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思考

2022-12-04 14:22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实验小学何辉玉
青年心理 2022年17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学困生数学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实验小学 何辉玉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困生的存在一直让数学教师非常关注,也非常头疼。如何避免学困生的产生?如何将学困生转化为学优生?这些问题值得广大数学教师思考。

一、什么是学困生

学困生是指在学习上进步比较缓慢的学生。他们的问题可能显现在单一学科上,也可能显现在多个学科上。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他们的学习困难往往是暂时的。从成长学角度分析,学生在某些学科的学习上出现困难是一种正常现象。伴随着知识的深入、思维的成熟、学习的努力,很多学生都会在相应学科的学习上取得明显的进步。这些暂时的学困生,通过个人努力和教师指导,都会有所改变。但是,也有些学困生的产生是由于某些特殊的因素,他们可能很难做出改变。为了帮助他们,教师需要进行多方面更为长久的努力和尝试。

二、数学学困生的表现

(一)课堂检测表现不完美

考试成绩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但可以比较直观地反映出学生数学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学困生的数学成绩普遍低于平均水平。小学数学的考试题普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一些学生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或多或少的错误,导致成绩偏低。这些学生在试卷上答题时,有时会在理解题意时出现偏差或者是答非所问,有时会在解题时混淆思路和缺失步骤,有时则计算马虎,有时卷面勾抹较多,书写较为凌乱等。

(二)听课效率不高

上课时,学困生往往不能完全理解教师的授课思路,教师的系统性讲解在他们的意识中没有形成完整的链条知识结构。因为没完全听懂或者兴趣不浓,这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会被分散到其他事情上。当教师提问时,他们经常词不达意。同时,这部分学生可能不爱记笔记,或者不会记笔记,有时课前准备也不充分,不做预习等,导致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缓慢,课堂学习效率偏低。

(三)自我管控能力低

学困生在学习上的自我把控能力较低,往往难以长时间集中精神。此外,这部分学生大多没有完整的学习计划,也没有迅速的学习行动,课后作业也不能很好地完成,即便是家长严格督促也会有很多瑕疵,经常敷衍了事。同时,学困生没有形成自己的学习技巧和有体系的学习方法,更偏向于机械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对自己学习上的一些问题不知道如何彻底解决。受年龄的限制,他们往往自制力较低,其天性也决定了他们比较贪玩,这也会使其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很少。

(四)数学理解能力没完全形成

有些学生在其他学科上表现很好,但是一看到数学就会产生胆怯心理。有时对数学概念理解不透彻,对数学符号不能准确感知,遇到稍微复杂的数学题就出现躲避心理。对应用题,不会分析文字,找不到解题思路。遇见不会的题,就去教材中找相似字眼的题目照搬照抄,不会结合题意恰当思考。看到完全陌生的题目,无法依据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寻求其间的关系,只能勉力作答,使得答案存在偏差。有的学生可能还没有完全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在书写过程中也会遗漏一些步骤。还有的学生在数学思维上逻辑不严密。这些都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努力慢慢改变。

三、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不同学科学困生的成因是有共通性的,如学困生可能是受学习目标、进取心、学习动力、自信心等因素的影响产生的。有时阅读能力弱,无法充分理解文字内容或者不会分析等也会导致学困生的形成。除了上述普遍性原因之外,也有一些比较有数学特点的原因。

(一)数学基础知识欠缺

有的学生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在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时缺乏知识支撑,导致学习困难。如果学生在幼儿园阶段没有完全理解数字的意义,那么当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就会因为前面基础的欠缺而听不懂、学不通,出现学习困难。基础知识欠缺很容易发生连锁反应,如果不能及时补救,有可能导致厌学和弃学现象的产生。缺乏基础知识不仅是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因素,也是学困生后续有效转化的难点之一。

(二)数学学习兴致不浓

数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逻辑性、抽象性都很强,而学生又都比较感性,所以起始阶段,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快速适应数学学习。数学本身除了能够较好地应用于生活实际外,仍旧显得枯燥,这会让很多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减低,缺乏学习的动力和激情,甚至产生逃避心理。

(三)数学思维没有得到有效开发

数学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长时间的模拟应用,会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有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不会合理运用相关方法,缺乏多种角度并用的有效解题策略,习惯于照搬照抄,或者靠机械背诵、反复记忆学习数学,并企图通过套用公式解决所有问题。分析问题时不注意对比,就无法形成抽象思维能力,难以开放思维,形成有效的做题经验,所以往往一个类型的题目反复出错,无法举一反三。

四、小学数学学困生问题破解

数学学困生虽然成因多样,但是数学教师可以对症下药,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减少学困生的产生,把学困生转变成学优生。一般来说,教师可以尝试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夯实基础,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1.夯实基础知识,搭好进步阶梯

很大一部分学困生是因为学习过程中某一部分知识没有掌握好,导致后续学习时障碍不断。听课一知半解,无法跟上教师思路,自然习题也就不会做。问题不断累积却得不到解决,自然逐渐成为学困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关注是否按照自己设想教学的进度推进,还要关注学生的听课反馈,关注数学基础知识的落实。要准确了解基础情况的掌握情况,注意观察,加强对学生的随时检测,及时了解学生的不足,坚持做到日日清、周周清,在每个知识点的学习上让学生不掉队,避免学生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于他人。

2.因材施教,重点关注学困生

在教学和辅导中,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分析。集中讲课中,关注学困生的接受能力,用学困生可以理解的方式讲解例题。辅导时,在学困生身上多投入时间,多多教导。在生活上,多和学困生沟通,用诚挚的爱心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鼓励他们不怕困难,勇于接受挑战,及时督促学生检查自己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陶行知说过:“教师不和学生站在一条战线上便不成为教师。”数学教师一定要和学困生保持密切的沟通,了解他们在哪里不会、哪里不懂、哪里出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不让这些问题留存下来成为阻碍学困生学习数学的“拦路虎”。针对不同学习情况的学困生,教师应当针对其具体情况采取对应性的教学措施,力争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由于成绩不尽如人意而产生的自卑心理,促使其积极地探索学习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讲授语言明晰,确保学生充分理解

部分学生是因为不能理解教师的讲课内容而成为学困生的,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学语言,让自己的语言平实、简易、生活化和儿童化,能够被每个学生理解。还要注意各种变式语言的运用,当学生对表达方式接受效果不佳时,就要迅速转换另一种表达方式,增加例证,通过画图辅助理解,让每个学生都能听懂教师授课的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师的思路。

在了解学生是否理解相关知识点时,教师不能直接询问学生是否听懂了,因为这种反馈方式下,回答教师问题的学生多为已经听懂、性格较为外向的学生,教师很难接收到少数学生没有听懂的信息。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也可以通过课堂小测试的形式检查学生的听课效果。授课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以思维为核心,以情感为纽带,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课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4.发挥家长、学生的积极作用

有些学困生是家庭因素造成的,如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缺乏指导,或者教育方式不当,严重挫伤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陶行知曾经说过:“要培养小学生,先须培养幼稚生,更须培养婴儿,即须培养婴儿的母亲。”所以数学教师要改变学困生,一定要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家长成为学困生转化中的重要力量。

其他学生也是影响学困生产生的重要因素。如某个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因为没有听懂相关知识点而回答不上教师提出的问题,此时其他学生可能会取笑这位学生,使这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但如果这位学生能得到其他学生的鼓励或帮助,则会信心大增。因此,教师平时要注意引导班级风向,鼓励学生多发现学困生身上的优点,热情帮助后进生成长,变个别人的进步为全班的共同进步。教师要努力消除班级中的消极因素,让班级学生成为学困生学习的帮助者和支持者。

(二)提升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大多数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都较低,他们或是认为数学枯燥无味,和生活结合不紧;或是认为数学对未来生活意义不大,如果不是为了升学,学不学都无所谓;或是认为数学课堂就是些数字符号,枯燥乏味。

针对上述情况,数学教师应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丰富数学课堂内容,积极传播数学对生产生活的重大意义,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帮助学生了解实际生活中数学的应用,从多文化的视角理解数学的贡献及其实践需要。如果学困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意义,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那么即使学习中还是会出现很多问题,解决问题所获得的满足感也会让他们知难而上,让困难不再是困难。在多次克服困难后,学困生的自信心增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愈加多样,学习难度即便增加,也不会使其心理难度呈现上升的趋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教学,提高学困生对数学的兴趣,帮助学困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三)有效开发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学习同其他学科学习一样,学生学习时需要用到提前预习、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及时复习、认真完成课后训练等方法。教师可以开设专门的学习方法课,教会学生一些必要的学习方法;也可以通过在讲课、做题、试卷讲评时不断提及,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下掌握学习方法;还可以在平常的教学和辅导中,结合具体问题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学生拥有成熟有效的学习方法,会更容易进步。

数学有着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地方,如数学更加注重问题的分析和归纳。开发学生数学思维,首先就要教会学困生更多的数学学习方法。每做一道题,都要注意厘清问题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分析已知条件和未知结论之间存在的关系,通过这些关系层层深入、推进,由已知推导未知。做题时还要注意归纳总结、举一反三,归纳每一种类型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思路,并形成普遍经验,再把这些经验灵活地推广到类似问题的解决上,从而实现一通百通的效果。如数形结合思想就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项重要素养,在解决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做一些图示帮助自己理解题意,从而更好地破解已知条件和未知要素之间的关系,让复杂的应用题迎刃而解。

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基础运算,如熟记九九乘法表、熟记20 以内加减法结果,提高解题效率。虽然现在很多计算题可以应用计算器完成,但是学生口头计算能力强,就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并将这些时间用于分析复杂的题目,或者检查试卷避免出现纰漏,有效提升考试成绩。

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多样而复杂,转变起来有一定难度。数学教师不能有畏难情绪,不能轻言放弃,要积极行动,不断地更新观念、改变方法,达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但是也要承认,某些学困生的产生有着深层的内因或难以改变的外因,转变难度极大,帮扶工作周期长、见效慢,教师的工作又普遍繁忙,导致数学学习困难可能成为这些学生的痛点。针对这种类型的学困生,教师要全力扶持,努力提升,不问收获,但求无愧,为其未来的综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学困生数学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基于实证调查的学困生成因及转化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数学“学困生”转化方法思考
混合研修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师共同体成长的研究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