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新明 邵宏熙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四川绵阳 621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民族或国家文化的沉淀,包含着独特的民族技艺与民众智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在不断变化与发展的社会环境与媒介环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不断地调整与转变自身的文化表述方式,为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提供新的文化认知视角。当下的媒介技术发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活动在媒介运用、传播方式等方面发生了转变,而中国在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也强调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加上“一带一路”倡议与孔子学院的兴起与发展,使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开始向海外文化交流以及留学生教育方面拓展与延伸。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经过长期的经贸交流与文化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加上中亚地区的文化与新疆文化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中亚五国与新疆的合作不断加深,使得新疆与中亚地区的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不断深入。同时新疆正在建设与发展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五大中心”,其中之一便是文化科教中心,而针对留学生的文化教育既是新疆地区文化和中亚文化间的国际交流,也是“丝路经济带”文化科教中心所包含的职能之一[1]。所以作为新疆地区文化的精髓,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对于提升新疆地区文化的吸引力,打造新疆非遗文化优质品牌,展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人文风貌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将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地对外传播,并推动其文化价值向教育价值方面的转化就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借助保罗·莱文森的补偿性媒介理论,结合当下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尝试针对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提出创新性媒介补偿与融合路径。
保罗·莱文森作为“后麦克卢汉主义”中最具代表性的学者,他在1979年和1984年撰写的两篇论文中首次提出“补偿性媒介”的概念,即媒介的进化是不同媒介之间的补偿[2]。而随着保罗·莱文森对于补偿性媒介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他认为这种补偿性不仅存在于单一媒介中,同样也存在于媒介与媒介之间,即任何一种媒介都是对于另一种媒介或其功能的补充和补偿,而这种补偿并不意味着新媒介比旧媒介更完美,它只是在某些方面要优于旧媒介。因此,补偿性媒介具有双重性,即新媒介的出现解决了某些存在的问题,但新媒介的产生同时又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
随着研究补偿性媒介理论的学者越来越多,许多学者在莱文森的基础上对补偿性媒介理论进行了深化与完善。在国外,罗杰·菲德勒教授提出了新旧媒介之间具有继承性与连续性的观点,即新媒介中存在旧媒介的“影子”,新媒介会继承旧媒介的功能与特性,并更好地完成旧媒介为满足人类需求而提供的信息服务[3]。在国内,喻国明教授针对当下社会重点关注的元宇宙概念,提出了元宇宙作为未来媒介的新形式之一,是对现有的媒介进行解构与重组而形成的新的媒介样式,这种解构与重组作为一种补偿,是对不同媒介“扬”与“弃”的有机统一[4]。可天浩、刘永坚等学者聚焦于补偿性媒介理论在教育出版知识服务的应用,基于教育出版“媒介—技术—需求”三重维度的补偿,提出媒介驱动型(交互式数字教材)、技术驱动型(多模态教育服务平台)、需求驱动型(富媒体学习工具)三种教育知识服务模式[5]。
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于补偿性媒介理论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笔者认为,第一,补偿性媒介是对现有媒介进行功能上的有机解构、补充与重组。例如微博的出现,解构了传统电视媒体在新闻表述方面的专业化与唯一性,同时对新闻的时效性功能进行了有效地补充,而微博的产生也是将报纸、电视等媒介的专业性功能与网站等媒介的即时性功能的有机重组。第二,补偿性媒介可以满足人们对不同需求的补偿。智能媒体是社会媒体在大众媒体技术上的补偿与重组,可以实现需求者与需求本身的有效连通,从而补偿了大众媒体交互性较低的特点,例如交互式数字教材,是媒介补偿在教育出版知识服务补偿中的应用,使传统教材的单向性向交互式数字教材的双向性与联通性进阶,同时也对用户多元化需求进行了补偿,满足用户个性化教育工具的需求。
基于上述理解,笔者结合补偿性媒介理论及其理论价值,针对新疆非遗文化的多样性与“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优越性,提出利用自媒体“网红”与新疆高校留学生共同拍摄新疆非遗文化旅游广告,实现传统广告媒体的专业化功能与新媒体的交互性、广泛性等特征的有效融合,并利用新疆高校与中亚国家高校共建的孔子学院与孔子课堂进行播放与文化交流,推动新疆非遗文化的对外传播的可能性路径。同时还可以针对提升新疆高校留学生汉语水平以及加深对地域文化了解的目的,基于大众媒介与智能媒介的补偿机制在教育出版知识服务中的应用与教育工具化的需求,开发国际中文教育新疆非遗文化交互式数字教材,增强留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学习与对非遗文化的体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并以非物质文化形式存在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6]。新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共有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遗项目498 项,其中国家级共五批141 项,内容包含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0 个主题[7]。截至目前,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共计42 项,总数居世界第一,其中属于新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3 项,分别为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新疆《玛纳斯》、新疆麦西热普。这一方面体现出新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与保护程度较高,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进行对外传播时具有较大的可开发空间。
在电视、图书、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不断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同时,短视频平台、微博、微信公众号、网络有声广播等新媒体的出现也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众媒介传播具有了更多的价值转化途径,使其美学价值与文化价值更多地转变为社会价值,以及教育价值。在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主要偏向于利用图书、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及国内短视频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进行国内传播,在传统媒体方面,2012年由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的《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通过五级名录体系将新疆目前的非遗数量以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设工作成果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在新媒体方面,2019年抖音平台推出的“非遗合伙人”计划,将一千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按“非遗内容介绍”“非遗传承人访谈”“非遗制作流程”等环节进行内容展示,其中属于新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47 项,包含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技艺、传统美食等4 个主题;2020年维吾尔族音乐微信公众号“苏巴提”及其手机应用程序Subat FM 的出现,使得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卡姆音乐艺术能够利用新媒体获得新生。在国际传播方面,由于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目前仅局限于在乌鲁木齐举办的“中国—亚欧博览会”以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进出口贸易展会期间为国内外观众展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例如2020年第三届“进博会”期间,新疆交易团向国内外观众展示了包括皮雕、玉雕、刺绣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8年9月的第六届“亚欧博览会”期间,新疆代表区向国内外游客展示了包括新疆艾德莱斯绸制作技艺、新疆木卡姆音乐艺术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近年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许多非遗项目的展示只能延期或取消,使得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受到严重影响,所幸依托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让探索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新路径成为了可能。
早在2000年,新疆师范大学就针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疆木卡姆艺术开设了木卡姆艺术研究生班,旨在培养高素质的新疆非遗传承人;2006年9月,“第六届国际木卡姆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来自9 个国家的75 位学者参与了本次研讨会,中国学者也首次参加了由国际传统音乐协会木卡姆学科组举办的木卡姆研讨会,并围绕着木卡姆的历史与发展现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木卡姆表现形式以及新时代木卡姆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等议题进行讨论[8]。而作为新疆中外文化交流的集中地,新疆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高校每年都会组织来华留学新生参观自治区博物馆,通过了解多元的新疆文化来激发留学生对于新疆地域文化的兴趣,提升留学生汉语交流与应用的能力。但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其地域文化的精华,在新疆高校针对来疆留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应用得相对较少,例如文化教学方面,新疆高校在为留学生开设的中华文化理论课程中,对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涉及较少;在中华文化实践课程方面,基本上为书法、太极拳等普适性内容,而缺乏地域文化体验课程,特别是新疆非遗文化项目的体验课程开展得过少;在文化教材方面,留学生目前使用的国际中文教育教材中,涉及到中国非遗文化的仅有200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打太极拳》、2012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戏曲》这两本,而没有适合留学生使用的介绍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国际中文教育教材,且近年来由于疫情防控等因素又使得针对新疆非遗文化项目的体验课程无法开展。因此,开发适合留学生使用的新疆非遗文化线上数字教材对于来疆留学生学习新疆非遗文化、提升汉语水平、克服跨文化休克等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目前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在媒介赋能以及教育价值转化方面均有所展现,特别是亚欧博览会中的新疆非遗项目展示以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体现出新疆对于自身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重视,但相应地也在赋能与转化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困难,从而暴露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传播虽然具有较大的可开发空间,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本身在对外传播中会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同时在传播过程中缺少品牌化的传播策略以及创新性的传播路径,使得其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加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独特的文化形式,在对外传播中会带来一定的文化误解,这些因素也使得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存在一定的困难。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媒介赋能于文化的途径变得更具创新性,而这种创新也赋予文化一种全新的社会景观与媒介景观,同时也让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机制发生了变化。在新的社会与媒介生态下,媒介的严肃性与日常生活的娱乐性之间产生了新的平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非遗的仪式感也因为媒介赋能而发生转变,例如2019年9月,贵州岩洞侗族大歌队专辑《大家静静听》在海外发行,侗族大歌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录制成音乐专辑进行海外发行,一方面让非遗文化变得更具生活性,另一方面也打造了贵州非遗对外传播的口碑与品牌。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由于新旧媒介赋能于文化传播的程度较低,虽然有“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但也无法形成有效地对外传播,传播效果也会相应地受到影响。加上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使得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化活动与文化产品在海外亮相过少,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会表现出较强的随机性,使得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品牌化难以形成。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非典型性的文化,其本身是由人民大众所创造的一种文化遗存。作为一种平民、草根化的文化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众对象也主要是人民群众,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是源于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对某项技艺或技能的传承,而这种传承的本质在于生活以及自娱自乐,因而其内在的文化价值容易被精英阶层所忽略,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范围受到制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包含多样,其中音乐、舞蹈、曲艺等内容需要传承人来进行活态性的演示,因而与传承人的个体差异、生活环境等因素相关联,同时传承方式的多样性与非标准化也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的特征。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本身具有活态性与传播制约性,加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传统技艺、传统音乐、民俗等类型,这些非遗项目更需要活态的人进行传承,并且在传承中会因为传承者的个体差异导致非遗本身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流变,加大了传播的制约性。同时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来源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不同民族的语言与文化虽然形成了多样的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也导致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与传播的过程中对于个体以及环境的要求增加,相应地也增加了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难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文化结晶,本身就带有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活方式与习俗,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性的体现,而这种独特性在不同地域、不同文明、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就会形成文化差异,当国际民众认为这种差异对于自身所属文化造成的影响足够大时,文化差异就会转变成文化误解,而对外传播也就无法再继续进行。
新疆文化的形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亚文化的影响,但本质上是两种文化,并且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并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形式与内涵。因此,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对外传播中未必会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并且由于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少数民族的民族习俗与技艺等具有民族特性的内容,国际民众在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会对这些具有较大文化差异的文化内容产生困惑,并伴随着产生一定的文化误解。
综合上述针对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问题,从补偿性媒介理论的角度来看,补偿性媒介的出现既带来了优势,即以短视频、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介改变了新疆原有的非遗文化传播方式,丰富了新疆非遗文化传播的路径,但同样也凸显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中缺少多种媒介间的补偿性重组与传播的问题,并且现有的媒介传播模式与传播平台也无法满足国际民众对于新疆非遗文化需求的补偿。而近年来孔子学院与国际中文教育的兴起,推动着中国非遗文化的海外传播,例如中国新闻海外平台CGTN 将中国戏曲与书法录制成短视频发到CGTN 的推特账号;孔子学院官方推特账号会在每年中国农历新年时发送孔子学院学生共同录制拜年的短视频信息等。这种多媒介间的补偿性传播模式也将对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中的媒介赋能产生启发。
传播学理论学者拉斯韦尔认为,传播具有环境监视、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等三大功能,特别是社会遗产传承功能,恰好推动了媒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关联与融合[9]。传播的多功能性,使得媒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文化之间增加了关联性,单一媒介虽然能够满足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需求,但在不断发展的新媒体技术与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不断提升的当下,传统的单一媒介传播方式已经无法为人们带来他们所需要的文化体验,多元化的媒介融合与补偿传播路径需要进行探索与研究。
旅游宣传片作为旅游广告的主要形式,是通过介绍一个地区的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来展现所属地区的文化内涵并更好地推动地域文化传播。而旅游广告作为单向性媒介,由于缺少新媒体的交互性特征,因此只能通过电视、视频广告牌等传统媒体向受众进行直接传输,而受众却无法进行反馈与讨论。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通过对以旅游广告为主的传统媒体和以短视频、微博为主的新媒体进行有机重构、补充与融合,能够将传统的单向性旅游广告融入交互式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与浏览方式,形成“传统广告+新媒体”的媒介补偿传播模式,这种模式在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时则转化为“非遗系列旅游广告+国外社交媒体平台”的媒介补偿传播模式。“非遗系列旅游广告+国外社交媒体平台”媒介补偿传播模式可应用于国际传播,是以地区非遗系列旅游宣传片为内容核心,以国外的Facebook、YouTube、Twitter 等社交媒体为传播渠道,通过来华学习的留学生与中国非遗匠人、中国自媒体“网红”共同录制具有故事性和叙实性的非遗系列旅游宣传片。将这些视频资源与海外各地区所开设的孔子学院进行共享,孔子学院的老师不仅在进行中国省份介绍的时候可以把地区非遗系列旅游宣传片当做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还可以通过孔子学院在国外的社交媒体账号进行转发,让更多的国际民众看到中国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也间接地实现了文化交流与传播。这种媒介补偿传播模式不仅能够保证旅游广告的基本功能与作用,而且融入交互式的新媒体,使得国内外的受众都能够针对非遗系列旅游宣传片进行讨论并反馈受众个体对于该系列旅游宣传片的看法与建议,同时增加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超文本链接,让受众在观看非遗系列旅游宣传片的同时,能够了解到更多关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
“新疆非遗系列旅游广告+中亚孔子学院媒体平台”媒介补偿传播模式是基于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带一路”倡议和中亚孔子学院等条件所提出的针对新疆非遗文化对外传播的创新性媒介补偿模式。这种传播模式立足于新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新疆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所承担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功能,借助例如抖音短视频平台、哔哩哔哩视频平台等影响力较大的新媒体平台,通过选取在这些平台中粉丝数较多的、愿意推动新疆非遗文化发展的“网红”“大V”,结合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高校中来华的留学生、新疆优秀的非遗文化传承人等,邀请他们与自媒体“网红”形成1 对1 的组合搭档,根据新疆非遗文化系列旅游宣传片的内容范围:传统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体育、传统工艺美术、传统少数民族服饰与饮食等5 个主题共24 个非遗项目进行旅游宣传片的设计与拍摄,每一个非遗项目由一对搭档负责进行具体的内容设计,每一非遗项目旅游广告时间不超过1 分钟,最终形成一套包含新疆经典非遗项目的系列旅游宣传片。同时新疆高校的留学生参与拍摄新疆非遗文化系列旅游宣传片,可以作为一项地域文化体验活动被设置为针对留学生的新疆地域文化实践课程,以此来增加留学生对于新疆地域文化的兴趣,调动其参与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增加汉语交流的实践机会,提升汉语应用与表达的能力。新疆非遗文化系列旅游宣传片的具体主题及非遗内容选取见表1。
表1 新疆非遗文化系列旅游宣传片中的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选择内容
续表1
截至2021年,新疆高校与国外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共9 所,均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巴基斯坦等中亚国家,同时这些国家均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中,可借助孔子学院与新疆进行友好的人文交流。因此,中亚国家的孔子学院完全可以作为新疆非遗文化对外传播的平台,孔子学院教师不仅可以在介绍新疆时把新疆非遗系列旅游宣传片当做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还可以通过孔子学院在国外的社交媒体账号进行转发,让更多的国际民众看到新疆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也间接地实现了新疆非遗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同时新疆非遗文化系列旅游宣传片中有来疆留学生的参与,可以降低国际民众对于新疆非遗文化的排斥,加上非遗文化主要来自人民群众,新疆非遗文化与中亚文化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也会在中亚地区形成一定的文化共鸣,进而推动新疆文化与中亚文化之间的民间交流。
“新疆非遗系列旅游广告+中亚孔子学院媒体平台”媒介补偿传播模式,不仅保证了旅游广告的基本功能与作用,而且融入交互式的新媒体和孔子学院这个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平台,使得中亚孔院的学生、国外群众等均能够对新疆非遗系列旅游宣传片展开讨论并反馈对于该系列旅游宣传片的看法与建议,在国外社交媒体与自媒体进行传播的同时,融入关于新疆非遗文化的超文本链接,还可以增加国外受众了解新疆非遗文化的渠道与内容。但这种媒介补偿传播模式只是适用于零汉语基础,或者初级汉语水平的国外受众群体,而作为具有中级汉语水平的来疆留学生,他们需要的则是更为直接地学习新疆非遗文化的途径,而目前留学生学习新疆非遗文化的媒介只是单一的网络媒介,缺乏旧媒介的补偿与新旧媒介之间的融合发展。因此,结合大众媒介与智能媒介的补偿在教育出版中的应用与教育工具化的需求以及留学生国际中文教育教材的发展,还可以开发适合来疆留学生使用的国际中文教育新疆非遗文化交互式数字教材,推动以来疆留学生为核心对象的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教育价值转化。
国际中文教育文化教材作为国际汉语教师进行中华文化教学的主要教学工具之一,本身也体现着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的教育价值转化的功能。而随着5G 移动网络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元宇宙等技术理论的提出与发展,推动着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领域的变革标志,成为了引领现代化教学发展的内生力量。然而传统纸质教材的稳定性、单一性、静态化等特征与线上教学的多元性、开放性特征之间的矛盾也愈发明显。数字教材作为数字教学资源的核心,在近20年的发展中经历了静态数字教材、多媒体数字教材、交互式数字教材三个阶段,并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交互式数字教材开始朝着移动交互式数字教材的转变[10]。交互式数字教材作为一种涵盖多模态教学资源并适用于移动终端,具有系统性教学内容体系,交互性更强的数字教材,相比于传统的静态数字教材,具有移动性、共享性、交互性、富媒体性等多种特点,并结合当下兴起的虚拟现实技术与元宇宙概念,成为教育出版领域内研究的热点[11]。
因此,国际中文教育文化教材也在从传统的纸质教材的开发向交互式数字教材的开发进行转变,进而推动着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的教育价值转化实现新的突破。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传承,本身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国际中文教育新疆非遗文化交互式数字教材的开发,也是推动新疆非遗文化对外传播中的教育价值实现新的转化与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
国际中文教育新疆非遗文化交互式数字教材以来疆留学生中的中高级汉语学习者为使用对象,以国际中文教育汉语水平考试大纲、国际中文教育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为开发基准,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终端平台,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均适用的App 为介质,结合新疆非遗文化活态性与多样化的特征,可设置“教材”“词汇”“语言点”“文化拓展”等四个模块。
“教材”模块:提供国际中文教育新疆非遗文化交互式数字教材的内容学习。首先,学生可以在教材上对自己不熟悉的内容进行电子标注,同时教材每章对学生不易理解的生词均有中文发音和中文解释标注,特别针对每一章中包含的新疆非遗文化专属词汇进行中文发音、中英文解释、相关图片的标注,并且针对学生不容易理解的语言点用特殊颜色进行标注并注明该语言点的基本意义与具体使用方式。其次,教材针对每章的课文对话均配有中文朗读语音,学生可以跟着教材中的语音进行逐句朗读,纠正学生在课文朗读时出现的发音错误并训练学生在汉语成句输出方面的能力。
“词汇”模块:提供国际中文教育新疆非遗文化交互式数字教材的生词理解与背诵。首先,“词汇背诵”中包含对于教材每章必学生词的复习与背诵,通过生词填空、生词与词义连线等训练方式来完成学生对于每章必学词汇的掌握。其次,“词汇背诵”提供HSK 等级考试中4—5 级的常用词汇,通过“词汇发音朗读—词汇应用与解析”的学习模式进行HSK 等级考试中常用词汇的学习与掌握。
“语言点”模块:提供国际中文教育新疆非遗文化交互式数字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汉语语法知识和AI 练习功能。学习者通过课上的语言点学习后,在课下可以结合“语言点”模块进行复习,同时AI 练习功能为学习者提供教材范围内的对话式汉语语言点练习,通过对话式汉语语言点练习,在复习汉语语言点的同时提升学习者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与汉语交际能力。
“文化拓展”模块:提供国际中文教育新疆非遗文化交互式数字教材中的新疆非遗文化知识拓展。“文化拓展”功能一方面针对每章选择的新疆非遗文化点进行文化拓展,拓展的形式包括相关的纪录片、相关的文化知识的中英文拓展阅读资料、相关的新疆非遗文化短视频等,通过这些视频与文字资源辅助学生对新疆非遗文化进行进一步了解;另一方面,“文化拓展”功能支持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通过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体验教材中包含的达瓦孜体验、新疆少数民族乐器弹奏体验等新疆非遗文化全景式虚拟现实体验项目,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者对新疆非遗文化的学习兴趣。
作为国际中文教育新疆非遗文化交互式数字教材的核心,国际中文教育新疆非遗文化交互式数字教材在内容设计上贴合新疆经典非遗项目,选取传统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体育、传统工艺美术、传统少数民族服饰与饮食等5 个专题,每个专题内容对应4 个课时的内容,每个课时包含25—30 个词汇,涉及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等,使得学生学完本教材后能掌握500—600 个汉语词汇,让学生在了解新疆非遗文化的同时巩固自身所学的汉语知识。国际中文教育新疆非遗文化数字教材具体的内容设计如下。
1.传统民间文学
可选择史诗、达斯坦等2 个非遗大项5 个非遗小项。
①史诗:共分2 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新疆史诗文学发展简介、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史诗文学项目的发展概况。第二部分是分别讲述《玛纳斯》《江格尔》《格萨尔》在内的3 个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史诗文学项目的主要内容、艺术价值、传承方式(传授与梦授)、演唱方式、传承现状。
②达斯坦:共分2 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疆少数民族达斯坦发展史、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达斯坦系列项目发展概况。第二部分是分别选择了维吾尔族英雄达斯坦《乌古斯传》、哈萨克族爱情达斯坦《吉别克姑娘》等2 个少数民族的达斯坦名篇,分别从主要内容、艺术价值、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介绍。
2.传统音乐
可选择木卡姆艺术和少数民族民歌等2 个非遗大项3 个非遗小项。
①木卡姆艺术:共分2 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新疆木卡姆艺术的起源与类别、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卡姆艺术项目发展概况。第二部分选择了新疆木卡姆艺术中的经典——十二木卡姆,从内容构成、历史来源、历史人物故事(阿曼尼沙汗)、艺术价值等方面分别进行介绍。
②少数民族民歌:少数民族民歌的起源与发展、少数民族民歌的艺术价值、介绍维吾尔族经典民歌《阿拉木汗》和《半个月亮爬上来》、哈萨克族经典民歌《我的冬不拉》和《玛依拉》、与少数民族民歌相关的人物故事(王洛宾)。
3.传统体育
可选择维吾尔族达瓦孜、哈萨克族姑娘追等2 个非遗项目。
①维吾尔族达瓦孜:达瓦孜的历史起源、内容介绍、表现形式、传承人物故事(阿迪力)。
②哈萨克族姑娘追:姑娘追的历史起源、传说故事、内容介绍、意义与价值。
4.传统工艺美术
可选择英吉沙小刀、少数民族乐器、艾德莱斯绸3 个非遗大项6 个非遗小项。
①英吉沙小刀:英吉沙小刀的历史起源与发展、传说故事、制作工艺。
②少数民族乐器:维吾尔族乐器分类与简介(热瓦普、弹布尔、达甫);哈萨克族乐器发展史、哈萨克族乐器分类与简介(冬不拉)。
③艾德莱斯绸织染技艺:新疆维吾尔族艾德莱斯绸织染技艺发展史、工艺特征、制作流程、社会价值。
5.传统少数民族服饰与饮食
可选择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8 个非遗小项。
①维吾尔族服饰与饮食:男装与女装的构成介绍、花帽与鞋靴的分类、维吾尔族馕的分类、制作技艺以及馕文化介绍。
②哈萨克族服饰与饮食:男装与女装的构成介绍、哈萨克族帽子的介绍、哈萨克族包吾尔萨克的介绍、制作流程。
③塔吉克族服饰与饮食:塔吉克族服饰的历史起源、塔吉克族男式与女式服饰介绍、塔吉克族奶制品的介绍(奶疙瘩、酸奶、奶皮子)。
国际中文教育新疆非遗文化交互式数字教材作为大众媒介与智能媒介的补偿在教育出版中的应用,立足于解决国际中文教育“三教”问题的战略需求,同时作为新时代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新方向,是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国际舞台,推动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与教育价值转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国际中文教育地域文化教材开发相关领域的拓展与创新,并且与所在地区的孔子学院结合,可在教学资源与教学课程上实现联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与人民群众关联度较高的文化内容,相对于精英文化,更具有文化共鸣性、共享性与可接受性,也因此具有一定的对外传播的可行性与教育价值的转化性。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其主题多样、内容丰富、数量可观的优势,在对外传播与教育价值转化等方面具有可行性,但由于低效的媒介赋能以及新疆非遗本身的传播制约性,使得新疆非遗文化的对外传播面临不少的困难。补偿性媒介理论作为媒介融合的阶段性发展理念,强调补偿性媒介不仅是对现有媒介进行功能上的有机解构、补充与重组,而且可以满足人们对不同需求的补偿,例如中国新闻海外平台CGTN 录制与中国戏曲、书法相关的短视频并利用推特账号进行发送,同时这些内容也被孔子学院官方推特账号进行转发,以此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外传播,这种多媒介间的补偿性传播模式也对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产生启发。因此,利用新疆旅游业作为新疆支柱型第三产业,结合新疆在“一带一路”中的重要地位与中亚孔子学院的友好人文交流,提出利用新疆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自媒体“网红”、新疆高校留学生等共同拍摄具有故事叙事性的新疆非遗文化系列旅游宣传片,并借助新疆高校与中亚国家共建的孔子学院为平台进行对外传播,打造“新疆非遗系列旅游广告+中亚孔子学院媒体平台”的媒介补偿传播模式,拓展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模式。
来疆留学生作为国外受众,同样是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重要对象,但“新疆非遗系列旅游广告+中亚孔子学院媒体平台”的媒介补偿传播模式只适合国外零汉语基础或者初级汉语水平的受众,却并不适用于来疆留学生。来疆留学生作为能够直接接触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体,在后疫情时期学习新疆非遗文化的媒介却只有单一的网络媒介,缺乏多种媒介之间的补偿性融合发展。而近年来发展的交互式数字教材作为大众媒介与智能媒介的补偿在教育出版中的应用与教育工具化,也推动着留学生国际中文教育文化教材在类型与功能上发生变化。因此,以来疆留学生为目标受众,开发以“教材”“词汇”“语言点”“文化拓展”等模块为核心的,新疆非遗文化交互式数字教材,可以推动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教育价值转化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