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空间视角下牧区隔代陪读困境与社会工作介入路径探究

2022-12-05 07:07刘明轩
关键词:隔代祖辈牧区

李 娟 刘明轩

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1

二十世纪初,政府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投资效益和教育质量,曾在全国范围内对邻近学校进行资源合并,通过摒弃“村村办学”,以实现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整合,也就是所谓的“撤点并校”。不过,该政策在部分地区推进过程中存在落实不当的问题,导致许多学生无法就近入学,边远牧区尤为凸显,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只能选择入学到离家较远的中心学校。受家庭经济水平、家庭角色分工、学校住宿条件以及低龄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隔代陪读成为很多家庭的选择。隔代陪读通常是一个家庭中的祖辈陪同学龄孙辈到学校所在地生活,祖辈承担起照顾孙辈日常起居和家庭教育的角色,父辈则提供经济支撑,维系家庭正常运转。受限于家庭经济能力、陪读祖辈健康状况以及社会支持体系等多方面因素,该群体在陪读生活中面临诸多困境。本文综合利用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对牧区隔代陪读群体所面临的困境进行调研,以期充分了解其生活状态与情感世界,并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提出解决该群体面临困境的可行路径。

一、研究现状与理论阐释

(一)牧区隔代陪读的研究现状

“隔代陪读”是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稳步转型的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现象,学者们从政策制度的变迁[1]、打工经济的兴起[2−3]、传统文化的推动[4]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5]等方面进行现象分析。隔代陪读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受教育水平[6],加快城镇化发展[7],另一方面也加速了社会阶层的固化与分化[4,8−10],间接加速了乡村社会的瓦解。牧区隔代陪读存在的问题相对更为突出,由于牧区地广人稀,在撤点并校后,大多数学生需要到离家距离更远的镇(苏木)或县(旗)去上学,而父母迫于生计,或外出打工或在家放牧,很难实现就近陪读。因此,祖辈去往学校所在地照顾孩童日常起居成为此背景下较为直接的问题解决方式,但这种方式也给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带来一系列的困扰。

当前学界关于牧区隔代陪读的研究总体较少,现有研究多集中在案例研究上,暂未发现对牧区隔代陪读总体数量的统计研究。宏观方面,萨其拉图[11](2018)从教育公平的视角出发指出撤点并校对于牧区学生的多方面影响。微观方面,齐伶俐[12](2018)、乌日汗[13](2017)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分别介入到牧区隔代陪读的沟通与教育问题。

(二)理论视角的阐述

空间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最早由罗素整合了二元对立的观点促成空间主客观的统一。经过皮亚杰、梅洛庞蒂、米德等学者的不断丰富,空间一词的学术内含渐次丰富,逐渐成为人们认识事物的理论武器[14]。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把空间分为感知空间、构想空间与生活(社会)空间,认为空间是一个社会空间统一体,并非传统二元的世界划分方式,提出具有突破性的“三元辩证法”,即空间实践、空间表述以及表述空间[15],奠定了社会空间理论基础,翻开了空间理论新一页。苏贾[16]在列斐伏尔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第三空间”理论,强调空间研究的目的并非只关注感知空间与构想空间,而是通过帮助第三空间的边缘人改变生产和结构中的不平等,建构一种空间正义。社会空间理论动态地论述空间非均衡状态,指出每个社会都有其独特的生存状态与生产方式[17],空间关系是社会关系的载体,社会关系的改善可以通过空间关系的调整来达到预期目的;弱势群体在“生活空间”中为创造出适合自身生活所需环境而不懈努力[18]。“第三空间”侧重于社会剥夺,认为通过多部门的有效协作可以塑造边缘群体的生存环境。 综上,社会空间视角所强调的核心内容与牧区隔代陪读群体这一存在时间较长但长期缺乏有效关注的群体,所遇到的场景转变、弱势地位以及抗争精神十分契合,为此社会现象的分析提供了较为实用的工具。

祖辈跟随学龄孙辈前往社会支持网络较为薄弱的城镇求学,两者需要重新适应城镇生活节奏,加之受祖辈身体条件与家庭经济状况等多重因素制约,这一群体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难以融入当下生活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体生活质量。陪读群体多采取租房方式,孩童虽不用过多考虑生活事宜,但明显缺少从父母身上直接获取情感交流与言传身教的机会,造成一种实际意义上的教育不平等。同时,陪读祖辈因难以获得外界的支持,需要独立面临随时可能出现的因年龄增高而显现的健康问题以及因陌生环境而带来的情感支持缺失问题,加之还要独自承担起照顾孙辈的职责,使其生活难度相较于在原住地大大增加。祖辈群体即使不离开原本熟悉的生活地,这个年龄本身也属于相对弱势群体,儿童也属于相对弱势群体,以上两个群体在面对新的生活时,相较于由父母进行陪读的家庭会产生更多的现实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C 市H 学校为中心,以其周边隔代陪读群体所在社区为调研地,对牧区隔代陪读群体所遇困境开展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陪读祖辈的基本信息(如人口构成、家庭收入来源、文化水平等)和陪读孙辈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如心理表达状况、教育状况等)进行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 份(套),回收292 份(套),回收率97.33%,有效问卷285 份(套),问卷有效率97.6%。

本研究同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来了解陪读祖辈与被陪读孙辈对于隔代陪读现象的真实感受,探究隔代陪读行为产生的多样化原因,共访谈了15 人,其中陪读祖辈11 人,被陪读孙辈4 人,访谈对象信息详见表1。陪读祖辈访谈提纲包括五部分,(1)您陪读的原因是什么,是自己主动吗?(2)在这边生活,相较之前有什么不同?(3)您在这边遇到问题怎么解决?(4)孩子上学后,您平常是怎么安排时间的?(5)您平常能辅导孩子吗?怎么辅导的?孙辈访谈提纲也包括五部分,(1)平常跟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下同)交谈多吗?会交流自己的想法吗?(2)你喜欢跟爷爷奶奶交流自己的想法还是跟爸爸妈妈交流?(3)爷爷奶奶会经常管教你吗?你会听吗?(4)平常你不会的题,爷爷奶奶会教你吗?要是他们不会做怎么办?(5)老师与家长沟通是找你爸爸妈妈多一点,还是找爷爷奶奶多一点呢?最后,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处理。研究者在数据调研和使用过程中贯彻了保密原则。

表1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研究者与校方取得联系并充分沟通后,获取H 学校在校生的整体信息。该校共有学生3 946 名,其中初中部2 646 人,均为住校生;小学部1 300 人。存在隔代陪读行为的主要集中在小学部,小学部学生就学方式见图1。从图1可知,当前小学部住宿生最多,接近900 人,占67.54%;隔代陪读学生347 人,占比近27%。

图1 H 学校小学部学生就学方式

三、牧区隔代陪读群体面临的困境

牧区隔代陪读生活是家庭为追求高质量教育而做出的综合考量,由陪读祖辈独自承担起异地照顾孙辈的责任,以实现家庭经济和教育收益最优化。调研发现,祖辈的异地陪读伴随着较大的自我牺牲,在生活环境、情感需求以及家庭教育等方面面临多重压力。

(一)生活难度加大

1.经济压力升高

牧区中存在隔代陪读现象的家庭普遍经济基础较为薄弱,通常是父母双方需要进行必要劳作以供养家庭整体支出,祖辈陪护孙辈多是无奈之举。陪读生活相比原家庭更为偏向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必然增加了额外支出,如住房、交通等。调研显示,在不包括日常教育支出 (如购买教辅书籍、兴趣班支出等)的情况下,陪读一个孩子一年大概需要额外支出1~1.5 万元,这对于年收入在2~5 万元居多的陪读家庭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陪读家庭收入统计情况见图2。在增加总收入比较困难的情况下,祖辈通常选择通过压缩个人生活支出,降低个人生活质量,以维持必要的家庭支出,保障孙辈正常成长。此外,陪读祖辈还面临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医疗费用的异地医保报销问题。

图2 陪读家庭年收入情况分布图

“我一个月药品的花销能在五百左右,但药店说跨市了无法报销,那我们只能想办法通过其他方面节省开支。”——访谈对象A12

2.生活质量下降

隔代陪读的临时家庭结构多为祖孙二人,且祖辈以女性居多,对于祖辈来说新的生活环境对自身适应能力是一种考验。受早期在牧区高强度劳动以及缺乏必要的健康知识影响,陪读祖辈的身体状况普遍欠佳。异地求学使得照顾孙辈的任务完全落在其身上,受限于身体健康状况,陪读祖辈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经常力不从心。此外,陪读祖辈在情感需求方面也存在“心无所倚”的问题,祖孙结伴前往社会支持网络较弱的新环境求学,面对陌生的生活环境以及需要重新建立的人际关系,存在正常情感交流维系困难的问题,其承受的精神压力难以得到有效释放,甚至遇到问题时也不能便利地获取外界的帮助,一系列问题使得陪读祖辈的生活质量下降明显。

“我小的时候一直在干活,干着干着我就成这样了,关节一直疼,到冬天就更疼了,现在吃着药能止痛,不吃就不行了。”——访谈对象A2

“平常在家还能找认识的人说说话,聊聊天,有什么事情也能互相帮一下,但是到了这里也跟别人不认识,只能自己解决。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就给子女打电话,让他们解决。”——访谈对象A4

“都互相不认识,想找人说说话但一看都不认识也就不想说了,主动跟别人说也怪不好意思的。”——访谈对象A1

(二)教育问题凸显

1.成“人”培养问题——情感缺失严重

“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社会共识,通过培养德才兼备的个人,使其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稳步推进社会向前发展。成“人”教育中包括品质与能力的培养。在隔代陪读群体中,陪读孙辈长时间与祖辈生活,虽未产生明显的排斥心理,但祖孙之间的情感交流较少,再加上孩童与父母之间直接情感交流的缺失,客观上已经造成了行为教育的缺位,部分儿童甚至与父母产生了情感矛盾。如图3所示,仅有8%的孙辈孩童会与祖辈进行直接有效的情感交流,表明被陪读孩童的情感缺失较为严重。再加上,陪读祖辈大多数未经历制式教育,其教育和沟通方式与父辈有明显区别,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否定自己文化程度不敢轻易施教,另一方面出于对孙辈的宠溺,存在无限度满足孙辈要求的情况,长此以往对孙辈的心智成长与能力培养都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图3 祖孙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状况

“我在家基本不做家务,奶奶都给做好了,直接吃饭,然后学习。不会跟奶奶说的太多,不让我看电视,我就待着,有时候也就跟爸妈视频一下就睡觉。”——访问对象B1

“我的文化程度不高,现在孩子的想法跟我们那时候变化太大了,不敢过多管教也不知道对不对,我就做好我生活照顾就行了,他要啥只要能买到基本都会买,省得他一直烦我。唉,再过几年就熬出来了。”——访谈对象A7

“我一般只能通过视频才能见到爸爸妈妈,可我更想爸爸妈妈陪我。”——访谈对象B4

2.成“才”培养问题——素质教育困难

当下,追求更高质量教育是隔代陪读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调研发现,被陪读的学生普遍成绩不理想,学习态度散漫甚至厌学是研究者在与任课教师交谈中收集到重复程度较高的评语。一方面,祖辈因文化水平不高,基本不具备辅导学生日常学习的能力,从图4和图5可以看出陪读祖辈文化程度普遍在小学及以下,近60%的祖辈完全不具备辅导孙辈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普遍没有掌握合适的引导和教育方式,通常采用限时娱乐方式管理孙辈课余时间,对孙辈不良学习习惯的纠正没起到正向约束作用。当前,在注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祖辈普遍难以适应快速更新的教育理念,未能掌握日渐繁多的教育方式,对孙辈的学习起不到过多的支撑作用。这些现象的出现与更高质量求学的初衷是有所背驰的。

图4 祖辈文化程度状况

图5 祖辈辅导孙辈作业能力状况

“我从小就没学过习,到现在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现在孩子能上学我很高兴,但是孩子的家庭作业我是真的辅导不了,我只能让他自己琢磨,实在不行第二天去问老师。”——访谈对象A4

“我也不知道孙女学习啥情况,老师也没跟我说过,基本都是和她爸妈说。我也想管但我都不了解孩子学习情况不知道咋管,自己一想索性就不管了,照顾她生活就行了。”——访谈对象A3

“我奶奶不会辅导我作业的,因为她说她也不会,我遇到不会的就不写了,第二天再去和老师说。”——访谈对象B3

四、牧区隔代陪读群体面临困境的原因探究

社会空间视角是一个多维度的视角,根据苏贾对空间理论的阐述,本文将牧区隔代陪读群体的社会空间具体化为生存空间、沟通空间和社会支持空间。生存空间的被迫变化、沟通空间交互有限与社会支持空间基础薄弱是造成牧区隔代陪读群体生活困境的三大核心因素。

(一)生存空间被迫变化

1.学生就学选择变窄

“撤点并校”政策初衷是优化和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投资收益和整体教学质量,但在执行过程中个别地区的确存在“一刀切”的现象,使得部分服务农牧地区的学校遭到不合理的撤销与合并,造成偏远地区学生入学难题。在这些地区,“撤点并校”并未起到提升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环境的作用,却形成了新的上学问题[19]。家庭周边的学校被逐步合并,就学选择性变窄;伴随教育意识的觉醒,追求高质量教育成为家长和学生们的共同期待,但中心学校住宿水平和看护能力有待提升,难以满足所有学生需求。主观方面,部分孩童虽已到入学年龄但不具备完全自理生活能力,尚不能独自异地求学。为了追求高质量教育,同时兼顾维持家庭生计和照顾孩童日常起居,隔代陪读成为这些家庭不得已的所谓最好选择。

“主要是他们都有自己的事儿要干,孙子没人照看,他们(指子女)说嘎查中的学校也不行,这边相对好一点,让我上这边陪孩子,我就来了。”——访谈对象A9

2.祖辈被迫承担父辈角色

牧区中选择隔代陪读的家庭受限于经济状况,一般孩童的父母需要承担起支撑家庭经济开支的角色,于是本应由父母承担的抚养和培育孩童的职责就需要由祖辈来接替。调研显示,祖辈异地陪读行为多属替子女分忧的无奈之举,并非主动自愿行为,是为了家庭稳定和助力孙辈健康成长而做出的自我牺牲。

“看着子女们都挺忙的,家还得靠他们呢,我是个闲人就想帮他们分担一下,照顾几年等她(指孙女)念完了,我就可以回去了。”——访谈对象A6

3.祖辈生活节奏被打乱

到城镇陪读使得祖辈生活环境由广袤的牧区变为相较集约的城镇,进而引起生活方式的转变,劳动内容也由多样的劳作事务变为照顾孙辈生活起居,生活内容更加单一。情感交流主体由亲人、邻里等转变为孙辈儿童,对外交流沟通渠道明显变窄,情绪缓解方式被迫减少,以上多种因素叠加使得隔代陪读祖辈的情感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还是家里好一点,这边不习惯,我到这边什么都不知道,买个东西还要扫什么码,我哪会啊,还有就是很容易迷路,我感觉这边房子都很像。” ——访谈对象A5

(二)沟通空间交互有限

1.生活沟通交流不畅

首先,祖孙之间由于隔代或是接触事物与关注内容不同,日常交流多集中于与生活相关的话题,较少关注情感变化和心理需求。与此同时陪读孙辈缺少家庭教育的关键部分——父母的直接教育,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性格封闭、自卑等。其次,由于管理主体(如学校)与陪读祖辈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沟通迟滞(多需要孩童父辈转达),这就在事实上导致了陪读祖辈在处理即时问题上的应对能力被迫降低。最后,陪读祖辈出于交流成本等因素,认为与新社群建立多样联系所花成本较高,被迫减少与新社群的交流与沟通,加之当地社区文化建设普遍落后,社会支持体系相对薄弱,造成陪读祖辈与其所在生活环境的实际割裂。

“在家的时候还能有说话的,这边没有认识的人,即使碰上了也不好意思跟人家说话,实在没事儿了就周围转转,换口气。” ——访谈对象A6

2.教育沟通角色被忽略

学校围绕学生建立起的“家校沟通机制”能够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达到实时的信息互通,大大提升了沟通效率,但这对于文化程度较低,智能产品使用能力较弱的祖辈来说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当前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最主要的沟通方式是基于社交软件的信息交流。受限于陪读祖辈的智能终端操作能力,从沟通效率考虑,教师更偏向于与话题交流更加顺畅,交流反馈更为及时的学生父辈进行交流,沟通内容再由父辈向陪读祖辈进行转述,这就导致陪读祖辈无法及时掌握与陪读孙辈学习相关的信息。再加上远在外地的父辈无法根据教师反馈意见实施直接有效监管,两种因素叠加导致孩童的一些不良行为无法及时得到纠正,长此以往不利于孩童的发展与提升。

“我只有在家长会时见过老师,老师也向我说过孩子的问题,但主要还是跟他(儿童)父母说,我基本不怎么管,就是有些行为不好的时候我就说两句,学习上我管不了。” ——访谈对象A11

“我妈妈经常跟我打视频,然后教我怎样和他人交流之类的,奶奶的话也听,不过奶奶不会跟我说学习上的事,都是妈妈跟我说。”——访谈对象B2

(三)社会支持空间基础薄弱

1.正式社会支持体系缺少关注

隔代陪读群体相对于城镇市民属于小众的“外来群体”,他们大部分居住在合并后的中心学校周围。受承租主体不一致的影响,即房屋承租主体是学生父辈而实际住户是祖孙两代人,社区与实际住户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交流障碍。父辈实际上承担着连接社区与祖孙二人沟通的第三方,显著影响管理单位与住户之间的直接交流关系的建立。再加上牧区城镇社区建设普遍落后,多数惠民政策很难直接覆盖该群体,出现了针对该群体的“管理真空”。

2.非正式社会支持体系难以建立

隔代陪读群体在陪读地的居住时间与孩童受教育时间一致,寒暑假期间会有相对稳定的人口流动,居住时间相对不固定,衔接当地非正式社会支持体系的成本增加。再加上多数祖辈因不善交流而主动放弃融入外部社会,导致社会支持空间难以有效完善。如何引导牧区隔代陪读群体积极链接非正式社会支持体系是一个比较现实的课题。

“我这边只要不发生我解决不了的,我基本不给子女打电话,省得他们操心。找人帮忙也很少,不认识几个人。” ——访谈对象A10

五、缓解牧区隔代陪读群体面临困境的社会工作介入路径探究

社会空间视角为牧区隔代陪读群体面临困境的原因探究提供了较为清晰的逻辑框架。本文主要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出发,以沟通空间与社会支持空间的改善为核心,以提升生存空间质量为目的,通过生存空间、沟通空间与社会支持空间的相互提升,寻找能够有效解决隔代陪读群体面临困境的社会工作方法路径。

(一)生存空间:倡导群体支持政策

1.关注政策遗留问题,实施具体可行措施

边远牧区隔代陪读现象的出现,对于部分家庭来说是为了追求更高质量教育的无奈之举,对于部分家庭来说是为了应对 “撤点并校”政策矫枉过正所留下的“后遗症”。针对后者,需要社会工作机构主动了解该群体的现实需求并有理有据地向政府进行政策倡导。如针对确因“撤点并校”政策过度开展而被迫选择隔代陪读的群体,政府应出台相应兜底政策,给予该群体合理补偿;平衡教育资源,积极改善学校住宿条件,尽量满足“撤点并校”后学生的住宿需求;逐步建立并完善校车接送体系,合理设置学生接送点,减少家庭接送出行时间。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引入儿童护理员制度,针对低龄儿童提供相应看护服务,尽可能缓解家长看护顾虑,进而减少隔代陪读现象的产生。

2.重视社会工作功能,促进学校社工发展

边远牧区的社会工作相对于东南沿海等省份发展较为落后,牧区政府要积极培养本地化社工组织,通过向牧区隔代陪读群体提供以小组工作为主的心理建设服务,逐步缓解该群体的心理落差,提升其适应能力。此外,要注重学校社会工作的引进与培育,通过多种途径,了解隔代陪读群体在生活以及情感需求上面临的问题,及时给予相应的帮助,如心理纾困、提升沟通技巧等,并通过不断的实践打磨形成系统化服务体系,为此群体困境的破解提供范式依据。

(二)沟通空间:拓展主体间沟通渠道

1.促进祖辈观念改变,增加生活沟通内容

一方面,祖辈受年龄等限制,其秉持的教育理念与当下教育观念差距显著,这就需要引导祖辈树立适应时代需求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要提升祖辈的沟通技能。社会工作要思考解决此问题的专业策略,适时通过成长小组、互助小组等方式,对隔代陪读群体进行针对性帮扶,克服双方沟通症结,畅通祖辈与家庭内外交流主体的沟通渠道。

2.增加家校对话方式,提升家校沟通效率

学校首先要认识到与隔代陪读祖辈沟通之间存在的障碍,这是提升沟通效率的关键。在深刻认识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系统化、体系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教师支持体系,建立一种以教师为纽带,同时协调父母、祖辈、孙辈的四方信息交流机制。这样既可以让祖辈作为主要照顾者增加角色认同,又能解决父母身在异地的教育无力感,还能在家庭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促进更为和睦的家庭关系的建立。

(三)社会支持空间:链接社会支持资源

1.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健全正式社会支持体系

发挥社区社会工作的作用,逐步完善社区各项服务职能。社工组织可在隔代陪读群体较多的社区协助基层管理单位做好信息登记和身份确认工作,就隔代陪读群体形成较为完备的台账数据,为相应社会支持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撑。社工机构还可以积极开展相关资源链接,畅通社区资源获取渠道,帮助隔代陪读群体提升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社区还要强化精神文化建设,拓展社区常态化文化活动,并通过积极宣传、定向邀请等方式降低参与门槛,使得交流沟通能力较弱的陪读群体也能积极主动参与其中,进而完善正式社会支持体系。

2.开展多样团体活动,发展非正式社会支持体系

首先,通过建立志愿者帮扶队伍,针对隔代陪读群体存在的生活难题,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扶。其次,要着重发挥社会工作专业职能,引进相关精神文化活动,并与社区进行资源协调,利用已有的棋牌室、阅览室、自习室等基础设施,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团队活动,为隔代陪读群体融入本地社区提供交流平台。最后,注重教育服务资源的引入,例如社工组织可以积极链接相关资源为陪读学生提供系统化的学习帮扶等,提升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运用,改善牧区隔代陪读群体的非正式社会支持环境。

结语

牧区隔代陪读现象无论是家长对于子女接受高质量教育的内在需求,还是被迫适应“撤点并校”过度施行的外在表现,都不应忽视隔代陪读群体的相关诉求与其生活面临较多困境的客观事实。外出求学后,隔代陪读与被陪读群体的生活空间和沟通空间与原住地差异显著,生存空间被迫变化,沟通空间交互有限,且必要的社会空间支持尚不健全。以完善和健全沟通空间与社会支持空间为核心,整体促进隔代陪读群体生活空间质量的提升是一种可以尝试和探索的路径,因此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发力,逐步改善牧区隔代陪读群体的整体生活状态。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强化兜底作用,社区应明确管理责任,社会机构应发挥专业能力,学校应关注具体情况,通过多方协作有效处理和应对牧区隔代陪读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提升该群体的生活质量,满足其情感需求,有力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隔代祖辈牧区
迈向共学互学的未来:当前隔代学习研究的知识图景*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牧区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策略
“隔代亲”与文化传承
父辈和祖辈的情感故事,分外美丽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内蒙古牧区旗县三产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调查
助教带动“夕阳”之爱
锡林郭勒盟牧区储水窖工程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