酸碱度(pH值)控制在7~8。种植土符合环保要求,不得含有生活及建筑垃圾。
白皮松,A型白皮松株高2.0 m,种植间距3.0 m,胸径15 cm,带土球30 cm种植;B型白皮松株高3.0 m,种植间距3.0 m,胸径20 cm,带土球40 cm种植。高杆石楠,株高1.5 m,种植间距3.0 m,胸径10 cm,带土球30 cm种植。石楠球,高1.0 m,种植间距3.0 m,带土球20 cm种植。蜀侩,高5 m,种植间距3.0 m,带土球4 cm种植。撒播黑麦草,每公顷撒播黑麦草150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