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技工教育:价值、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2-12-05 08:18梁仲才张坤邹瑞睿
智库时代 2022年40期
关键词:技工智能化人工智能

梁仲才 张坤 邹瑞睿

(1.湖南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2.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伴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推动了我国生产制造行业的发展,加大了对实践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技工院校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通过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探究,为现代化技工教育提供新的发展方向,满足新时代企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一、人工智能对技工教育发展的应用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不断涌入出了各种新兴科学技术,并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关注,而人工智能也是入选了“2017年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从广义上理解人工智能,是研究和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开拓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新兴科学;从狭义上理解,则是模拟出与人类思维相类似,面对问题时作出反应的智能技术,不仅包括了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还包括了先进的语音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等等,具备着学习、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人工智能之所以在现代社会备受关注和欢迎,是因为人工智能可以解放劳动力。例如,在繁琐、复杂的科学计算中,可以通过利用人工智能,帮助人们快速完成计算,相对人工计算而言,精确度也更高。在人工智能已被应用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当中,能够实现智能化生产、自动化控制等,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扩大技工教育培养规模,促进职业院校管理效果

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社会传统生产方式,再加上教育事业取得卓越成效,近年来技工院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对技工院校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技工院校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改进和优化教育管理工作,如课程管理、人员管理、教学管理等,实现智能化管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同时,在新时代背景下,技工院校的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合作与创新精神,还应当掌握基本技术和脚本语言,而人工智能技术均可帮助院校完成这一教学工作。相比人工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管理能有效提高管理工作的效果。

(二)改变技工教育管理模式,促进管理工作精细化发展

在以往技工教育培养过程中,虽然短时间内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性人才,但却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成长,无法保证技工教育共性与学生个性需求的协调发展。为了提高技工教育的教学水平,需要积极引进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传统的技工教育培养模式,采取精细化管理手段,并且教师也应当转变自身角色,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优化技工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传统教学模式。

(三)优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技工人才教育质量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技工院校想要提高教学管理质量,推动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是前提。通过实施针对性管理,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动态化监督管理,对课程规划、专业调整、教学考核进行系统化管理。同时,结合新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实现人才个性化培养,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专业性人才[1]。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技工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挑战

(一)岗位就业冲击

目前,技工教育培养的学生未来就业岗位主要是面对简单性、重复性、繁重性的机械化作业,位于产业链的底端,这样的工作也是智能机械最擅长、最容易替代的。在《2020未来就业》报告中指出,到2025年,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将取代8500万个工作岗位;一些学者预测推断,到2030年,全球大约30%的工作任务都会被人工智能取替。这些研究和预测表明了人工智能技术对未来就业岗位产生巨大的影响,暗示了智能化机械设备会逐渐取代部分职业岗位,而这些岗位基本是技工教育培养对象所从事的岗位,可能会出现毕业就是失业的现象,不仅给技工教育发展造成极大的冲击,还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传统的职业岗位会不断地转化,人工智能发展将会创造出新的就业机遇,增加了大量与人工智能技术有关的岗位,标志着社会与企业对技工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和标准会更高更严。但目前来看,传统技工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技工教育需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规格,满足人工智能背景下对人才的需求。

(二)人才培养冲击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运用,生产方式逐渐向智能化、机械化转型升级,智能化的生产系统也对传统技工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会掺杂着智能化元素,新时期技术型人才工作模式主要在工作过程、人才结构、技术操作、工作方式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根据相关调查分析,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存在供需严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技工教育培训过程中,学生从事的工作岗位科技含量较低、工作模式单一化,使得相关工作人员缺乏积极性;另一方面,技工院校中教师资源稀缺,部分教师对人工智能了解程度不深,专业基础不够扎实,技术应用不娴熟等,严重阻碍了技工教育的转型与升级。由此可见,现有的技工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人工智能技术生产岗位要求,需要对技工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2]。

(三)教育模式冲击

第一,教学定位。技工教育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目标,教学过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在结合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情况:重理论轻实践,使得技工教育逐渐变为学历提升培训机构;重实践轻理论,将技工教育沦为技术技能培训机构。在人工智能背景下,侧重于哪一方面都难以应对新时代的调整。第二,教学内容。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工业发展不断改革和创新,但技工教育却未与时俱进,依旧停滞在以前。技工教学内容主要以印刷材料和实训软件为主,对行业前沿知识了解不深;智能化元素引入不够,校企融合渗透不强等,使得技工教育教学内容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和滞后性。第三,教学模式。人工智能技术会对教学方法产生冲击,如重复性、积累性的教学会被人工智能所取替。目前,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依旧存在,形成了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教学模式缺乏智能化、前沿化和创新性,严重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趣味性。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技工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转变对技工教育的思想认知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无论是技工教育领域,还是其他应用领域,都需要加强对人工智能的探究,解放思想,切实提高技工教育的发展水平。在我国传统的技工教育模式中,教学目标与教学思想较为固化,追求精准、稳定的教学重点,坚持以人才市场为教学核心,强调教育对象在教学完成后,如何在人力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但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带来,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倘若沿用传统的技工教育发展思路,则难以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步伐。对此,要坚持创新技工教育发展的理念,保持一定的思维发散能力来积极面对各种变革与挑战,消除传统技工教育教学观念弊端。同时,在面临人工智能时代发展时,学生要始终保持量子化思考的心态与意识,加强随机应变的能力,迎合市场环境和时间发展不断调整自我,进一步加强对自我能力和专业技能素养的全面提升,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取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思想,秉承着终身学习的积极乐观心态,在职业生涯发展中不断取得新突破与新进展[3]。

(二)加强建设技工教育师资团队

建设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教育水准,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是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关键。由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技工教育中的蓬勃发展与广泛应用,为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对教师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等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对此,要围绕着技工教育核心,从理论、教育能力、角色等方面,及时进行适应与改革。第一,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技工院校中固定时间、固定场所、固定学习内容和时间的教学管理模式逐渐弱化,随着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的增加,教师的权利地位也遭遇了挑战。对此,技工教育中教材的设计必须要利用智能化手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教学中的各要素,实现课程教学管理的高效化和精细化。第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在面对智慧教学所带来的巨大挑战,一方面,教师应当尽快适应并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学会和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对课程设计、组织教学、课堂授课、学生评估等进行全面优化。通过智能科技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在信息技术层面上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应建立与企业、社区等交流沟通的渠道,通过实验、服务等方式,不断接触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了解和掌握人工智能科技的前沿技术,适当更换课程,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第三,转变角色。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师的职责由单一的课程讲解逐步过渡于课程设计,要求教师要经过系统、专业的课程设计培训,才能更好地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教学思想、教学手段中。通过创新和优化课程内容,使其符合技工类学生的知识学习模式,培养出符合人工智能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三)重构技工教育培养目标

在人工智能时代下,技工教育培养目标的完成,需要在政府、院校及各行各业等多方力量的助力与协调下完成。第一,在国家层面上,要制订人工智能下技工教育发展计划方案。通过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预测和技工院校的人才供需研究,合理预测评估未来企业对人才需求状态,适时对技工院校培养目标进行调整。通过编制技工院校应用新型人工智能的发展计划,形成“人工智能+技工教育”发展计划,明确培养目标、人才队伍配置、实习基地建立等工作内容,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链与培训链的有机连接,改革和引导技工院校学科设计,让人才培养体系更好地与产业结构和岗位设计相配套。第二,技工院校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交流,以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来进行技工院校与地方高新技术发展的互动。一方面,要及时披露地方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需求及相关数据;另一方面,要加强地方技工院校的建设,合理配置学科,改善实习环境,优化师资配置等,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对技工教育培养的新需求。同时,推动企业与技工院校的融合发展,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优势教育资源,共同探讨技工教育发展与工作环境的要求,重新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行高新技术领域人才的培训,开发教育资源,开展科技研究等相关工作。第三,技工院校要积极改变人才培养方式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由于人工智能技术使得产品由批量化、国家标准逐渐向柔性化设计、个性化定制发展,技工院校也要积极作出改变,对培养标准、职业技能、教学结构形式、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优化,以满足未来发展的要求[4]。

(四)打造数字化智能化学习环境

数字化智能教学环境的建设,已经成为智慧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促进教与学理念的重塑。第一,建设虚实结合的智能课堂,以智慧学习思想为引导,实施智能知识支撑平台构建。针对课程教学特点、层次等,构建出普通型智慧课堂、精品智慧课堂、技术实训型智慧课堂以及开放的学习室、探究室等智慧课堂。第二,建立面向生产全过程的智慧课堂教育平台。按照“互联网+技工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建设出个性化智能教育平台,促进师生交互及个性化教学方法的形成与运用。同时,与行业内龙头企业、兄弟院校、数字教学资源研发机构等加强交流协作,加大对优秀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使用力度,共同构建出开放性、融合性、前瞻性的虚拟仿真与实训平台。第三,提高平台建设质量。通过对智能化管理平台的构建,实现了对全员、全程、全面监测的管理与警示,通过运用先进的人工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对教学质量、教学情况进行剖析,提高教师对教育评价、教学方法的认知,从而增强了技工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四,创新和发展数字化智能学习教育机制。通过构建出学生在线练习、教师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信息化教育为重点的教学方法,全面革新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实现自由化、泛在化、个性化教学。同时,积极思考基于大数据分析等先进信息技术的智能学习效果,优化学生评价评估的方法,促进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入渗透在技工教育的全过程中。

(五)产教融合下布局人工智能群

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各种新兴产业的发展。技工院校应当紧紧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与地方高等教育发展融合,与有关人工智能科技企业协同,按照行业发展规划建设相应的学科群。第一,做好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专业布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推动了工业产品的智能化、自动化,大量体力劳动人员被智能机器所取替,这就要求了对大量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更高层次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技工院校要适时进行调整来适应新时代的变革。一方面,围绕人工智能行业,做好有关人工智能行业的学科布局,另一方面,做好人才培养储备,利用技工院校学科布局推动有关人工智能行业的持续发展。第二,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链的专家团队。人工智能生态圈涵盖了视觉语音识别、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慧城市、互联网智能教学、智慧安防、互联网智能化佩戴设备等生态圈,技工院校要根据现有学科和新办学科,整合新一代人工智能生态圈,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学科群。第三,完善相关人工智能技术学科的内涵建设,形成学科预警管理和动态调整机制。通过组织专家学者与技工院校进行合作,制作出学科整合产品认知图谱,对组群逻辑结构不清、学科发展重合程度不高的学科进行转型和调整,不断创新教学制度。通过进一步加强对教学改革的力度,研制出反映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课程、新材料,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和认识该技术[5]。

四、结论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技工院校充分研讨技工教育发展内涵,加强对人工智能的创新与优化,发挥出人才培养的优势,促进技工教育事的业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技工智能化人工智能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从技工到英雄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技工与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