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莉,王 迪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 61050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性课程,致力于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核心宗旨,旨在解决好“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学生在高校生活,少则三年到四年,多则九到十年,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需要加以正确引导。这好比小麦的灌浆期,这个时候阳光水分跟不上,就会耽误一季庄稼。”[1]37因此,大学阶段是青少年精神成长的关键时期,要注重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以保障学生的精神营养供给。而如何提高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运用传统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对课程教学的需求。新时代大学生普遍拥有更扎实的知识、更广阔的视野、更坚定的集体自信。他们的成长告别了物质的短缺和信息的匮乏,作为网络原住民,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伴随着国家的强盛,对于国家发展有了更旺盛的认知需求。如何更好地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获得感,思政课教师需要坚持以教学内容为基石,与时俱进地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以实现课程教学知识性、思想性、价值性、时效性相统一;实现理论分析透彻性、理论讲述生动性、教学设计精准性、教学方法多样性相统一。因此,坚持“四个链接”推进“概论”课教学改革,不仅是回应新时代“概论”课教学新问题之需,也是提升“概论”课教学实效性之要。
链接“概论”课的“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即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以协调处理教材体系的稳定性与教学体系的动态性、教学内容的静态性与教学要求时效性之间的矛盾,能更好地实现“概论”课因时而进和因势而新。在链接与转化中拓展与精炼教学内容,增强课程教学的逻辑性和亲和力,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把握课程教学的内容体系。
链接“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以厘清“概论”课的教学逻辑为前提。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理论飞跃。“概论”课教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逻辑主线,全面系统地讲述了这三次理论飞跃的具体内容,即第一次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三次飞跃,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概论”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逻辑线索,以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价值目标。在2021年建党百年的七一讲话中,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到了四个时期的伟大成就,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实现民族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民族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前提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为民族复兴提供了体制保障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民族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的伟大成就。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具体围绕这四个时期四大成就来展开专题教学。
链接“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以聚焦教学重难点内容和热点问题研究为载体。比如,在讲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时代价值这个问题时,可通过邓小平“春天里宣言书”的故事为视角展开分析。具体而言,通过同学们齐唱《春天里的故事》这首歌曲,引导他们分析这首歌曲中关于同一位老师的两个不同故事,明确这两个故事其实就是邓小平两篇“春天里宣言书”的故事。在具体分析环节,引导同学们认识到之所以讲1979年的那个春天,是因为在1978年冬天诞生了第一篇春天里的宣言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对此,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将其定位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之所以有这样的价值界定,是因为这篇文章有力地回应了“真理标准问题”和“两个凡是”思想交锋,实现了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启动了改革。第二篇春天里的宣言书则是诞生于1992年春天的《南方谈话》,对此,党的十五大报告将其界定为又一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之所以有这样的界定,是因为这篇文章有力地回应了姓“资”还是姓“社”问题的争论,并在思想交锋中实现了第二次思想大解放,提速了改革。因此,看似在讲述两篇春天里宣言书的时代价值,实则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时代价值。因为这两篇春天的宣言书在我国重大的历史时刻回应了重要的思想交锋,恢复并推进了党的思想路线,才有了两次思想大解放,启动并提速了改革。这样的教学设计避免了就理论讲理论的抽象感,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链接“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以实现“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转换为推进。教学话语作为实现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媒介和载体,是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质量,提升思政课针对性和亲和力的重要途径。“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2]346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则要求实现教学内容的“言传身教”,而“言传”质量的提升需要建构有课程特点的“教学话语”。因为“教材话语”更偏重学理性和研究性,“教学话语”则更具有灵活性和亲和力,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转化和调整。如果思政课教师继续沿用传统、严肃、学理的程式化语言去讲授课程,就会降低话语感染力,并削弱内容的亲切性。因此,教学话语转化与创新成为了新时期思政课教师必须努力尝试的新领域。“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3]287为此,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做到及时回应学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教学话语对现实问题的阐释力;增强教学话语的形象化和感染力;创新教学话语的传播手段,提升教学话语的传播力。链接“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并不是否定教材内容本身,抛弃教材而进行教学内容的随意建构,而是立足于教材内容本身,通过教材内容研究和教学体系建构,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拓展、精炼和优化。
链接“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这一工作贯穿“概论”课教学的全过程,旨在实现“概论”课教学思想性与理论性相一致、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立足中国大地办教育,就是要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这一中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充分发挥思政课的铸魂育人功能,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
其一,需要挖掘教材体系背后的价值内容,实现价值引导体系的初步建构。这是立足于教材本身分析理论知识背后情感价值的过程。比如,讲述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时期,需要引导同学们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4]22。这个部分只有讲清楚“两个不能否定”才能更客观地认识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大贡献。在邓小平理论部分,讲到邓小平“三落三起”的经历时,让同学们感受到邓小平坚毅的品质、忧国忧民的情怀、执着的信念等;在讲述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时,让同学们认识到改革需要接力奋进,理解握好改革接力棒的必要性。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部分,则需要讲述江泽民同志临危受命,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复杂国际、国内环境,如何力挽狂澜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讲出这一思想的时代之需和集体智慧。在“科学发展观”内容讲解中,需要讲述虽然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却面临着新时期新挑战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如何回应当时的时代之问。特别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部分,需要通过“十个明确”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么看,“十四个方略”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么办的问题。具体而言,立足新时代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定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通过现代化军队建设、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方案、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等举措为民族复兴保驾护航。可以说,“十个明确”和“十四个方略”内容丰富、联系紧密,只有“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5]328,才能讲清楚“十个明确”和“十四个方略”的内在联系,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
其二,“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的转化需要知识体系的完善与优化,实现价值体系的聚焦与整合。这就需要对教材重难点进行加工处理,挖掘其价值意蕴。比如,在讲述我国政治发展道路的内容时,要讲清楚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民主制度问题。一是需要从“三个逻辑”讲清楚“不用照搬”的原因,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6]124。其中,重点从历史逻辑梳理中讲述中国曾多次尝试走其他国家的发展道路,却并未走通的经验教训。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帝制复辟、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表人物纷纷登场,都没能找到正确答案。”[7]31根本原因在于“从一八四〇年的鸦片战争到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共计七十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照搬西方制度是行不通的”[8]430。二是在“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的对比分析中讲清楚“不必照搬”。立足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经历了建立、巩固、曲折发展、修复、规划、深入推进阶段。在实践中,亿万人口迅速脱贫、医疗保障全面覆盖、新四大发明的出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治安水平全球领先、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等等,这些成就背后无不体现出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践优势。放眼国际,很多西方国家出现社会失序现象,这些乱象首先反映在政治领域里。近年来,从英国“脱欧”到法国黄马甲再到美国联邦政府频频关门,政坛恶斗、社会分裂、难民危机、恐怖袭击等一系列事件越来越清晰地暴露出西式民主制度的局限性。尤其是面对这场突入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两种制度在应对方案和取得效果上孰优孰劣已经清晰可见。三是在国际视域中讲清楚“照搬危险”。目前,照搬西方民主的国家出现了由希望到失望和由希望到绝望两种心态。包括所有经历“阿拉伯之春”的国家,“春天”并未像期待的那样如约而至,而是进入到了漫长寒冷的“冬季”难以脱身。在这些国家中,利比亚已经四分五裂,整个国家陷入无政府的内战状态,叙利亚更是由一个初步繁荣的国家变成了人间地狱。
其三,实现价值体系的实践转换。以教学内容为基石建构价值体系,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价值体系对大学生认知和行为的价值引领。以坚定我国政治发展道路为例,从历史、理论、现实三层维度阐述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民主政治制度。以此为基础,需进一步进行价值引导,引导同学们思考“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56个民族,我们能照谁的模式办?谁又能指手画脚告诉我们该怎么办?”[9]28在引导中得出结论:唯有坚定自己的发展道路才有出路,“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搬别国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10]699通过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转化的层层深入来增强价值观的说服力,体现课程教学立意和站位的高度。
“内容为王”旨在强调充分用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坚持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相统一,通过有理有据的理论分析讲出“概论”课应有的学理性和思想性。“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1]55“方法创新”则强调推进教学方法的优化,因为教学内容与方法之间从来都是一个的辩证统一体。正如黑格尔所言:“内容非他,即形式之转化为内容;形式非他,即内容之转化为形式。”[12]128
坚持“内容为王”是高校思政课“课堂革命”的关键。一方面,“内容为王”要求增强课程教学理论性,讲出课程内容的深度。所谓“深度”,即要求实现教学内容的引经据典,将经典文献融入教学内容。比如,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选择,中学“政治”课程和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都会讲述,在“概论”课中如何更好地设计和讲述这部分内容,则需要从毛泽东的经典文献中去找寻切入口。具体的文献可以包括《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在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问题时可以融入《共产党人发刊词》《甲申三百年祭》相关文献。另一方面,“内容为王”要求拓展课程教学的视野,讲出课程内容的广度。所谓“广度”则要求教学思维视域要宽,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就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具备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以讲述文化自信内容为例,从历史视域讲清楚我国文化发展从自信、不自信到重塑自信的历程。中华民族历史上是一个有着无比文化自信的民族,但却经历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化自信一下坠入到了文化焦虑和失落的深渊,挫折、焦虑、救亡变成了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主题。直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选择并接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才开启了文化自信回归的新征程。从国际视域讲清楚大国的崛起离不开文化崛起这一事实。具体而言,英国的崛起离不开莎士比亚的作品,离不开牛顿的力学定律,也离不开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法国的全民教育、日本的西学东渐、俄罗斯的文化底蕴、美国四千多所大学文化力量的迸发也协同推进着国家的发展等等。从现实视域讲清楚当前我国文化自信面临着文化霸权主义与文化虚无主义的挑战,导致存在精神“贫血”的问题。通过三个维度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在高楼大厦遍地起的新时代,思想的文化大厦也必须立起来。当然,无论是讲出“概论”课的“高度”还是“广度”,都需要具有教学科研思维,以科研促教学建构研究式教学模式,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加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包括重点词汇的概念、重点内容之间的关系、内容背后的思想性和逻辑性问题等。与此同时,“内容为王”还需要讲出课程内容的“高度”。所谓“高度”就是需要有较高的站位,能捕捉教学内容背后的思想内涵和价值意蕴,包括这一理论从何而来,致力于解决什么问题,能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做具体分析,实现思想站位“高”和内容讲解“实”相统一。
坚持“方法创新”是高校思政课“课堂革命”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着力点。思政课教学内容只有触碰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学生的共情意识,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认知和行为。教学内容的“守正”与教学方式的“创新”二者紧密结合,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为了更好的“守正”。为此,在教学实践中,辩论赛、情景剧、翻转课堂等方法已被广泛运用。实质上,在“概论”课教学中,“问题链”和“时间链”教学法能更好地深入和分析问题。比如,绪论部分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容时,可通过讲述为什么要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问题层层深入。又如在拓展讲述文化自信部分内容时,则可以追问什么是文化自信、为什么要强调文化自信、何以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强国有怎样的战略举措。而对于为什么要强调文化自信这一问题,还可以继续追问,即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辉煌,有何文化支撑;近代中国的衰落,文化层面的原因是什么,近代以来的志士仁人为文化复兴作出了哪些努力等,通过问题设计实现问题成链,环环相扣去解答和分析问题。而“时间链”教学法则可以运用于对重要时间节点的梳理,也可用于厘清主要的历史事件,通过线条形式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把握课程内容的时间逻辑,有助于帮助学生走出知识碎片化的困境。
链接“线下平台”与“线上平台”旨在实现新媒体技术平台在“概论”课教学中的充分运用,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有机统一,这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体现,也是彰显时代性、凸显针对性、提升实效性的教学尝试,顺应了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线上平台”和“线下平台”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国外开启的数字化学习,即互联网远程教学与线下传统教学相融合,这种教学模式被誉为是“最有效的教学模式”。当今社会,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思考方式都产生着深刻影响。推进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当然,对于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在“05方案”中就已经提出,并强调建立教学资料数据库和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包括《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在内的教育部文件陆续颁布,对于推进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网络教学资源的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支撑。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全国高校全面推进线上课程教学,确保教学工作有序正常地开展。在这期间,高校思政课的线上教学平台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推进了“线上平台”建设,包括大学生“慕课平台”“雨课堂”“学习通”“课堂派”等,实现了教学要素和教学资源与思政课多维度、多层次的深度整合。
“线上平台”和“线下平台”的有机链接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之需,是充分整合现代信息技术资源,推进线上教学平台建设之需,也是充分对接和整合线下教学平台资源,提升课程教学的互动性和实效性之需。链接这两大平台关键是回答“链接什么内容”“如何链接”“如何考评”等相关问题。其中,“链接什么内容”是设计混合式教学方案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线上和线下平台在链接内容方面既不能简单重复,也不能完全脱节,因此,在教学方案设计时需要首先探讨什么内容线上学生自学、什么内容线下课堂精讲。比如,在邓小平理论章节,“线上平台”需要准备的必学资料包括邓小平生平的介绍,尤其是邓小平三落三起的资料、党的十二大、党的十三大、党的十四大讲话全文资料等,这些资料可以以文字形式呈现,也可以以录制视频的形式呈现,呈现方式可多样;辅助参考资料可包括《邓小平文选》电子版内容、《旋风七日》视频资料等。在线下课堂教学环节,可设置学习感受讨论环节加课程重难点内容精讲环节。“线上平台”已有的内容线下课堂原则上不再单独讲述,而是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以更高效地发挥课堂主阵地的教学效果。对于“如何链接”,需重点强调教学学时线上、线下如何分配。以“概论”课的64学时为例,在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学时分配来看,需要至少满足48学时线下课堂教学。因此,可将16学时作为学生线上学习时间,而线上16学时的学习时间需要教师做统筹安排,以配合线下教学内容的进度。同时,虽然线上平台是学生自主学习,但什么时候学习、如何安排老师轮流参与平台辅导都需要有统一安排和规定。而对于“如何考评”这一问题,需要实现“线上考评成绩”与“线下课堂成绩”的有机统一,但问题是两者所占的比重要确定好。如果线上考评成绩占比较少,会削弱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制约两个教学平台的衔接效果;如果“线下平台”成绩占比少,则会影响主渠道教学效果,导致课程教学改革得不偿失。因此,在具体实践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成绩占比。以“概论”课为例,线下教学平台的成绩占比应不低于70%,线上教学评价分值不高于30%,混合式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线下课堂教学分值应高于线上教学分值。与此同时,实现“线上平台”与“线下平台”链接,还需要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学生线上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时间规划和内容引导,也离不开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充分发挥。虽然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已有十多年,但现有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的“教”为主,仍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因此,在线上教学平台,每部分内容都需设置学生互动环节,包括视频提问、章节测验等,线下平台则需通过教师精讲、提问、答疑等互动来协同推进。同时,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抓住数字化时代为“线上平台”与“线下平台”链接提供的技术基础和发展契机,协力推进云端课程平台建设,做好线上、线下教学方案设计,全方位推进混合式教学一流课程建设。
可以说,实现“概论”课教学改革的“四个链接”,实质上是高校思政课“课堂革命”的内在要求,是打造高、精、尖“思政金课”的题中之义。当然,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升作为一项重大时代课题,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四个链接”,以增强学生的理论获得感,坚定学生的“四个自信”,为学生的精神成长筑牢精神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