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勇
(广东理工学院基础课教学研究部,广东肇庆 526100)
人民是一个历史且具体的概念,因应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发展中各个时期的经济基础、政治结构、历史任务、文化语境、社会生活等存在着差别,人民的诉求是不同的,故而主体呈现出不同的时代性内涵。人民的哲学基础是“人”,人民是“人”的社会化群体,对“人”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以及对“人民”的深度发现和揭示,决定着我们对社会主义文艺本质、方向、功能、形态等的正确认知,影响着社会主义人民文艺事业的发展。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党领导文艺事业的根本立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精神就是文艺的人民性,“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进程中始终关注的重要内容和核心概念。“人民”概念因应不同阶段的文化语境和历史任务而有着不同的内涵,通过考察“人民”概念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演进与深化,以及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人民观在中国化道路上的坚守与创新,对于新时代文艺创作自觉和文艺理论自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思想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若干理论成果的理论之源和基本依据。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专门从事文艺创作和研究,但丰富的文艺思想弥漫于他们撰写的大量著作和手稿中。他们综合性地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去审视、解读文艺这一社会现象,并开创性地回答了文艺的本质、特征、功能、创作、接受等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从“存在—意识”维度深刻地揭示了文艺的本质,即文艺是人们认识、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文艺反映了人类社会实践且表现了人类精神,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这一思想为我们界定社会主义文艺性质提供了基本依循,为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唯物史观认为,人是改造社会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的动力。这里的“人”是“现实的人”,是自觉的、能动的实践个体。“现实的人类的活动无非是由人的个体构成的群众的活动”[1]292,清晰地表明了人民群众并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由现实中一个个具体可感的人构成的。“现实的人”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文艺活动的起点。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包括“无产者、小农和城市贫民”的一切革命阶级[2]220。恩格斯进一步拓展了人民的内涵和外延,认为人民还包括“脑力劳动无产阶级”[3]487,比如医生、工程师、科学家及其他专门人才等受剥削的脑力劳动者,都可以被团结起来共同反对资产阶级。一般来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概念的理解有三:其一,历史维度上,作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和根本动力的一般性人类;其二,政治维度上,作为革命阶级而与资产阶级相对存在具有阶级属性的无产阶级;其三,社会维度上,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而不断实践的联合体。总体来看,马克思主义侧重于从一般性和整体性的角度去理解“人民”这一概念。
现实主义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最能体现其人民性的特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表述的现实主义文艺创作的哲学基础……与现实主义文艺创作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4]86在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中,明显可见他们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而这种理念以后也日渐清晰、明确。马克思、恩格斯在文艺论述中多次高度赞扬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狄更斯、萨克雷等,高度评价《温莎的风流娘们儿》《双城记》《人间喜剧》《高老头》等这些现实主义力作,批判《巴黎的秘密》缺乏现实生活的真实性,批评拉萨尔剧作《济金根》违背历史事实去虚构历史人物。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回信中评价《城市姑娘》时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5]43恩格斯在信中旗帜鲜明地指出现实主义是文艺创作最根本的原则,并提出现实主义文艺创作的一些重大命题,强调了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真实性与倾向性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不同场合都主张文艺要真实地描写社会生活,要反映工人、农民、市民等的人物性格及矛盾冲突,要揭示社会关系的本质和规律。人民不仅作为客体是文艺再现和表现的对象,而且还是文艺活动的主体,是评判文艺工作者、文艺作品的主体。马克思很有见地地说:“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6]90以人民为主体去评判文艺作品,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具有很强的人民性。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继承者列宁也说过:“艺术属于人民,它必须深深地扎根于广大劳动群众中间。”[7]435这些都为我们提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创作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扎根人民”等观点提供了直接且重要的理论参考。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第一个经典形态就是毛泽东文艺思想。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和体系受到巨大冲击而不再稳固。随着马克思主义的深入传播,中国民众的主体意识已大为觉醒。在文艺思想观念上,人们认识到文艺应担负改造社会和教育国民的时代使命,迫切希望有适应革命需要的新的文学艺术样式出现。文艺审美理念朝着大众化、底层化和民族化的方向演进。形成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背景中的毛泽东文艺思想,诠释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适应性的问题,解决了中国文艺实践方向的问题,为中国20世纪文艺活动及文艺理论发展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毛泽东集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和诗人于一身,在诗文领域雄健古今、自成一派,他的文艺思想对构建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具有奠基、导向作用。毛泽东非常重视文艺工作和文艺事业,他直面文艺活动存在的问题,一针见血地提出“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8]857。1942年,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文简称《讲话》)贯穿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人民性的思想,通过对文艺的服务对象、功能属性、发展方向、创作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全面系统地剖析了革命文艺存在的问题,解决了文艺发展道路上的理论困惑和实践问题。这其中明确提出革命文艺是为人民大众服务这一根本方向,一举为后来的中国文艺理论奠定了人民性的基调。文艺首先要为工农兵服务,因为工人是革命的领导阶级,农民是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兵士是革命战争的主力。工农兵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广大的无产阶级及其根本利益和诉求,他们过往受剥削受压迫最为深重、受教育程度极低,是文艺最应该抚慰、普及和提高的对象。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思想为革命文艺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
毛泽东文艺思想人民观是建立在“人民—敌人”这一阶级矛盾对立关系的认识上,这是基于当时之历史条件、革命任务而做出的正确判断。彼时,毛泽东清晰地界定了人民大众的内涵,他指出:“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8]855“最大部分”说明了“人民”有着广泛性。在毛泽东的人民观中,人民的主体是工农。关于农民,毛泽东认为农民是革命的重要力量且是革命成功的关键因素,他说:“贫农,因为最革命……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9]21并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战争”[10]609。而小资产阶级虽是人民的一部分,但并不是主体,而是可团结、改造的对象。所以毛泽东关于人民对象的划分是基于阶级立场或革命任务判定的结果,是着力于政治的必要性和革命的现实性之需要,阶级性和政治性是人民最大的特性。在后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时期,“敌人”对象或历史任务发生了改变,故“人民”的内涵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可以说,《讲话》和毛泽东文艺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我国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的文艺创作,文艺塑造农民、革命斗争者及表现农村成为主流和风尚。毛泽东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革命文艺运动实践相结合的智慧结晶,其人民性特质为中国文论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范式。
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也是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重要成员。他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期间在文艺领域也有自己独特的贡献,此阶段他的文艺思想往往被纳入毛泽东文艺思想范畴。学界大都认为邓小平文艺理论起始于1977年批判“两个凡是”,其体系成熟于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文艺理论高度继承又拓新了毛泽东文艺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指导文艺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邓小平文艺理论的思想精髓,他在“第四次文代会”的祝词中就高度评价坚持这一原则的重要性。
中国进入到了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需要大幅提高生产力,需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文艺在解放思想、促进生产力上发挥强有力的作用,需要调动“各条战线上的群众和干部”积极性并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中国要建设有着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并明确指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二为”方针。其中“文艺为人民服务”这一方向的确立,源自于邓小平对文艺与人民之间辩证关系的深度思考。体现在:“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11]210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11]211深刻地揭示了文艺生命力与人民之间紧密的关系;“描写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11]210深刻地揭示了我国文艺创作的任务和历史使命。邓小平提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这一论断,表明社会主义文艺不属于某个阶级或阶层,也不属于某个集团或个人,而是属于全体中国人民。文艺是人民大众的文艺,服务对象是中国范围内最广大的人民,人民当然拥有所有权和评判权。文艺应该表现人民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因为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取得了伟大成就。邓小平提出:“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11]211此论道出了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就是人民及其广泛而深入的社会实践。文艺要能教育人民的前提是文艺工作者必须接受人民的教育,接受人民的精神的滋养。“第四次文代会”的祝词体现了邓小平对文学艺术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重要战略地位的精准把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新的历史转折时期文艺场域的生动实践,体现了坚持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进程中的底层逻辑。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邓小平文艺理论对人民性范畴和内涵有着明显的拓展,定义人民的标准由“阶级斗争”转变为是否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人民内部也没有因为阶级出身不同而等级不同之别,人民主要是指“包括工人、农民、士兵、知识分子、干部和一切拥护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人民群众”[5]116。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各个领域里一切拥护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被视为是人民的范畴,这在肯定“人民”作为整体、集合概念而存在的同时,又打破了人民主体一体化的限囿,从而凸显出人民个体化特征。既拓宽了“人民”的范畴,也深化了“人民”的内涵。邓小平文艺理论人民观深深地影响着新时期的中国文艺,改变了原来文艺题材主要表现农村和革命的单一化审美形态,使得文艺的题材和范围有了较大拓展,大量表现工业建设、城市发展、知识分子等主题的作品不断出现,与此同时文艺的体裁、风格、表现手法日趋多元且多彩。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推动着中国社会全面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活跃,市场力量越来越多元,文艺创作领域所表现的主题更为多样而广阔、琐碎而复杂。如何在深化文化市场化体制改革的同时又能坚守社会主义文化特征?如何在化解西方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冲击甚至侵蚀时又能坚持自我?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使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要?这些都是必须正视且需解决的时代课题。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刻分析了我国文化、文艺所处的时代特征,指出文艺要继续坚持“二为”总方针,并提出了许多关于文艺实践上的新的建议、思路、论述和理论,不断丰富、拓展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体系。
江泽民文艺论述是基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展开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了文艺事业的新起点和核心诉求,其中“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一全新思想既包含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内涵,又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艺坚守社会主义先进性和人民性的要求;“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说明满足人民在文化需求上的根本利益才是文艺的价值旨归,又表明人民的内涵有了时代性的发展变迁。因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我国的社会阶层有所调整,群众基础有了新变化,新的阶层或成分相继出现。比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级,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12]286。无疑,多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一部分,而他们不断提高的文化需要又是千差万别的。无论是在内涵上还是在外延上,江泽民文艺论述中对“人民”的阐释都有了更深的拓展。
胡锦涛文艺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新世纪的新拓展。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文化建设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正如胡锦涛指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13]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为抓手,构建社会主义文化新风尚,从而打造和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为建成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为此,仍然需要坚持文艺的“二为”总方针,文艺“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反映人民心声”[14]197。因为人民,才有了进步文艺,也就有了文艺的进步。21世纪以来,人民群众的范畴得到空前的拓展,“人民”的内涵不断丰富。人民群众包括不限于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的社会各个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胡锦涛文艺论述的精髓体现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换言之就是以人民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人民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注重的是全体人和所有人,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其中的“人”已经不是指某个特定的阶级或阶层,而是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并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每个人”,这样一来,“人民”的内涵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深化。科学发展观凸显了人民的表达立场,强化了人民的主体意识,肯定了人民的主体精神,高扬了人民的主体力量。
习近平文艺思想形成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关键时点。面对更加错综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以及复杂多维的文化语境,如何以文艺理论上的创新和突破来纠偏文艺场存在的问题?如何激发文艺的力量并召唤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这成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道路上的中国文艺实践和文艺理论发展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全新课题。文艺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在每个时代都有着不同的注解,加之新时代面临的文化语境更加多维复杂,故而有必要重新认知、明确文艺与人民之间的关系。
习近平谈及文艺归旨时旗帜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13]314此论明确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特性,即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属性,这一论断在习近平文艺思想中无疑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习近平同时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14]197“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本位思想和中心意识在习近平文艺思想中尤为凸显。“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习近平文艺思想在秉持人民至上的历史价值逻辑下对文艺方向定位的精准把握,以及对文艺创作驱动力的深刻剖析,是习近平文艺思想人民观的原点、基点和支点,是习近平文艺思想的根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人民观中国化在新时代推升到新境界的新表达。
过往我们提出“文艺属于人民”和“文艺为人民服务”,这是基于当时之历史语境和时代需要,然时过境迁,人民不能只是作为被“服务”对象,文艺也不能只是居于从属地位。如长此以往,“人民—文艺”间的双向交互不畅,以及人民游离于文艺活动环节外而没有渗入到文艺活动环节中的问题将越来越严重。“以人民为中心”改变了过去将人民视为“文艺生产—文艺接受”线性活动中重要节点的认识,跳脱和打破了原有理论视野的局囿。人民转移到文艺场域的中心位置后,人民不只是读者或受众,还是文艺生产的重要要素和源头,在文艺活动中拥有中心话语权。将人民视为文艺活动场的中心点、起点和终点,如此一来,社会生活、作者、文艺作品和受众都将紧紧围绕“人民”这个中心,所有环节都将受人民的甄别、规定、鉴赏、评判等。“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辐射于文艺创作的各个方面和文艺工作的方方面面,是深刻把握人民与文艺之间辩证关系的真知灼见,从根本上诠释和体现了文艺之用在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暗含着人民内部有着不同群体性和个人主体性的差别,也有着不同的生活诉求和多层次的精神需要。关注个体的差别带来的是对个体意义的重新发掘和个体力量的肯定,习近平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13]317真实的个体构成人民的总体这一辩证的理解使得“人民”的概念更为鲜活灵动且真实可感,使得文艺的人民性诉求更为深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无疑使站在更加开放的中国社会背景下“人民”的概念更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高度。习近平多次强调文艺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展现中国人民的精神气质,其背后表明中国人民已然具有现代性、国际性和领潮性。如果以“中国梦”的相关论述去审视“人民”这一概念,人民指的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每个中华儿女”或“每一个中国人”。广义而言,人民包括认同、参与和实现中国梦路上的全国各族人民,当然也包括“一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其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15]42,更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同胞。总之,“人民”内涵在习近平文艺思想中呈现出具体而深刻、多元而广泛、包容而开放的特性。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人民观为毛泽东文艺思想、邓小平文艺理论、江泽民文艺论述、胡锦涛文艺论述、习近平文艺思想中人民观的确立提供了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文艺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进程中一以贯之的底层逻辑和本质特征,也是社会主义人民文艺内在的理论要求和中国文艺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为建设中国特色文艺理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提供了根本支撑。中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生动的文艺场域不但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供了炼金场,而且为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人民性提供了现实基础。正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强大的实践性和生命力,中国的文艺理论才会不断适时地做出回应,表现出极强的内涵创新和时代特质,也得益于中国文艺理论的自觉实践和自信坚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人民观的内涵才会得以不断丰盈。