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400 山东省宁阳县复圣中学 张志刚
试题(2020届浙江宁波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已知45x2-12xy+52y2=20,求3x2+4y2的范围.
本题是二元二次方程约束条件下的二元函数范围问题,试题设计简洁清新,构思别具匠心,解法灵活多变,饱含数学思想,凝聚命题专家的智慧.但由于涉及知识点多、综合性较强、思维跨度较大,呈现出较强的综合性与选拔性,解答过程需要考生具备较高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直观想象等核心素养,以及转化与化归、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换元法、配方法等典型数学思想和方法,颇具挑战性和选拔性.
其几何意义是,设给定目标函数为f(x,y),约束条件是φ(x,y)=0.如图1,曲线L为约束条件φ(x,y)=0,f(x,y)=C为目标函数的等值线族.在f(x,y),φ(x,y)偏导数都连续的条件下,目标函数f(x,y)在约束条件φ(x,y)=0下的可能极值点M(x0,y0),从几何上看,必是目标函数等值线族中与约束条件曲线的切点.
图1
拉格朗日乘数法主要有两个优点.一是把目标函数和等式约束统一到一个拉格朗日函数中;二是将条件极值问题转化为无条件极值问题,即通过引入拉格朗日乘数将含有n个变量和k个约束条件的约束优化问题转化为含有n+k个变量的无约束优化问题.因为在构造的拉格朗日函数中无论约束条件φ(x,y)=0如何,都满足限制条件.另外,L(x,y)=f(x,y)+λφ(x,y),其中φ(x,y)=0,不难发现求z=f(x,y)的极值点其实就是求L(x,y)的极值点,两者的极值是等价的,且与λ无关,至于增加λ的目的在于用待定系数法确定此拉格朗日函数.拉格朗日乘数法能够保证在取得最优乘数的情况下两者解的一致性,显然通过求解拉格朗日函数的最优解来求得原目标函数的最优解是一种更经济、更便捷的做法.应用该法解答如下.
令L(x,y,λ)=3x2+4y2+λ(45x2-12xy+52y2-20),
拉格朗日乘数法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约束问题优化算法,其理论上的优越性显而易见.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对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极值原理的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对于求偏导数也是陌生的,此外,联立方程组求解时对学生运算求解能力要求较高.那么,本题如何用初等数学的方法解决?在高中阶段,解决此类问题可以分别从方程有解,函数最值(三角代换或导数),不等式(如重要不等式、基本不等式、柯西不等式)等途径寻求突破,消参减元转化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原则,把双变量问题转化为一元函数或方程,再辅助以相应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
思路1:应用判别式法.对于二元函数取值范围问题,设目标函数f(x,y)=k,转化为方程有解,利用判别式Δ≥0构造不等式,也是处理该类试题的常见思路.例如,本题利用目标函数可构造二次齐次式,分子、分母同时除以x2(或y2),借助换元法将二元方程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有解问题,利用判别式Δ≥0求解.
评注:上述解答过程中,分子分母同时除以x2前,要关注x2是否为0,必要时进行分类讨论,以保证逻辑推理的严密性、等价性.类似地,当y2≠0时,也可以分子分母同时除以y2.
思路3:重要不等式法.重要不等式a2+b2≥2ab(a,b∈R)(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是探索范围(最值)问题的有力工具.逆用重要不等式,可将a,b的乘积项放缩为平方和的形式.在本题中,已知条件45x2-12xy+52y2=20中,除了x,y的平方和外,还有x,y的乘积项.而本题目标式是平方和的形式,因此解题的方向也逐渐趋于明朗,即考虑将12xy进行放缩,积极向所求平方和结构3x2+4y2靠拢,其中系数的调控往往需要通过“拆项、添项、配凑”等常见技巧实现.具体过程如下.
评注:解法4、解法5虽然思维方向相反,但都是对条件(或结论)进行变形、配方为平方和为1的典型模式,联想到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sin2θ+cos2θ=1,于是考虑进行三角换元,把双变量问题转化为单变量三角函数值域问题,再利用正余弦函数的有界性轻松求解.
思路5:几何意义.思路4中的两种解法都是通过变形整理为“两式平方和为1”的结构,进而进行三角代换解决问题的.那么,如果不化成上述结构形式,例如保留等式右侧的数值“20”,是否依然能够解决问题?另一方面,通过高中解析几何模块的学习,可以知道每一种圆锥曲线都与一个二元方程相对应,在讨论圆锥曲线的性质时,也总是试图从图形中获取灵感.根据这样的学习经验,可以发现本题中已知条件即是二元方程,于是猜想它在几何上表示何种曲线,能否从几何视角萌发解决问题的思路,带着这些疑问进行如下探究.
评注:本题条件是关于x,y的二次方程,容易联想到圆锥曲线.为此,将方程等价变形,经过旋转变换后变成椭圆的标准方程,欲求的范围就是椭圆上的点到中心的距离最值问题.逆向来看,本题的已知条件就是一个经历旋转变换之后的椭圆.从几何视角考察问题显然更直观形象,一目了然,也为认识问题的本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以拉格朗日乘数法为背景的二元方程约束条件下的二元最值问题,历来是高考和竞赛考查的热点问题,试题一般是函数、方程与不等式知识的综合应用,技巧性较强,难度较大,可以从函数单调性、导数法、不等式工具等角度考虑,寻求解题灵感,如下面的两例.
案例1(“超级全能生”浙江省2020年联考B-10) 已知实数x,y满足x2-4xy-5y2=5,则x2+2y2的最小值为( )
解析:本题是二元二次方程约束条件下的二元最值问题,可考虑通过上述思路求出极值.限于篇幅,现给出最常用的解法.
思路1:利用导数法.利用目标函数构造齐次式,然后分子、分母同时除以x2(或y2),换元后将目标函数转化为一元函数的最值问题,然后通过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进而求出最值.
①当y=0时,x2+2y2=x2=5.
思路2:运用基本不等式.观察条件x2-4xy-5y2=5,发现该等式可以通过因式分解等价变形为(x-5y)(x+y)=5,由“积为定值”的结构特征,联想到进行换元s=x-5y,t=x+y,从而将关于x,y的二元函数转化为s,t的二元函数,进而借助基本不等式可求出最值.
思路3:拉格朗日乘数法.
案例2(2017清华大学能力测试-12) 已知实数x,y满足5x2-y2-4xy=5,则2x2+y2的最小值是( )
解析:参考案例1,答案为A.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高考关注与创新密切相关的能力与素养,比如独立思考能力、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而追根溯源可以直击命题意图,横跨纵联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等创新性思维.对于诸多高考真题和模拟题,教师要充分挖掘其意境高深悠远、再生能力强、探究空间大的优势,引导学生分析条件,捕捉信息,抓住关键,挖掘本质,揭示所求,寻求联系,形成设想,构建方案,启迪学生运用开放性、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应对问题情境.而学生在感知确认、抽象概括、合情推理、语言转换、审美想象、操作运算、揣摩切磋、思路调整等思维活动中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提出新视角、新观点、新设想,逐步学会有逻辑地思考数学问题,为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地提供支撑,如此,才是艺术追求、智慧生成、活泼生动的生态课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法”也充分体现了教学的简约性功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传播尽可能多的数学思想,对题海战术也是一种“反动”.[2]
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导学生探究时须充分考虑学生认知过程的阶段性,注重整体设计、分步实施、有序落实、螺旋上升,循序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