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度对不同煤种可见光-近红外光谱的影响

2022-12-05 11:20:44刘善军易文华谢子超刘博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2年12期
关键词:煤种煤样反射率

张 超,刘善军,易文华,谢子超,刘博雄,岳 衡

1.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 2.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河北 三河 065201

引 言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在“碳达峰、碳中和”能源供给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煤炭依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占据着我国的基础能源的位置。在原煤开采、运输、洗选加工、精煤储运以及低中阶煤提质改性等方面都需要及时了解煤的成分、含量以及混矸程度,这是掌握和监控煤炭质量的必要措施。传统的主要监测手段是现场采样、室内化验,因采样密度低、测点稀疏、工作量大、周期长、效率低等原因,已成为智能矿山建设的瓶颈,如何研发新的煤测试技术,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矿业发展的需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快速兴起,利用高光谱遥感进行岩矿大面积探测逐渐得到重视,由于其具有便捷、无损、快速等优点,对矿山开采、矿井灾害区域划分及评价等方面能达到安全、高效的目的,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岩石矿物分类、岩矿组分定量反演和蚀变信息提取等领域;同时一些学者也开展了煤的光谱特征和遥感监测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1-2]。然而,由于煤在不同生产阶段其破碎程度和颗粒大小不同,而颗粒度又是影响其光谱特征的重要因素[3-4],因此,对于不同颗粒度煤的光谱特征的深入了解和认识,从而掌握颗粒度对于煤的光谱特征的影响规律,是提升煤的光谱识别精度的重要途径。

然而,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岩石或矿物颗粒对光谱特征的影响方面,如杨柏林等[5]发现岩石和矿物的反射光谱特征与颗粒度等表面状态有关,并提取了颗粒度的敏感波段;Salisbury等[6]实验发现基频振动带强度与粒径的大小呈负相关关系,并认为该现象是由于孔隙率造成的;Okin等[7]对不同粒径的蒙脱石和石英反射光谱进行了研究,发现在50~750 μm粒径范围内,试样光谱反射率随粒径减小而逐渐增大;Reda Amer等[8]分析蚀变矿物明矾石、高岭石、绢云母和方解石的连续参考光谱后发现,位置、形状和强度的变化很可能与样品纯度和粒度的变化有关;Vernazza[9]等对行星岩矿进行光谱分析,发现岩矿颗粒度会对岩矿的光谱趋势产生相应的影响;Carli和Hatcher等[10-11]发现试样的光谱反射率会随着颗粒度的减小而呈指数型增长;闫柏琨、王润生等[12-13]发现,不同矿物反射光谱随粒度的变化规律存在差异性,且同种矿物在不同波段内反射率随粒度的变化也有所不同。余明高等[14]分析了颗粒度与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关系,遗煤粒径越小,颗粒表面积越大,对氧气的吸附能力越强,煤的自燃倾向性越高。

上述表明,颗粒度是影响岩矿光谱特征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对于煤的相关研究较少,在所查到的文献中,仅发现文献[3]选取0.2,1,3和13 mm粒度等级煤质进行了近红外光谱分析,发现粒度越大,光谱的不稳定因素增加,粒度对光谱有重要影响。该文献作者选择的粒度较大;更小的煤粉粒度在选煤厂非常常见;为此,采集了内蒙古、新疆、山西主要矿区的褐煤、烟煤、无烟煤,制备了更小粒度的实验样品,制备了更小的粒度,通过测试不同煤种不同颗粒度煤样的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光谱,揭示了煤的颗粒度对不同煤种反射光谱的影响规律,为煤岩智能识别、煤质定量反演时考虑颗粒度影响,从而提高煤光谱识别精度提供借鉴。

1 实验部分

1.1 样品

选择变质程度不同的褐煤(内蒙古乌海)、烟煤(新疆哈密)和无烟煤(山西阳泉),依据原煤在开采、破碎、运输、分选等实际情况选取块状、粒状和粉状煤样制作光谱测试样品。参照实验室测定煤的理化性质时常用的粒度,综合划分颗粒度等级,最终将样品分为块状和如表1的12个颗粒度等级。煤样煤质工业分析指标见表2。

表1 煤样品颗粒度等级分布

表2 不同煤质的工业分析结果

1.2 光谱测试

采用便携式地物光谱仪(SVC HR-1024)对煤样进行可见光-近红外光谱测试,波长范围350~2 500 nm,其中350~1 000 nm波段光谱分辨率≤3.2 nm,1 000~1 850 nm波段的光谱分辨率≤8.5 nm,1 850~2 500 nm波段的光谱分辨率≤6.5 nm。

实验在暗室内进行,尽量保证测试环境稳定。使用特制卤素灯照射样品,以模拟太阳光线。测试前以标准白板为背景进行定标,测试中每间隔10 min使用白板定标1次,将白板的反射率作为标准参考光谱。将不同粒径煤样放在直径为7 cm的黑色样品盒中,光照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光谱仪镜头垂直于样品,镜头距离样品50 cm,卤素灯距样品中心距离为80 cm。为控制测试环境和操作人员造成的随机误差,进行预实验,对典型样品重复观测多次,要求测试值与平均值间相对误差不大于0.5%,待测试稳定后开始正式实验。实验中对每个样品观测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结果值。光谱测试实验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光谱测试实验布置现场

2 结果与讨论

2.1 颗粒度对不同煤种光谱影响的共有特征

图2为褐煤、烟煤、无烟煤3种煤样在块状和12个等级颗粒度下的光谱测试结果。由图所示,颗粒度对3种不同煤种的光谱影响具有一些共性特征,主要如下:

(1)所有煤样虽然种类不同,但主要成分均为碳(C),颜色呈黑色,因此反射率均较低,3种煤样块状样品的反射率在整个波段最高不超过16%,粒状样品不超过23%;

(2)不同煤种以及不同颗粒度样品的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形态基本相似,即在可见光波段(380~780 nm)反射率均较低,且随波长增加反射率略呈降低趋势;近红外波段(780~2 500 nm),随波长的增加反射率逐渐升高,呈现单调增加的趋势。

(3)3种煤样颗粒度对光谱的影响呈现出相同的规律,即以0.10 mm为界,在颗粒度大于0.10 mm时,所有煤的光谱曲线反射率均较低,最大不超过10%,由可见光波段到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增加不显著,且反射率随颗粒度变化无明显规律。当颗粒度小于0.10 mm时,光谱曲线发生显著变化,且在不同波段变化趋势不同:在可见光波段,随颗粒度减小,反射光谱曲线呈降低趋势,二者呈正相关关系;而在近红外波段,随颗粒度减小,光谱反射光谱曲线呈增长趋势,二者呈负相关关系。总的来看,颗粒度对光谱特征的影响在近红外波段要明显强于可见光波段,并随着波长的增加越加明显。从图2(a)看出,褐煤在最小的颗粒度(<0.05 mm)级别,其在2 500 nm波长处的反射率高出>0.10 mm颗粒度样品的反射率达13%以上。

图2 不同等级颗粒度煤样光谱曲线

(4)0.10 mm可作为颗粒度影响煤光谱特征显著变化的临界阈值。如图2所示,第10等级(0.07~0.10 mm)与第9等级(0.10~0.125 mm)颗粒度光谱曲线变化幅度显著,褐煤、烟煤、无烟煤反射率最大增加分别为4.20%,2.45%和2.35%,而大于0.10 mm的相邻等级颗粒度的三种煤反射率的最大变化幅度也仅分别为2.80%,0.95%和1.30%。

(5)块状煤的光谱曲线与粗颗粒度(>0.125 mm)光谱曲线基本平行,光谱曲线差异仅体现在反射率的大小(块状反射率大于粗颗粒样品),而形态基本一致。

2.2 颗粒度对不同煤种光谱影响的差异特征

图2显示,虽然颗粒度对3种煤的光谱都有影响,但不同煤种间也存在差异,主要如下:

(1)相同颗粒度不同煤种的反射光谱曲线存在差异(见图3),从图中可看出,颗粒度相同的不同煤种样品在可见光波段反射率差异相对较小,一般不超过2%,而在大于1 000 nm的近红外波段差异明显,且波长越长越明显。其中,褐煤的反射率最高,烟煤居中,无烟煤最低。而且,这种差距以0.10 mm为界,大于0.10 mm以上的较粗颗粒,3种煤相同粒度反射率的差异较小,基本小于4%;当颗粒度小于0.10 mm时,这种差距拉大,在最小颗粒度级别(<0.05 mm),3种煤在近红外波段反射率最大差距达到13%,且波长越长差距越明显。这表明,利用光谱进行煤种的识别时,使用小颗粒粉状样品的效果要好于大颗粒样品,且波长越长效果越好。

(2)颗粒度对煤光谱特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近红外光谱曲线的斜率。从图3看出,小于0.10 mm的3个颗粒度级别,3 种煤在波长大于1 000 nm的光谱曲线近似直线,不同煤的光谱直线斜率不同,无烟煤最低,褐煤最高,烟煤居中。

2.3 机理分析

实验表明,颗粒度对于煤的光谱特征有重要影响,且不同煤种影响有所差异。下面就其机理进行如下讨论。

(1)当颗粒度大于0.10 mm时,煤样的光谱反射率随颗粒度变化规律不显著。究其原因,当煤样颗粒较大时,卤素灯发出的平行光倾斜照射到颗粒表面上,以几何光学的反射为主,颗粒堆积的随机性造成了遮挡阴影的随机性,进而导致煤样光谱反射率随颗粒度变化无明显规律。

(2)当颗粒度小于0.10 mm时,在近红外波段煤样光谱反射率随颗粒度减小而上升。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当颗粒度小于0.10 mm时,颗粒度减小造成光的散射作用增强。根据散射理论,当颗粒大小与光波长相当时,会发生米氏散射,而当颗粒大于入射光波长时,会发生丁达尔散射。当颗粒度为0.10 mm时,此时颗粒大小是近红外光波长的一百~几十倍,以丁达尔散射为主;而当颗粒度达到0.05 mm以下时,此时米氏散射大大增强。为进一步了解散射作用对反射率的影响,对颗粒度小于0.05 mm的粉状样品进行了显微镜粒度分析,结果见图4所示。从图中看出,对于颗粒度小于0.05 mm的3种煤(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粉状样品,小于2.5 μm的颗粒分别占颗粒数量的60.5%,67.5%和64.5%,而小于1 μm的颗粒总量分别达到34.6%,53.5%和40.9%,而该粒径范围与大于1 μm的近红外波长接近,致使这个波段的米氏散射效应增强。所以,煤样在颗粒度小于0.05 mm且波长大于1 μm时反射率最大,同时颗粒度由0.10 mm减小至小于0.05 mm时,在大于1 μm波段反射率上升速度很快。

图3 相同颗粒度不同煤种的反射光谱曲线

图4 粒径<0.05 mm煤样颗粒分布显微镜分析结果

(3)当颗粒度小于0.10 mm时,在可见光波段,煤样的光谱反射率呈显著降低趋势。究其原因,颗粒度小于0.10 mm时,颗粒间的团聚效应增强,即颗粒之间会因为表面张力作用相互粘结在一起,同时小颗粒也会被吸附在大粒径样品表面,且随样品粒径的减小,比表面积越大,吸附位点越多[17],最终导致样品表面的起伏减小,平整度增加。平整度增加使得样品透光性减弱,表面的镜面反射增强,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关系,前向反射增强,其他方向反射减弱。在本实验中,光谱观测方向与试样表面垂直,并非前向反射方向,所以当颗粒度小于0.10 mm时,该方向的反射率减小。这种效应在3种煤种尤以无烟煤表现明显。所以,在图2(c)中无烟煤在粒度小于0.10 mm时,在可见光波段,光谱反射率明显比大颗粒的低。

(4)块状煤样反射率整体较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块状样品表面较为平整,无明显孔隙,不存在光的透射作用,导致反射或漫反射作用强,使得光谱反射率整体较高。

3 结 论

通过开展不同颗粒度煤样的可见光-近红外光谱测试,针对颗粒度对不同煤种反射光谱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煤种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均较低,且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即在可见光波段反射率缓慢下降,在近红外波段快速上升。

(2)当颗粒度大于0.10 mm时,颗粒度对光谱特征的影响较小,煤样反射光谱随颗粒度变化规律不明显。当颗粒度小于0.10 mm时,颗粒度对煤样的光谱影响增大,且颗粒度越小影响越大。颗粒度对光谱特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近红外波段,且随着波长的增加越加明显。在可见光波段影响较小,反射率差异不超过2%。不同煤种光谱曲线受颗粒度的影响不同,褐煤的影响最大,烟煤次之,无烟煤影响最小。

(3)0.10 mm颗粒度是颗粒度对煤的光谱特征影响的敏感界限。利用光谱进行煤种识别时,需要考虑颗粒度的影响,同时,选择颗粒度小于0.10 mm的粉末状样品效果要好于大颗粒或块状样品。

猜你喜欢
煤种煤样反射率
影响Mini LED板油墨层反射率的因素
近岸水体异源遥感反射率产品的融合方法研究
海洋通报(2022年4期)2022-10-10 07:40:26
多原料煤种复配成浆性研究及其技术经济分析
煤化工(2022年2期)2022-05-06 08:35:56
具有颜色恒常性的光谱反射率重建
大型煤炭堆场洒水控制技术
港口装卸(2020年5期)2020-11-03 09:16:40
预氧化对煤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影响的实验研究
煤矿安全(2020年10期)2020-11-02 08:27:50
突出煤样孔径分布研究
煤(2019年4期)2019-04-28 06:51:38
谈谈煤样制备中应注意的问题
同一矿区煤质资料拟定方法探讨
化学腐蚀硅表面结构反射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电子器件(2017年2期)2017-04-25 08:5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